facebook pixel code

SunnyTai

南京簡介(轉載資料)

2006年10月01日
南京市位于中國華東地區,長江下遊的中部,長江橫貫東西,京滬鐵路縱穿南北,陸路的滬甯、甯杭、甯合、甯通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縱橫華東各地。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曾贊歎道: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

  南京自然地理

  南京,簡稱甯,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地處長江下遊平原,國家生産力布局中最大的經濟核心區——長江三角洲,甯鎮丘陵山區。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東望大海,西達荊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長江越境而過。距上海300公裏,距北京1200公裏,向西離重慶1400公裏。

  南京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能資源充足,年平均溫度爲15.7℃,最高氣溫43度(1934年7月13日),最低氣溫—16.9度(1955年1月6日),最熱月平均溫度 28.1℃,最冷月平均溫度 -2.1℃。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毫米,最大平均濕度 81%。最大風速 19.8m/s。土壤最大凍結深度 -0.09m。夏季主導風向 東南、東風,冬季主導風向 東北、東風。地震烈度 7度。無霜期 237天。每天6月下旬到7月中旬爲梅雨季節。年度最佳氣節爲秋季9-11月。

  南京總面積6598平方公裏。境内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40多種。其中,鐵硫儲量占全省40%左右,锶儲量和品位居東南亞之首。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江甯的湯山溫泉、江浦的湯泉、浦口的珍珠泉等礦泉尤爲聞名。

  南京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壯麗秀美,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春遊“牛首煙岚”,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栖霞勝境”,冬觀“石城霁雪”,可見南京美景勝境之一斑。

  南京地理優越,風景佳麗,赢得曆代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化名人的贊譽。諸葛亮曾贊歎說:“鍾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贊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南京将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今天的南京是中國東部地區一座綜合性工業基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訊中心,全國四大科研和教育中心城市之一,中國華東地區僅次于上海的大商埠。

  南京行政區劃

  南京總面積6598平方公裏。截至2002年6月底,南京市行政區劃爲11區2縣。

  11區: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邺區、鼓樓區、下關區

  浦口區、六合區、栖霞區、雨花台區、江甯區。

  2縣:溧水縣、高淳縣。

  在這些區縣中,共設有64個街道辦事處、63個鎮、1個鄉。

  南京曆史由來

  南京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與北京、安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同稱爲中國曆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前南京就是古人類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天南京的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公元3世紀以來,先後有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史稱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共10個朝代和政權在南京建都立國,留下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産。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業、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甯、集慶、應天等名。明成祖時國都北遷,應天府改稱南京。太平天國稱之爲天京、清朝稱爲江甯,辛亥革命以後再改稱南京至今。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千裏長江分三路渡江。4月23日深夜,勝利渡過長江,4月24日晨解放軍先遣部隊直奔“總統府”,把紅旗插在了門樓上,建立了人民政權。毛澤東爲此寫下了著名的不朽詩篇《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南京人口、民族與宗教

  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南京市人口總規模已達623.8萬人。

  其中家庭戶191.2萬戶,家庭人口(不包括現役軍人、相互之間沒有家庭成員關系、集體居住的人)爲560.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89.79%。全市人口居住在城鎮的爲443.5萬人,占總人口的71.09%。

  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京市人口的文化素質提高很快,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爲12351人。

  全市共有5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56%。1999年少數民族77394人,其中回族64823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爲滿族2311人,壯族533人。南京少數民族以建邺區爲最多,共有13692人,占全區人口的9.13%。

  1999年,南京市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