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左岸美女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副作用

2007年08月10日
公開
14

睡不著,可以仰賴「安眠藥」嗎? 作者 李淳廉護理師 還記得日前大鬧機場的藝人陳寶蓮嗎?這位有「晃點女王」封號的藝人,過去因為她多次的精神恍惚而出現行為異常,幾乎成為報章媒體、小道八卦的常客,很多人懷疑她有嗑藥,但這一回的大鬧機場被診斷出,並沒有嗑藥只是長期服用安眠藥所導致的精神恍惚,這個事件不禁讓我們想起一個安眠藥的使用問題。 過去常可以在電視電影中看到演員以服用大量安眠藥來自殺的案件,安眠藥一直給人一種不安全,可是卻容易取得的藥物,它到底有那些危險性呢?那些禁忌?若是逼不得已需要服用該如何服用呢? 偶爾的失眠當然不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人體自然也會在失眠後出現補眠的反應,您也不必急著做什麼處理,但若是長期慢性的失眠,不管是器質性或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失眠,不但影響身體的健康,對於注意力、記憶力都會明顯的衰退,也同樣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表現、家庭生活,還會使情緒上的焦慮、神經緊張更加劇,這時就必須要對症下藥,尋求專業管道的救助。 解決失眠的問題有很多方法如:心理諮商解決心理的焦慮、釋放壓力;飲食療法利用飲食來降低心煩氣躁;或是靜坐、深呼吸、自我催眠法等等都是,需要根據病患自己個別的求來達到幫助睡眠的功效。 但是當你因為疼痛、疾病或情緒壓力而久久無法入睡時,很多人會直接找醫生經醫生診斷後給予適當的安眠藥,讓您的睡眠狀態迅速獲得解決。 安眠藥主要分為抗焦慮劑與巴比妥鹽類,兩者都會對大腦產生抑制的作用,通常在睡前的十五到二十分鐘服用,可以達到幫助入睡的作用,但服用安眠藥的睡眠型態與正常的睡眠有些不同,主要是服用安眠藥後的隔天容易出現昏沈,即使睡了很久還是會感覺睡不夠。 服用安眠藥必注意下列事項: l 在服用這類的藥物不可與其它的鎮靜劑、止痛藥、感冒藥、抗過敏藥、酒類合併使用以免藥效上有加成的作用,而引起藥物過量。 l 不可任意加重劑量,也不要將安眠藥放在床頭,以免半睡半醒時服藥過量。 l 還不清楚自己失眠的狀況時,千萬不要自行到藥房購買安眠藥。 l 必須在睡前才服用,在服藥的八小時內,千萬不可開車或進行機械操作。 l 每個人失眠的狀態不同,不可以把安眠藥拿給別人吃。 副作用: 1. 長期服用安眠藥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依賴性,而且還會在隔天出現頭暈、頭痛、嗜睡、恍惚等的副作用。 2. 只要能按照醫生的處方,在該吃的時候吃、不過量,通常是沒有危險性。但最怕的就是很多人因為長期服用已經產生依賴性,不是原本服用的安眠藥已經沒效就是一旦停藥睡不著的狀況會更難解決。 3. 如果你覺得服用安眠藥後早晨很難醒來或安眠效不再有效,都必須與醫生商量,可能要換藥。 4. 如果你經常服用,可能會產生依賴性,如果要停藥,睡眠型態會有些改變,可能需要數週的時間才能讓身體慢慢的調適過來。 5. 另外這類的鎮定安眠藥,屬於C級懷孕用藥,對孕婦來說是相當危險的,若是在懷孕初期長期大量的使用會有畸形胎的危險,若是在懷孕的末期易造成新生兒昏睡、無力。 其他與安眠藥有一樣幫助入眠效果的藥物,該如何吃就應該依個人的情況並依醫生的處方來決定如: l 抗組織胺類的藥物:很多人在服用感冒藥的時候會特別容易昏沈,主要是因為感冒常會引起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的症狀,醫生根據這個症狀會給予抗組織胺類的藥物予以症狀緩解,並且也可以給予甘冒病患多休息。當患有過敏性鼻炎或是皮膚過敏等的過敏性患者也都經常需要服用這類的藥物,p.s.目前新一代的抗組織胺藥物有比較不會有嗜睡反應的。 l 肌肉鬆弛劑:由於心臟病、高血壓所引起的失眠,醫生經常會給予肌肉鬆弛劑,當肌肉放鬆,身體與心裡進入靜思狀態時自然就能入睡,這類藥物一樣會有嗜睡的作用。 l 止痛藥:有些因為器質性因素所引發的疼痛特別在要入睡時特別明顯如消化系統疾病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逆流胃部的灼熱感等或是某些骨骼方面的疾病,如五十肩、風濕造成的疼痛。這類疾患所引發的失眠就必須先止痛在就疾病的本身進行治療,才能根本解決。 l 退黑激素:它其實並不是安眠藥,它只是補充是人體腦下垂體中的松果體所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褪黑激素),是一種幫助睡眠的荷爾蒙,但人體自青春期後松果體會逐漸萎縮,人體自行分泌的褪黑激素就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所以睡眠對於銀髮族來說就越來越困難,而產生失眠。(p.s.這類藥物國內還未合法販售)。 l 酒精:有些人睡不著,會乾脆藉著喝酒來達到幫助入睡的目的。酒精成分確實具有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然而它並不是好的「安眠藥」。開始它很容易使人入睡沒錯,可是會在後半夜出現反彈的現象,不是容易清醒使睡眠狀態出現斷斷續續,就是作夢連連,反而會在隔天出現容易疲累精神不繼。

睡眠九原則

2007年08月09日
公開
9

陳明輝(本文作者為台中中興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每個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多數的人,享受著睡眠的舒適感,然而,有一群人他們不僅無法享受睡眠帶來的舒適感,每當黑夜降臨時,伴隨而來的卻是焦慮、無助與挫折的感受。   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夜好眠的權利。睡眠衛生習慣的調整則是優質睡眠的第一步。以下介紹改善睡眠九大通則,只要您努力執行,對於失眠問題的改善將有加分效果。   1.避免睡前3﹣4小時使用刺激性物質。茶葉、咖啡、巧克力及抽菸等,這些刺激性物質含有咖啡因,會干擾睡眠,甚至有學者建議,咖啡過中午後就盡量不要喝。此外,有些人會藉由喝酒幫助自己入睡。事實上,酒雖然可以幫助入睡,但被身體代謝後,很快地讓人容易醒來不易入睡。因此,請勿以酒助睡,更不能在使用安眠藥後又再喝酒。   2.避免睡前4小時內運動。運動是一件好事,可以幫助我們夜裡睡得更深更沈。但是,運動完後,即使不再流汗,心跳的速度會比平常快些,此時若上床睡覺,只會干擾睡意,讓我們更睡不著。   3.改善睡眠環境,減少亮光及噪音。睡覺時燈光太亮,會干擾身體分泌「褪黑激素」,這種激素在黑暗的時候才能分泌,增進睡意。因此,睡眠時盡量將燈光關暗,如果真的需要燈光,也以小壁燈為主。此外,安靜的睡眠環境也很重要,減少噪音對睡眠的干擾,可增進睡眠品質。   4.睡前可以吃些小點心,但不要大量進食。現代人常常晚睡,如果睡前感到餓,吃些小點心可以幫助睡眠。不過,適量為宜,也要避免喝太多水,以免干擾睡眠。   5.有睡意,才去睡。常聽到有一種說法,「睡不著,躺床也是一種休息。」事實上,對失眠的人來說,躺床常是焦慮與害怕的開始。躺得越久,越擔心,之後就更睡不著。所以,當躺在床上大約20分鐘後仍無法入睡,不妨起床做些輕鬆或安靜的事,等待有睡意後在再回到床上躺著,等待睡眠的到來。   6.固定的睡眠時間,避免躺床過久(不超過7﹣8小時)。失眠者的睡眠時間常常不規律,因此,比起一般人更需要養成良好的規律睡眠。在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之前,先確定什麼時間是入睡最佳時間,這樣才不會在還不到睡覺的時候去躺床,反而睡不著。   7.學習放鬆技巧,以減少緊張。有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隨時保持放鬆,比如靜坐、一般較溫和的氣功、瑜伽、漸進式肌肉放鬆法等等。如果不會這些技巧,你也可以做簡單的腹式呼吸法,方法很簡單,只要輕鬆地坐著或躺著,輕輕地,慢慢地用腹部呼吸,感覺到自己呼吸時,肚子隨著吸氣而漲起來,吐氣而消下去,並將吸吐氣的速度放慢一些,每分鐘大約8﹣12下的吸吐氣,並持續20分鐘。   8.記錄「煩惱記事本」。準備一本煩惱記事本放在床頭邊,在睡前將心中煩惱或待解決的事情記錄在煩惱記事本上,並寫下可能的解決方法。之後,將記事本放置在一旁,不用去擔心明天要擔心的事,並告訴自己可以輕鬆地上床睡覺。   9.夜裡醒來,避免緊張。即使夜裡醒來,也要告訴自己,偶爾睡不著覺是正常的事情,不需過度擔心。試著靜靜地、輕鬆地躺著,如果真的睡不著,就起床離開臥室做一些安靜或輕鬆的事,待有睡意再上床睡覺。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