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大中至正的由來

2007年12月29日
大中至正的由來
【2007/12/27 聯合報╱黃永武】
自從〈大中至正別小看〉(96年12月8日《聯副》)一文刊出後,大學、中學的老師們詢問不斷,要求我說得更詳盡明白些。

「大中至正」是淵源於北宋程頤《伊川易傳》的二段話,見於:

1.《易經》恆卦九二:「能恆久於中,則不失正矣,中重於正,中則正矣,正未必中也。」

2.《易經》坤卦彖傳:「乾既稱大,故坤稱至,至義差緩,不若大之盛也。」

程子認為正未必一定是中,中則一定是正,所以中比正重一級;乾是大哉乾元,坤是至哉坤元,所以至比大緩一級。中比正重,大比至盛,便以大形容中,以至形容正,才成為「大中至正」。

後來朱熹的《周易本義》一本其說,所以「大中至正」成了程子、朱子的核心思想。北宋江緯向徽宗進呈的大中至正之道,就是程子之學,中正則不偏不倚,至公無私,至大無極,純全而粹美。這些思想,都從《易經》來的。

今天社會民主多元,政治上人人以為自己是正義的,從客觀看,立場卻未必中,切合了「正未必中」的弊病;人人聲嘶力竭、衝撞至極,從客觀看,器量卻未必大,切合了「至義不若大之盛也」的弊病,因此,程子的大中至正,乃真正是從文化教育上救今日台灣的對症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