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 祐寶貝媽咪 $

經過模仿階段才能形成自我

2010年08月12日
孫老師教養筆記

「模仿」這個詞,使用在這個一歲四個月的孩子身上是最合適不過的。只是很多長輩並不知道,「模仿」是零到三歲期間很重要的智力發展過程。
「模仿」是指孩子重複原型所顯示的行為,表明兒童的心智已經發展到領悟和掌握某行為背後能力的時候了。

模仿是兒童對自己身體行為上的一種確認,就好像兒童可以停在某一系列的動作中,然後將此動作重複出來,最終成自己的能力。由於它是身體的,因此是動作的模仿。這也是剛開始的模式,發展到後來,當然是對更抽象事物模仿。例如:語言的模仿、個人特質的模仿、風格的模仿。

成人後,模仿也是啟動與模仿者心智相接近的某種智能和生命內在的需求,最終跳脫模仿者,形成自己的特質。但開始無一不是從模仿開始的。這實在是一種了不起的成長模式。就好像一個音樂家在聽完一首美妙的樂曲時,可以在樂器上重複一樣,只是人們不稱其為模仿。就如同一個學生喜歡他的老師的一切:行為、氣質、語言、思想、思維模式等等。實際上那就是模仿。模仿是成長的一個臨界點,模仿存在於人的一生中,一直發展到確定他們所屬的範疇,也就是將自己的屬性歸類,模仿才結束。

對於兒童來說,如果他看到某種自己無法確定能不能完成的行為時,就不會模仿,而會苦惱和焦慮。或是兒童根本沒有發現這個行為的時候,也不能模仿。兩歲左右最明顯。

在許多兒童的科學教育影片和兒童認知發展的教材中,我們很容易找到這樣的例子:「嬰兒躺在墊子上,父親的臉對著他,伸出舌頭,嬰兒也伸出舌頭;父親笑了,嬰兒也報之以微笑。」這是嬰兒在幾個月時,有選擇性的模仿。因為這時候,嬰兒對自己口的使用是最有能力的。如果做出同樣手的動作,兒童的敏感度還不夠,或者根本不會察覺和模仿。

當孩子的年齡成長到兩歲時,孩子不但模仿各種行為,而且開始模仿社會性行為,並且可以把行為統整起來,系列模仿。兒童選擇性的模仿,基本集中在對父母行為的模仿上。所以父母炒菜,他也炒菜;父母掃地,他也掃地。與此同時,我們會發現孩子還會經常性的重複父母的語言、表情,重複父母的某些特定行為。兒童要透過這個過程,由一個簡單的生命狀態過度到一個更高的狀態中,這也是兒童從內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最早期的實踐過程,這個過程大約會持續半年的時間。表面上這個階段的孩子似乎沒有自我,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孩子必須經過這個階段才能形成自我。

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很好的度過,這個階段的發展就會延滯,所以我們也常常看到五、六歲的孩子模仿老師或一些大孩子的行為。

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看起來似乎更加無聊的模仿,例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帶著無比的喜悅。父母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重複這樣毫無意義的舉動,就會制止兒童。而這個制止的動作恰恰破壞了兒童敏感期的正常發展,從而妨礙兒童智慧和認知的發展。智慧發展的阻礙必然會伴隨相對應的心理問題出現,這都是成人後大腦平庸的一個早期現象。

J•凱根(J. Kagan)說:「對於兒童,模仿可以是一種獲得愉快、力量、財富或別的渴望目標的自我意識的嘗試。」所以我能給父母最好的建議就是:一、讓孩子去做,模仿沒有對與錯;二、盡量放慢自己的動作,滿足兒童模仿的需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使孩子平穩的度過這個時期。



新手父母-親子教育專家 《掌握孩子的學習黃金期》_模仿的敏感期_孫瑞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