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看見那看不見的競爭力系列 1

2008年08月09日
看見那看不見的競爭力系列 1
【劉順仁】工商時報
E4/經營知識 2008/06/11
《看見那看不見的競爭力系列﹝1﹞》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

會計系統可以透露各種已知的經營資訊,卻無法看到未能收集到的資訊透露出的衰退徵兆。企業要避免失敗,在面對看得到的資訊中,若能善用逆向思考、從失敗中找尋脈絡,將可通往看不到的智慧之門,找到被自己忽略已久的企業競爭力。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的統計學家沃爾德教授(Abraham Wald,1902-1950),來了一個意外的訪客,那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指揮官。他說:「沃爾德教授,每次飛行員出發去執行轟炸任務,我們最怕聽到的回報是:『呼叫總部,我中彈了』。請協助我們改善這個關係著飛行員生死的難題吧!」沃爾德接下這個緊急研究案,分析德國地面砲火擊中聯軍轟炸機的資料,並且以統計專業,建議機體裝甲應該如何加強,才能降低被砲火擊落的機會。但依照當時的航空,機體裝甲只能局部加強,否則機體過重,會導致起飛困難及操控遲鈍。

  沃爾德的研究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部位。

  沃爾德詳盡的資料分析,令英國皇家空軍十分滿意。但在研究成果報告的會議上,卻發生一場激辯。負責該專案的作戰指揮官說:「沃爾德教授的研究清楚的顯示,聯軍轟炸機的機翼,彈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彈。因此,我們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但沃爾德卻堅定而客氣的說:「將軍,我尊敬你在飛行上的專業,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建議加強飛行員座艙與機尾發動機部位的裝甲,因為那兒最少發現彈孔。」

  在全場錯愕懷疑的眼光中,沃爾德解釋說:「我所分析的樣本中,只包含順利返回基地的轟炸機。從統計的觀點來看,我認為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而飛機很少發現彈著點的部位,並不是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根本就無法返航。」指揮官反駁說:「我很佩服沃爾德教授沒有任飛行經驗,就敢做這麼大膽的推論。以我個人而言,過去在執行任務時,也曾多次機翼中彈嚴重受創。要不是我飛行技術老到,運氣也不錯,早就機毀人亡了。所以,我依然強烈主張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

  這兩種意見堅持不下,皇家空軍部部長陷入苦思。他到底要相信這個作戰經驗豐富的飛將軍,還是要相信一個獨排眾議的統計學家?(答案請見文末)

  技術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

  乍看之下,作戰指揮官加強機翼裝甲的決定十分合理,但他忽略了這個事實:彈著點的分布,是一種嚴重偏誤的資料。因為最關鍵的資料,是在被擊落的飛機身上,但這些飛機卻無法被觀察到。因此,佈滿了彈痕的機翼,反而是飛機最強韌的部位。空軍作戰指揮官差點因為太重視「看得見」的彈痕,反而做出錯誤的決策。這個案例有兩個特別值得警惕的地方。

  第一,收集更多資料,並不會改善品質。由於彈痕資料的來源本身就有嚴重的偏誤,努力收集更多的資料,恐怕只會更加深原有的誤解。品質。

  第二,召集更多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來提供專業意見,也不能改善決策品質。因為這些飛行員,正是產生偏誤資料過程中的一環。他們都是安全回航的飛行員,雖然可能有機翼中彈的經驗,但都不是駕駛艙或發動機中彈的「烈士」。簡單的說,當他們愈認真凝視那些「看得到」的彈痕,他們離真相就愈遠。

  尋找被忽略的訊息

  在管理實務與日常生活中,許多關鍵的資料,也像上述轟炸機的個案一樣,會因為「失敗」而觀察不到。

  範例一:企業的會計系統,本來就存在明顯的資料選擇性。例如,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衡量的是成功的交易,失敗的交易,並不會進入會計系統。但失敗的交易,顯示的是尚未掌握的顧客及訂單,這些對企業未來的成長更為重要。其次,部分企業對營收沾沾自喜,但會計系統卻無法反映,在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中,公司的市場占有率正在下降的警訊,而這可能是企業失敗的前兆。

  此外,企業的營業成本,衡量的是已經發生的資源消耗,並無法反映成本控制的失敗。例如,一位月領10萬元的司機在退休後,由3萬多元的新人接替,就是成本控制看不到的失敗,這種經濟損失,並不會在財報中顯現出來。

  企業經常對顧客進行滿意度調查,但許多行銷學的研究顯示,對產品或服務不滿意的顧客,有高達90%的機會,會拒絕回答問卷。因此,盲目地相信問卷調查,可能會錯過這一群看不見的「失敗」顧客,錯失自我改善的機會。

  這個個案提醒我們,「看不到」的資訊,往往是最關鍵的資訊。對此,彼得杜拉克有句名言:「溝通中最重要的,不是說出來的部分,而是沒有說出來的部分。」請特別注意,我絕對不是主張可以衡量的資訊不重要。因為如果沒有這些看得到的彈痕,沃爾德也無法逆向思考,得出這個出人意表的見解。因此,面對看得到的資訊,如果能善用「心靈之眼」,會是通往看不到的智慧之門的最重要依據。

  我們不妨把這種思考方法叫做「有中生無法」。

  範例二:許多睿智的思想家或企業家常提醒我們:「成功是最糟糕的老師」。但讀者應該不難發現,媒體報導與暢銷書中,最受到歡迎的還是「麻雀變鳳凰」或「反敗為勝」之類的勵志故事。但是,失敗的人通常不願意站出來分享失敗的經驗,媒體通常也沒有興趣、深入報導失敗的故事。因此,成功故事的報導,很像那些安全返航的轟炸機。當飛行員口沫橫飛,訴說著他們如何躲過槍林彈雨時,我們不僅可能沒學到真正的關鍵成功因素,反而離成功的真相更加遙遠。(作者為台大會計系教授、競爭力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答案:由於戰況緊急,無法做更進一步的研究,部長決定接受沃爾德的建議,立刻加強駕駛艙與機尾發動機的防禦裝甲。不久之後,聯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比例,果然顯著降低。為了確認這個決策的正確性,一段時間後,英國軍方動用了敵後工作人員,收集了部分墜毀在德國境內的聯軍飛機殘骸。他們中彈的部位,果真如沃爾德所預料,主要集中在駕駛艙與機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