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帥妹的媽

不這樣存錢,你會窮一輩子!

2015年07月10日






20 歲 ~ 30 歲的儲蓄理財計畫

這是一般人開始正式工作的前 10 年,

通常剛開始薪水並不高,

而且也可能因為還在摸索人生的方向,

時常的換工作。



所以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

薪水高不高並不是最重要的事,

如果能找到符合自己興趣、能力的工作,

而且又兼具發展前景,

通常在工作幾年之後,

薪水就會慢慢的增加,

甚至不斷的升遷、薪水也大躍進!



有人覺得年輕人的資源很少,

為什麼還要存錢理財呢?

其實事情剛好相反,

因為年輕人擁有這世界上最珍貴的資源—時間,

所以「理財要趁早」,

若能發揮複利的效果,

小錢也能滾成大錢!



(圖片資料來源:網路-林依晨)



目標: 30 歲之前,存下第一桶金 (100萬元)!

實際做法:

1.建立記帳的習慣

先養成記帳的習慣,

才能知道自己的金錢流向與資源配置狀況,

不是要一味的省錢,

而是要把每一塊錢都用在刀口上。

2.學會規劃預算

在記帳之後,

我們就可以來規劃年度預算,

規劃時要把所有的變因都仔細的考慮進去,

而且要有合理性,

不要訂一個很理想卻無法執行的計畫。

3.建立每日儲蓄的習慣

如果要訂 1 個 10 年存 100 萬的計畫,

建議把它拆成 1 年存 10 萬、甚至 1 個月存 8333 元的計畫,

才會有執行的動力!

4.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

年輕人可以以「學習」為主,

等確定學會了再來投資。







案例說明- Linda

離開家鄉到城市工作的 Linda,

是 1 位 23 歲的行政人員,

月收入淨額約 3 萬元。



她的每月支出狀況如下:

食: 6000 元。

衣: 2000 元。

住: 4000 元。

行: 1500 元。

育、樂: 1000 元。

孝親費: 4000 元。

儲蓄: 8333 元 (放在定存中,偶爾買一些股票)



備註: 每個月剩下的 3167 元,用於雜支和緊急準備金。



30 歲 ~ 50 歲的儲蓄理財計畫

30 歲之後,雖然工作的方向基本上穩定了,

薪資也比年輕時多,

但人生的各種責任、壓力也接踵而來,

上有年邁雙親要奉養、

下有孩子嗷嗷待哺。



所以對於存錢來說,

難度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不少。

那這個階段應該怎麼儲蓄或投資理財呢?



(贊助商連結...)







目標:妥善規劃人生中重大的「大筆費用」,

度過這段當「三明治族」的辛苦時光。

實際做法:

1. 妥善規劃人生重大的「大筆費用」。

這個階段的大筆費用有--

「結婚費用」、

「子女費用」、

「房屋汽車費用」、

「孝親費用」…等。

這些費用都可大可小,

每個人要依據自己的收入做妥善的規劃、量力而為。



2.學習把年化報酬率提高,

但不失穩健的投資辦法。

30 歲的階段,經過年輕時的基礎練習,

已有固定的存錢習慣與投資知識,

這時不妨再學習更進階的投資方法(例如:價值投資法),

把年化報酬率拉高到 10 % ~ 25 %以上。





(圖片來源:網路)



案例說明-小李夫妻

33 歲小李夫妻,

月收入淨額加起來為 8 萬元,

2 人今年剛生下新生兒。



他們的財務規劃如下:

1.房貸:每個月 2 萬 5 千元 (無車貸)。


2.家庭(含夫妻加孩子):
食、衣、行、雜支等所有費用 2 萬 5 千元 。


3.孝親費:每個月 2 萬元
含請爺爺、奶奶幫忙照顧孩子的費用,
若他們通過專業托育訓練,
政府每月再補助 2000 元 ~ 5000元。


4.剩下 1 萬元投入到儲蓄以及投資之中。



5.每年的 3 節獎金或額外的業績獎金:
留下來當生活緊急備用金,以及支付保險。





(圖片來源:網路)



50 歲 ~ 65 歲的儲蓄理財計畫

50 歲左右若有買房子的人,

應該在付了 20 年房貸之後還清了;

而子女也逐漸成年獨立。

所以這個時候,

理財的主要目標,

是要為自己(及配偶)的退休生活做準備。



目標:在 65 歲退休之前,
準備 1 筆 1000 萬以上的退休金!



案例說明-張經理夫婦

50 歲的張經理,

在某大企業工作了 20 年以上,

工作上頗受公司企重,

月收入約 8 萬元、

妻子月薪為 4 萬 5 千元,

育有 2 子(孩子有自行謀生能力)



他們的財務規劃如下:

1. 房貸: 0 元 (已繳清,且無車貸)。


2. 子女養育費用:無。

孩子都已經大學畢業且有謀生能力,

雖然他們表示想給父母一點孝親費當心意,

但夫妻倆體諒年輕人薪資不多,未收取。


3. 家庭(夫妻 2 人):
食、衣、行、雜支等所有費用 2 萬 5 千元 。


4. 孝親費:
每個月 2 萬元。

張經理兄弟姊妹共出 5 萬元給父母安養天年。


5. 保險費用:每個月 6000 元(夫妻 2 人)。


6. 儲蓄與投資:

每個月可以淨存下 7.4 萬元,

並投入在平均報酬率 7 % ~ 15 %的穩健型投資工具,

這樣 65 歲退休之前一定會有 1 筆 1000 萬以上的退休金。



艾蜜莉定存股



65 歲以上的儲蓄理財計畫

這個時候已經是退休年齡了,

人生這個時候已經可以輕鬆一點,

含飴弄孫、坐享清福!



目標:樂活的退休人生。

退休生活費來源:

1.來自公司的退休金
不一定每個人都有,通常是 1 筆 60 萬 ~ 600 萬的金額。


2.來自政府的退休金
勞保每個月支付 2 萬 ~ 4 萬元左右的月退休金。


3.子女的孝親費:
有的人會收到來自子女的奉養金。


4.年輕時的儲蓄與投資:
有的人的退休金,完全是靠自己年輕時存的錢與投資所得,
產生的穩定現金流收入!





案例說明 - 70 歲的王老先生夫婦

70 歲的王老先生夫婦,

退休前就準備了 1200 萬的資金,

並投資於平均年化報酬率 7 % 的世界股票 ETF 中,

也就是每年大約有 84 萬的生活費。



他們的財務規劃如下:

1. 房貸: 0 元 (已繳清)。


2. 家庭(夫妻 2 人):
食、衣、雜支費用 3萬元 。


3. 旅遊費用: 每年 12 萬元。
相當於每月 1 萬元以內,
夫妻倆退休後喜歡遊山玩水。


4. 醫療保健費用: 每年 12 萬元。
很多疾病都有健保補助,
以前保的保險現在也用的到。


5.孩子的孝親費:未收。


6.理財:
由於每年平均可以賺 84 萬元,
但只花了 60 萬元,
所以每年還會多24萬,
可以繼續投入在投資中,
這表示王老先生夫婦會「越活越有錢」!






結論

不同年齡的層,

儲蓄、理財規畫的重點都不相同,

這篇文章,獻給 30歲、40歲、50歲的你…

理財雖然最好及早開始,

但永遠不嫌晚,

若能仔細的學習、規劃一生的金錢運用,並存下退休金,

晚年的你一定會感謝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