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新政府 別對不起偏遠學子

2008年04月09日
【本文摘錄自《聯合報•民意論壇》李家同/暨南大學資工系教授(投縣埔里)2008/03/30】
新政府 別對不起偏遠學子
文/李家同(暨南大學資工系教授)

我們的教育絕非一無是處,但是必須承認有相當嚴重的落差,要進入建中學測要290分以上,但是,很多偏遠地區的國中,畢業時平均學測只有110分,有些國中甚至只有55分。

任何國家,在教育程度上,都會有落差,但是,如果程度差的同學,都集中在偏遠地區,這就嚴重了,因為這些學生,大多來自弱勢的家庭,他們現在沒有好的學業程度,將來又是弱勢族群,又如何能改善貧富不均問題呢?

為什麼偏遠地區有如此多程度差的孩子?試將我所知道的原因敘述如下:

(一)偏遠地區小學的英文教育太差

前些日子,我到一所偏遠地區小學,我問英文老師,他的畢業生會不會拼father, mother這些簡單的英文字,他說有很多同學是不會的,為什麼?我們絕不能責怪這些老師,他一周只能教學生一節英文課,一節是四十分鐘,這些孩子來自弱勢家庭,家中無人會說英文,回家沒有人教,鄉下沒有人能做英文家教,即使有,也沒有錢去念。每週四十分鐘的英文課,等於白上。

政府當年推出小學教英文的制度,似乎完全忘了偏遠地區的狀況,我們可以說,「國家對不起這些孩子!」

(二)國中小數學教科書不恰當

國小六年級的數學課本中就有圓周率、直角、三角形、座標、圓錐體等項目,這些可以留到以後再教。我直到高中才懂得何謂座標。因為孩子們要學這麼多的東西,他們常常在小學裡沒有學好很重要的四則運算,以至於到了國中,學不好代數。

國中的數學書更是奇怪,幾何和代數同時出現,國中生常常代數的一個單元沒有弄清楚,就被迫去學幾何,幾何還未學好,又來學代數,結果全軍覆沒。

(三)孩子回家不做功課

大多數弱勢孩子回家,都在玩,而沒有寫作業的習慣,原因是父母不知道該督促孩子做作業,或者是在隔代教養下,爺爺奶奶更不知道如何督促孩子做功課了。

(四)對國中小學生沒有任何的教育品質管制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看看成效如何,遺憾的是,我們小學生的程度如何,是沒人過問的。有孩子幾乎不會認最簡單的國字,也可以小學畢業。既然畢業了,他就可以進入國中,國中教育依然沒有品質管制,所以我們培育了很多毫無競爭力的公民。

(五)政府過份強調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可以多元化嗎?任何人都知道小學生絕對不能沒有最基本的學識。如果政府過份強調教育的多元性。孩子們根本不知道功課不好的嚴重後果,當然也就不用功了。

基於以上的觀察,我就教育的城鄉差距提出幾個具體的建議。

一、政府必須確立中小學教育的品質管制,務必要知道每個學生的程度。政府不必以高標準來要求孩子,但總應要求孩子到達最低標準,這個責任應該落在老師身上。

二、政府應該使回家不做功課的孩子做完功課才回家,如果需要增加經費,也要做。

三、政府必須使每一所小學都有足夠的英文老師,每個偏遠地區的孩子必須每天都上一段時間的英文課,否則這些孩子不可能學好英文的。

四、大幅度改革數學教科書,數學不在乎學得多,而是學得很熟練。目前的數學教科書對弱勢孩子是極不利的。

五、應該向偏遠地區孩子們說明念書的重要性,必須讓他們知道不念書的嚴重後果。

新政府,不要依然故我,這樣對不起偏遠地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