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瑞比寶貝媽

進入高段班(周可平老師)

2012年08月31日
其實二月份升三段,瑞瑞就具備可以上院裡"高段班"(由職業棋士授課)的課程

但由於他的年齡在這個班裡顯得突兀
所以大張老師並不是那麼贊同他馬上進入這樣的課程

事隔半年,似乎大張老師覺得水到渠也成了
所以這學期瑞瑞開始上職業棋士周可平老師的高段班課程

新的里程碑
但瑞瑞天生的性格就不太怕苦和怕難
相信他在高手林立的高段班是必須步步為營的
但長達150分鐘的上課課程後,迎接我們的永遠是笑容和滿足...........

********************周可平老師******************************

【職業棋士】系列報導 採訪報導/陳採雲

【八】周可平
一、 簡歷:
1967年7月19日,出生於台北市。
小學三年級正式學棋。
1992年(25歲)職業入段,入籍中國圍棋會。
2000年聘任初段,入籍台灣棋院,該年順利晉升二段。
2002年3月6日晉升三段。
2004年2月8日晉升四段。
二、 戰績:(生涯累計2冠軍5亞軍)
國際大賽:2007年三星盃、2004年中環盃打入16強。
2003年第三屆東鋼杯冠軍。
2001年第一屆東鋼盃亞軍
1999年永大杯第二名
1996年第一屆平光盃冠軍。
中生代的心路歷程
二十五歲入段的周可平,銜接了棋界的墾荒期,毅然踏入了職棋的世界,全憑一股熱愛,是台灣極少數的中生代棋士代表,身為棋士,有榮耀也有責任,對棋界能有什麼貢獻呢?
周可平直言:「不確定自己對棋界能有多少貢獻,有心最重要。」周可平特別提起:「吳清源大師年屆九十,還保持每日早起排棋譜的習慣,這樣熱愛圍棋的心,是責任、是典範、也是一種貢獻。就像棋靈王的佐為,那顆純粹的心,足以感動許多人。」
周可平敘述:「1999年拿到國手賽挑戰權,被當時的國手周俊勳四比零完封,此後國手賽停辦,我成了末代挑戰者。」隨即說:「第一屆平光盃也是我很有趣的經歷,因為那次我打敗了周俊勳獲得了冠軍。不過第二屆以後就改成純業餘賽了,我又成了平光盃唯一的末代職業冠軍。」(編按:第一屆平光盃是屬於職業二段以下與業餘高段的混合賽,第二屆之後改為純業餘賽。)
周可平說:「2000年台灣棋院成立,頭兩年輸的很慘,感受到年輕棋士的壓力,尤其是對黃祥任的六連敗的慘況讓我以為,自己老了、不行了,黃祥任成了我當時最大的剋星。」到了2003年,拿下第三屆東鋼杯冠軍的周可平,是如何渡過頭兩年的低潮呢?周可平回答:「這要感謝太太的鼓勵,每當我沮喪到想放棄的時候,她卻總是對我有信心,常常拿一些我輝煌的事蹟來激勵我。」
在中永和開設冬冬兒童圍棋教室的周可平,有位韓籍且棋藝不凡的賢內助,這段令人稱羨的異國婚姻是如何促成的呢?
周可平細說從頭:「考上中原大學物理系,母親很高興。可是期中考的第一天,睡在上舖的我,醒來時竟然被提前出門的室友們反鎖在宿舍內,無法應考,之後索性拒絕了往後的所有的考試,一年後自願性的被退學了,於是重考進入了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發現志趣不合,再次重考進入了文化大學韓文系,因此認識了許多韓國朋友,其中竟然有人認識我交往多年的台灣筆友,於是大家相約見面,當時由韓國來台進修中文的太太,是當天陪同赴約的這群友人之一。」念了三所大學的周可平,求學路崎嶇,姻緣路卻幸福洋溢。
關於比賽勝負壓力,周可平感受深刻,但也有自己獨特的紓解妙方。周可平說:「身為棋士的我,輸棋的痛苦很難排解,打坐、修行是我用來忘記痛苦的最好方法。以前輸棋的情緒會擴散到,讓身邊的人都受不了。」周可平舉例:「住在林聖賢老師棋社學習的那段日子,林老師見我輸棋太苦,所以連跟我下棋都不忍。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靜坐修行的功力也有逐步長進,遇到挫折,盡量會提醒自己正面思考,學習追求棋藝進步,取代想要贏的心,克服情緒學習做自己。」
至於體力方面的鍛鍊,周可平說:「1989年開始吃素,不但環保救地球,更重要的是,素食讓我耐力與體力變的比較好。」每個人吃素的因緣不同,周可平回憶:「在逢甲就讀時,有天在路上看到一幅海報寫著『喜馬拉雅山來的大師,即刻開悟一世解脫。』當時心想:『最好是喔!有那麼多大師就好了。』奇妙的是,之後學校附近新開了幾家素食小吃,偶然去吃了一次素食之後,感覺非常喜愛,自己突然就決定要開始吃素了。」
承先啟後
早慧的周可平回憶童年學棋的歷程:「念幼稚園時,父親周文偉開了一家棋社,我常跟著在棋社玩,直到小學三年級,參加了中國圍棋會舉辦的免費培訓課程,正式接受黃水生老師及吳滌生老師的啟蒙。」(編按:中國圍棋會被視為當代青少年培育運動的先趨,其中聘請的吳滌生老師,就是吳清源大師的親哥哥。)
心思細膩的周可平,不但記住了自己的啟蒙老師,就連夏大銘的啟蒙老師是吳爺爺,也能細說從頭:「吳爺爺的女兒吳玉琴,開一間漫畫店,我很喜歡看漫畫,在那邊認識了小夏大銘,那時他幾乎天天跟著吳爺爺學棋呢 !吳爺爺的孫子小隆,現在應該唸大學了,棋力有業餘五段吧!」
自小耳濡目染又有名師指點,周可平小學六年級就已晉升段位,曾獲全國小學生冠軍,國中二年級時還拿下全國業餘冠軍,是當時業餘界極少數的兒少棋手。對於這樣的優異表現,周可平謙稱:「自己有點幸運吧!當時學棋的孩子太少了,能有這樣的好成績,要感謝許多老師的指導與前輩的提點。」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國二封冠之後的周可平竟然封棋了,原因是周媽媽認為下棋這個行業,單靠應老闆個人的贊助不確定性太高,所以要周可平專心課業。上了大學之後,周可平重新接觸圍棋,才發覺圍棋是他生命中最喜愛的一件事,因此下定決心要做一個職業棋手。(編按:應老闆,應昌期先生于1983年8月26日正式成立『財團法人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
身為棋士的周可平,專研棋藝的同時也熱心指導後輩,其中最令人注意的是,周老師特別有女學生緣,院生林曉彤及台澳混血兒黑嘉嘉都受過周可平老師的個別指導。對於表現亮眼的學生,周可平從不主動宣傳,只肯定地表示:「女生下棋,對棋界有鼓勵作用,所以多些女生下棋絕對是件很好的事。」
周可平說:「一個棋手的養成,絕對不是單純一個老師可以成就的。」周可平強調:「教學相長,師生之間存在的是,一份令人感激的緣分,每一位學生對我來說,都是同等重要。」
被學生超越的感受如何?周可平回答:「輸棋當下,感到沮喪,感覺自己沒用了,但是回想起來,感覺很奇妙有趣,之前教學的光景會歷歷在目浮現眼前。」周可平表示:「即使是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透過圍棋的玩耍,也能得到各方面的進步。」周可平老師建議小朋友:「每天持續地做詰棋最少半小時,持續加上時間累積很重要。」現階段的周可平,除了活耀在一線的比賽場上,也撥出時間為培育下一代而努力。
展望未來
周可平表示:「感謝台灣棋院舉辦電視快棋賽,造福廣大棋友之外,也讓棋士多一個豎立形象的舞台。節目內容或可參考多方意見逐步改進,.讓節目更有趣收視率更高,達到更好的宣傳效益。」
談到最欣賞的棋士,周可平露出了成人世界裡少見的天真與浪漫,他在訪問稿上寫下了三個韓文字:「조치훈」。隨即解釋道:「棋靈王漫畫裡的佐為,那股非下棋不可的純真,我從趙治勳身上看到了。」
周可平對於圍棋的人生哲學,有獨特的見解與棋迷分享:「坐在棋盤面前,面對想贏棋的自己,將深刻體會到自己的各種情緒與習性,會了解要贏一局棋,必須不斷修鍊自我不足的部份,例如專心、耐心、冷靜、貪心、粗心等等,最重要的是要超越對勝利的欲望。」
成功的一流棋士必備的條件是什麼?周可平認為:「第一、要熱愛下棋。第二、天分是成為一流棋士很重要的條件,天分夠了再看努力夠不夠。第三、外在環境可以靠人來創造。」周可平覺得:「家庭、棋院、志同道合的棋手,是身為一流棋士最需要的後盾。」
周可平說:「母親現年六十四,只是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她就放心了,對於自己的選擇,母親也欣然支持。年屆七十的父親,目前最大的快樂就是下網路圍棋。」周可平以為:「身為職業棋士,婚前有父母支持,婚後有太太鼓勵相伴,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對於企業家熱愛圍棋的心,周可平說:「台灣第一批職業棋士,在奄奄一息的狀況下,台灣棋院的成立,確實帶給許多人新希望,如今台灣能出現這麼多優秀的年輕棋手,台灣棋院八年來的付出功不可沒。」除了特別感謝翁明顯董事長之外,周可平還提到:「企業家許作佃先生出資舉辦永大盃,是當時圍棋界的荒漠甘泉。尤其我總覺得與永大杯特別有緣,因此一直無法忘記許先生對圍棋界的支持。」
歷經職棋幽谷的人都知道,如今一切得來不易。一代新人輩出,檢討聲浪與異議是棋院改革與蛻變的最好契機嗎?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周可平不諱言地對棋院提出二點建言:
「第一、台灣棋院身為全國最高的職業棋士機關,應先專注致力於辦好職業棋賽、讓棋士能心無旁鶩,透過優質的比賽展現棋藝,感動更多人。
第二、棋院需要專業負責的行政團隊,自今年以來,棋院破天荒的連最基本的賽程安排都出錯了數十次,令職業棋士們人心惶惶,這種情況如不改善,很難要求棋士能安心鑽研棋藝、提高棋力。」
周可平再次強調:「我們全體職業棋士,對翁董事長的感激之心從不敢或忘,如果不是翁董,台灣圍棋絕對沒有今天,但眼前棋院行政工作出了大問題,我也必須有話直說,期待棋院能有真正改革的一天。」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周可平說:「一個國家圍棋的強盛,絕對不僅僅是靠棋士個人的天分與努力。請看看韓國棋院的院務能力、民間還有政府的力量,就不難明白。」
針對棋士姿態過高,以及不願回饋奉獻棋院的批評?周可平回應:「有批評才有進步,棋士也會檢討自己,也希望棋院能良性溝通予以正面指教。」
無論在任何領域,有雅量接受批評建言者,才是最能成長者,在暢所欲言的訪談中,周可平思想清澄透徹,對棋界殷殷期盼滿懷熱忱,有感言也有建言,相信職棋有直言敢言的周可平,未來會越來越好。

詳全文 【職業棋士】系列報導 【八】周可平-魔法圍棋家族-新浪部落 http://blog.sina.com.tw/magicgo/article.php?pbgid=32613&entryid=58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