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珊蒂

故事小玩家 1

2008年01月10日
新竹市文化局薪傳研習57期

故事小玩家
授課內容: 讓親子在互動式故事劇場裡,一起聽故事、演故事、玩故事。
打破舞台表演空間的界線,讓親子在看戲的同時,也可以有更多的參與機會,
期盼在互動的過程中,傳達藝術創作的觀念,從體驗中獲得創意學習的快樂。
備註:限二足歲至三歲報名(親子一對一)

剛好看到這期薪傳研習的課程有適合蓁的課
而且又是親子的課程
在育兒的過程中可以親子一起上課的機會也不多
所以就幫蓁報名的這堂課

首先Candy老師先對課程做一個介紹
接著就進入今天的課程主題
今天說的故事是"小雞和小鴨"

-----------------------------------------------------------------
小雞和小鴨(The Chick and The Duckling)
世界親子圖畫書第1輯
文�米拉.金斯伯(Mirra Ginsburg)
圖�荷西.愛莉安•阿瑞哥(Jose Aruego)
譯�曾蕙蘭 導讀�潘人木


關於一個跟屁蟲的故事

  這是一個俄國故事,卻有著普遍的世界性。
  小鴨和小雞先後破殼來到這個世界。小雞以為自己和小鴨沒有什麼分別,小鴨能做什麼,牠也能做什麼,於是成了小鴨的跟屁蟲。小鴨找到一條蟲子吃,小雞就和牠搶著吃;小鴨捕到一隻蝴蝶,小雞也捕到一隻。可是,當小鴨去游水時,小雞也跟著下水。但這下子可慘了,小雞差點沒淹死,還是小鴨把牠救了上來。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可以由模仿中學習,從模仿中找到樂趣。但模仿過了頭,認為凡是別人能的自己也能,這就會埋沒自己的獨立性。天生萬物,各有差別。人也是一樣,你
有你的長處,我有我的長處,認清自己,發揮長處,才會有快樂的生活。
  中國北方鄉村的小孩遇到別的小孩老是模仿自己,就會不高興的說:「見樣學樣,長個葫蘆瓢樣。」意思說,總是跟在別人後頭,人家做什麼你做什麼,最後一定得到教訓。一個人應該認清自己,這正是小雞和小鴨這本書的含意。
  特別令人欣賞的是本書的插圖,線條簡潔,色彩鮮艷明亮,處處顯示活潑的生機。不看別的,光看小雞和小鴨眼睛的表情,就足夠玩味的了。
-----------------------------------------------------------------

接下來是課程延伸活動-鏡子
親子相互面對面
把對方當成是鏡子
親子可以互相模仿對方做動作
蓁此時突然high了起來
根本不管媽咪做什麼動作
而是全場跑 還跑去繞著Candy老師轉圈圈
最後老師帶著大家做一段帶動操後結束


接著是讓小朋友做塗鴉(鴨)
畫的就是符合今天故事主題-鴨子

故事小玩家 1_img_1

故事小玩家 1_img_2

故事小玩家 1_img_3

故事小玩家 1_img_4 課後文化中心散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