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T.N.

甲溝炎

2007年06月04日
錐心之痛與變形的指甲---談甲溝炎

文章類別 皮膚會痛 甲溝炎
文章出處 彭賢禮 院長
日期&閱覽 張貼日期:2004/6/12  閱覽次數:5118


刊登於聯合報醫療版93-6-12

古人說十指連心,手指的疼痛有時眞像是錐心之痛……。

年約三十的女病患,帶著痛苦的表情進入診間。她坐下後不發一語的伸出右手,只見到食指指甲兩側及底部又紅又腫,指甲的旁邊隱約有黃色的蓄膿形成。
「這樣的情形多久了?」我向患者問道。

「兩天了,一碰到就痛的要命,家事都沒有辦法做了。醫生你快點幫我治療好不好?」患者顯然相當不舒服。

「沒問題!妳這是急性甲溝炎,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妳的指甲旁邊已經化膿了,等一下我用刀片幫你切個小口,把膿引流出來,再配合抗生素治療,大概一個禮拜就好了。」我向患者解釋,一面準備器械做切開引流術。

「不要碰!」患者一面叫著一面縮回了右手,「碰到會好像痛到心裏面去!」

「我知道這非常的痛,但是切開排膿出來後,妳就不會這麼痛了。」我持續地安撫病人好一會兒,她才有勇氣伸出手來接受治療。
切開後果然有不少的膿流出來,而患者的劇痛也在引流後大幅減輕,配合抗生素治療下,患者得到痊癒,也不再有錐心的疼痛及壓痛了。

甲溝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兩者的發生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方式都不相同。急性甲溝炎通常是葡萄球菌及化膿性的鏈球菌感染所導致。其症狀為快速發展的近端及側端甲摺(nail folds)疼痛、鮮紅、腫脹,及出現化膿的現象。當感染擴散至對側甲摺和手指指腹,會造成廣泛性的腫脹、疼痛等深部感染現象。急性甲溝炎大多只有一隻手指受侵犯,常在指甲附近組織輕度受傷後發生。急性甲溝炎好發於有吸手指或咬指甲習慣的小孩,及常需要碰水和清潔劑的成人。

在治療方面,施行切開引流術來排膿最為重要,通常引流後疼痛會立刻緩解,再配合給予口服及外用抗生素治療,大約7~10天後痊癒。如果口服抗生素兩天仍沒改善,需考慮作甲板底部的部分撕裂治療。急性甲溝炎很少會演變成慢性甲溝炎。

慢性甲溝炎並非細菌、黴菌或酵母菌感染,而是近端甲摺的慢性發炎所導致。最初在近端及側端甲摺有壓痛及輕微腫脹,腫脹逐漸加重。當指甲的甲母質(matrix)受損後,會導致指甲呈現灰褐色及波浪狀變形,在臨床上常被當作黴菌感染的灰指甲來治療。在2002年1月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有一篇文章,比較外用類固醇藥膏和兩種最常用來治療灰指甲的口服藥物--Terbinafine及itraconazole,對於慢性甲溝炎的療效。在這個雙盲雙啞的試驗中,外用類固醇藥膏的效果,呈現有統計學意義的優於口服抗黴菌藥物。臨床上,筆者也碰過一些慢性甲溝炎的患者,服用了三個月的抗黴菌藥物後,卻一點改善也沒有。所以,不是所有的指甲變形都是灰指甲,而慢性甲溝炎就是最常引起指甲變形的原因之一。

護士、廚師、酒保、洗衣洗碗工、牙醫師、家庭主婦等長期需要反覆接觸濕氣的人,是罹患慢性甲溝炎的高危險群。

慢性甲溝炎通常侵犯多個手指,其中又以慣用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最常見。當近端甲摺(指甲底部的皮膚)受傷後,會破壞甲皮及甲板間的密合而產生空隙,使得細菌、黴菌以及刺激物得以入侵,引起慢性的發炎。病灶的細菌培養通常會有格蘭氏陽性菌、陰性菌、念珠菌、厭氧菌等多種污染菌出現。

在治療上,患部避免接觸水及化學刺激物最為重要。做事時,內層戴吸汗的棉質手套,外層再戴防水的塑膠手套,最好避免自己洗頭。其次可使用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或抗黴菌藥膏來治療。慢性甲溝炎對治療的反應很慢,通常需要耐心的治療數個月之久。

最後要提醒有指甲變形,手指的指甲周圍紅腫的患者,應該盡快的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治療,以早日回復雙手的正常功能。

http://www.p-skin.com.tw/Articles.asp?BlockName=view&AS_ID=168&AC_ID=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