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stonestone

關於這次選舉

2018年11月26日
 
https://www.facebook.com/yihuas1/posts/2547514095277598
 
很多人大罵這次台北市部份開票所因排隊者太多,以至於 11/24 下午四點之後發生了『邊開票邊投票』的情況。罵者認為會影響還在排隊等投票者的投票意向,導致選舉不公。當然啦,我的臉友層(我沒同溫層,姑稱之為臉友層即可)從投票前一直罵中選會罵到選後,不意外地、這事更讓他們罵翻了。

正好今年我又去監票了(第一次經驗是 2008 總統大選,這次是第二次),發現會去監票的人極少,例如我在我這投票區幾乎是唯一一個監票超過三小時者;因此絕大部份的人應該都非常缺乏相關經驗、只能完全『靠想像與主觀來發言』。故從我所看到的,來談談我的意見。

個人認為,這其實就是一個教訓和學習而已。印象中我這輩子確實沒遇過哪次選舉到四點還投不完的,這種事發生時該怎麼辦?類此提案眾多時預先延長投票時間可行嗎?時間截止前多久開始不允許加入排隊?怎樣避免已在排隊但仍不得投票的人藉機生事搞不好暴動?這些事沒有一次經驗的話,都很難規劃。這次經驗就很好啊。

當然,中選會為何沒有『事先預見』因為公投案太多、以及公投案措辭對一般不常閱讀者來說的確難懂(我可不是說老人家,我說的是普遍的少青中年很多人都說公投文字難懂,其中非常不缺以教師為職業的人呢),所以『有可能』投票時間會拖很久?萬一超過了四點還沒投完,到底該怎麼辦?看來中選會事前沒好好沙盤推演過,也沒想好什麼方案。這點很該譴責。

但目前的作法有沒有什麼問題呢?就實際面來看,其實問題不大。某大學教師朋友大罵我『不了解重點』,我噗嗤一笑,隨便他啦!各位大學教師一向習慣自認為自己最了解重點,我沒意見。他的重點有:1. 邊投邊開一定會影響到還在投票者的意向,2. 臺灣的選舉早就應該電子化、遠距投票。

這次我監票的六個投票所,其所分配的投票人數從一千到一千八不等,通通都是兩個多小時甚至三小時才能開完公職人員選舉的票、回報給中選會;然後才有可能透過各種媒體平台傳播。

既然開票需要至少兩個小時這麼久的時間,因此『延長賽』在兩個小時以內的話,還在排隊者根本不可能從手機上獲得什麼票數資訊,所以影響很小的啦。沒收排隊者的手機未必有意義,全部關在一個隔絕外界(意見)滲透的獨立空間裡,也不一定有意義。

網上已有人開玩笑說要叫台彩開放以後邊開獎邊容許客人繼續下注,那真的是完全不了解實際作業狀況的無腦玩笑。
 
 
至於我個人認為真的很有疑問的,則是:到底為什麼有些台北市的投票所,會拖到晚上七點半才『投完票』?三個半小時的加時賽??該些投票所到底分配了多少投票人?五千嗎?!

到現在也沒看到任何統計資料,例如:一共有幾個投票所投票到很晚、到幾點?都是哪些里的投票所?是純粹(懶)人太多才投不完?還是故意有人快四點才推著耳背眼花的高齡老人出來投票所以越投越慢?還是有發生投票人故意慢慢磨蹭的情況?有人在排隊時脾氣不好與前後里民打架或毆打選務人員,導致行列速度大慢???到底是為什麼會這麼慢?完全不合理啊!

但並不一定是現場選務工作人員的問題,我認為很大一部份可能性是在排隊者--即投票人--身上,以及『投票所人數不均』,有些所被分配到太多投票人。比如我所監的六個鄰近投票所,最多的有 1800 多,最少的只有不到 1100。

這也牽涉到民政上到底怎麼劃分里?有些里太大,有些里太小,這應該可以調整。就算在市政實際面上調整不易,中選會在安排投開票所時,也應該盡量讓人數平均一些。

因此,我覺得投票電子化應該進行(不過電子化絕對不是萬靈丹,很可能比現行完全類比化的實體作業方式更易作票、吞票、等等舞弊),以利『不在籍』投票、或讓不方便出門投票的公民也可參與投票。不必完全電子化,但至少可以雙軌並行;這表示早就應該開始規畫電子投票系統,招標、寫程式、系統試用及糾錯.........。另外,我也認為部份的區里重劃應該要進行,以免各種資源分配不公。

我個人喜歡到現場投票,我喜歡看到我的鄰居們是什麼樣子,也喜歡一切實體的觸感:紙張、投票章、印台、甚至幾年就排這麼一次隊的這『排隊的參與感』。電子化會是好的搭配措施,請真的進行吧!搭配搭配吧!如果我這樣對政府許願是有用的話!
 
 
圖:2018/11/24 Sat 下午六點十九分,某投開票所正進行市議員選舉之票數統計作業,準備回報中選會。

2018/11/26 Mon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