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保奇媽咪

飛魚媽咪就是我 愛笑愛玩愛小孩 育兒經驗有一套 歡迎大家來聊

飛魚媽咪就是我 愛笑愛玩愛小孩 育兒經驗有一套 歡迎大家來聊

3隻小豬------比不上1隻大豬"杜正勝

2007年01月27日
「部長,如果不用成語,請問輓聯、喜幛要怎麼寫呢?」教育部長杜正勝前天一番反對使用成語及典故的發言,在網路、電視及廣播節目引發熱烈討論,杜正勝則不願再對此回應,下午並取消主持「海洋教育高峰會」等行程。

教育部「成語典」先是將「三隻小豬」納入附錄的專題成語,引發議論,杜正勝前天又回擊「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有網友對此轉折做出「三隻小豬是成語,用成語的是小豬」妙喻。

還有網友「阿兔真可愛」在ptt網站上發表打油詩:「杜公千古音容在,即便罄竹亦難書,顛倒台灣著新史,原來是學三小豬。」網友皮卡兔則問,「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杜正勝這三個字是成語還是三字經?」

由於昨天有媒體指杜正勝在服役的兒子杜明夷放榮譽假時到私人招待所狂歡,有網友把「杜老爺」與「杜公子」的言行並論,「用成語是教育失敗,上辣妹酒店才是教育成功嗎?」

也有人質疑杜正勝「不用典」口是心非,因他的兒子就叫「明夷」,源出易經;且杜正勝說用成語是「思想懶惰,一知半解」,其中「一知半解」就是成語,無異自打嘴巴。

中廣新聞網昨天上午開放聽眾叩應,幾乎所有叩應者都不贊同杜正勝的反成語言論,還痛批杜在搞文革,實施愚民政策。

電視模仿節目「全民大悶鍋」前天晚上則請來納豆扮演杜正勝,繞著「三隻小豬」的成語打轉,著實地消遣了杜正勝一番。

網路上對「三隻小豬」的衍生意義討論更是熱烈,有人說可以指的是「不與時俱進,終將被時代淘汰」,也可以有人支持是「不要短視近利」、「團結力量大」、「兄弟情濃」或「凡事應未雨綢繆」;還有網友提醒,使用時,最好說明是三隻小豬的老大、老二、或老三,因老大偷懶、老三勤奮,差異很大。
教育部成語典編輯召集人李鍌昨天指出,成語歷經千錘百鍊,應當成國語教育重點,用成語,怎能說是教育失敗?「教育失敗,部長要負責,成語何罪之有?」

杜正勝前天發表「成語誤教育論」,各界譁然,教育部國語會前主委李鍌昨天出來反駁。他強調,「三隻小豬」絕非成語,只是「參考語料」,當初放在成語典附錄,純供參考,被誤為成語他認錯道歉,但不茍同杜正勝所言。

「不用成語,怎麼說話?」從台師大國文系退休的李鍌說,成語經歷代千錘百鍊,多數人了解其意涵、背景,例如「愚公移山」,短短四個字,就道盡一個勵志故事。用成語讓文章更精簡、順暢,即使常人講話,也是三句話不離成語,怎麼說它無用?

李鍌指出,民國初年,仍有很多人寫比較難的文言文,為推廣教育,胡適才希望大家寫口語的白話文,少用「僻典」,但並非完全不用成語,胡適自己的文章,也不乏成語。

他說,部長任期只有短短幾年,成語卻是累積數百、數千年的文化結晶,老師非但不應放棄成語,反而要當成國語教育最重要的一環。

教育部長杜正勝說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引起社會譁然,究竟成語及典故有沒有存在價值,外界自有公評,不過,由於部分成語經年累月的使用,已經不知不覺成了日常生活的口語,如果摒棄不用,很多事情會遭遇表達上的困難。

有沒有想過,校園裡大家參加朝會,已經習慣的"升旗典禮開始,全體肅立"這幾個字,如果不沿用的稍微文言的方式來說,會變得怎麼樣旗子掛在旗桿上,請你們給我通通乖乖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