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lvave

日期

#Tag

轉貼-輪狀病毒

2007年03月31日
公開
13

輪狀病毒感染 天氣轉涼時 入秋時分 小兒應防前5大流行病 排行1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林秀真 已經是夏天了,台灣今年的氣候異常乾旱,配合政府的省水政策是應該的,但不當的使用抽水馬達或地下水,也導致今年夏天的痢疾病例及急性腸胃炎病例似乎比往年更多了!其實每年在台灣會造成嬰幼兒急性腸胃炎的原因大多是輪狀病毒。 全世界都可見感染率 「輪狀病毒」顧名思義是一種在電子顯微鏡下看起來像一個個輪子的病毒,他們可以分為7種血清型別,由A型到G型。造成嬰幼兒腸胃症狀最多的是A型,少數是B型或C型造成的。 流行率遍佈全世界,但主要發生在社會經濟地位較低或人口較擁擠的區域。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中,輪狀病毒是造成二歲以下兒童,因急性腸炎而需住院的最主要病原體;而在未開發的落後國家中,它常造成嬰幼兒因嚴重水瀉、脫水而死亡。輪狀病毒腸胃炎在歐美、加拿大等溫帶國家,最常在秋冬兩季發生,但在如台灣般的熱帶國家則感染季節不明顯。 水瀉是最主要的症狀 在嬰幼兒中最常見的傳染方式是糞—口傳染。何謂糞—口傳染?就是病毒由幼兒的嘴巴吃進去,在腸胃道繁殖後,會由糞便中排出大量的病毒,又因為嬰幼兒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好,會把糞便中的病毒,藉由手的觸摸沾染在玩具或桌椅表面上,另一個健康的幼兒手沾到病毒後又放入嘴巴中,就會造成輪狀病毒腸胃炎。至於生病幼兒的傳染期有多長呢?輪狀病毒從病兒的糞便中排出會有十天之久,所以如果家裡有另外一位健康兒童,在這十天內都要小心被感染。另外輪狀病毒也可能經由咳嗽等空氣傳染,但機率較低。 輪狀病毒腸胃炎好發於三歲以下的的嬰幼兒,而潛伏期約有一至三天,也就是說從嘴巴吃到病毒後,一至三天後開始出現症狀。先有一至二天的持續嘔吐和輕微的發燒,接著嘔吐現象稍緩解後,出現逐漸嚴重的水瀉狀況,一天可拉5次到10次左右的水樣大便,嚴重時可能嬰幼兒只要一哭,就會從肛門噴出一些大便,大便中應該沒有血絲或粘稠狀白色黏液,而且大便應該會有很重的酸臭味。這種水瀉腸胃炎會持續約五至七天後逐漸恢復。 止吐、止瀉、補充電解質 受輪狀病毒感染後,通常不會有嚴重的併發症或後遺症,但要小心的是,輪狀病毒最常侵犯三歲以下的嬰幼兒,這種年紀的小孩可能會因為腸胃炎,引發的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而導致昏迷、抽慉甚至死亡。所以在照顧這種病嬰時要特別注意電解質水的補充。 適當治療減輕症狀 飲食以清淡為原則 輪狀病毒感染雖然是一個自限性(也就是不太會造成嚴重併發症)的腸胃炎,但因為大都是感染三歲以下的嬰幼兒,所以在飲食及水分、電解質的補充上,要特別費心照護,以免因為一個小小的疾病而導致抽搐或休克,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9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轉貼--輪狀病毒

2007年03月31日
公開
6

話說『輪狀病毒』 小兒科主任 陳偉燾   『輪狀病毒』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此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如輪子的外觀。此病毒最常引致胃腸道的感染、急性胃腸炎,無論大人小孩皆有機會被感染。全球皆有輪狀病毒感染症的發生,開發中國家的病例較已開發國家的多,甚至在一些落後國家,輪狀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胃腸炎是小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輪狀病毒胃腸炎最常侵犯兒童,尤以六個月至二歲大的嬰幼兒為甚。 學者認為孩童 在五歲前皆曾接觸過輪狀病毒,但並非每人都會發病。三歲以上的孩童,其疾病較不嚴重;成人的病例則通常是極輕微的或是無症狀的,但曾有些開發中國家報告成人嚴重的輪狀病毒感染病例。   輪狀病毒胃腸炎可全年發病,於亞熱帶國家如台灣,則好發於冬天。總院小兒科曾做統計,其疾病的高峰期是在一、二月,即農曆過年前後;台東地區亦然,但於夏天時仍有不少病例發生。   輪狀病毒胃腸炎的潛伏期約二至七天,發病開始時會突然發燒及厲害的嘔吐,發燒通常不會持續 很久,嘔吐約維持 一至二天,當嘔吐 減少時便開始厲害的 腹瀉。輪狀病毒較常侵犯小腸,使得小腸黏膜細胞受損,絨毛高度變矮,引致水份吸收不良,雙醣酵素活性下降,影響最大的是乳糖酵素,其次為蔗糖酵素;所以大便的性狀通常是稀水樣的且帶酸味,少有血絲或黏膜樣的分泌物。較少有腹痛的症狀,但病童有時會顯得燥動或倦怠。約百分之二十至四十的病例會有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症狀,如咳嗽、流鼻水等。厲害的嘔吐及腹瀉有時會引致脫水、酸中毒或電解質不平衡等。其他合併的病症有痙攣、雷氏症候群、腦炎、腸套疊等,但較為罕見。   治療方面首重改善及預防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不平衡。較不嚴重的疾病,可以口服電解質液補充流失的水份及電解質。假若病嬰平時是餵哺母乳,則可以較少量的母乳加上口服電解質液餵食;當腹瀉沒有變得更厲害時,便可增加母 乳的餵哺。大一點 的孩童則可以澱粉類食品餵食,如稀飯、土司、饅頭、餅乾等,應避免甜食、乳製品或大量的果汁。較嚴重的疾病,或合併有中等程度以上的脫水等症狀時,應空腹禁食並給予靜脈點滴注射。空腹的時間不宜太久,應於症狀漸緩時儘早餵食。嬰幼兒可以母乳或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餵食,六個月以上嬰孩或可先給予米湯試食,爾後才餵哺奶水。藥物治療方面,若症狀厲害時,可適量給予止吐藥及緩瀉劑,若病童合併其他如發燒、呼吸道等症狀時,可給予適當的症狀治療。   要預防輪狀病毒的感染,應施打疫苗。現階段於澳洲,日本等國家正進行施打輪狀病毒疫苗的試驗及其效果的評估,相信於不久的將來即全面接種,以造福未來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