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ㄚ宇的媽

改善BB手腳冰冷的方法

2005年01月06日
改善寶寶手腳冰冷,輕鬆過嚴冬!

手腳冰冷族—女性、幼兒為大宗

當寶寶手腳冰冷時,務必確認是生病發燒造成的,還是個人特殊體質,才能做正確的處理照護。
今年春節假期有六天,到今天開工第二日為止,氣象局已連續發佈八天的低溫特報,創下11年來最寒冷、低溫持續最久的紀錄!在少見的低溫氣候中,若可以躲在又厚又暖的被窩中,是再幸福不過了!然而,如果連躲在被窩中,或是身上衣服已經穿得夠暖了,手腳卻依舊冰冷,那可是晚上覺也會睡不好,敲個鍵盤都覺得手指頭會痛哩!

常常聽到很多女性有手腳冰冷的困擾,只要天氣涼一點,或者待在冷氣室中,手腳就會冰冷、僵硬。除了女性,其實有許多尚在襁褓中的寶寶也會手腳冰冷!如果你或者你的寶寶有這樣的症狀,最好要找出原因,並且設法改善,才能讓身體健康起來。

為什麼會手腳冰冷?

人體的禦寒機制

當外在環境溫度降低,而身上穿的衣服又不夠暖時,我們的中樞神經就會發出兩道指令,一為命令身體增加產熱,另一為要求身體減少散熱。

增加產熱

身體會發抖、顫抖,增加肌肉的收縮來產生熱能。這就是當我們覺得很冷時,身體會不由自主發抖的原因。

減少散熱

有句話說「開源節流」,當我們體溫太低時,身體除了要增加熱能外,當然還要減少散發出去的熱能,才能夠有效保持體溫。所以皮下的血管會收縮,減少體表流失的熱量。這樣一來,我們體表的溫度會降低,血液循環會減慢,而屬於循環系統末端的手部及腳部,就容易覺得冰冷了!

造成手腳冰冷的原因

既然我們身體在禦寒的時候,為了保持體內溫暖,會使得體表溫度降低、血液循環變慢,進而感覺手腳較冰冷,那麼,接著就要進一步來瞭解,有哪些病理因素會造成手腳冰冷。

1.體溫調節中樞

例如發燒時,是因為身體有發炎症狀,為了抵禦、消滅病毒而使得體溫升高;另外像中暑時,則是身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出了問題,無法因應氣溫變化來維持身體的正常溫度。

2.血液循環功能不良

當身體要禦寒時,短暫地降低血液循環速率是正常的,然而,如果是長期血液循環不良的話,就要探究是否有新陳代謝方面的疾病了,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腎臟病……等。另外,長期不運動的人,其末梢的血液循環也會比較差,特別容易手腳冰冷。

當寶寶手腳冰冷時……

先確定是否有發燒

因此,當你的寶寶手腳冰冷時,最好要找出正確的原因。先檢視孩子是否有發燒、衣服穿得夠不夠暖,如果都沒有問題,可以找醫師諮詢,看是否有罹患哪些疾病的可能,還是個人特殊體質的關係。

手腳冰冷族的日常護理

針對容易手腳冰冷的寶寶,在日常照護上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式加強護理,促進血液的循環。這幾個方法,只要是容易手腳冰冷的人都可以試試看喔!

1. 留意日常保暖

天氣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保暖,可幫孩子圍上圍巾、穿襪子、戴手套及帽子,避免肌膚直接跟冷空氣接觸,免得已經不好的血液循環功能,還得為了保暖而降低循環速率。

2. 做手腳的局部熱水浴

可以趁洗完澡、穿上衣服之後,另外用一盆溫熱水幫寶寶浸泡手腳部位,促進末梢的血液循環。如果不方便泡熱水,也可用熱毛巾為孩子熱敷手腳,記得要馬上擦乾、穿上手套與襪子即可。

3. 多運動

運動,是強身健體的重要法門。可別以為小寶寶不能夠運動喔,如果你的寶寶已經會站了,媽咪可以協助他扶著桌子、床沿練習站立;如果寶寶只會爬,那就多用玩具逗他多爬行;如果爬、站都不會,只要多陪寶寶玩,一樣能達到運動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

叮嚀

由於嬰幼兒的腦部中樞發展尚未成熟,末梢循環通常都比較差,只要不是因為疾病引起的手腳冰冷,就不太需要擔心。媽咪只要幫寶寶做好保暖工作,多陪他遊戲、運動,飲食儘量不要吃生冷食物,通常長大後就會改善了。


轉貼孕媽咪物語 (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