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tonestone

黑潮與沉降

2018年09月11日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2437976356231373

用散文來傳遞科學知識,我老是覺得不滿足、懷疑、缺乏、整體來說大概可稱之為不安吧。畢竟,個人化的感性常常太多,跟事實混雜描述,你很難真的放心接受。

昨天因為身體微恙又得上班,最後拿出黑潮漂流來收束注意力。謝謝廖鴻基先生書中有一小段簡單介紹黑潮:每秒流速 1-2 公尺,每秒流量 6500 萬立方公尺,寬兩百公里,深七百公尺,水溫攝氏 24-26 度。(很好,我果然都記得了,但是還是有記錯的點欸! :D )

他並寫道:黑潮懸浮物少,相對清澈。但另多處又提到浮游生物、以及我們在《Finding Nemo》裡都看過的:隨著洋流急行的各種尺寸的海洋生物。

浮游生物應該也是一種懸浮物?我這麼想,並告訴自己:沒關係,可以去查一下懸浮物的定義,比如其 particles 的顆粒直徑應該不超過幾埃、之類的。

有一段提到黑潮影響本島所有的一切生態,目前我看到比較『實體物理性』的描述是:當黑潮正好與島成直角時,在河口會有島上溪流降下、並有海潮逆上,於是將海裡生物帶入陸地(反之亦然),包括以往原住民們的徙入與流出。

這種生物交換性對我來說有點牽強。不過黑潮的溫度、速度,因此會在島嶼東側形成『其實應該頗巨大的微氣候』,這對島嶼的生態自然環境的影響應該比較大。

-------稍微分隔一下-------

好的,其實剛剛我在處理水的時候想到的是『沉降』這件事。黑潮裡的漂流物(既然他用的字眼是懸浮物少、他又特別酷愛漂流這個詞,那我就折衷一下稱那些總合之物為漂流物好了),因為流速太快、水體太大,可能很難沉降。如某物具有想要沉降的主觀意志,它應該要很努力地掙脫黑潮。

早上我想到『我很不喜歡大學』這件事。然後就想到,為什麼有些我認識的人,就是能以進大學、留在大學為樂,而且可以忍受得了一輩子待在大學裡(教書、研究,之類)。

嗯,沉降速率不同,我想著。

有人很快就抓到某種人生節奏,然後就沉降在某個主題或某個範圍裡,接受了他的人生在這樣的狀態中繼續延長和努力。

可是我的沉降率好像非常不好?哈哈,借用我很喜歡的過動一詞吧,我就是過動型,不管是一日內的工作(怎麼可能一直站著或坐著啊?我就是要走來走去啊!)、還是幾十年的流變。

(順帶一提:自從上世紀末左右,幼童教育心理學之類在台灣慢慢變得越來越顯學之後,我對於『標籤某些小孩是過動兒』就很不滿意了。因為就我看來,過動如果是某種毛病,為什麼人們不也去注意過靜這種毛病啊?過靜兒除了比較不給他人造成麻煩以外,他本身的狀態可能也會對他造成麻煩喔!)

沉降在海中發生的話,大概就是寂靜的海底沉積物狀態吧(請自行搜尋國家地理等等的海洋類影片)。hmmm.........太早沉降,對我來說真的沒什麼吸引力。

那就在還動得了的時候繼續過動吧。

2018/9/11 Tue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