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叮噹馬迷

朦朧麻醉下的大腸直腸內視鏡

2007年03月19日
轉貼自:http://home.kimo.com.tw/hjc5010/q731.htm

朦朧麻醉下的大腸直腸內視鏡

陳洋源�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國人近十年來的十大死因,以癌症為首位;而在癌症中,前三位分別是肺癌、肝癌及大腸直腸癌;由於近年來台灣大量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使得肝癌盛行率逐年下降中;肺癌也由於禁菸的結果,使得發生率日趨下降;而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卻逐年爬昇,可能由於國人的飲食方式與內容漸趨西化所致。

大腸直腸癌之症狀,依其發生的部位不同而有差異。在直腸癌的症狀,常為解血便、大便變細或有裡急後重的感覺;乙狀結腸或左側大腸癌之症狀,有頻便、大便帶血、或者有便秘且腹脹的現象;右側大腸癌常見之症狀,為貧血、體重減輕、腹部摸到腫瘤等。

但是癌症初期(即Dukes氏分期中A期)、或癌症前期病變(如大腸息肉等)的症狀,往往十分不明顯,有時甚至無症狀,因此篩檢十分重要,特別是高危險群的病人,如家族性大腸腺瘤性息肉症(FAP)、家族中有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或慢性潰瘍性大腸炎(CUC)等。

大腸直腸癌的篩檢,有大便潛血反應、大腸直腸之雙重造影檢查、及大腸直腸內視鏡檢查。大便潛血反應雖不敏感,但在大量篩檢方面仍十分重要,不過需避免偽陽性發生,檢查前三天即應避免動物血、紅肉、鐵劑及維他命C等食物。

大便潛血反應陽性時,應安排後二者之檢查。大腸直腸造影檢查,是以顯影劑灌入事先清完腸之大腸內,然後以X光照攝顯影。雖然可得到不錯的診斷率,但診斷後無法進一步切片檢查或切除息肉,因此診斷後需再做大腸直腸內視鏡,以便進一步處理病變處,如切片檢查,以分別良性或惡性腫瘤,或者息肉直接切除治療。

大腸直腸內視鏡檢查,在以前的印象中,似乎十分可怕且痛苦,很多人因此不敢做大腸直腸內視鏡檢查,而錯過早期發現腫瘤和早期治療時機。目前由於麻醉的進步,大腸直腸內視鏡可在麻醉下進行。

麻醉分為完全麻醉及朦朧麻醉。在完全麻醉下從事內視鏡檢查,雖然病人完全無疼痛感覺,但危險性較高,例如大腸穿孔的機會增加;且因完全無感覺,會有抑制呼吸的可能。而在朦朧麻醉下,若比較不舒服時仍會有所感覺,但事後會忘記,此種感覺會使醫師有所察覺而更小心,以避免產生併發症。

最後,呼籲病人不要因懼怕,而不敢接受大腸直腸內視鏡檢查,在朦朧麻醉下進行此檢查,可以是不痛又安全的另一種選擇!

【 2003-10-25/聯合報/E4版/健康 】 921025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