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奇想之年》

2007年03月22日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id=2018740539955&actid=epbook070322
因為這本書,我才真正瞭解悲傷
金石小編DR VS.遠流出版社副總編輯 周惠玲 對談悲傷分享愛

DR:類似日記式的書寫,在閱讀上容易出現的門檻,便是故事性比較缺乏,我在閱讀 《奇想之年》時,起初也兜了幾個圈子才找到圓心,我想:「閱讀一個人的悲傷,需要一點時間來沉澱」。慢慢的,我讀到共鳴,甚至不可思議。
丈夫猝死的同時,還要面對病床上昏迷的女兒,堅強冷靜的背後內心卻陷入狂亂的異想:「我思考的方式像個小小孩,以為我的想法或願望擁有力量可以讓時光倒流,讓結果改變…」就從這裡開始,對於每位讀者來說,感同身受的悲傷情緒可能翻湧而來…我想起當時你們來新書預告時,直說編輯是一邊動容掉淚一邊顫寒,我想「就是這個光了!」

惠玲: 確實。閱讀 《奇想之年》對我也是一個奇特的經驗。所有我認識的人在讀了這本書之後,都跟我說他們看得哭了,我至今始終覺得很驚訝(其實我自己也哭了),因為這本書跟坊間其他寫親人或愛人死亡的書完全不同,瓊•蒂蒂安並不是用煽情的筆調來寫的,她的重點並不在於講一個悲慘的故事(也因此你會覺得故事性不強),她是用真實清晰的筆調去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我猜想她在下筆的時候,並沒有企圖去感動誰或催人淚下等等。或許是因為她寫得如此真實而細膩,感動自然產生。
就像有位部落客朋友顏九笙說的,我並不是因為自己有相同經驗而哭,但我確實從 《奇想之年》中深刻體會死者家屬的心情。過去,我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例如許瑋倫、馬兆駿的事情)往往將焦點集中在亡者,卻忽略了存活者更需要我們的關心。我覺得這是 《奇想之年》最重要的意義,它讓我們走入倖存者內心的幽微。

DR:我讀到其中的一個篇章,談到面對至親長者的死去,當年紀漸長,青春的流逝感越來越鮮明,「如果那一天到來…」這樣的擔憂,想像也越靠近真實,生老病死卻永遠無法教人處之泰然,無論你多麼堅強冷靜。聊及生死關於婚姻和親子的故舊思想,隨著作者的異想一一顛覆。在奇想的旅途中作者以作家的身分開始與諸多的文學作品對談,就像她從小受的訓練,碰到困難就閱讀,就埋首文學。我想,遇到悲傷的人,也可以試著進入 《奇想之年》!

惠玲: 完全同意!不瞞您說,我是那種面對別人的悲傷就會變得很笨拙的人,完全不知道怎們安慰起,最後往往只會講一些老生常談的老話(也許不少朋友跟我有相同經驗)。讀了 《奇想之年》之後,我開始思索,這也許是因為我們太少真正去理解傷亡家屬的內心世界。回到您之前說的那個問題,《奇想之年》不是用小說的情節去寫的,但這正是它最珍貴的地方,作者瓊•蒂蒂安不要我們將它看成一個高潮迭起的小說,她要我們不斷地去注視、去理解人性。 更多精采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