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Blue-field

教育第一 = 暴力問題嚴重 ?

2009年04月23日
“教育第一”的芬蘭人有溝通和表達情緒障礙?真希望有專家能詳細解答一下...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本書詳述芬蘭之所以成為全球國家競爭力的佼佼者,靠的就是「珍視每個孩子」的教育理念:沒有資優班,不需要贏在起跑點,滿七歲才入學;全球上課時數少,課後複習時數少,暑假長……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芬蘭的教育理念、政策及改革過程值得國人借鑑。
....................
校園再傳槍響 芬蘭怎麼了
參考來源:《獨立報》
將近一年前,芬蘭一名高中生奧維儂(Pekka-Eric Auvinen)用槍射殺了6名同校同學,震驚整個芬蘭。當時「我們不允許這種事再次發生」的輿論四起,然而不到一年,芬蘭還是經歷了第二場夢魘。

這一回芬蘭人又要問:「發生什麼事情?我們的社會怎麼了?我們的社會怎麼讓這些不安定份子做出恣意施行暴力的事情?」

芬蘭《赫爾辛基新聞》記者俊卡•胡思科(Jukka Huusko)投書英國《獨立報》指出,此事對英國人來說恐怕相當震驚,但是芬蘭是一個暴力的國家,也許犯罪率不及倫敦高,但是芬蘭的暴力問題,比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其他國家如挪威與瑞典來得嚴重,不管是家庭暴力或是街頭暴力,都比較高。

胡思科相信這個問題某部分和飲酒過量有關,也可能和家庭失和、孤立和孤獨有關;而增長的財富也可能導致芬蘭變成一個更粗暴、競爭的地方。

他說,增加的暴力事件和民族性或許也有關,零星的案例顯示,芬蘭人有溝通和表達情緒障礙。芬蘭是一個富庶的國家,經濟成長相當穩定,甚至比西歐幾個國家還要棒,但是芬蘭在繁榮發展的同時,給予許多面臨生活壓力的學生和年輕人的心理健康服務卻很少。

其他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為什麼在芬蘭能夠輕易地取得一把槍?15歲以上參加射擊或打獵團體的人,才能合法擁有槍枝,但是在鄉村地區的青少年,取得槍枝是稀疏平常的事,而服兵役使得90%的男性知道如何使用槍枝。

在芬蘭,只有少數殺人案件和獵人或是獵槍有關,但是從小型輕武器和手槍殺人案件激增看來,槍砲彈藥管制似乎不夠嚴謹。警察應該在核發執槍許可之前檢查擁槍者,不過顯然這個系統沒有發生作用。

芬蘭西部考哈約基發生的校園槍擊事件,提醒我們早應該正視槍枝管制法令,也許是政治人物辭官下台,或者是嚴加施行管制辦法,某些事情終將改變,但是對槍擊案中喪失性命的學生來說,一切已經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