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penny 的娘

《豐盛人生》饒恕─ 為傷害你的人設立逃城

2015年06月22日
很多時候神要我們饒恕總覺得很難,是因為心裡總覺淂這樣就放過他實在太便宜對方了,其實饒恕是一個恩典的呼召,神要我們來饒恕,是要呼召我們進入祂的恩典:神不是要放過他,而是要我們先放了自己!



◎張慧康(高雄宣道會內惟堂主任牧師)

經文:約書亞記廿章

在以色列12個支派完成拈鬮分地之後,他們並不是趕緊打包去自己的地方建立家園,在這裡有件特別的事情是,神指示約書亞要分別在約旦河西岸設立基低斯、示劍、希伯崙、在約旦河東岸設立比悉、拉末、哥蘭等六個地方為「逃城」。讓那些無心誤殺人的可以跑到任何一個逃城躲起來,要報仇的家屬也不能再進去逃城尋仇。除非是逃城裡的大祭司死了,犯錯者才可以回到自己的本地本家,否則,若犯錯者還沒等到大祭司死了就偷跑回家、在路上被尋仇者遇到,尋仇者是可以處決他而不必負殺人罪責。

逃避報血仇人的地方
這些教導固然是針對當時的以色列人說的,對新約的基督徒而言,還是很有豐富的屬靈意義,值得我們思想:

一、設立逃城:我們必須預備空間給那些傷害我們的人:
「耶和華曉諭約書亞說:『你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要照著我藉摩西所曉諭你們的,為自己設立逃城,使那無心而誤殺人的,可以逃到那裏。這些城可以作你們逃避報血仇人的地方。』」(1-3節)

在以色列人終於結束搭帳篷漂流的日子,要進入迦南地開始建立家園時,神就要他們先把這六個地方劃起來作為逃城,要給那些傷害他們的人居住,給他們一條活路。

請注意,神不是要他們拿這些地方去耕種或出租得利,也不是要他們劃地方給那些有恩於他們,或他們喜歡的人住,而是要給那些犯錯、傷害過他們的人居住。這意味著一件事,當一個信仰團體剛開始運作時,我們得先有個心理準備:要給人家空間來犯錯,不要追討到底!

有些弟兄姊妹找教會,想要加入一個信仰團體,是希望找一個都沒有問題、沒有糾紛的教會來聚會,若發現這間教會出了問題,失望之餘就打算再換別間教會試試看,這樣的想法其實並不實際,因為普世之下沒有這樣的教會。

早在以色列人剛剛進迦南地要開始新生活,神早已透過逃城的教導預告他們,以後在你們當中一定會有糾紛、有傷害、有痛苦,甚至有人被殺害(雖然是無心造成的),但要給人家一個犯錯的空間,不要趕盡殺絕追討到底!

饒恕是走上蒙福之路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我們犯錯時,我們一樣希望別人能夠再給我們一個機會,放過我們!

「你們所聽的要留心。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並且要多給你們。」(馬可福音四章24節)

上帝賜福的法則,常是衡量我們決定要用什麼態度面對別人。所以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別人是很重要的,當別人犯錯時要給他一個機會不要趕盡殺絕,因為我們也一樣會犯錯,當我們犯錯時也一樣希望別人能夠放過我們,給我們機會悔改!

箴言十一章25節:「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馬太福音五章7節:「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六章14-15節:「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十八章35節:「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這些經文都清楚地告訴我們,當我們願意恩待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我們不會因此缺乏或吃虧,因為我們的生命將更豐富,上帝喜歡我們這樣對待別人!

二、饒恕,放過對方也放過自己:
上帝指示以色列人設立逃城的原因,我也試著從這樣的角度思考:若沒有逃城,無心殺人的在無處可躲的情況下,只有一直四處躲藏逃避仇家的追殺,而報血仇者是否也會這樣永無止境的一直追殺下去,直到報仇完畢為止!但這樣下去,如何是個了局呢?換言之,為了對方一個無心的錯誤,從此改變彼此的生活與目標,使得原來的生活都被迫放棄了,只有逃跑與追殺,算計與防禦,這樣值得嗎?

很多時候,神要我們饒恕總覺得很難,是因為心裡總覺得,這樣就放過他實在太便宜對方了。其實饒恕是一個恩典的呼召,神要我們來饒恕,是要呼召我們進入祂的恩典!因為,神要我們饒恕,是要我們脫離那苦毒怨恨的光景,釋放我們得喜樂與自由。

回應神恩典的呼召
三、無心殺人者失去了自由,為自己的過失付上代價:
「等到那時的大祭司死了,殺人的才可以回到本城本家,就是他所逃出來的那城。」(6節)
無心殺人的要在逃城裡生活,直等到城裡的大祭司死了才可以回家,這意味著他的「生命權」雖沒有被剝奪,可以活著,但「自由權」卻被剝奪了,因為他有家歸不得!要等到大祭司死了殺人者才可以回家,這時間倒底有多長?要等到什麼時候是很難說了。

若大祭司英年早逝,他當然可以很快回家,但大祭司若像摩西那樣活到120歲身體還很好,則殺人者很可能就要老死他鄉一輩子回不了家,這對他來說已經付上了他的代價─因為他已為他的過失從此失去了人身與行動的自由。
至於為何要提到「大祭司」?無心殺人者能否得寬免釋放回家為何要跟大祭司什麼時候死產生關係呢?從新約的觀點來看,至少有兩個意義:

1.大祭司是預表我們的救主耶穌,因為只有祂的死,我們罪得赦免,才能得釋放與自由!希伯來書九章22節:「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神說要等到大祭司死了才可以釋放殺人者回家,這也是預先指向耶穌的救恩,只有祂的犧牲流血捨命,才能赦免我們,換回我們的自由。

2.大祭司是犯錯者的遮蓋,主耶穌也是我們的遮蓋,我們應當投靠祂!當無心殺人者犯了流人血的罪闖下大禍時,要想為自己找尋活路,只有跑到逃城那裡找大祭司來遮蓋他的過錯。這也告訴我們,活在新約時代的我們要為自己的罪找出路,只有來投靠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

聖經清楚告訴我們:「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四章14-16節)事實上,我們的救主耶穌比舊約的大祭司都更超越、所成就的工作更有果效!舊約的大祭司需要常常獻祭來贖罪,且只是獻牛羊為祭物,但新約的耶穌卻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為祭物獻給上帝,且一次獻上便再也不需要祭物贖罪了,因為主耶穌所流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污,所成就的救恩也是永遠有功效的。

逃城的意義既然對我們這麼重要,要我們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中,懂得給那些會傷害我們的人一些空間。那麼,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當我們受傷時該怎麼辦呢?如何饒恕?

不要憑著血氣報復傷害者
第一、把你的痛苦全告訴神!
腓立比書四章6-7節:「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聖經鼓勵我們應當一無掛慮,什麼事情都要藉禱告來向神傾心吐意,尋求祂的幫助,這當然也包括我們被他人傷害時,心裡面的痛苦、憤怒、所有受傷的感覺都可以告訴神,唯有神的平安會臨到我們身上,我們不安的心才能漸趨平復。

第二、呼求聖靈來澆灌神的愛!
羅馬書五章5節:「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聖靈有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澆灌神的愛在我們心裡,使基督徒能實實在在經歷神甘甜的愛;落在傷害情緒時,即使知道要饒恕卻心裡軟弱,格外需要被神的愛充滿來醫治與釋放,因此我們需要呼求聖靈來澆灌神的愛在我們心裡。

領受神的愛 交還審判權
第三、把對方交給上帝,並立志不憑自己的辦法來報復他!
羅馬書十二章19節:「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當我們釐清自己的情緒,靠著神的愛與恩典走出傷痛,也經歷祂豐盛的平安後,那麼,對方該怎麼辦?我們該用什麼態度面對他呢?

若我們無法為他祝福,至少要選擇把他交給上帝,並且在主面前立志不憑自己的辦法來報復他。前已述及,神要我們饒恕,其實是要我們沒事,但不代表對方也是沒事。在撒母耳記上廿五章記載,富戶拿八為人剛愎兇惡,不顧情義羞辱、得罪了大衛,氣得大衛本來要殺了他與凡屬拿八的一切男丁報仇。

在拿八的妻子亞比該極力的勸阻以及挽回之下,大衛決定聽勸不殺他。但大衛不殺,是否代表拿八真的從此沒事呢?38節記載:「過了十天,耶和華擊打拿八,他就死了。」這告訴我們,神會自己處理的。因為審判的主權在於神,當我們在憤怒情緒中,失控下手不知輕重,甚至還會被對方抓到把柄惹出其他的禍事來!

基督徒若選擇把對方交給上帝,不憑自己的辦法來報復他,這是信靠神,神會按著祂的時間與公義的判斷來處理的!

願神恩待我們,讓我們心裡能給那些傷害我們的人一座「逃城」,使我們不因對方的錯,從此讓自己活在無盡的苦毒與痛苦中,祂不但要我們選擇放過自己,更要在禱告與呼求聖靈的幫助中,讓我們再次經驗祂長闊高深的愛,使我們能活出神兒女的自由與榮耀!因為祂愛我們,祂要我們得著那更豐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