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水晶靈

感覺統合vs皮紋檢測

2006年07月01日
帶琳琳到優兒去做感覺統合及皮紋檢測的活動,這項都是針對幼兒的一些先天行為來做一些評量。皮紋檢測部份今天只有採集指紋,所以今天先做了感覺統合的評量,這個評量在琳琳約二歲多時也做過一次,這次在做差異並不大。根據評量老師所做一連串的活動→琳琳呢是屬於觸覺敏感的小孩(請看轉貼文章)老師說要幫琳琳多做一些重力的按摩及一些加強的活動可做改善。
我想琳琳可能真是屬於觸覺敏感的小孩,雖然其特質並沒嚴重到要治療的地步,不過她的某些行為還真的和觸覺敏感所描述的一樣,比如聽覺防禦,這個琳琳有時真的不喜歡某些較刺激性的聲音,甚至會故意把聲音完成關掉,或是不喜歡那種感覺起來粗糙不平的東西,我想這算是每個小孩不同的特質吧,目前知道琳琳有這方面的情形,雖然不用太過庸人自擾,但注意一下也是有其必要的吧

感覺統合vs皮紋檢測_img_1

談觸覺與觸覺防禦   不要碰我!   作者:周燕貞

觸覺是個體形成過程中第一個有功能的系統,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這樣的功能就已經具備了。也就因為這樣,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我們摸媽媽的肚子時胎兒正好醒著,這時候寶寶可能就開始去踢了。
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由於語言、動作技巧、認知發展等與外界互動管道尚未成熟,所以主要是靠觸覺來探索這個世界的。嬰兒會藉著觸覺來安定情緒及幫忙自己進入夢鄉,也會透過口腔內豐富的觸覺細胞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形象與外界環境。

觸覺與情緒
過去許多學者,為了探究觸覺與情緒發展的關係而進行研究;這其中,要屬哈洛(HorLow)博士的實驗最讓人印象深刻了。在1959年,哈洛(HorLow)博士利用與人類接近的哺乳類──猴子做實驗。他將出生6-12小時的小猴子與母猴分開後,同時提供小猴子兩隻「代理母猴」:一隻是由鐵絲做的,且身上有奶瓶可哺乳;另一隻是絨布做的,卻沒有餵食功能。

研究結果發現:當小猴子肚子餓的時候,會去找「鐵絲媽媽」,但是只要肚子不餓,多半會挨在「絨布媽媽」的懷抱裡;而當環境有些風吹草動,小猴子一緊張,就立刻跑到「絨布媽媽」懷裡躲起來。在這個實驗裡,證明了嬰兒時期親密的接觸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比營養來得重要。

如果讓小猴子單獨和「鐵絲媽媽」或「絨布媽媽」生活,則發現與「絨布媽媽」生活的小猴子較有安全感,能較主動去探索環境,也比較不會依戀媽媽;而跟「鐵絲媽媽」生活,因為挨起來並不舒服,無法滿足小猴子的心理需求,而使小猴子在情緒上,明顯出現暴力、不安、易怒的行為。所以在某些傳統的觀念裡,認為如果孩子一哭就去抱他,會養成孩子容易依賴的壞習慣,這種說法其實並不盡然。

觸覺的反應與問題觸覺反應
觸覺的接受器位於皮膚,當有刺激發生時,身體即會透過接收器的神經末稍產生局部電位,局部電位再引起局部電流,然後形成動作電位,傳到中樞神經系統,最後由大腦皮質做出適當的解釋。正是因為這些解釋,使得人體對不同的刺激產生不同的反應。人體對觸覺刺激的反應,可以分為保護性及區辨性兩種反應,而兩者的反應必須取得平衡,才能使觸覺系統發揮最佳功能。

1.保護性反應(protective system)
大腦在自然界億萬年的演進過程中,學會了在面臨危險時,形成一套神經反應的方式:先引發注意力集中,並準備迎戰或逃離。這是單純的保護自己免受傷害的自然反應。

2.區辨性的反應(discriminative system)
協助身體判斷哪裡正在被碰觸,並立刻覺知所碰觸的物體、形狀、質地、溫度……等訊息,使個體能夠安靜下來,進而能夠瞭解觸覺刺激的意義何在。這是大腦進行的精密觸覺辨識反應。

觸覺問題的影響
當一個人的觸覺系統產生問題時,經常會連帶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的功能表現。包括有:
1.精細動作問題:影響進食、穿衣、寫字……等精細動作的功能。
2.構音問題:由於臉、口腔的觸覺接收器無法接收到正確的訊息而造成構音的問題。
3.影響視知覺及認知的發展:由於嬰兒時期主要是以二度空間來視物,並透過觸覺的探索(例如:用手、嘴巴,甚至身體任何一部份來感覺身體),而逐漸發展出三度空間的概念,因此嬰兒的觸覺問題將影響其視知覺及認知發展。
4.聽覺防禦:耳朵的觸覺即“聲音”,故“聽覺防禦”指的即是對於無害的聲音過度反應,或過度地偏好特定的聲音。
5.自我刺激�傷害:個體可能會以自我刺激或自我傷害的方式來企圖安定神經系統,使其“感覺能好一點”。
6.觸覺防禦:對於無害的觸覺刺激過度反應,產生觸覺防禦的問題。
7.對情緒及心理社會化發展的影響:嬰兒出生後,觸覺刺激是其情緒穩定最主要的來源之一。母親與嬰兒之間的接觸,除了刺激大腦發展外,還成為嬰兒發展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什麼是觸覺防禦?
觸覺防禦是指對於無害的觸覺刺激有嫌惡或避免的行為。對於有觸覺防禦的孩子來說,即使只是手臂上的碰觸也可能對其產生很大的威脅,就像沒被馴服的動物稍微被碰一下的反應一樣。這些孩子在臨床上常表現出下列的行為特徵。

一、逃避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