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保奇媽咪

飛魚媽咪就是我 愛笑愛玩愛小孩 育兒經驗有一套 歡迎大家來聊

飛魚媽咪就是我 愛笑愛玩愛小孩 育兒經驗有一套 歡迎大家來聊

與台北的綠豆粉圓拔拔討論

2012年07月04日
黃蕾蓁
安安~
我是高雄的飛魚媽,

6月17日趙介亭
HELLO

6月17日黃蕾蓁
想請教你,當孩子總是跟你唱反調的時候,因該怎麼做

6月17日趙介亭
孩子的年齡是?

6月17日黃蕾蓁
因為我發現下雨的這星期,我總是用媽媽的權威在生氣
主要是八歲

6月17日趙介亭
之前會嗎?在2~4歲的階段?男生女生?

6月17日黃蕾蓁
小的是三歲半,三歲半的小孩會看哥哥的行為再強化那令人生氣的行為

6月17日趙介亭
喔?還有3歲半的?

6月17日黃蕾蓁
二到四歲時跟他講,他都可以接受

6月17日趙介亭
兩個都男生?

6月17日黃蕾蓁
兩個都難聲
男生

6月17日趙介亭
以目前的資料看,應該是哥哥回頭模仿小的
小的目前應該正處於人生第一個叛逆階段

6月17日黃蕾蓁
恩~~因為大的公平性很高

6月17日趙介亭
"討愛"的可能性很高

6月17日黃蕾蓁
對阿小的正在叛逆期

6月17日趙介亭
會有欺負弟弟的行為嗎?

6月17日黃蕾蓁
欺負的狀況不算有
很會跟弟弟玩

6月17日趙介亭
那還算OK,不過哥哥可能有遇到一些挫折,看是在課業或同儕上?
回頭找媽媽的愛時,也有可能因為自己的年齡比較大
自己害羞或媽媽覺得都那麼大了還討愛
在累積的過程後(應該有3~6個月)
就會以負向的行為來呈現
這是以普遍的現象先來分析

6月17日黃蕾蓁
老大在一年級時常常會會討艾

6月17日趙介亭
家裡會不會有人以言語或行為傳達出,弟弟比較可愛...之類的

6月17日黃蕾蓁
我也會有和他單獨相處得時間
到是不會

6月17日趙介亭
哥哥目前有挫折的情況嗎?

6月17日黃蕾蓁
是媽媽有挫折

6月17日趙介亭
喔?

6月17日黃蕾蓁
因為我知道不要用情緒的對小孩
我也會當有情緒時先暫離小孩
但是很容易因為小孩的所謂的不聽話,

6月17日黃蕾蓁
發脾氣
我不想一直用權威來壓小孩
這樣到國中叛逆期,我想我可能會更糟

6月17日趙介亭
沒錯,妳的觀念都很正確呢
有沒有可能,先讓自己的情緒回穩或放鬆?
自己先顧好,才有可能來協助孩子調整

6月17日黃蕾蓁
會,當我情緒回穩之後,會有所謂的溝通,
可是我發現我的溝通,有點像權威式的溝通方法,這樣的方法只會讓孩子覺得我是在罵他

6月17日趙介亭
嗯~~我的意思是說,有沒有機會讓自己先調整到不容易對孩子的行為發脾氣?
因為大人的情緒出來後,後面的補救都不一定足夠 (當然不是說不要補救啦)
而是有沒有可能再往上游一點

6月17日黃蕾蓁
對孩子的行為發脾氣?

6月17日趙介亭
先讓自己的能量再多一些

6月17日趙介亭
「但是很容易因為小孩的所謂的不聽話,
發脾氣」

6月17日趙介亭
這個~~

6月17日黃蕾蓁
恩~~
我再發脾氣之前,其實都不是很快的發作
都事先好好的說,可是總是不見效,要我用力氣大聲說才能夠有作用(現在想他們事不是在等我大聲喊呢!)

6月17日趙介亭
妳可以舉幾個例子嗎?會讓妳生氣的狀況

6月17日黃蕾蓁
我想想~
例如弟弟已經在說大便~或者開玩笑的打自己,哥哥會再強調或字眼
行為或字眼
看電視時間過長~(這件事我有跟他們討論過,電試一看下去就會沒有時間做奇他事情,他還能做甚麼事,也有請他舉例)
常常會因為弟弟模仿哥哥一些語言或動作,哥哥就會被我罵,可是我知道弟弟模仿哥哥這是正常的,就常常因為這種原因我生氣~~這樣好累人

6月17日趙介亭
這句話或許是目前的主因:「常常會因為弟弟模仿哥哥一些語言或動作,哥哥就會被我罵」,當然背後還有長期累積的因素
如果哥哥很追求公平
那麼弟弟模仿哥哥,應該是弟弟被罵呀

6月17日黃蕾蓁
我會兩個都罵的
我不會只有處罰哥哥

6月17日趙介亭
呵呵~~懂
哥哥在學校的狀況OK嗎?

6月17日黃蕾蓁
都很好
功課同儕都很ok

6月17日趙介亭
所以在學校並不會有妳所擔心的語言或動作囉
因為妳說弟弟如果模仿,會讓妳生氣

6月17日黃蕾蓁
因為只有一個~就比較好處理

6月17日趙介亭
不好意思,我們必須抓真正的原因,所以會問比較多

6月17日黃蕾蓁
恩恩我了解
所以我說媽媽是主要麻煩

6月17日趙介亭
也就是說,在學校語言和行為都OK,但回到家在妳或弟弟面對,才會有妳不能接受的狀況?
哈~~也不能這麼說啦

6月17日黃蕾蓁
我覺得不是小孩的問題比較大是媽媽的問題比較大

6月17日趙介亭
其實親子是交互影響耶
我們都會看哪一方容易調整

6月17日黃蕾蓁
對阿~~所以就要先解決大麻煩

6月17日趙介亭
就先調那一方
呵~~那就給妳自己出一個作業:接下來的7天,無論如何都不生氣~~
無論如何喔!

6月17日黃蕾蓁
恩~~
不生氣~~七天~~~

6月17日趙介亭
如果有辦法,我們就能觀察出,孩子和妳的依附和信任度
如果孩子的依附和信任是不夠的
在這七天,他會變本加厲
愈做愈誇張的行為
如果依附和信任足夠
這七天的孩子就會趨於穩定
可是父母雙方,都要做到"無論如何不生氣"
也不要講理
看不下去就避避風頭

6月17日黃蕾蓁
也不講理?

6月17日趙介亭
但千萬不能生氣

6月17日黃蕾蓁
就離開現場?

6月17日趙介亭
是的,因為講理,父母對孩子的講理,通常都會走入威權
所以這七天也要暫時拿掉

6月17日黃蕾蓁
對阿~這一點很難捏
威權

6月17日趙介亭
對,就離開現場,但要確保孩子的環境是安全的
因為有可能妳離開現場
孩子會去做危險的行為,如果依附和信任不足的話
所以如果能有第3者協助在場"看著"小孩安全更好

6月17日黃蕾蓁
這個我倒是不擔心耶,因為確認我家哥哥是會照顧弟弟的

6月17日趙介亭
那就好
無論他們怎麼說、怎麼做,看電視看十個小時,都隨他
七天就好

6月17日黃蕾蓁
對~~~我就是要問

6月17日趙介亭
然後記錄孩子的狀況

6月17日黃蕾蓁
如果一直看電視~~

6月17日趙介亭
看電視是愈看愈長?還是愈看愈少?
電視看久了,其他事情就沒時間做
妳也不能去幫他扛喔
也不能幫他找理由
也不能揶揄也說,你看吧,就是電視看太多了
都不用

6月17日黃蕾蓁
就默默的紀錄?

6月17日趙介亭
讓孩子有機會面對「自然而合理的結果」
妳可以關心
例如走過去,溫柔的說,電視看2小時了,眼睛會不會累呀?
或是妳幫他倒個水過去,請他喝個水
再飄走

6月17日黃蕾蓁
恩~~

6月17日趙介亭
會這麼做的原因
是因為孩子目前正在"踩線"
而妳的線很好踩
所以引發的情緒會愈來愈多
長期下來對妳和孩子的心理,都是損傷
現在的做法,是建議妳先把"線"拿掉
孩子沒有線可以踩了
我們才有機會看出孩子真正的需求和背後的問題
這七天,妳可以K書:「孩子的挑戰」
然後多喝淡定紅茶

6月17日黃蕾蓁
"孩子的討戰"這本是書?

6月17日趙介亭
是的

6月17日黃蕾蓁
挑戰

6月17日趙介亭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2315403190874/
目前已再版,網路和書店都買的到

6月17日黃蕾蓁
馬上加入~討論~~好

6月17日趙介亭
也歡迎在活動頁面提出妳的觀察和想法
加油喔~~

6月17日黃蕾蓁
最近我發現一件事,我會跟小孩說你先去坐聽英文再做甚麼做甚麼~可是一直這樣的提醒~應該要教孩子先做甚麼嗎~

6月17日趙介亭
看年齡,8歲的男生

6月17日黃蕾蓁
午先記錄下來~這七天要做的事


6月17日趙介亭
有時候是需要被提醒的
但大人的情緒一定要穩定
不能愈提醒愈大聲
不然乾脆不要提醒

6月17日黃蕾蓁
很健忘捏~這會令人生氣

6月17日趙介亭
一定要有機會讓孩子面對自然而合理的結果
我們目前就兩句核心概念:「父母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孩子面對自然而合理的結果」
看似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

6月17日黃蕾蓁
很難

6月17日趙介亭
哈哈~~我自己執行這一年,成效不小

6月17日黃蕾蓁
我是常常很淡定的看著孩子發生的事情~當然是在沒有危險的狀況下~
但是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沒有發聲,說一些話,孩子會不會覺得媽媽是允許的呢

6月17日趙介亭
這要看妳對行為的界線有多寬
我們執行到目前,是只剩"安全"的考量了
只要孩子沒有安全的疑慮,那麼行為都是可以的

6月17日黃蕾蓁
但是這樣不會有,"規矩"這件事發生?

6月17日趙介亭
愈不壓抑孩子,愈有寬廣的嚐試,孩子才有可能發展出自我的規矩
台灣目前的教養和教育

6月17日黃蕾蓁
例如吃飯要有坐相,寫字要端正,坐姿要正確?

6月17日趙介亭
大多是養出怕威權的孩子
也就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規矩

6月17日黃蕾蓁
對~~

6月17日趙介亭
而是對方兇,就聽話(好像有規矩)
對方和善,就無法無天
我們認為不該是如上

6月17日黃蕾蓁
我就是怕我的孩子變成這樣的孩子~

6月17日趙介亭

可是愈壓他,就會變成這樣的孩子喔

6月17日黃蕾蓁
恩~

6月17日趙介亭
父母可以"分享"對於孩子的期待
我希望你可以坐好吃飯...之類的
但不代表要用威權或命令
而是讓孩子知道
父母的期待是出於關心

6月17日黃蕾蓁
以期待式的方式和ˇ孩子對話

6月17日趙介亭
坐姿不良,可能造成近視
不坐好吃飯,代表有噎到的危險
因為父母愛孩子,所以我們"希望"孩子可以坐好...
目的雖然相同
但妳應該可以從文字感受到

6月17日黃蕾蓁
方式不同
恩~~~

6月17日趙介亭
這樣是把父母和孩子放在同一陣線
而不是上對下、強對弱

6月17日黃蕾蓁
好~~~

6月17日趙介亭
這就是"溫和而堅定"

6月17日黃蕾蓁
了解

6月17日趙介亭
加油~~多討論多互動
我們也是在不斷地對話中
逐步調整自己的教養模式

6月17日黃蕾蓁
感謝~~我先練習~然後再與大家討論

6月17日趙介亭
畢竟我們自己不是這樣長大的囉

6月17日黃蕾蓁
對阿

6月17日趙介亭
期待妳的分享喔

6月17日黃蕾蓁
我是權威是家庭長大的
好像大家都是


6月17日趙介亭
所以妳已經很不簡單了
時空環境不同啦
現代的孩子,不能再用過去的教養方法了

6月17日黃蕾蓁
我養狗~買狗的書~找狗的朋友 養小孩 買小孩的書~到處討教教養問題,及聽演講
我只希望孩子們能夠成為勇敢且堅定的孩子

6月17日趙介亭
可以的,因為妳已經有所覺察了~~
最近和訓狗師有對話
我們的結論昃

狗是用訓練的
孩子是用教育的

6月17日黃蕾蓁
在很多朋友眼中,我家小孩已經算很乖的孩子了,

6月17日趙介亭
(坊間很多強調孩子要用訓練的)

6月17日黃蕾蓁
呵呵,我覺得不是耶
狗~~也是用教育的

6月17日趙介亭
讚!

6月17日黃蕾蓁
真的

6月17日趙介亭
不過台北這裡,也是希望狗狗乖乖聽話
也是希望孩子乖乖聽話

6月17日黃蕾蓁
他們只是不會講話的小孩

6月17日趙介亭
所以都是用訓練的...

6月17日黃蕾蓁
乖~~>"< 甚麼叫乖

6月17日趙介亭
聽話、順從、不反抗大人的意見...

6月17日黃蕾蓁
ㄜ~~

6月17日趙介亭
我們是認為,獨立自主,不代表要跟父母作對
所以我們強調親子同步、親子同陣線
就沒有所謂的乖或不乖啦
孩子才有可能發展出他自己的模樣

6月17日黃蕾蓁
恩恩
謝謝你摟~~

6月17日趙介亭
別客氣~~

6月17日黃蕾蓁
先作七天的功課

6月17日趙介亭
希望有機會,可以人文適性教育的理念推到高雄去

6月17日黃蕾蓁
呵呵

6月17日趙介亭
屆時再請妳多幫忙囉

6月17日黃蕾蓁
希望~~因為我現在身邊的大人~~都只希望小孩聽話
沒問題!!

6月17日趙介亭
如果可以,寫一些今天我們對話的心得,PO在FB的"人文適性教育中心",我會很感激的喔~~呵
https://www.facebook.com/hdedu

6月17日黃蕾蓁
okok

6月17日趙介亭


6月22日黃蕾蓁
安安~介亭拔拔~~怎麼了~
我有看到部分訊息~~但點了不見蹤影

6月23日黃蕾蓁
我這星期有努力不生氣,第一天很難~但是接下來容易多了~小子的心情也大好~
我再繼續練習~只是我太有底線了~
那個沒有底線的底線~~好男


6月23日趙介亭
加油加油~~
有觀察孩子的反應,是趨緩的嗎?

6月23日黃蕾蓁
孩子的反應,他的話變更多,

6月23日趙介亭
剛才回應的:

6月23日趙介亭
我們常說:「唯有放下過去,才能真正向前走。」
在教養上,我們背負著上一代的價值觀,以及我們自己模糊但影響深刻的童年記憶,許多的原則、底限、引爆點,往往來自於自己童年的不愉快經驗。
所謂「矯枉過正」,我們必須先用另一端的極端,如放棄所有的底限。
但不是要一輩子都極端喔!它像一個鐘擺,我們的目的,是要逐漸地擺盪到中間路線。
加油加油!當父母不生氣不講理後,才開啟了和孩子真正「對話」的空間喔!

6月23日趙介亭
看起來,妳們開始「對話」了

6月23日黃蕾蓁
恩~我也開始想與他討論一些事情,讓他多說出一些他的想法及看法,當他做一些讓我覺得不舒服的事情時,我只有跟他說你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他也會自己停止他的行為
不用我一講再講
我再多練習~~
"許多的原則、底限、引爆點,往往來自於自己童年的不愉快經驗"這是我很清楚的一件事,我在小時候不好的感覺,我有在警惕自己,不讓我的孩子也是有那樣的感覺

6月23日趙介亭
摘自網路:接納是一件事情,但是規矩規範,我們要給他的就是自然合理的結果,然後你要告訴他任何事情產生什麼影響,我們叫做我訊息,就是我告訴你,你現在跟我在一起,你做了什麼事情對我有什麼影響,我的感覺是怎麼樣子,或者你做這個事情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對別人會有什麼影響,他做錯任何事情就告訴他,你這個事情做了會怎麼樣,然後有什麼後果,對別人產生影響,那我們去處理那個後果、要面對那個後果、要承當起來。
現在妳要運用「我訊息」
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會讓你不舒服外,更能和他分享原因
孩子未來會因為同理媽媽、愛媽媽,而不做讓妳不舒服的事情

6月23日黃蕾蓁
所以我需要再跟他說明我不舒服的感覺~~對嗎

6月23日趙介亭
對,除了感覺,還可以包括原因
同時也讓自己回頭看看為什麼會感覺不舒服

6月23日黃蕾蓁
恩~~
將原因與感覺跟孩子說明

6月23日趙介亭

尋求孩子的支持、同理和體諒

6月23日黃蕾蓁
自己也想想為什麼會不舒服

6月23日趙介亭
這就是優幼談的同步和互相的親子關係

6月23日趙介亭
妳懂他、他也懂妳,妳更要懂自己

6月23日黃蕾蓁
恩~~謝謝你百忙之下還跟我討論~~

6月23日趙介亭
別客氣~~

6月23日黃蕾蓁
夜深了老爺叫早點休息瞜~請你也早點休息喔^^~

6月23日趙介亭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A%BA%E6%96%87%E9%81%A9%E6%80%A7%E6%95%99%E8%82%B2%E4%B8%AD%E5%BF%83/%E6%A5%8A%E6%96%87%E8%B2%B4%E6%95%99%E6%8E%88%E6%BC%94%E8%AC%9B%E8%A8%98%E9%8C%84/459459474066606
這篇有空可以看喔
晚安

6月23日黃蕾蓁
好的~~謝謝

2小時前黃蕾蓁
安安~我想請問一下~玩學家計劃~高雄能加一腳嗎
之前與你討論的不生氣,我還沒寫完報告呢~~哈哈~我有很努力的做,但是這三周有破功幾次~還需要你的指導~

2小時前趙介亭
已經很厲害了,妳會發現,當教養變成自己的修鍊時,並不需要要求100%的完美,而是"方向"已經朝向正確的了
玩學家計劃,會受限在地區性,因為講師和學生都有地區的限制,以台北來看,如果沒有10個團體*10個家庭,也無法啟動,妳可以看看高雄是否有這樣的市場?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十個團體十個家庭~在我的經驗法則目前好像不大可能
那我先從跟你們學習教養孩子方面進行,因孩子越來越大了,好多問題會出現,不知道怎麼做才好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我們應該要開個線上諮詢的方式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對阿~~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試著先記錄妳所遇到的問題
我們才能更瞭解孩子
通則妳可以先看剪輯的影片
再來就是針對孩子個別化的部份要討論了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有~我都有在看~學習中~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我八月在海生館有營隊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如果八月底開學前北上,
哈哈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如果有需要
看之前或之後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我才想問八月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要不要當面談

也可以安排個講座
一次可以幫助更多家庭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在高雄安排講座嗎~那請跟我說費用怎算~我去找場地
我八月十二號才從澎湖回來~請問你們是何時到南部呢
這個暑假我帶孩子回澎湖過不一樣的生活~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我們8/10~12在海生館
13~14會留在墾丁玩
應該可以安排8/15(三)
既然是順路,講師費就隨喜,沒有也沒關係
妳高雄還有場地嗎?
我們有考慮在各地區建置「人文適性教育中心」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我自己的場地是沒有了~但是我去找找看
我去問問看
我相信有心就會讓我找到的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其實如果能設個中心,當中裝個視訊
我們就能南北對談了
對有需求的家庭也可以即時幫助
可能只要附屬在某個場地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哇~這是多麼美好的事阿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而這個場地認同適性教育即可
前幾天認識一個從高雄搬到宜蘭的家庭
之前自學一年,但覺得高雄找不太到同好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那我想我可能需要再多了解及解說和為適性教育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所以還是決定搬到宜蘭,讓孩子就讀人文了
適性教育最基本的概念
就是妳同不同意"每個人生而不同"?
即使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即使是雙胞胎
也有不同的性格和能力?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這是我非常認同的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因此教育就必須提供給每個不同且獨特的生命體
適合、適時、適量的專屬教育歷程
這就是適性教育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和現在的"工業化教育"不同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恩~~只是當父母的真的不知道怎麼做~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這就是我們要推動人文適性教育中心的原因
因為適性教育,不能只在宜蘭有
但礙於人力和心力,之前都沒有有效的推動
我現在成立公司,就是要把推動人文適性教育當做使命
試各種可能
就像我們剛才說的視訊,也是一種方式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這是一件很棒的事~
那我第一步就事先搭順風車,高雄講座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OK呀,妳安排看看,如果8/15時間確定再跟我說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好~我非常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適合他的方式成長
那我們的主題為
"認識人文適性教育"?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嗯~~可以先針對家長的需求,看年齡層大致在哪裡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如果談人文適性教育,主題可以訂為「0~24歲的人文適性教育」
不過我還是希望主題比較針對來的家長而訂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哇!好廣喔~0~24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或許就【漫談教養與教育】也可以~~
是啊,我們直接給孩子的,是與社會、與世界接軌的能力
因此我們目前做的,是24年一貫的適性教育,它不見得是學校,很多時候是回歸到家庭內的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這就是令人擔心的地方~
會歸於家庭
但是父母不知道如何做才好
一個摸索及碰壁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是啊,所以才有我們努力的空間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恩~~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呵~~大家都是過來人
父母,必須先自我覺察,甚至自我療癒,才不會把自己的傷痛
又帶到下一代去
這部份就更專業了
其實當孩子有狀況,正是提供父母改變的最佳時機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恩~我今年一直在做自我療癒這一部分~但是自己也一直撞牆
恩恩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可能因為妳週遭沒有支援系統
台北也是如此
跟著我們一陣子的家庭,有所改變了
但一沒跟著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說到重點了"沒有支援系統"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週遭的聲音會讓家庭開始懷疑
好像不打小孩,就不是好父母一樣
我們很幸運,跟著楊教授"緊密"合作,才能一直KEEP住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對於打小孩這一塊,就可以談很多了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打小孩的議題,在台灣被過度窄化
我們談的是,同步的親子關係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因此除非父母想在孩子長大後,被孩子打
不然孩子小時候,就不應該用打的
但不打小孩,並不代表父母沒有情緒喔!
這是我們和人本最大的不同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恩恩~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我們鼓勵父母平常多"存款"(親子關係的存款)
當父母有情緒時,就有"提款"的空間
或是要教導某些價值和道德觀時
孩子才願意聆聽
不打小孩,追求的是更高一層的教養模式
不是放縱,更不是放任喔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恩~這是我一直做的"親子存款"~但沒有一個"支援系統"能夠讓我很大聲的說清楚講明白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我想妳的概念和我們推動的是同樣的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或許經過幾次的互動
能讓妳更清楚
並且在高雄找到"同好"
建立起支援系統
愛兒思1800多個家庭,能懂和認同的,大概在50個以內吧
我知道它很難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恩恩~我一直是很單純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好~我們自己的孩子才會更堅強的成長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但為了自己的孩子,卻是值得且必須推動的
因為獨善其身是不夠的
呵~~沒錯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太好了~終於找到"同好"了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那就保持聯絡,時間不早囉~~
如果妳方便,MAIL一份簡歷給我
我讓楊教授知道,他有時候會去南部
說不定也可以幫妳的忙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恩恩~還是一句老話~謝謝你~


約 1 小時前趙介亭
晚安囉

約 1 小時前黃蕾蓁
我等一下寫一份我的簡歷給你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