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不良的性別歧視!

2007年12月17日
【本文摘錄自《聯合報》2007/12/12】
聯合筆記》不良的性別歧視!
文/梁玉芳
教育部主秘莊國榮把性別歧視語言「很娘」、「像gay」、「小孬孬」當政治武器,攻擊政敵;三言兩語,將台灣性別人權教育多年的努力毀於一旦。全國最高教育機關,竟任由主秘帶頭在媒體前連續詆毀性別氣質不同的族群,在世界人權日聽到這樣的惡劣語言,又豈是錯愕能形容?

如果留學德國,沒有讓擁有博士學位的主秘學會尊重不同個體的性別氣質差異,那麼我們願意再提醒一次:作為人,不論其性別氣質是陰柔、是粗獷,是娘娘腔,還是男人婆,都有同樣受到尊重的權利。

殷鑑不遠。二○○○年在屏東一所國中,因被同學譏笑「很娘」,老是遭人脫褲子取笑的國中男孩葉永鋕,上課時間死於廁所內。他的死亡成了喚起台灣性別教育的代價。

一個溫柔早逝的生命,讓台灣性別人權教育者警覺到「性別仇恨」言論的可能毒害。莊國榮可能有所不知:在民間呼籲下,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也提出「反性別暴力--新校園運動」計畫,以葉永鋕案為鑑,尊重不同性別傾向和特質的人,並將多元性別平等教納入師資培訓及在職進修內容。

如今,莊國榮不尊重自己的職權,兩三句輕蔑的貶抑語言,嘲笑了教育部自身的努力,也踐踏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性別氣質愈趨中性,已是備受歡迎的潮流。君不見,傾倒眾生(可不只德國女性友人)的足球金童貝克漢,就以戴髮箍、勤打扮成為「都會美型男」代表。日本男星木村拓哉頂著女性化的鬈髮,穿著西裝,以嘟嘴嬌媚表情為洗髮精代言。他的「娘」樣,得業者花重金才買得到。

「很娘」、「像gay」的男人何錯之有?莊國榮將「媽媽」變成罵人的話,不也是出於相同的歧視心理?用歧視語言作為攻擊武器,才是該被譴責的,許多仇恨罪惡正由此而生。或許,正如部落客所說,這就是我們懷念「很娘」的「張國榮」而非「莊國榮」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