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unnyTai

天安門+故宮(1)

2010年08月19日
出發前我問了姊妹:到了北京後,第一個想見到的是什麼地方?
兩人異口同聲的答:北京天安門!
於是,我將天安門列為我們的首站景點~

從地鐵1號線王府井站出發>>>天安門東站下車
短短一站的距離,我們就來到了天安門~
天安門+故宮(1)_img_1

天安門廣場是位於北京市中心的城市廣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因位於明清故宮皇城的南門——天安門外而得名。
天安門+故宮(1)_img_2

華表亦稱恆表,是中國一種傳統的建築形式。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納諫或指路的木柱。
華表通常由漢白玉雕成,華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蓮花座或須彌座,上面雕刻有龍的圖案,蟠龍柱上雕刻一隻蟠龍盤於柱上,並飾有流雲紋;上端橫插一雲板,稱為誹謗木;石柱頂上有一承露盤,呈圓形,因此對應天圓地方,上面的蹲獸為傳說中的神獸朝天吼,或稱為望天、犼。
天安門城樓內外的兩對華表,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相傳外面的稱為望君歸(不可留戀外面的花花世界),裡面的稱謂望君出(須外出體察民情)。
天安門+故宮(1)_img_3

穿過天安門,直接往裡走,前方是"瑞門"
天安門+故宮(1)_img_4

穿過瑞門~
天安門+故宮(1)_img_5
天安門+故宮(1)_img_6
天安門+故宮(1)_img_7

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午門"(傳說中所謂「推出午門斬首」就是這裡呦~)
午門又名午闕、五鳳樓,是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位當子午,故名午門。其前有端門、天安門,其後有太和門。各門之內,兩側排列整齊的廊廡。這種以門廡圍成廣場、層層遞進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國古代「五門三朝」制度的影響,有利於突出皇宮建築威嚴肅穆的特點。
天安門+故宮(1)_img_8
天安門+故宮(1)_img_9

在五門旁買了票,我們就要進宮囉~
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門,後倚景山,東近王府井街市,西臨中南海。舊稱紫禁城,曾經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在這前後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裏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故宮被定爲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紫禁城,四面環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占地面積達720,000㎡。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內宮殿建築布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爲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武英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爲“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交泰、坤甯三宮及東西六宮和禦花園爲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甯宮等,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爲“後寢”。前後兩部分宮殿建築總面積達163,000㎡。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的人民群衆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穿過午門,又是一個大廣場,廣場上有一金水橋。在太和門前,有一條形似弓背的人工河道,叫內金水河、跨越河上有五座並列的石橋,就是內金水橋(天安門前面的人工河叫外金水河,五座石橋叫外金水橋)。
五座內金水橋居中的最長最寬,爲主橋,過去只有皇帝才能通過;左右四座爲賓橋,由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
天安門+故宮(1)_img_10
天安門+故宮(1)_img_11
天安門+故宮(1)_img_12
天安門+故宮(1)_img_13

太和門建于永樂十八年,是外朝三大殿的正南門,明初稱「奉天門」,清代改名「太和門」。是紫禁城中最高,最大的門。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曾被火焚毀,光緒十五年重建。
太和門坐落在3.4米的臺階上,重檐歇山頂,面闊9間,進米深4間,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
太和門兩側還有昭德、貞度二門;庭院的東西面有協和、熙和二門;各座門之間都有廡廊相連,在東北、西北兩個角上建有祟樓。所有這些門、樓和廡廊的長度、體積都比太和門小,使太和門在整個廣場中顯出突出的地位。
天安門+故宮(1)_img_14
天安門+故宮(1)_img_15
天安門+故宮(1)_img_16
天安門+故宮(1)_img_17
天安門+故宮(1)_img_18

太和殿俗稱金銮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雲龍雲鳳望柱,前後各有三座石階,中間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禦路”。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上挂“建極綏猷” 匾,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太和殿紅牆黃瓦、朱楹金扉,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天安門+故宮(1)_img_19
天安門+故宮(1)_img_20
天安門+故宮(1)_img_21
天安門+故宮(1)_img_22
天安門+故宮(1)_img_23
天安門+故宮(1)_img_24
天安門+故宮(1)_img_25
天安門+故宮(1)_img_26

“建極綏猷” 匾
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天安門+故宮(1)_img_27
天安門+故宮(1)_img_28
天安門+故宮(1)_img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