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瑞比寶貝媽

關於太鼓的選擇

2009年12月07日
太鼓這個名詞
說老實話
媽咪一年前大概壓根就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
瑞瑞寶貝學了一年多後
媽咪才粗略知道太鼓是日本的樂器
講究的是「靜.氣」

話說緣起
瑞瑞寶貝當初剛進幼稚園
幼稚園發下才藝參加意願通知書
有畫畫/芭蕾舞/太鼓三項

芭蕾舞穿著舞裙婆娑飛舞
應該不太適合瑞瑞寶貝這一條好漢
畫畫課上課的方式算是踩到媽咪的小地雷
園方採用的是上課時間額外開才藝課
有交錢的到二樓專業老師上課
沒另外付費的就留在教室由導師教導
媽咪覺得這種方式並不適當
才藝課是額外的選修
怎麼會是用這種分門別類的方式
感覺還有階級岐視的意味

刪來減去後
就只剩太鼓課
隨口問了一下瑞瑞少爺
要不要去打鼓
瑞瑞少爺也爽快的答應
從此就開啟太鼓之路....

每星期一次的太鼓課
沒課本/沒聯絡簿
所以媽咪也從不知道上了啥
但每回瑞瑞寶貝總是開開心心笑嘻嘻的從教室走出來
媽咪心想開心就好
就當作紓解身心的娛樂

沒想到這學期開始
事情有了一些些微的變化
太鼓班因為學生增加
開成了兩班
瑞瑞寶貝因為是中班生
自然被分到中/小班
他的太鼓朋友都是這學期才加入的新手
在這個班上
老師請他擔任小老師
幫忙教導其他的小朋友
但這樣的光環對他來說
並不是真正想要的
瑞瑞寶貝想回原本的班跟大班生一起打鼓
那樣的挑戰讓他覺得比較起勁

為了這件事
媽咪還到學校找過老師詳談
老師覺得瑞瑞寶貝的程度界於兩班之間的尷尬期
大班的姿勢/鼓感
他都可以學得來
但畢竟年紀/體型還是中班
有些動作沒辦法像大班那麼確實
所以老師希望他留在中/小班
打起鼓來會比較有成就感

老師有老師的考量
畢竟她是主要的教學者
但ㄇ咪明顯感覺到瑞瑞寶貝上完太鼓課的雀躍感消失無蹤
有一回問他:那媽咪幫你找外面的打鼓教室好不好?
他竟然點點頭
這下就丟回給媽咪一個難題
附近最近的打擊教室在新店
媽咪覺得瑞瑞寶貝年紀小
上課的首選都是方圓百尺/走路到得了的地方
如果到新店上課
舟車勞頓是免不了
而且打擊樂和太鼓還是有些不同
陷入頭痛中.......

******關於太鼓**********
(摘自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p=%E5%A4%AA%E9%BC%93&fr=yfp&ei=utf-8&v=0)
太鼓〈Taiko〉原意為大鼓,現指日本傳統以橡木桶〈Keyaki〉挖空,兩面覆上動物皮革而製成的鼓,其樂器包括大小不同的鼓,其中鼓身以單顆樹木刻製著稱為〝太鼓〞。

太鼓所發出沉重低頻,幾近極限,而眾鼓齊發所呈現的驚人動魄,更是令人震撼不已。以富有生命力的節奏,似自內心的呢喃、嘆息與悲泣又像是來自地底震耳欲聾的雷聲震攝人心;那種使盡全身所有力道的暢快感,使觀眾的精神也得到毫無保留的解放。無須優美旋律,就足以令人愈聽愈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