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好奇心重的人

日期

#Tag

什麼是八福田

2008年10月08日
公開
51

什麼是八福田? 一如法師: 八福田者,謂佛、聖人、僧三種,名敬田;和尚、阿闍黎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濟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種皆堪種福,故名田也。若人能盡力從事此八種者,亦猶農之力田,則獲秋成之利也。 〔一、佛田〕,佛,梵語具云佛陀,華言覺,謂覺道俱圓,位登極果,世出世間最勝無比,人能恭敬供養,豈但獲一切福,亦能滅一切罪,故名佛田。(世、出世間者,世謂人、天,出世間即菩薩、緣覺、聲聞也。) 〔二、聖人田〕,謂菩薩、緣覺、聲聞,出離三界,證悟聖道,具足無量功德智慧,人能恭敬供養,即獲勝福,故名聖人田。(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僧田〕,僧,梵語具云僧伽,華言和合眾,謂處眾和同,敬順無諍,是佛弟子。人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名僧田。 〔四、和尚田〕,和尚,梵語鄔波遮迦,于闐國譯云和尚,華言力生,即教授師也。謂出家者,因師教誨之力,生長法身,其恩實重,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故名和尚田。 〔五、闍黎田〕,闍黎,梵語具云阿闍黎,華言正行。以能糾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師也,因依此戒得生禪定智慧,其恩實重,人能供養恭敬,即獲福利,故名闍黎田。(糾,督責也。) 〔六、父田〕,父為資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於長,教誡育養,其恩罔極,為人子者,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念。設若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名父田。 〔七、母田〕,謂母始自懷孕,分娩以至乳哺鞠育,護持長養,愍念劬勞,其恩罔極,為人子者,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念。設若心之至,孝之純,則亦自然獲福,故名母田。 〔八、病田〕,謂見人有病,即當念其苦楚,用心救療,給與湯藥,則能獲福,故名病田。

因果報論

2008年10月07日
公開
51

世間法因為受到個人主觀、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很難有絕對的公平,即使是賴以維繫社會秩序的法律,也常因為受到客觀因素所左右而難以獲致絕對的公平。 世間真正的公平是「因果」,無論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無一能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下獲得寬貸或殊遇。 因此,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才是人間最公平的仲裁者。   因果,最簡單的解釋, 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 佛教的因果觀源自「緣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闡明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仗「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因」,待「緣」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輾轉相攝,乃成森羅萬象。 因此,宇宙間從自然界到眾生界,從天體到微塵,沒有一個現象能脫離得了因果的關係。   因果律是事物生滅變化的法則,《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說:「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揭示了佛教因果論的特點:任何思想行為,必然導致相應的結果,「因」未得「果」之前,不會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業因,也就不會得到相應的結果。 因此,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實相,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的道理,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不管我們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絕對存在,它像空氣一樣,充滿整個宇宙,無時無處不在公平地執行著有情人間善惡的賞罰,或無情器世間的成壞。 《涅槃經》中鄭重指出:「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無追。」因此,一個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業報,不能不畏因果。   因果,具足說來應該是「因緣果報」,因是主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稱果。宇宙中,大至一個世界,小如一個微塵,都沒有實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隨著因緣不同,果報就會有所差異。 因此,要想了解因果,就必須認識因緣, 因緣的種類包括: (一)有因緣與無因緣; (二)白因緣與黑因緣; (三)內因緣與外因緣; (四)正因緣與邪因緣。 能夠正確認識因緣,才能趨正避邪,才有好的果報。   在佛教諸多教理中,「因果觀」與人生的關係最為密切,我們對「因果」應該有如下的正確認識:   一、因果通於三世:《大寶積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業報,如影隨形,造了善惡業因,不管時間久暫,只要因緣成熟,必定要受果報。 因此,因果報應在時間上有現報、生報、後報等「三時報」之分。   佛教的三世因果論,乃是「惑、業、苦」三者相續循環的因果關係,亦即由「惑」起「業」,因「業」感「苦」,於「苦」復起「惑」,於是三世流轉,循環不已。 三世並非專指前生、今生、來生,而是指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二、因果非宿命論:〈因果十來偈〉說:「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憍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 這首偈語說明人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長壽夭亡,容貌的端正醜陋,都是受過去生所造善惡業影響的結果,並非由他人所操縱,更不是命中注定。 因此,因果觀是肯定努力、上進,是樂觀進取的道理。   三、凡事各有因果:世間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為所生,「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將這種因果關係表現得最為淺顯易懂的,莫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法則。 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現象莫不如此,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業報思想對社會人心的規範,遠遠超越法律條文有形的束縛,因此 孫中山 先生曾說:「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補法律之不足。」   四、果報自作自受:《地藏經》云:「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一語道盡「善惡因果,決定有報」、「因果業報,自作自受」的至理。   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條, 是人人心中的一把萬能尺, 度量著自己一生的命運, 也刻劃著人世間善惡的長短, 更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個未來的我。 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adys-adys/article?mid=10009&prev=-1&next=10016

菩薩行就是自利利他

2008年10月07日
公開
47

菩薩行就是自利利他 什麼是菩薩?什麼是菩薩行呢?菩薩就是梵文菩提薩埵之簡稱,菩提有覺、智、道之意,薩埵則是有情眾生,所以菩薩又翻譯為覺有情,也就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修行者。在經典上菩薩還有許多其他的稱呼,如開士、始士、大士、高士、上人、無上、大師、大自在、法王子、佛子等。菩薩行就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以幫助別人的過程來圓滿自己的修行。 佛教徒心目中的菩薩要具備「悲、智、願、行」等四種性德,並且以四大菩薩為學習的對象。像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因他發願只要世人有災難誠心稱頌他的名號,他會立刻尋聲救苦解除對方的災難。而悲常是慈悲的簡略,根據《涅槃經》的記載,慈是拔除別人的痛苦,悲是給人快樂,最高的慈悲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是對跟我們沒有什麼緣分的人,譬如家人、親友、同事、同學等關係以外的人,都能給予拔苦。「同體大悲」即是對世界上的人、物都能視為一共同生命體而給予快樂。慈悲心是一切修行者的根本,經云:「菩薩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 菩薩具足慈悲心還修喜捨二心 菩薩除了具足慈悲心以外還修喜捨二心並擴大為「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喜無量心」即是讓眾生能心生無量歡喜,還有自己見人離苦得樂、有成就、發心行善,不僅不嫉妒還要心生歡喜給予讚嘆。「捨無量心」即是能內捨種種心,外捨種種境,能做到上述慈、悲、喜之三心仍能捨之而不執著,也就是懂得無相布施等三輪體空之道理。而出家修行把身心都布施出來,準備道業成就後入世度眾,也是一種大捨。修「四無量心」即是經常思惟把這慈、悲、喜、捨的四心擴大至]過去、現在、未來的六道眾生,將心量擴大到無量無邊,由於這四心普緣(接引)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 菩薩要具備的第二個性德就是學習大乘菩薩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的「大智」。菩薩的「大智」是懂得佛法的因果、事理、心性、四聖諦、十二因緣、中道實相(第一義諦)等的出世間智慧,並且精通「五明」。「五明」即是菩薩度眾所需學的五種學術,即要精通聲明(語言學)以利說法,醫方明(醫藥學)以醫治他人的身體,工巧明(工藝學)有各項的技藝以做事,因明(論理學即邏輯學)可推理以探討事情之起因,內明(明白形而上之學,即佛所說之五乘因果妙理)懂得宗教學以安撫眾生的心。菩薩具足悲智仍要有願行的修持,因有願才能使自己的努力有了方向。像代表「大願」的地藏王菩薩所發的願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而受菩薩戒的人發的四弘誓願,即為「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至於「大行」則以大乘菩薩中最腳踏實地努力修行的普賢菩薩為學習對象,其十大願行常為佛教徒修行所遵行。 醫院是修行最好的道場 菩薩有了「悲智願行」的修持,可以同時行四攝法度眾,四攝法即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業的人相接近,放下身段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以上四種方法都是先使眾生親近我,然後方能聽我教導,修行佛道,為菩薩行方便圓融之處。 了解了上述菩薩所需具備的「悲智願行」及所修的「四無量心」、「五明」、「四攝法」後,我發覺醫院的醫護同仁不也是在同樣的方位上努力嗎?像醫護人員都宣誓發願要盡一切力量去幫病人,解除其身心的痛苦,這是一種「大願」。而且對無緣的大眾都能一律平等給予「拔苦與樂」也是「大悲」,深諳醫理善巧方便讓病患早日康復免於恐懼也是「大智」。無怨無悔布施自己的身體時間用心地照顧病人,也是「大行」。而且醫護人員受高等教育也具「五明」的基礎及行「四攝法」的智慧,若能多用點心深入經藏了解佛法,「內修四無量心,精通五明,外行四攝法」以善待病人,則將是名副其實的菩薩行,而醫院也將是修行的最好道場。 出處:http://www.sangha-care.org.tw/content/Magazine.asp?ser_no=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