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格格的媽麻

角落教學

2008年12月04日
角落教學的解釋~


由來----

  說到角落教學,就要追溯到民國六十年代,郭豸女士以國外的開放教育的精神,將教室設計成學習區,讓兒童在其中觀察、學習、發現,可以在不同性質的學習角體會學習的樂趣。所以角落教學也稱為學習區教學。目的也就是要讓幼兒自行探索,自我學習,有時各自獨立操作,有時與他人合作,老師不需指導以免造成干擾。

型態-----
   有的幼兒園因為空間不夠,無法佈置多個學習區,就利用一間較大的教室作為大的學習區,讓全園的幼兒輪流去使用。有的以兩間教室為單位,兩邊互換共用,幼兒可以穿梭其中,探遊選擇。有的是以整所幼兒園為單位規劃,美間教室都有各具特色的學習區,在特定時間全園幼兒可自行選擇教室去做學習區學習,但這類要注意到人數的限制,及老師對幼兒的熟悉程度等因素,需要加以妥善安排。

規劃原則-----
  每項使用的學習用具都該有秩序、合乎邏輯,以幼兒能分辨理解的方式收納,如顏色、圖形、符號,讓幼兒在整理中自然體會分類、配對、排序等原則。在者就是考慮到安全問題,幼兒在探索中不會有受傷之虞。還有就是各區的安排要適當,動靜分開,活動時才能避免互相干擾的情形,最重要的還是學習區要考慮孩子的能力發展,因此設計要多樣化,以供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及發展的空間。


*台灣目前為止角落教學,實施最成功的園所為~新佳美幼稚園


*以下就以窩比角落教學/新佳美幼稚園..老師角落教學中的角色,解釋你就能明白~


窩比角落教學


  角落教學即是改變傳統式桌椅排排坐的方式,利用架、櫃、屏風分隔成各角落;角落中安置各項活動用具設備。並將類似活動安排在一起,以避免產生相互干擾。各項活動角意義及特點如下:


積木角:


意義:
1、分大積木、中型積木及小積木三種。
2、促進幼兒創造力、想像力及社會適應力。
3、了解幼兒的適應能力。
4、抒發幼兒內心的問題。
特點:
1、3歲到5歲的幼兒最喜歡大積木。
2、年齡較小的幼兒喜歡玩中型積木。
3、積木角中至少需有兩套不同的積木供用。


娃娃角:


意義:
1、提供戲劇性及社會性的遊戲。
2、放鬆幼兒內心感情的緊張狀態,達成心理平衡。
3、協助幼兒連接觀點與觀點的情境。
4、促進兒童生活社會化的發展。
特點:
1、在活動室中可用矮屏風或矮櫃相間格而成。
2、也可搭建小閣樓。
3、主要設備有娃娃、娃娃床、娃娃車、衣服、桌椅、小櫃、廚房用具、洗衣用具等。


工藝角:


意義:
1、促進幼兒思考能力。
2、發揮想像力及創造能力。
3、培養審美的能力。
特點:
1、幼兒用顏料應事先調好置於大口瓶放在安全的地方。
2、塑造可以反射幼兒心理問題,教師可多應用,但不可提供固定模型供幼兒仿製。
3、剪刀使用較鈍、平頭、長約3吋為宜。
4、幼兒使用的針應大而長,用完針須繳回放在教師櫃中。


科學角:


意義:
1、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
2、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3、提高對科學的興趣。
特點:
1、可利用桌子或矮櫃展示科學材料或幼兒自己發現的物品。
2、展示的東西經常更換。
3、可配合單元使用。
4、展示品應注意清潔、安全。


音樂角:


意義:
1、訓練幼兒聽音樂能力,發音能力。
2、學習使用樂器。
3、發揮幼兒創造能力。
特點:
1、幼兒音樂教材分為四種:欣賞教材、律動教材、歌唱教材演奏教材。
2、最好有一專用房間供用。
3、活動室中在各項活動進行時,只能放置欣賞教材。
4、選擇幼兒音樂教材應選F、C、G調的教材,且調子少變化應簡單為宜。


圖書角:


意義:
1、由書中獲得知識。
2、培養閱讀的訓練。
3、享受讀書的樂趣。
特點:
1、圖畫書構圖要正確,色彩鮮明調和。
2、圖書故事內容文字不宜太小以一公分見方為宜。
3、印刷清晰,畫的輪廓大而明顯,描線粗而簡單。


益智角:


意義:
1、促進幼兒小肌肉的發展。
2、促進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3、培養幼兒思考能力,產生自信的機會。
特點:
1、使幼兒可以安靜的在桌上或地皮上玩的玩具和遊戲。
2、需保持四周的安靜,以利幼兒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