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Blue-field

無聲的力量

2007年09月26日
繼帕華洛帝後,另一顆大星殞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24/11/l2wt.html
記起一首歌...
"想聽得見 用耳聽未必聽見
將心擺耳邊 才驟覺沉默有深淺" ---陳奕迅的歌"想聽"
.............................
無聲的力量
中時電子報/郭至楨
默劇大師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於廿二日辭世巴黎,對於馬歇馬叟僅以無聲的肢體動作,卻能細膩的演出生命中的悲歡離合,人世間的萬物百態,精準且富含情感的,把各種不同精神層次的神韻與意念,傳達給每一位觀眾,使之陶醉如癡。
大半個世紀,走遍全球無聲的巡迴演出,讓人們見識到他所呈現表演藝術的偉大,更讓人們領略到,原來,「無聲的力量」竟是如此的強大,「無聲的影響」竟會如此的深遠。

在如今的社會中,有人因無奈而不語;但卻也有人,因深怕自己沒有說話的機會,是而言不及意、是而口出狂語、是而通篇謊言、是而滿嘴屁話、是而口蜜腹劍。

原來政治,正是某些欺世盜名之流,最佳的表演舞台。

當政治人物面對群眾時,總要先審視其當時的目的。為公務,可以輕描淡寫,虛應了事;為私事,當要奮力爭先,利其在我;為選舉,則必須天花亂墜,無所不能;為政策,須擅於含糊攏統,禍不上身;為國家,則因定位搖擺,無以承擔。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的政治人物,喜歡面對民眾,大聲詢問:「好不好?」、「對不對?」。透過煽動的言語,將民眾帶入一種狂熱而失去理性的情境。那不僅是一種享受來自於群眾呼應,自我陶醉的迷戀,更是一種卸責於民眾,的欺騙行徑。因為,當所有的政治言語,都經過了民眾所認同與背書時,未來所有的錯誤政策或是不當的行徑,終究要由人民所自行承擔。

原來媒體,是另一種跳梁小丑們,最喜愛的發聲器。

當各類角色群聚一堂,有無的放矢者、有狂妄批判者、有言不及義者、有刻意中傷者、有胡言亂語者、有一無是處,借殼翻身者。

如今在電視上,我們隨處可見所謂的「資深媒體人」四處放言。其身份,可以一會兒是媒體、一會兒是檢調、又一會兒竟變成了法官,可以在節目中因應情境需要,大放厥詞,下了節目拍拍屁股走人,全不當一回事。

南方朔先生曾經翻譯過一本超小書,書名為「放屁」,其中一段如此記載:「說謊的人心中還有真假,他說的話還可能被驗證;放屁的嚴重性就是在於它沒有真假、沒有邏輯,說法前言不對後語,連要查證都沒有一套標準。」

「資深媒體人」原是一種對於新聞專業的尊稱與象徵,只可惜總是有人自貶身分。我們當然不可污蔑這些「資深媒體人」,在電視中所言是為不負責任的謊言,但當實在無法忍受其不知所云,胡言亂語時,歸之以「放屁」,當是最佳的詮釋了。

馬歇馬叟曾說:「語言,不必然能夠表達我們的內心世界」。

在默劇裡,肢體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是靈魂最深的渴望。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只能期待,少一點不負責任的政治誑語,少一點不知所云的媒體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