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penny 的娘

桃源國中~講座

2015年05月30日
陳安儀~

和孩子談心說愛

一、開始話題很重要:

1、投其所好~孩子有興趣的話題(孩子有自己的眼光和看法)
2、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
3、舉別人的例子(例如:新聞案例、報紙專欄),是相較安全的(孩子比較沒有戒心)
4、父母本身的經驗(兩性交往)談是很重要的(不要畏懼和孩子談論自己的經驗)

二、掌握談話機會

1、首先認識一個人有兩個自我:其一是成熟自我(社會化);其二是嬰兒自我(情緒化)
2、通常在私密及安全的場合,嬰兒自我才會出現。但是有特例:在情緒高張的時候(極度開心、悲傷及生氣),會讓我們忘記『成熟自我』而在公眾場合,讓原本只會在私密領域出現的『嬰兒自我』跑出來。
3、一般正常人,兩種『自我』是交替出現的。如果一直出現嬰兒自我的人,他在這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
4、嬰兒自我有兩個特別『強大』的時期:其一是2歲;其二是10-12歲。此時的他們不會站在對方立場同理別人,很容易發生衝突,基本上這時候的他們是處於『沒有理性』狀態,所以試著和他們講道理是行不通的。
5、國高中的孩子,正是發展獨立人格自我的時期,他們不能太聽話,否則這將成為發展獨立的阻礙。如果看到這時期的孩子太乖,那必須警覺『有問題』。
6、當嬰兒自我很強大時,孩子特別不乖,此時千萬別試圖找他聊天,反之,要瞭解,因為在這私密領域(你面前),因為關係親密,他才敢如此安心讓嬰兒自我跑出來。所以身為父母,必須多容忍,孩子發脾氣,其實也是一種宣洩,過度壓抑是危險的。

三、當衝突發生時

1、當下先處理情緒,不要處理行為,先隔離,等成熟自我回復自來談。
2、約法三章:當成熟自我回復時,孩子通常知道自己的錯誤,但是卻做不到,所以必須用討論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訂出『規則』來。如果不是他意願所制定的,就算規定也是沒有用。
3、確實執行~重在自然結果懲罰,要記得同理他,卻不要幫助他。如果沒有辦法等到『自然結果懲罰』,就必須嚴格執行懲罰。例如:愛打電動,不可能等到打到眼睛爆了才來處理,因為到那時候這就成了我們父母的問題。

四、同理心與傾聽

1、同理心是不容易執行的,需要很多次的練習。
2、把握溝通原則~三不:不批評、不建議、不說教。
3、正確落實同理心:二要句:你聽起來很...;我感覺你...。
4、用心傾聽後,藉由提問,確認問題(全盤)。
5、確認已全盤瞭解問題之後,問孩子:那你需要幫忙?孩子有時候不一定是需要你的幫忙。如果孩子說:不用。那麼我們就只需要支持與陪伴,並適當的讚美他。

五、當孩子的人際關係不好時,必須反思:孩子的同理能力及傾聽技巧可能不足。(這同時也必須對照他的『嬰兒自我』是不是特別的強大?)

六、身為家長的,我們必須學會:評估這個問題是誰的?孩子還是家長的?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幫助孩子可以發展『成熟自我』,同時也必須瞭解『嬰兒自我』是如影隨行的。當孩子處於『嬰兒自我』極強大的時候,並不是討論問題的時機。也必須清楚認知,孩子的問題,必須他自己『解決』,而我們只需要好好執行同理心並傾聽。不要急著幫他解決問題。而是讓他長出問題解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