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誰不DIY

抱一抱 孩子沒煩惱 941117自由時報

2008年01月11日
抱一抱 孩子沒煩惱 941117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nov/17/today-family1.htm

抱一抱 孩子沒煩惱

你是否忽略孩子所發出的壓力「訊息」?適時傾聽孩子「心聲」有助於親子溝通。

文�富田富士也 譯�蕭照芳

除了傾聽孩子的心聲之外,親子交流的管道,有一項很重要的管道那就是「親膚關係」(skin ship)。

相對於彼此心靈上的溝通,所謂親膚關係指的是彼此身體上的接觸,像是握手或擁抱等等的動作。親子之間藉由身體上面的互動,直接傳達對彼此的關懷。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消除孩子內心的不安,還可以讓親子關係更加親密。

此種身體上的接觸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要有真誠的感情,自然而然地表達出自己的身體語言。

站在心理治療師的立場,我想為大家介紹幾種我常用的親膚關係技巧。

●臉:向對方展露你的笑容。不斷地在心中默念「保持微笑、保持微笑」。

●眼睛:用充滿關愛的眼神看著對方。也可以用手指去擦拭孩子的眼垢。當他在哭的時候,悄悄地遞上手帕或用手幫他輕輕擦掉眼淚。

●手:握手。之後再以拇指壓住孩子的合谷穴(位於拇指和食指中間的穴道),傳送信號。

用力、眼睛注視著對方,輕輕碰觸肩膀,也可以用雙手緊握的方式。或是用單手緊握拳頭,向對方表示「做得太棒了」。

●頭:用自己的頭與對方的頭輕輕碰觸,同時用手放在對方的額頭和脖子的地方。這就是名符其實的「治療」。如果是女孩子的話,也可以幫她綁頭髮。媽媽幫女兒綁頭髮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

●腳 :可以用腳尖輕碰孩子的鞋子。

●手臂 :可以跟孩子玩比賽手臂或手指角力的遊戲。

●肩膀 :可以跟孩子勾肩搭背,或是替孩子按摩肩膀。

●脖子:幫孩子整理衣領之後,輕拍他的肩膀笑著對他說:「這樣看起來清爽多了」。

●擁抱: 給予對方用溫暖的擁抱。

●問候:展開雙臂輕輕擁抱孩子的肩膀。對低年級的學童,可以輕輕的捏一下他的臉頰。

●治療:用雙手從背後擁抱對方。手放在肩膀的背後支撐。彎曲膝蓋把孩子抱在自己的胸前,並且用手輕輕地撫摸他的後頸部。

●親近:幫孩子穿衣服或外套讓他感受到人體的溫暖,或請孩子幫忙拿比較輕的東西。

〈貼心提醒〉

除此之外,相信還有其他許多的親膚關係或擁抱的方式。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方式也好,唯有身心得以痊癒,才能讓人重拾夢想和希望。相信每個人在身體被擁抱之前,更加渴望有人能夠傾聽自己的心聲。

唯有感受到他人的溫暖與關懷,才能賜予我們在人群中生存和面對壓力的力量。幼兒之所以能夠安然入眠,無非是因為躺在父母溫暖的懷抱。

無論是親膚關係或是擁抱,都可以讓人流露出自我最真實的一面,同時還能獲得自我肯定感。

任何人只要能夠放鬆心情,必定能夠發現自我最純真的心靈。因此,人無論年紀多大,總是懷念被人擁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