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桂格滴雞精_回文活動 異動公告:因品牌內部審核因素,故得獎名單延後到4/19 16:00後公布,敬請期待!

└(^o^)┘頭好壯壯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家有麻煩小孩,教養關鍵問答

2010年12月24日
公開
49

家有麻煩小孩,教養關鍵問答 作者:陳念怡、編輯部  出處:《親子天下》教出品格力關鍵問答 父母該如何做,才能在愛的氛圍中設立界線,幫助孩子從他律走向自律?以下整理孩子常見的「麻煩行為」,從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切入,學習如何務實管教不抓狂,從家庭教育中塑造孩子的好品格。 孩子個性內向,碰到人都不肯打招呼,怎麼辦? 合宜的應對進退,經常被視為「好家教」的指標之一,但在「不打招呼」的背後,建議父母先從孩子的先天個性或氣質來思考。 研究指出,約有四分之一的小孩屬於害羞內向或小心翼翼的個性,這些孩子天性敏感,在人際互動上需要多一點暖身時間。因此當孩子不會主動叫人,特別是針對較不熟悉的大人時,和禮貌與否並沒有直接關聯,父母過於逼迫,孩子反而愈感退縮。當打招呼變成一種不愉快的經驗時,孩子也會愈排斥這件事。 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任教於美國波士頓教師訓練中心與幼兒園的李坤珊指出,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其實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當孩子對人、事或環境缺乏足夠信任時,自然無法放心和人互動。因此,做父母的不要隨便幫孩子貼上「沒禮貌」、「害羞」的標籤,以免傷了孩子自尊,甚至強化羞怯的特質。 父母可以採取尊重孩子的態度,如對孩子說:「你現在不想和阿姨問好沒關係,等你覺得想跟阿姨打招呼,再試看看好嗎?」 研究顯示,傾向溫和鼓勵、示範引導的家長,在增進孩子的友誼技巧時,通常比緊迫盯人的家長來得成功。至於練習應對的角色,也應從熟悉的大人開始,先請大人示範眼神接觸、點頭微笑等動作,讓孩子演練社交情境,逐漸累積成功的經驗。 著有《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一書的菲利普•辛巴多博士調查發現,台灣學生「自認為害羞」的比例高達五成,僅次於日本,排名第二。他分析,亞洲父母常用結果論斷成敗,加上過度的責罰,導致孩子容易在社交情境中躊躇遲疑。 害羞內向的小孩,容易在團體中被吞沒,而喪失自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知名社交技巧訓練教授弗瑞德建議,應從一對一的遊玩機會,建立孩子的社交信心。平時多發掘孩子的特長,發展優勢能力,也能幫助孩子建立與人互動的自信。 學前兒總是把東西佔為己有,該如何教他學會分享或輪流? 在兒童發展上,孩子是先學會「擁有」,才懂得「分享」,也從分享中習得合作與尊重。小小孩不願意分享,是因為把「給予」和「放棄」畫上等號,以為和人分享的東西無法復得。三之三文教機構執行長葛惠認為,不要太快對學步兒「道德勸說」。 父母不如先肯定孩子對玩具「所有權」的觀念,再強調分享的價值,例如:「蓉蓉很喜歡來我們家和你玩,因為你是好主人,會和他分享。」讓孩子體驗分享對其他小孩造成的影響,孩子會比較願意重複分享行為。 《你那什麼態度啊?!》作者蜜雪兒•玻芭指出,運用角色互換的方式,可幫助孩子不會凡事只想到自己,轉而顧及朋友的感受和需求。「元元離開時很不高興,如果換成你去他家,他玩具都不分你玩,你會想對他說什麼?」或者運用《石頭湯》等繪本,和孩子討論分享的樂趣。然而,分享並非毫無保留,玻芭提醒父母,不要勉強孩子和人分享一切的東西,允許他在客人抵達前,把特別鍾愛的玩具收好。 專家提醒,當五歲以上的孩子因不願分享而爭奪時,家長先不要急著介入處理,而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思考。 例如,當他們為了搶玩吹泡泡而發生爭執時,可以問:「你們覺得要怎樣做,每個人都能有機會吹到泡泡?」、「另一個還沒有輪到的人可以先做什麼?」一旦孩子們自行發展出一套解決問題的規則時,將更樂於分享。 孩子總是很不耐煩,沒有耐心等待,怎麼辦? 研究發現,能延宕需求的孩子,社會適應力較佳,也善於處理挫折。孩子會缺乏耐性,可能是出自挫折、害怕失敗,或注意力比別人短等原因。疲倦、飢餓或緊張等生理因素,也會讓孩子變得不耐煩。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在《哪個媽媽不抓狂》書中指出,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其實就是教他們學會等待。為了培養孩子的耐性,父母必須給予合理的環境,實際的期待和具體的規定。同時也應思考,父母是否總是習慣性的立即滿足孩子一時的衝動和需求,而造成孩子不耐等待。 笛飛兒EQ教育機構建議父母,使用漸進方式,先試探孩子究竟可以等多久,如果孩子只能等一分鐘,就先將一分鐘視為指標,之後慢慢拉長時間,逐漸提升等待的能力。事先明確告知孩子,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耐心等待,就能得到獎賞;如果失去耐性,只好等更久,甚至取消權利。和孩子約定時,規則要明確,也要維持獎賞的新鮮度。一旦定下標準,就要說到做到,讓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 針對缺乏時間概念的小小孩,父母可藉由提供沙漏、計時器等視覺指標,深呼吸、數數、要孩子先唱一首歌等也有幫助。父母平時也要立下典範,讓孩子目睹大人自己是如何克服不耐的情境。中正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陳怡群感嘆,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父母往往疏於讚美。但強化正向行為的關鍵在於,孩子一有進步時,要立即給予稱讚。如:「我很開心,謝謝你這麼有耐心等我講完電話。」 孩子經常出言不遜,怎麼辦? 禮貌的重要不在形式,更重要的是背後所代表的「尊重」。 年幼孩子常出言無禮卻不自知,處於自我中心期的幼兒尤其如此。笛飛兒EQ教育機構指出,孩子出現頂嘴行為時,父母要用溫和且前後一致的態度,明確告訴孩子頂嘴是不被允許的,以及如何做才對。但要提醒的是,糾正時務必私底下溝通,不要在他人面前或大庭廣眾下加以指責。不妨先挑出一件正面的小事加以肯定,再提醒他,如果使用溫和的語氣會更好。 提出「正向管教」一詞的珍•尼爾森認為,面對目中無人態度的最佳反應是,冷靜的掉頭走開,讓孩子知道你希望受到尊重。例如:「我聽不懂這種挑釁的話,等你可以用尊重的語氣時,再來找我。」 至於「我行我素」的孩子,美國教養專家玻芭認為最重要的是,經常問孩子「如果換成是你,你做何感想」,教孩子察覺他人感受和需求。針對持續的頂嘴行為,父母可先設定後果,例如取消權利。當下,簡單扼要指出他的行為,溫柔而堅定的說明後果,並確實執行。日後,只要發現孩子有進步,立即稱讚:「你剛才說話的口氣很溫和,進步很多,很不錯唷!」

從生活經驗建立時間概念

2009年02月12日
公開
47

從生活經驗建立時間概念 對孩子而言,時間概念是相當抽象的,需要持續不斷地透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件來練習,才會慢慢成熟,並逐漸奠定起時間管理的能力。 「媽媽,我跟你說喔,我今天好晚就起床了……」瑋珊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 「啊?好晚就起床了?」一時沒意會過來,媽媽有點愣住了。 轉個彎想一想,「你是說,早上起來的時候,天空還黑黑的是不是?」 「對啊!那個時候還很晚耶……」 原來,天還沒亮就起床,就是瑋珊說的「好晚就起床了」! 這種「聽起來怪怪的話」,在你的生活中或許不時會遇到,也可能明明就是上星期發生的事情,孩子還興高采烈地說「昨天我們去動物園的時候……」,你也許會納悶,孩子的記性有這麼差嗎? 早上晚上、昨天今天、這星期下星期、以前現在、剛才等一下,這些對成人都是最基本不過的名詞,也是語言中的必要元素,但是,這些關於「時間」的概念,對孩子來說,其實都是非常抽象的。 就如同孩子先學會數123,但不一定了解「1個、2個、3個」這些數量的意義,時間概念也是一樣,孩子可能從人際互動中模仿到不少關於時間的語彙,但未必清楚了解它的意思。也因此,很多孩子將已經過去的都叫昨天,只要睡覺醒來都叫明天。 從具體生活作息認識時間 幼兒階段,對時間的感覺是需與具體的生活事件作連結的,像下午放學後去公園玩,晚上吃完飯後看電視等等。這時,孩子對時刻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即使會用一些時刻的語彙,也大多是習慣性的應用,例如,孩子說「我6點吃晚餐」,並不是真的知道6點的意義,可能只是因為媽媽都會這樣說。 小學低年級的階段,因為生活作息會與時刻產生密切的關聯,孩子開始知道幾點該起床、幾點要到學校、幾點放學等等,加上在學校也會學習認識時鐘,所以對時刻的概念漸漸清楚,也能簡單報讀時鐘上的時間(整點及半點)。 喜歡的事,覺得時間過好快 至於對「期間」概念,幼稚園階段雖然約略感覺事件與事件之間經過的時間長短,但由於對時間單位還不了解,而且還會受到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影響,例如:肚子比較餓的時候,就覺得午餐和點心時間隔得特別久;或者,因為很喜歡去公園玩,就覺得今天下午過得特別快……。這樣的情況在成人身上也常發生,但不同的是,成人知道這期間經過的時間量是一樣的,只是感覺不同而已。 開始認識及運用時間語詞 6歲多的孩子,就能夠使用基本的時間單位來描述事情,對1秒鐘、1分鐘、1小時的時間量已有初步的概念,知道1分鐘有60秒、1小時有60分鐘;他們也開始對月、日、星期有所認識與感覺。 在「順序」的概念方面,在幼稚園階段對事件的先後順序已有初步瞭解,雖然或許還無法完整描述一段時間內從頭到尾所經過的事件,但對「以前、以後」的概念都能夠掌握。上小學以後,孩子更能靈活使用「之前」「之後」「先…」「然後」、甚至是「幾點的時候」等詞語來表達事件的順序。 至於在「週期」的概念上,幼稚園階段雖知道有些事件會重覆發生,但較無法清楚理解中間的間隔,或明確預測下次發生的時間;到了小學低年級,孩子對於每日、每週的例行事件就較能掌握,知道每天什麼時刻會做什麼事、每個星期幾上什麼課等。不過,理解愈長的時間週期,困難度會愈高,所以每月、每季、每年的概念,就需要更多時間才能確實瞭解與應用。 關於「連續性」的概念,幼稚園階段的孩子約略知道時間是連續的,但觀念並不清楚;小學以後,因為會看時鐘,瞭解時間是不會因為睡覺或其他事情而停止的。 善用方法,學習「時間」更輕鬆 有時孩子吵著要看已經錯過了的卡通,或者臨出門前卻堅持一定要先完成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爸媽可能常為了這些小事搞得快要抓狂;不過,了解孩子的時間概念發展進程後,就比較能理解和體諒孩子的行為了。你可以配合孩子認知發展的程度,來加強孩子對時間的感覺。 具體的表達方式: 對於「時刻」和「期間」概念還不清楚的孩子,要下達與時間有關的指令,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具體的事件或指標來輔助。孩子雖然不知道「4點才能吃點心」、「9點以前一定要上床」到底是指什麼時候,但爸媽如果說「午覺醒來就能吃點心」、「聽完晚安故事就要上床睡覺」,較容易理解。 時間工具幫助大: 選擇一個鐘面簡潔、數字清楚的時鐘來教孩子認識時間。在陳述事件的時候,帶著孩子觀察,例如:「短針指到6的時候可以看卡通」、「我們在長針指到10的時候就要出門囉」。此外,還可以讓孩子觀察分針、秒針、時針的轉動快慢,慢慢理解時、分、秒的關係。為了培養「週期」的概念,請為孩子準備一份專屬的月曆,讓他每天在月曆上作記號,例如:過一天就畫掉一天、在格子裡畫笑臉或哭臉記錄心情、倒數距離生日還有幾天等。另外,讓孩子練習做計畫,用簡單的文字或圖案代表要做的事情,例如:在每個星期二畫一本書,代表是去圖書館的日子。 時間管理,從小開始 對時間單位的認識、對時刻的理解、對時間量的感覺,都有助於孩子控制行為及規畫生活的能力,這些都是時間管理的基礎。爸媽盡量讓孩子擁有規律的作息,自己也必須作好榜樣,讓孩子學習從容面對生活事件。此外,可讓在固定的時間參與固定的家事,並善用時鐘、月曆等輔助工具作為提示,練習規畫事情的執行順序,例如:計畫星期天要做哪幾件事,順序是什麼。當孩子再大一點,還要學習區別事情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例如:在某個情境下,給孩子幾個選擇,讓他想想哪一個必須先做,並且和他討論這樣做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影響是什麼。透過這樣的歷程,逐步建立起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本文摘自《學前教育》2008.7月號,文/劉伊蕙)

學會閱讀,孩子不寂寞∼

2008年12月12日
公開
48

學會閱讀,孩子不寂寞∼ 培養閱讀習慣,讓孩子擁有一輩子可用的好工具 文�洪蘭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中並沒有閱讀中心,閱讀是靠是大腦的很多區域合力來完成任務,因此要練習久了才會熟練。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就是讓他擁有一輩子的好工具。 一位家長在我演講完後到講台前來問:「新加坡為什麼要求父母在孩子18個月大時,就要唸書給孩子聽?他又聽不懂,唸了不是白唸嗎?」很多父母臉上也有同樣疑惑的表情。其實只要是教孩子,都不會白費力氣的。 ●說話是本能,閱讀靠習慣 對人類來說,人從兩腳直立行走,站起來的力量將喉頭拉下來一些,增加了共鳴箱的長度後,人就開始說話了;但是文字的發明才五千年,歷史太短,短到來不及登錄到我們的基因上,因此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既然是習慣,當然就要從小培養。 我們知道把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裡,沒有人教他說話,他會說話;把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的環境裡,沒有人教他閱讀,他是文盲,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但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是個快速吸取資訊的方式,實驗上已知看是聽的三倍速度,所以我們要及早讓他的大腦習慣處理文字訊息。不過新加坡的親子共讀是唸故事給孩子聽,不是教他認字,更不是要他寫字,只是培養孩子專心,訓練他的注意力廣度,寓教於樂而已。 ●閱讀讓孩子懂得生動比喻 美國的研究者從同一社區中,找到兩組5歲的孩子,他們父母的教育程度都相似,社經地位相同,一組是父母在過去的兩年中有唸書給孩子聽,而且一週至少5次,另一組是沒有。實驗的作法是請孩子說一個有關他自己生活的故事,如他的生日派對,去動物園玩的經驗等等,然後請他假裝唸一本故事書給洋娃娃聽。結果發現兩組有顯著的差異:父母有唸書給孩子聽的那一組,不但文法程度比較深,用的句子比較長,還會用相關子句,而且他們用的「書面語」(literary language)比較多。 故事書,不論多淺,用的語氣還是跟口語不同,比如說,故事書開頭會用「很久很久以前」,而一般說話不會如此。孩子聽多了書面語,不但增加他們的辭彙,語法的應用,也使他們比較容易了解大人所說的話。故事書中常會用到很多的比喻,如「像玫瑰般的臉頰」、「像瀑布般的長髮」,這種口語中很少見,但是卻可以透過故事內容讓孩子了解比喻的用法,增加他對比喻生動性、活潑性的了解,同時他也學會可以這樣用,這對他的作文很有幫助。 ●孩子閱讀流利,大腦更活化 實驗也發現大腦會因閱讀而發展不同。華盛頓大學的神經學家發現:孩子閱讀時,所活化的大腦區域跟成人不一樣,當孩子逐漸變成流利的閱讀者時,大腦血流量的圖就越來越趨近成人的圖。初學者在閱讀時枕葉(視覺皮質)大量活化,在枕葉與顳葉交會的梭狀迴血流量也增加,而且是兩邊腦都如此,他們還動用到額葉和運動皮質區,他們用的最多的是角迴及頂葉、顳葉、枕葉交會處的supramarginal gyrus,因為這是聲音、視覺訊息、字形、字義各種訊息交會的地方。當然布羅卡區、維尼基區這種語言處理的地方早就活化起來。 神經學家認為大腦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文字發明後,大腦被賦予處理人為訊息的任務,它就召集原本處理臉型、外界物體形象的部位,勉為其難的達成任務。因此大腦中並沒有閱讀中心,它是很多區域在有任務時,抽離原來工作,合力來完成新任務,所以要練習久了才會熟練,才能一聲令下,各個單位都來各就各位幫忙。 Tufts大學的吳爾芙(M. Wolf)教授認為人會閱讀是個奇蹟,因為大腦不是演化來閱讀的,她說:「閱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現在有很多的證據顯示,大腦會因外界需求改變內在神經的連接,父母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幫助孩子大腦發展的機會。 ●唸書給孩子聽,創造快樂時光 孩子縱然還小,不是聽得很懂,但是他會知道閱讀是一個快樂的時間,父母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父母唸書的抑揚頓挫對他來說像個音樂,他會努力想知道父母在說什麼,努力代表主動,主動會增加他神經迴路的連接,會快速的增加他的辭彙,方便早日跟人以語言溝通。孩子若能正確的表達出他的意思,就可以減少被人誤解,所問非所答的挫折感(這是No Chinese全美語幼稚園孩子情緒挫折最大的原因)。 中國人一向功利,好像作一件事一定要看到成效,其實很多好的事情不是馬上看得見成果的,就像人生重要的事,不是考試考得出來的一樣。英國作家高登(Rumer Godden)說:「當你學會閱讀時,你等於重生一次,你再也不會感到寂寞了。」這句話真是非常的對,給你孩子這個永遠不寂寞的工具吧!                                            ( 本文出自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雜誌》)

瞭解孩子頂嘴的原因?

2008年07月15日
公開
45

瞭解孩子頂嘴的原因? *孩子頂嘴並不是對父母不尊敬,也不是故意要激怒父母,學齡前兒童頂嘴的原因大約有以下的狀況值得您參考: □模仿家中的其他成員:   家中的其他成員,若經常有回嘴的對話方式,久而久之,模仿力強的孩子,自然也會學會用這種方式,來與人說話。另外,由於現在有線電視十分普遍,五花八門的節目中,有不少會出現鬥嘴爭吵的鏡頭,孩子看多了也容易學著做。因此,父母要先檢討夫妻之間及其他家庭成員之間,是否有不當的溝通方式,同時要為孩子選擇適當的電視節目。另外,還要讓孩子明白,頂嘴給人的感受是不愉快的,就像挨罵一樣,因此,有話要說應溫和的表達,才容易被人接受。 ■孩子用頂嘴來反應心理上的問題:   如果孩子心理上產生問題,又不善於表達,父母也不曾去了解孩子或與他溝通,他就可能會用頂嘴的方式,來投射出心中的陰影。舉例來說,爸媽工作太忙,陪他的時間越來越短,孩子又不知道父母對他越來越冷淡的原因何在,他自然感到不安,而以頂嘴來反應心中感受,並試圖引起大人較多的注意。孩子頂嘴往往隱藏著內在因素,父母一定要了解後再採取適當作法。 □孩子想試驗自己能不能突破權限:   父母經常以交換條件的方式,要求孩子做到某些事情,那麼,孩子也較容易向父母討價還價,看看自己能爭取到多少權利。例如,爸媽要孩子整理房間,並以買一隻小熊為代價,那麼,下次再有類似的要求時,孩子可能會說他想要一個電動玩具,父母若不答應,孩子就可能開始用吵鬧、頂嘴的方式,來測驗自己能不能突破父母的權限。所以,希望孩子做什麼事,最好是讓他明白做那件事的必要性,而不是用條件來交換。

預防性侵害先學會保護自己、拒絕別人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48

預防性侵害先學會保護自己、拒絕別人   台灣每年約有一千五百名兒童遭受性侵害,不過這還只是登記有案者,實際上應不只此數,根據國外的研究,登記有案者約只是實際人數的十分之一。   從小,父母師長多會教女孩子要小心,事實上遭受性侵害者男女都有,且年齡層很廣,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保護自己、拒絕別人。   一個兒童被性侵害的過程,大約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歹徒會先找尋對象,有可能是偶然相遇者、家人等,也有很多會找常常落單的孩子(例如父母都在上班、孩子先放學自己在家者),或者能力較差、不會拒絕、喜歡獨來獨往等的小孩,都較容易成為歹徒下手的對象。   第二個階段,有意圖者(不論是家人、熟人或陌生人)開始哄騙「目標」兒童,可能是與她玩遊戲、告訴他這個秘密只有兩人知道、或者使用暴力(例如若不從則殺其父母、拍裸照等)等。第三階段是性侵害行為發生。第四階段則是遭到性侵害的事實被發現,其中不一定是孩子自己說的,很多都是偶然被發現,例如局部紅腫、生病住院、被撞見等,或者孩子因疼痛而自己說出來等。不過被發現卻不代表事情就此結束,因為很多父母選擇了沉默,結果就讓傷害繼續。   雖然有些性侵害的加害者是偶遇的陌生人,但其實有七成以上的加害者是熟人,包括父親、叔伯及兄長等,因此即使是熟人,最好也不要讓孩子與其單獨相處。如果父親有酗酒的習慣或精神疾病,也較容易有問題,必須多加注意。如果孩子最近常會帶回一些小禮物、錢財、不應該擁有的東西等,要注意是否有加害人藉著送禮物,做為兩人之間的「不言之秘」。   當孩子受到性侵害時,可能會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表現,例如害怕、疼痛、哭泣、情緒變化、功課退步、退縮、見到某一型的人就特別害怕、不出門、一要洗澡脫衣服就哭鬧等,此時父母就得謹慎觀察,因為受到性侵害的孩子不一定都會自己說出來,或者都會有相同的表現。有不少發現孩子遭到性侵害的母親卻知情不報,或者學校因某些顧忌而壓下,因此老師、醫師一旦發現應主動報案,讓受害的孩子接受處理治療、避免再受傷。如果孩子已發出求救訊號,卻繼續受害,將更為絕望。   曾經受到性侵害的孩子,有些對性的觀念將遭扭曲,以為性是與人溝通、相處的方法,提早發生自慰、性行為等,有不少報告顯示,曾受到性侵害的孩子將來用性交換某些想要的東西、從事特種行業的比例很高,因為太早發生性行為,其他好的相處模式都沒有學到。有些受害者更因為害怕性行為而一直去做,已告訴自己「我不怕」,卻變成性隨便。   這些受傷的孩子,長大後也比較容易有精神官能症,容易焦慮,較敏感、退縮、人格不穩定等,夫妻的生活容易受影響、性冷感、易痛、害怕、緊張等,因為在事件發生時,心靈會退縮到另一個角落,國外曾有變成多重人格的報告。加害者越是親密的人,影響越大、時間越長,因為熟人還牽扯到信任的問題,受到信任的人傷害,對人基本的信任感將完全消失。   平時為人父母者的警覺性應該高些,如果有某人常刻意安排與某一孩子單獨相處就要特別注意,平時就應教孩子如何拒絕別人不當的邀請、不當的觸摸,讓孩子知道,只要別人的碰觸讓你覺得不舒服就可以拒絕,即使只是摸摸頭。   很重要的是,一旦事情發生了就一定要面對。常見到母親對孩子受到性侵害的反應是「怎麼可能?」「是不是孩子亂說?」甚至責怪孩子不小心,尤其當加害者是親人的時候。最好先將孩子與加害者隔離、保護其安全,並找專人協助。而且要陪著孩子,讓他知道錯不在自己。  ∼本文由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全球資訊網授權提供 請勿任意轉載∼

暴龍不是愛打人

2008年07月08日
公開
50

暴龍不是愛打人   暴龍長得並不特別高大,被大家叫「暴龍」,是因為他跟同學打招呼時總是一拳打在對方的肩膀上,或是從背後叫同學時很用力地拍打一下,同學們以為他喜歡打人,所以給他這個綽號。   在媽媽眼中,暴龍的脾氣很好,只是不管做什麼事,好像要使出全身的力氣來才行,像是開門時大力地摔門,搬東西時也會用力地把它舉得高高的,而且還喜歡拔河、拉單槓等必須出大力氣的活動。   暴龍絕對不是愛打人,而是缺乏「本體覺」的刺激。   本體覺的接受器位於人體各個關節中,主要在於感覺四肢的一切活動。當這種感覺不夠時,大腦為了得到足夠的刺激,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些可以刺激關節的動作,像是要用力拍打同學,或是做一些需要用力的活動。   建議這類的小朋友,透過下列活動來增加本體覺的刺激:   1.拍球,尤其是拍打像籃球這種較重的球。   2.伏地挺身,如果做不來的話,也可以用手撐地維持一段時間。   3.跳繩。   4.和家人玩小型拔河,或是互推的遊戲。   5.到公園或校園中爬地球儀。   6.去學習柔道、空手道,或跆拳道等。   如果小朋友缺乏本體覺的刺激,而且已經影響到人際關係的話,最好還是接受專業的治療。 ∼本文由職能治療師 張旭鎧現任適健復健科診所 副院長授權提供∼ ∼未經:張旭鎧職能治療師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單親家庭,幸福不打折!

2008年07月08日
公開
45

單親家庭,幸福不打折!( 上 ) (資料來源:No.12bobo小天才 幼教新觀念單元) 採訪.撰文�季實 拍照執行�陳怡君 諮詢�親職教育工作者 陳立容   台灣的離婚率目前高居亞洲第一,也因此產生愈來愈多的單親家庭。 離婚,夫妻雙方都需要時間調適,別忘了孩子也有這種需要。家長該如何向孩子解釋?又該如何共度這段適應期?且聽專家&兩位單親家長的現身說法…… ★專家小檔案 *陳立容 現職:親職教育工作者 經歷: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臨床組督導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   台灣目前每3.5對夫妻之中,就有1對離婚,離婚率排名亞洲第一。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國內單親家庭戶數,已從民國83年的35.1萬戶,升高至92年的57.3萬戶;占全國家庭總戶數的比重,也從6.3%走揚到10.28%。換句話說,就是目前國內每10戶家庭之中,就有1戶是單親家庭……   多元化家庭形態的來臨,在傳統觀念中,對「單親家庭」的定義為夫妻離婚、喪偶,不過因為現在社會形態的轉變,也另外造就出一個新名詞──「假性單親家庭」。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臨床組督導陳立容表示,「假性單親家庭」是指夫妻兩人仍保有婚姻關係,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只有一方獨立照顧孩子,可能的狀況如下:             1.夫妻兩人在不同的地區工作,成為二地夫妻。        2.夫妻之中有一人因犯罪入獄。        3.夫妻兩人協議分居生活。     不過,無論是單親或雙親家庭,由於社會結構的變化,已發展多種家庭形態,分別是:          1.雙親家庭。          2.單親家庭。          3.收養家庭。          4.假性單親家庭。          5.隔代教養家庭。          6.繼親(再婚)家庭。   陳立容認為,任何形態的家庭關係,都可以為自己尋找到正向、健康、快樂的生活模式,關鍵就取決於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生活照顧品質,所以,單親家庭當然也可以提供給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環境。   面對問題適時尋求後援,但就現實狀況而言,「單親家庭」的確面臨較多需要克服的難題,原本應該由夫妻雙方共同分擔婚姻、育兒的責任和義務,現在全部要由其中一方獨立承擔,壓力自然是加倍,陳立容提出「單親家庭」可能出現的4大問題及其應對方式: ☆問題1:經濟來源   社會競爭激烈,女性若長期擔任專職主婦,因為失婚而須二度就業,難度會偏高;即使是仍在職工作,一人份的薪水要養活一家子,時而也會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問題2:子女教養   面對子女教養的問題時,從有伴侶可以一起討論、分擔、分享,到現在全部落在一個人身上,還得應付忙碌的工作,的確是倍加辛苦。 ☆問題3:社會眼光   雖然台灣的離婚率愈來愈高,但外界對於「離婚」這件事,仍有諸多刻板負面印象,尤其是女性通常要承擔較大的社會壓力或異樣眼光。 ☆問題4:心理調適   當家庭關係出現驟變時,強大的失落感會立即伴隨而來,無論是家長或孩子,同樣都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改變,並且進行心理調適。 ★因應方式:尋求精神後援   在婚姻關係受挫或結束時,最需要的就是親友的關心和協助。但是一般來說,在離婚後,成為單親家庭的一方若無法得到原生家庭的支持,將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有鑑於此,陳立容建議,當經歷離婚的調適階段時,家長不妨給自己與孩子更多的情緒接納,允許自己與孩子可能會呈現出的脆弱狀態,同時在需要的時候,可主動與相關社會資源進行連結,畢竟,這可能會是一段須重新調整步伐的過渡時期,而適時的求助正代表著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單親家庭可尋求協助的管道及相關資源 ▲托育輔助相關單位 □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02)2748-6006 http://www.children.org.tw/ □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02)2727-8001 http://www.ccf.org.tw/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02)2367-9595 http://www.goh.org.tw/chinese/about/aboutmiss1.asp □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 ■(02)2333-1333 http://spef.womenweb.org.tw/ □台北縣婦幼發展協會 ■(02)8931-8736 http://www.e-mami.com.tw/ □台北市政府托育資訊服務網 ■http://kids.taipei.gov.tw/index.asp 單親家庭,幸福不打折!( 下 ) ◇協助bobo適應單親生活,你可以這麼做……   「離婚」,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個不易了解的抽象名詞。成人需要療傷止痛,別忘了孩子也需要適應,所以協助孩子適應單親生活將是你會面對的責任和義務,親子該如何度過這段艱辛的日子呢?陳立容提出以下6個建議: ◆建議1:明確告知   當家庭出現紛爭時,孩子只會注意到不尋常的狀況,像是爸爸媽媽會開始爭吵。但是年幼的孩子並不了解,為什麼卻有其中一方要選擇離開,所以在雙方決定要離婚後,必須先向孩子交待清楚兩人的婚姻關係已經終止,而至於為什麼會離婚的理由,可以等孩子在大一些之後,慢慢解釋給他聽。   你可以這麼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現在已經不再相愛了,所以沒辦法再住在一起。」這是為了避免孩子將錯歸咎於自己,所以你必須明確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會離婚不是你的錯。」   不過,這並不是說一次就可以交待了事。離婚不只是夫妻倆之間的事,而是雙方及其家庭成員都會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這是漫長艱辛的適應過程,包括孩子在內,同樣也需要時間來面對和接受。 ◆建議2:情緒支持   在夫妻剛離婚的這段期間內,孩子可能會產生難過、焦躁、生氣等情緒,而年紀小的孩子有時候因為對於自我情緒覺察的能力較不成熟,不知道如何抒發或表達,因此可能將此壓力轉稼到身體,出現身體不適、退縮、暴躁、有破壞傾向等行為舉止,而此時你對於孩子負向情緒的支持與接納將顯得相當重要。此外,你也可以利用具有教育意義的繪本,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表達情緒,協助孩子慢慢理解並接受父母已經分開的事實。 ◆建議3:愛的保證   每個孩子最在乎的就是父母的愛,所以你一定要讓孩子了解,就算父母雙方最後決定要離婚,但還是會和以前一樣付出同等的愛,這份愛絕對不會有絲毫的減少或改變,真正有改變的,也許只是沒有辦法每天看到父母雙方。 ◆建議4:身心調適   單親家庭的家長,無論是在經濟負擔,或是心理層面上,都要面對加倍的壓力,因此可能會比較著急切希望孩子能快速成長,能夠早日獨立、懂事、學會分擔。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請你不要操之過急,給予孩子過大壓力或更大的期待(如希望孩子變得更傑出),將可能忽略了孩子成長的步調,而使得孩子過度早熟或提前面對成人世界的責任。所以請你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去做各方面的調適,或許你可以讓他了解生活型態的轉變,但他仍有享受童年生活的權利,就像同齡的孩子一樣快樂成長。 ◆建議5:允許討論   面臨婚變,你的心情肯定不好受,但是請你不要輕易對孩子動怒。因為當孩子面臨這樣的家庭變故時,心中會產生許多疑惑,但是又因為害怕被責罵而不敢追問,所以你要採取開放的態度,盡可能回答孩子所有的提問,讓孩子慢慢了解為什麼爸媽會離婚,然後學會如何接受和適應。   就算你回答的技巧可能無法盡善盡美,也沒有關係。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因為回答技巧的好壞,對孩子來說並非最重要的,重點在於你傳達給孩子的開放與允許態度。 ○此外,你可以先做好回答這類問題的心理準備,尤其是孩子可能會問:         1.我要跟誰住?         2.離開的那一方會去哪裡?         3.那我以後是不是就沒有爸爸(或媽媽)了?   建議你可以這樣回答:「爸爸媽媽還是會像以前一樣繼續愛你,因為爸爸永遠是爸爸,媽媽永遠是媽媽,只不過我們會換一種方式來共同照顧你。」簡言之,你必須儘可能地釐清並傳達:「婚姻關係的結束並不代表親子關係的結束」。 ◆建議6:親職共識   獲得孩子監護權的一方,應鼓勵無同住的一方,保持固定探視孩子的模式。即使雙方已經離婚,但是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應須具有一致性,否則雙方不同調的雙軌教育可能會讓孩子在適應倍感辛苦,並且產生混淆的價值觀。 另外,父母任何一方對孩子來說都是無可取代的,因此請勿要求孩子選邊站,或者把孩子拉入父母間的競爭關係,要求孩子扮演傳聲筒的角色,這樣的作法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和困擾。 ※結  語   在婚變後的這個階段,夫妻之間即使離了婚,也應盡可能做好協調,讓孩子的生活模式不要產生過大的改變,並給予孩子身心調適的時間;因此離婚事件的告知以及事後的開放討論都是十分重要的。   特別是一定要向孩子強調:父母對他的愛,絕對不會因此而有所打折,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還沒有主動求助的能力,在這段適應期,記得多關心孩子的情緒變化,適時給予協助和精神支持。    ∼本文由bobo小天才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數學概念教法

2008年07月04日
公開
51

數學概念教法   數學的教法很多都是,利用口語話或是用自形字去增加孩子的學習效果,如:鉛筆1.白鵝2.耳朵3.帆船4.鈎鈎5.哨子6.柺杖7.眼鏡8.氣球9.一跟棍子打棒球10.有的教材還會把圖案話的很逼真,來增加孩子的印象,再加上一些手指謠更加生動活潑,提昇孩子的學習效果。   一般私立幼稚園會在中班時,排些寫字的課程,其實老師都明白孩子的手部肌肉還沒發展好不適合寫字,但社會趨勢使然,導致不得不教,而教孩子數字是無可避免的,分享一個教學經驗,在一開始教數字的第一天起,就要將數與量帶給孩子,會比事後在教的效果來的好,孩子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學到數與量,從教1開始就要給孩子一個實物,練習寫1時在本子上畫上一個圈圈,教2時給2個實物,同樣在本子上畫上2個圈圈,以此類推…,等教到10後可以讓孩子練習自己畫圈圈,孩子畫圈圈的同時要要求孩子嘴吧要數出數字,不但可以練習1到10的順序,還可以練習數與量的概念,而在孩子畫圈圈時,可以順便讓孩子學會圈圈5個一排第6個圈圈要到第二排,請孩子整齊的畫圈圈,不但孩子可以做練習,老師再批改時也一目了然,且在無形中孩子對5的倍數又有了概念,這樣又對日後時鐘5的倍數有了一個基礎,等孩子圈圈與數字練習熟悉後,對加減法會有很大的幫助。   老師或家長也能在平時給孩子一些遊戲增加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如:不用很刻意的跟孩子玩,請孩子拿出多少數量的玩具,文具,糖果餅乾..等,也可以拿一些糖果請孩子吃,但先請孩子猜猜手裡有幾顆,在跟孩子一起數,在孩子數的過程中,就又可以複習一次數字順序。   老師平時在上課時,並非一成不變,有時會跟孩子的一個動作、一句話,而有不同的玩法,孩子都喜歡新鮮感,有時上課前可以吊吊孩子的胃口,孩子會很期待的,可以提升孩子上課的專注立,讓孩子有時時都有驚奇的感覺,但並非每堂課都需這樣,因為孩子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給驚奇,所以偶而給孩子一個出其不意,孩子會很開心的。~詩凡   ∼本文由資深幼兒園教師 詩凡 提供∼

當寶寶弄壞別人的東西時

2008年07月03日
公開
50

當寶寶弄壞別人的東西時 ☀教他認識問題   當寶寶不小心玩壞別人的玩具時,你會如何處理,是先罵他,還是有更好的做法? *案例   媽媽帶著3歲的東東去阿姨家做客,東東看到弟弟文文的新玩具小車很喜歡,好奇地玩起來,可是一不小心,玩具車的輪子就掉下來了,弟弟看到後,立刻哭了出來,東東在一旁不知所措。如果你是東東的媽媽,該怎麼辦? 作為爸媽的你,此時會怎麼做呢? 請先選擇貼近自己的選項,再查看該選項所對應的詳細內容。 A.安慰東東,並鼓勵及協助東東將玩具車修好,如果實在無法修好,就請東東想想個解決方法,例如拿他的零用錢,買個新玩具還給弟弟或是下次帶他的玩具來送弟弟。 B.安慰東東,接著告訴兩個孩子:「沒關係,我們再去買一個新玩具還給弟弟。」 C.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東東:「叫你不要碰別人的玩具,你看,現在玩具弄壞了,你說怎麼辦?」 D.小寶寶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處理,裝作沒看見。 ※看一看,你得了多少分? A.100分的父母:當寶寶遇到問題時,爸媽的第一件事不是責備,而是引導寶寶了解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另外,可以啟發寶寶想想:為什麼弟弟沒有玩壞,而你一玩就把小車子玩壞了呢?是不是你的玩法不對?   當寶寶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後,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他動腦筋:「怎樣把玩具修好呢?」如果修不好,也要啟發寶寶想想其他的解決方法,例如:再買一個新的還給弟弟。 *這個過程中,寶寶不但學會了愛惜玩具,也學會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 B.70分:直接給寶寶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法,而沒有引導寶寶去認識、思考問題,這樣寶寶下次仍然不知道要自己去解決問題,以後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C.50分:指責並不能將問題解決,只會傷害寶寶的自尊心、自信心,造成膽小、害羞的個性,不利於以後的人際交往。 D.30分:寶寶並沒有是非、對錯的概念,如果一概放任,寶寶就會以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形成無所謂的態度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讓寶寶理解什麼是「規矩」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52

很多時候,爸媽並不了解寶寶的想法,寶寶也不明白爸媽的要求是什麼,所以莫明其妙地被貼上了「不乖」的標籤。怎樣才能和寶寶做有效的溝通。 (轉貼) 讓寶寶理解什麼是「規矩」 寶寶對成人世界的種種「規矩」並不是很理解,他們常常投入自己的遊戲中,用自己的方式來探索世界。如果爸媽只是說一句:「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守規矩」來批評他,事實上他並不理解,要怎樣做才是「守規矩的好寶寶」。 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事情應該怎樣去做,平時要用反覆、簡明扼要的話來告訴寶寶。當寶寶表現好時,更要及時地表揚他。 爸媽可以訂立一些明確的獎懲制度,全家一起執行。例如:不可以在房內亂扔玩具,鬧鐘響完後一定要起床等等。爸媽還可以把寶寶喜歡的東西和他最容易犯的錯誤放在一起,例如:不好好吃飯就沒收最心愛的餐具;不準時去睡覺就沒收最喜歡的娃娃;或是做的好,就可以集點數換玩具。 明確告訴寶寶要注意什麼 爸媽經常會告誡寶寶:「要小心一點」,卻往往沒有告訴寶寶正確的做法。其實寶寶一點都不明白,要小心哪方面,一旦出錯了又被爸媽責怪:「怎麼還是不小心呢?」寶寶會很委屈,卻是有冤無處申訴。 用最簡單易懂的話,告訴寶寶應該注意什麼,比一句空洞的「小心」有用得多。例如寶寶端水,爸媽就應該說:「走慢一點,容器要拿平穩」;寶寶吃餅乾,爸媽就該說:「不要到處走動,坐在桌子邊身體向前傾,碎屑不要掉在地上」;過馬路之前要告誡寶寶:「不能橫衝直撞,一定要牢牢牽住爸媽的手。」 爸媽應該正確認識寶寶所處的年齡能力,不要盲目地指責他。而且有時候寶寶已經很小心、很努力,還是可能做不好。這種情況下,爸媽應該肯定寶寶的成果,然後告訴他:「沒關係,等你再大點一定能做到。」 瞭解寶寶真正的意圖 寶寶的生活經歷有限,往往不能預知可能的危險,也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將帶來怎樣的後果。爸媽往往會跟在他後面大喊:「不許這樣,不准那樣……」,寶寶卻常常充耳不聞。聽別人還是聽自己的,寶寶多半選擇後者,爸媽就會認為寶寶不聽話,明知故犯。事實上,寶寶不知道爸媽為什麼要阻止他,既然不是明知也就算不上故犯。 寶寶做某件事,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例如寶寶把媽媽裝好食物的保鮮盒整個翻轉過來,是想看看它的底部是怎樣的。爸媽應該學會先忍住不發火,問清楚寶寶的真實意圖,然後再告訴他,這樣做會帶來的後果,只有寶寶理解自己錯在哪裡,才不會有下次。

3階段★★★輕鬆完成寶寶如廁訓練!

2008年06月08日
公開
52

3階段★★★輕鬆完成寶寶如廁訓練!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王萱鎮 採訪�蔡淑如 演出�Baby:陳秉聿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如廁訓練主要為幫助孩子順利擺脫尿布,逐步擁有大、小便自理的能力。家長應瞭解的是,如廁訓練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唯有配合孩子發展,按步就班地引導,才能成功達成目標。本篇將依序介紹如廁訓練之適合時機、各階段重點、男女寶寶方式差異、外出如廁問題等,希望能一次解決家長所有疑惑! 如廁訓練該開始了嗎? 如廁訓練該何時開始,完全取決於孩子的發展。根據研究指出,18∼30個月開始如廁訓練,成功機會較大,而之所以非限定在某一年齡,則是考量每個孩子發展速度和成熟年齡不太一樣。家長毋須刻意提早訓練,重要的是,確認孩子的發展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萱鎮表示,要開始訓練孩子如廁,應待孩子神經、肌肉、認知或語言發展具一定成熟度再開始,男生平均又比女生晚3∼6月左右。簡易參考指標如下,而這些大都在孩子1.5歲左右或之後才會表現出來: ★動作方面: 孩子要能行走、跑,能夠自己蹲下一段時間再站起來,且動作穩定協調;能夠穩定小馬桶上且配合下腹用力等。 ★認知方面: 可以聽懂簡單的指令;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尿尿或大便在尿布上,約在1.5歲左右才能告訴家長這個狀況;如小朋友在尿尿時,會愣住幾秒鐘,停頓他的遊戲或動作,或在便便時,出現用力、臉部脹紅的情形,讓家長可以察覺出來,表示他有意識到自己在尿尿或排便。 『CHECK!!寶寶生理、行為、認知3大指標∼』 孩子如廁訓練,向來是家長關注的焦點,而在國外,專家列有一套孩子適合訓練之生理、認知、行為指標,僅供家長參考: ★生理篇 1可以坐、跑、走得很穩。 2一天有2、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表示膀胱括約肌較有力量控制了。 3家長可以知道孩子約略固定於何時解便。 ★行為篇 1能夠安靜坐下來五分鐘,要不然可能沒辦法完成解尿或排便。 2可以自己把小褲子拉上或拉下,即使沒有辦法作得很完整也沒關係。 3孩子不喜歡尿布濕濕的感覺。如果孩子沒有太大反應,家長可以去增強此行為。 4孩子會告訴家長他做了什麼,例如便便等,表示他已認知到這樣的行為。 5表現出獨立的意願,想要自己完成事情。 6孩子平時如得到誇獎會很高興,代表他想要獲得成就感,及發展自尊心的概念。 7孩子對使用便器不排斥,反之,寧可晚1、2月再開始訓練,當中可先用口頭引導或圖片讓孩子瞭解。 8孩子願意有合作的行為。 ★認知篇 1可以聽從簡單的指示。 2知道每個東西都有它歸屬的位置。 3會說尿尿、便便這些字眼。 4排尿、排便前會先預告。不過這一點倒不必嚴格要求,如果事後告知也OK。 如廁訓練1、2、3 寶寶無負擔∼ 在談到訓練方法之前,家長應釐清何謂真正的如廁自理。過去長輩常每隔一段時間便將孩子帶到定點如廁,雖然有時孩子能順利尿尿、排便,但這純粹是時機巧合,不代表孩子具有如廁自理的能力。王萱鎮表示,如廁自理指的是孩子知道他要尿尿、排便,而且可以暫時憋住,然後到定點將下身衣物褪下,「解放」後做好清潔、整理衣物等步驟。當然,一開始,衣物穿脫、衛生清潔方面可能還需要家長的協助。 家長必須體認到如廁訓練非一蹴可幾,如果操之過急,反而容易加重孩子排斥的心理。為了成功達成目標,一般將如廁訓練分為以下三階段進行: 【第1階段】 ★POINT:如廁認知+坐馬桶訓練 當孩子出現上述生理、認知、行為指標後,家長便可考慮進行如廁訓練。一開始,發現孩子解在尿布上時,可告訴孩子「你現在尿尿�便便囉」,加強孩子對排泄和語言的連結。加上孩子這時白天能有2、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家長白天可先將孩子的尿布拿掉,改穿小褲褲,配合定時如孩子喝水或用餐後1小時內帶孩子坐在馬桶上,時間約5∼10分鐘即可,讓他嘗試在馬桶上如廁。 初期孩子可能不見得能順利如廁,或是重新穿回褲子後才解了出來,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在故意找麻煩,而要把它當作訓練的機會,提醒他「尿尿�便便在褲子上會濕濕,感覺不舒服,下次可以到馬桶上尿尿�便便」等。之後,可以每隔1∼2小時便讓孩子到馬桶上坐一會,隨著孩子發展及練習次數多了,漸漸地成功的機會也會增加,這時候家長更應給予鼓勵,增加孩子的動力。 ★注意事項: 1.6∼12個月的小朋友膀胱容量較小,一天尿尿次數很多,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發展成熟且容量增加,孩子排尿間隔的時間便會拉長。家長如果太早訓練,相對失敗的機會就大。一般是建議待孩子白天尿布能有2、3個小時維持乾爽再開始訓練。 2.大小便控制能力的成熟度和大腦的額葉有關,而夜間睡眠時,額葉的功能又會下降,因此家長在第一階段,適合於白天進行如廁訓練,夜間可能還是要幫孩子穿上尿布喔! 【第2階段】 ★POINT:如廁前預告+坐馬桶訓練 有了前期的訓練,之後孩子感覺到尿急或便便的時候,常會出現一些焦躁不安、摸下體的行為。家長發現時,可以告訴孩子「你現在想要尿尿�便便了」,並帶他去馬桶上坐好。如此一來,之後孩子每預期到自己快要尿尿、便便時,便知道要請家長帶他去廁所囉! 該階段最大的困難,即孩子意識到想要尿尿、便便時,可能馬上就地解放了,讓父母措手不及。然而這些失敗都是如廁訓練的必經過程,還請家長保持耐心。由於孩子能進一步表達我要尿尿�便便,且暫時憋住尿意、便意,之後就定位脫下褲子再順利如廁,這需要建立在神經學發展更成熟的基礎上,以運用下身的括約肌暫時憋住尿尿�便便。據醫師臨床經驗來看,待孩子2歲後再脫掉尿布比較合適,少部份進展較快的孩子可以在18個月時進行。 ★POINT:如廁清潔: 這時孩子解尿後雖然可以拿著衛生紙擦拭下部,但多半不能擦得很乾淨,而且也不知道該注意擦拭的方向,故須由家長協助。至於解便的話,礙於手部動作限制,只能靠家長幫忙囉! ★POINT:穿脫衣物 2∼3歲孩子大都可自己將小褲褲拉下,只是動作可能比較慢,但剛開始為避免孩子憋不久而在過程中就地解放,家長可以提供協助,或將孩子的便盆放在他遊戲附近的角落,讓他想要如廁時,能夠趕快脫褲子到馬桶上做好,減少失敗的經驗。至於穿褲子的部份,可能要到孩子4歲後才能表現得比較好。 ★預計時間: 從第一階段要進展到第二階段該花多久時間?王萱鎮表示,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原則上只要能在3∼ 6個月期間完成就可以,建議家長寬心以對。如果剛開始便失敗了,可以先退回原點,待1、2個月後再重新開始,等到孩子能夠做到階段性要求,家長再考慮進行下一階段即可。 ★注意事項: 1孩子2、2.5歲後會慢慢出現反抗期,不見得能按照父母的期望配合各階段訓練,家長不須刻意勉強。畢竟孩子能意識到想要如廁,暫時忍耐並至定點完成,才是如廁訓練的目的。如果孩子只是遵照父母吩咐,定時乖乖地坐在馬桶上,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想要尿尿、便便,及知道要去上廁所,這也不叫成功的訓練。 2如果孩子表現不錯,午睡時可以嘗試不用包尿布,或者待他午睡起來時,盡快帶他去上廁所,不過4、5小時的睡眠仍須使用尿布。等到白天如廁都能控制得很好,才能進一步要求夜間控制的部份。 【第3階段】 ★POINT:自己更衣如廁、夜間不包尿片 孩子能夠忍住尿意、便意,脫掉小褲褲再如廁,已經算符合如廁訓練的要求。之後孩子如能維持半年以上,沒有什麼錯失,家長可以接著觀察孩子夜間穿著時的尿片,如果經過六小時睡眠,尿布仍為乾爽的狀態,那麼就能讓孩子試著睡覺時不穿尿布。 ★POINT:自我衛生訓練 差不多至4、5歲的時候,孩子解尿後,自己用衛生紙擦拭下部的動作已能做得很好,而解便後的清潔,前期因孩子手不夠長,及肌肉力量限制,可能比較不理想,這方面訓練也是要到4、5歲才能達成,家長可讓孩子自己清潔,不過還是要再檢查確認為宜。 整個如廁訓練(含夜間不尿床、便便後的自我衛生)若能於2∼6歲訓練完成,就算大功告成。這時恰好是孩子要上小學之前,孩子擁有好的自我清潔能力,可避免衍生衛生方面的問題及適應新生活。 『寶寶夜間尿床,家長傷腦筋∼』 夜間尿床和額葉控制大小便的成熟度有關,而當人處於熟睡狀態,額葉的控制力會變差,所以容易不自覺地解尿。孩子能夠夜間睡眠時不尿床,是如廁訓練後期的重要內容。如果孩子白天已經能控制得很好,家長可以持續1、2週以上到1、2個月觀察孩子早上醒來的尿布,如果有80%的時間尿布是乾的,孩子就可以不用再包著尿布睡覺,不過前期可能還須要一些生活事項的配合。 一般來說,在孩子6歲左右能達成夜間不尿床,或僅有1、2失誤便在可接受的範圍。為了訓練成功,有幾點還請家長留意: 1晚餐過後,盡量不要讓孩子攝取太多水分,孩子若戒不掉睡前喝一瓶奶的習慣,可以用餐後3小時帶他去上一次廁所。通常孩子如果睡前2小時不要喝太多水,且睡前上過廁所,到隔天早上膀胱的積尿都不會太多。 2如果進展不佳,家長可能要半夜叫孩子起來上廁所。6歲以上還會尿床者,應懷疑疾病的可能,須尋求專業小兒科醫師的協助。 3家長若不願意幫孩子重新包回尿布,可以使用防濕尿墊,不過孩子睡覺時會滾來滾去,效果可能不大。 男女寶寶如廁訓練差異∼ 男女寶寶在如廁訓練上,除了解尿的方式不同外,沒有太大差別。由於男寶寶要自己握著陰莖且站著解尿,須要運用較多大腿肌肉的力量,難度較高,而且容易因緊張而尿不出來,所以家長可先讓孩子從練習坐在馬桶上尿尿開始。待孩子能夠自己控制解尿的時候,再讓爸爸或哥哥帶著孩子上廁所,模仿及學習站著尿的方式,之後孩子就能慢慢進入狀況了。 初期孩子較難扶好陰莖,加上不太會測量距離遠近,會常常出現尿不準的狀況,故仍須家長協助。通常孩子至3、4後,雖然偶爾還是會對得不好,但大致上沒有什麼問題了。此外,訓練孩子站著尿時,使用小便盆或馬桶都可以,但因部份家庭馬桶較高,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小凳子,當然過程中父母的陪伴都是不可少的。 OK←→NG 影響因素大調查!! 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常遭遇的挫折包括: □孩子一開始就排斥使用小馬桶、便盆。 □孩子願意坐在馬桶上,但坐在馬桶上卻不能順利如廁。 □原本這禮拜都能照著父母的期望走,下禮拜又開始抗拒了。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形,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孩子還沒準備好,這時建議待1、2月後再開始。千萬不要採取高壓強迫,以免造成孩子反彈,何況孩子若已開始出現反抗期,家長的態度只會加重他反抗的行為,變得更為排斥如廁訓練。在沒有訓練的期間,家長可以選擇相關的如廁教材,讓孩子透過圖書、卡通獲得認同感,或請他觀察兄姐的情況,藉以引發他的學習動機。 另一方面,有些情況如家裡遭遇變故,或有新成員誕生時,原本的大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退化的行為,這時家長不用太過擔心,應給予孩子適應的時間,如果是後者,通常只要給予適度的關愛,不要讓孩子覺得新生的弟妹搶走爸媽對他的愛,都能慢慢地接受訓練。 此外,有人提到夏天比較容易訓練,這是因為冬天的時候比較頻尿,所以失誤的機會較高,加上冬天衣物比較厚重,孩子可能還沒脫好褲子就以經尿濕了,增加衣物清理的負擔,反之夏天只須穿著小褲褲訓練,相對比較方便。不過如果相關條件能夠克服的話,季節上倒沒有嚴格限制。 帶孩子外出,如廁問題多多!! 許多家長反應道,帶孩子外出時,到達定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廁所,還有外面的如廁環境可能不盡理想等。王萱鎮表示,孩子能夠憋住的時間較短,而且部份能力未臻完善,面對外出常見狀況,解決辦法包括: ★SOS∼蹲式馬桶難度高?! A:外面的蹲式馬桶規格較大,而較小孩子可能腿不夠長,還有要把褲子褪到大腿以下且蹲著一段時間,需要大量運用下半身的利力氣,故建議家長抱著他解尿、排便。 ★SOS∼坐式馬桶髒兮兮?! A:家長可以比照上述的作法,抱著孩子上廁所。如果小男生要站著尿尿,家長應將他扶好,並且協助他扶著陰莖。 ★SOS∼較長車程怎麼辦?! A: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不妨直接包著尿布出門,至於較大的孩子,旅途中每到一個定點如加油站等,便可帶孩子去上廁所。如果擔心的話,可能還是要準備一些尿片喔! 【專家小檔案】 王萱鎮 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大醫院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研究員、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育兒生活》 2008�6月號 (資料來源:育兒生活 提供)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2&subid=1&cid=621

誇獎孩子別總用「你真棒」

2008年04月09日
公開
44

誇獎孩子別總用「你真棒」   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給予適當稱讚是教育孩子重要的方法。但是,稱讚,像青黴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需要有一定的標準,包括時間和劑量,以防引起過敏反應。  三大原則   1.誇具體不誇全部「寶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裡,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歎和讚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於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讚賞的語氣。   家長隨口的誇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許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   2.誇努力不誇聰明「你真聰明!」——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採取迴避,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後,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對另一半說:「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接著給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結果2/3的被誇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3.誇事實不誇人格「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誇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誇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家長的稱讚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讚美。他們會怎麼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讚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三大竅門   1.留心孩子的努力真正做到「誇具體」「誇努力」,家長首先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瞭解。有時你親眼看見孩子付出的努力,在總結孩子成績的時候,不妨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來。比如孩子寫完作文後,你可以說:「文章的開頭很好,你能想出這樣的開頭實在不容易;中間的描述能感覺出你經過了仔細的觀察。結尾的一句話也比較精彩,用它來點題很恰當……」這樣,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費的辛苦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   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關係,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這中間不失時機地加以適當的點評,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益的讚美。   2.誇孩子別嫌「囉唆」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看起來既省事又符合鼓勵為主的教育精神。其實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 ★誇獎孩子也要講究原則 ■ 39健康網   所以當瞭解了「誇具體」原則時,很多家長開始很難適應,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些什麼。很簡單,教你一招--好話不嫌「囉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揚語,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囉唆?這就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話語描述孩子的努力,結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鳴,誇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把誇獎當「預防針」誇獎不僅僅是事後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牴觸時,可以事先誇誇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演員宋丹丹在新書《幸福深處》中就有這樣一段:有一次兒子巴圖生病,我對小阿姨說:「我發現巴圖和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別的小孩兒吃藥都哭,可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這一點他和別的小孩兒真的不同。」然後我把中藥端給他。他捧著碗,燒得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閉著眼睛一口氣就把藥喝下去了。我們大家都讚不絕口。從那次起,多麼苦的藥他都不怕。   試試這樣誇孩子   有益的稱讚:我喜歡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風趣。   (孩子的感覺):我的品味不錯,我可以信賴自己的選擇。   無益的稱讚:你總是這麼體貼。   有益的稱讚:非常感謝你今天洗了盤子。   (孩子的感覺):我很負責。   無益的稱讚: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有益的稱讚:你的作文有幾個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覺):我也可以有創造性的。   無益的稱讚:你寫得不錯,當然了,你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描述性的語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積極結論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從我們的話中對自己作出結論,事後還會默默地對自己重申。會使他們對自己及周圍的世界抱有積極看法。

孩子被欺負,父母能做什麼?

2008年04月08日
公開
59

(取自康健) 孩子被欺負,父母能做什麼? 他無精打采不想上學,放學後悶悶不樂,退縮自閉,有可能在學校被霸凌了。如何幫助他面對? 文.文.吳若女 攝影.陳德信 2008/04 康健雜誌 113期 兒童福利聯盟2007年9月公布「校園霸凌現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六成的國中、國小學生曾有被霸凌欺負(bully)的現象。 其中又以「關係霸凌」和「言語霸凌」最普遍。100個孩子有80個曾被同學排擠(關係霸凌)。而有70多個孩子說曾被人嘲笑或取難聽的綽號(言語霸凌)。 甚而還有三成的孩子曾經被「肢體暴力」欺負過,甚至有校外幫派介入助陣尋仇,是校園中最應注意的紅燈。 其實,許多父母心裡都擔心過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是否被人欺負?如果有,又該如何處理? 如何不讓孩子成為無辜的受氣包? 給孩子正面的支持與方法 兒福聯盟的執行長王育敏建議,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被人欺負時,先別驚慌失措,出現過當的情緒或行為反應,而是先了解事情的通盤始末,也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可訴說、可依靠的對象。 有些孩子的互動是屬於玩笑、捉狹戲弄的性質,大人如果過於緊張或過度保護,也會讓孩子反應過度,無法與人正常交往。 台北市敦化國中特教組組長李雅棻也提醒,有七∼九成的欺凌行為是從玩笑開始,當施暴者發現戲弄好玩有趣時,會有進一步的行動,因此,「一開始就要有適度的反應。」 比如說,教會孩子面對不喜歡或讓自己不舒服的嘲笑戲弄時,要適度堅定的告訴對方:「對不起,我不喜歡你這個樣子」或「我不想幫你去做什麼」、「我不應該讓你看我的考卷」等等。 但如果碰到明確的欺侮霸凌,《校園暴力——別讓孩子成為沉默受害者》的作者琴.莎舒則建議,父母應輔導孩子在非暴力、非報復的情況下,找出解決之道,對孩子的幫助會更大。 當孩子碰到欺凌時,是要小孩「拚命」還是「逃命」,一直是父母心中的疑惑。不過,許多校園與暴力研究都顯示,以暴制暴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只有讓惡人的拳頭下得更重,而且也是教孩子使用暴力。 李雅棻就看過一位媽媽在得知孩子被欺負後,並沒有立刻衝到學校找老師或施暴孩子算帳,而是先問孩子有什麼想法和感覺?經過討論,從孩子口中找到一個可行策略,本來她想去學校跟老師溝通,但孩子還是希望自行處理,最後事情圓滿落幕,孩子也沒再被欺負。 李雅棻強調,跟孩子們討論出一個正確的方法,會比立刻出面幫他們解決來得好,而且也可以從中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當孩子因受欺凌而哭泣難過時,也要給他們適度的安慰與溫暖,而不是只有求好心切的責備他們「要堅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分區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亮吟建議,抱抱受傷的孩子,給他們支持,肯定他們的正向優點,有助於他們平復難過。 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成為受氣包 至於孩子為什麼會受到欺負,也是父母接下去應積極了解的重點。 「受害的孩子很少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成為受害對象,但有些特質讓他們容易成為下手目標,」維吉尼亞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也是臨床工作者彼得.薛拉斯(Peter Sheras)提出重要關鍵。 比如說,身型明顯與人不同(塊頭過大或過小)、身體有缺陷或失能(如一口爛牙)、笨手笨腳或動作不協調、過於害羞或敏感、有家庭問題讓小孩難堪、抵禦欺侮的社交能力不足、缺乏自信或沒有安全感、沒有朋友、穿戴特殊(過於貧窮邋遢或過於炫耀奢華)。 由此上述研究,其實可調整或改善孩子的狀況,減少他們成為受氣包的機會。 《校園暴力》的作者莎舒就建議,盡可能別讓孩子與眾不同,讓他們跟著同年紀的衣著髮型走,但也不要過度炫耀時髦,免得成為勒索的對象。別讓孩子留有一口爛牙,想辦法改善嚴重的青春痘或皮膚問題。如果孩子有無法改變的特徵或肢體缺陷,也要想辦法讓孩子接納它們,肯定自己。 培養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不輕易被激怒或恐嚇,教他們不要太在意別人的嘲笑。也鼓勵孩子多說請、謝謝和對不起,與人建立友善禮貌的關係。教孩子多以謙虛、尊重和欣賞別人的態度多交朋友,減少自己落單被欺的機會。 總之,當孩子有自信與能力面對自己、面對人際壓力時,就比較不容易成為惡霸的受氣包。 推薦閱讀 《校園暴力——別讓孩子成為沉默的受害者》,遠流出版 《戰勝校園暴力》,新苗文化 《拒絕校霸,快樂上學》,新苗文化 《解決學童欺凌問題》,新苗文化

三個提升多元智能的遊戲

2008年02月11日
公開
48

(轉貼) 有空再來跟小朋友來play play.. ************************************** 三個提升多元智能的遊戲( 上 ) 用對方法教出潛能無限的寶寶∼   一般家庭中,有兩種常見的家長:「百般溺愛型」和「望子成龍型」,這兩種類型的教育各有缺失。所以,我們應該找到更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出最優秀且快樂的孩子。 ☆你是哪一型父母?   「百般溺愛型」的父母總認為,寶寶是最珍貴的寶,恨不得幫他做所有的事,捨不得讓他吃半點苦,有些自理能力總認為孩子長大了就會。結果孩子缺少了訓練的機會,生活上依賴大人、情緒上依戀大人,變得什麼都不會做。實際上,有些事情孩子越小越容易學,過了一定時期反而很難學會了。    「望子成龍型」的父母正好相反,總認為教育就是積極的訓練。例如,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鄰居的小孩學小提琴,我家的小孩就要學鋼琴;看到別人的孩子會背唐詩,自己的孩子不會,就覺得很不安,想盡辦法要讓孩子多學點東西。這些大人強加給孩子的教育佔用了孩子寶貴的精力和時間,結果卻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壓力,孩子的能力反而不能正常地發展。   神童不是逼出來的,孩子的教育應該循序漸進,不同的階段,就要採用不同的方式來教育。如果只是把孩子看作大人手中可以任意揉捏的麵團,這樣是無法讓他們健康的成長。 寶寶的潛能發展需要培養   人類的寶寶與其他動物的寶寶有很大的區別:動物寶寶出生時比人類寶寶成熟得多,人類寶寶出生時卻顯得十分「無能」,他擁有的潛能還需要在家庭、在社會環境中得到啟發,才能慢慢地表現出來。   不過,人類寶寶的軟弱無能其實是他的優勢,因為這樣一來,他更容易接受環境的影響。適宜的環境會使他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而不適宜的環境則會妨礙或壓制他的潛能。   根據這些特點,尤其對嬰幼兒來說,「教育」的意思並不是由大人教給他什麼,而是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誘發孩子的潛能。 ◎順應寶寶的個別特點   從出生到長大的過程中,人類的寶寶都有些共同的發展規律,稱為年齡特點。   然而,世界上從來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即使雙胞胎也不相同。因為同樣年齡的寶寶從父母身上得到的遺傳因素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受到的影響也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個別特點。   從出生到4歲,是大腦發育的敏感期,此時孩子生活環境越豐富,他大腦形成的神經網路就越複雜,孩子就聰明、機靈;生活環境貧乏,孩子的智能發展就慢。因此專家認為,孩子從出生到4歲是教育的關鍵期。另外,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孩子對環境中的各種刺激會表現出不同興趣,例如,有的孩子對顏色鮮豔的東西特別喜歡,有的孩子一聽音樂就很開心,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效果會更好。 ◎良好的情感教育很重要   80年代以來,在教育方面,心理學家提出過許多的新理論。其中,所謂「多元智能」的概念是發現人類有八種不同的智能,包括:語言智能、音樂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內省智能、人際智能、自然智能。多元智能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觀察及瞭解孩子的個別特點。   另一種研究提出了與智商(IQ)相對的情商,也就是很熱門的EQ,又稱為情感智能。研究發現,許多事業成功者的素質中,情感智能比智商更為重要。而多元智能中的內省智能和人際智能與情感的關係最為密切。   寶寶出生第一年內情緒發展特別迅速,這時爸爸媽媽和他進行情感交流,或者他自己看到周圍人們之間的情感關係,都是他學習的榜樣。在父母不和的家庭,寶寶雖然聽不懂爸爸媽媽的爭吵,卻會留下深刻的壞印象;或是寶寶小時候,人們對他很冷漠,以後他就會用這樣的經驗對自己遇到的事情做出反應。所以,情感是孩子在嬰幼兒時期一個很重要的學習。 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寶寶大腦主管情緒的部位發展很早,嬰兒近1歲時大腦控制情緒的部位開始發展,2歲能發揮作用,4歲已較成熟,良好的情緒發展對其他智能的發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這個時期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對他一生各方面發展都有重要作用。幼兒蘊藏著巨大的人體潛能,這種潛能就像地下礦藏,有待於人們去探礦、去挖掘、去利用。幼兒潛能的開發程度如何,取決於循序漸進的科學方法。幼兒期教育的循序漸進,就是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創造適宜的環境、從孩子個別特點入手以誘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裡成長。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 三個提升多元智能的遊戲( 下 ) 三個趣味遊戲,提升多元智能∼   本期三個遊戲對於提高幼兒的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語言智能和人際智能都有很大幫助,請家長帶著寶寶來試試看吧! 遊戲名稱:巧疊金字塔 遊戲目的:學習階梯結構排列、學習數數、辨色,發展思維敏捷性。 遊戲材料:小型積木或中型積木 貼心叮嚀:孩子們非常喜歡將積木向上堆積,物體越來越高,孩子的成就感就越強。   但由於他們不太會掌握疊高積木時的重心與平衡,所以,搭得太高了,積木就會倒掉。當然,積木撒落一地的聲音也會使他們感到興奮。因此,在反覆操作的活動中,我們可以設想構造一個主題。例如:金字塔、桌子、床等,以引發孩子對空間位置的想像和肢體動作的協調性。 △超酷玩法: 1.選取最大的積木鋪在底層當平台,將大的積木放在底層上面,小的積木放在大積木上面的中央。重疊加高時,要將積木連接處上下,左右對齊,這樣,重心與平衡才會一致,金字塔就不會倒了。 2.根據搭建的金字塔,讓孩子數一數共有幾層階梯?各階梯又是什麼顏色?使孩子對數的組成及排列,辨別顏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專家看法:   對於幼兒來說,遊戲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是一個思維活躍的過程,也是能力發展的一種方式。在疊金字塔的遊戲過程中,幼兒可以透過語言、數學、視覺、動作、想像等各個領域的表現,來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 遊戲名稱:趣味骨牌 遊戲目的:學習按順序排列,訓練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幼兒動手能力以及合作性,發展創造思維。 遊戲材料:小型積木 貼心叮嚀:大家都看過推骨牌遊戲。如果成功的話,積木就一根根倒下,直到最後一根為止。這種遊戲可以訓練孩子們的觀察力、分析力、思維力,同時培養他們的細心和耐心。 △超酷玩法: 1.把多塊積木先一一豎著排好,之間的距離要小於積木的長度,再把第一個積木輕輕往後推,如果成功的話,就立刻一個跟一個地倒下來,直到最後一個變換出美麗的圖案為止。 2.在整齊地排列積木時,可以數一數共由幾塊積木組成?同時目測一下積木之間的距離是否相等? *專家看法:   幼兒時期,幼兒的活動是以遊戲為主,不同的遊戲所表現出的發展重點也各不相同。例如:數學智能遊戲主要是發展幼兒的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能遊戲主要是發展幼兒的想像力、觀察力、創造力。 遊戲名稱:划船 遊戲目的: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發展幼兒的肢體動作。 貼心叮嚀:孩子們經常會玩一些比較簡單的雙人遊戲,例如:拍拍手、家家酒、跳格子等。   這些遊戲都具有一定的合作性和協調性,同時也是幼兒在語言、人際關係方面的展現。 △超酷玩法: 1.兩人一組,一前一後坐在草坪上。前一幼兒做划船動作,後一幼兒雙手搭在前一幼兒的雙肩上,兩名幼兒的動作應一致,感覺就是在划船。而且可以邊前後搖動身體邊唱兒歌: 白浪濤濤我不怕 掌起舵兒往前划 撒網下水把魚打 捕條大魚笑哈哈 *專家看法:   遊戲是幼兒的一種學習工具,是促進其智力發展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使幼兒的思維和行動相結合來展示自我能力的多面性。當然,互動性很強的遊戲對社會性發展也比較大,進而促進了幼兒的人際發展。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培養寶寶的情緒和社交技巧

2008年02月10日
公開
45

培養寶寶的情緒和社交技巧 創造力更勝死讀書∼   很多都說:三歲定終身,這頗有道理。但是我覺得很多人因此而有了誤解,認為三歲前就該教寶寶很多知識,例如背唐詩、認字、學英語、算數等等,事實上,這不是很正確的做法。   我在加拿大的圖書館借過一些早期教育的錄影帶,這裡的教育專家也認為,0∼3歲是寶寶大腦發展和人格定型的關鍵期。但是他們認為大腦發展主要是智力和創造力的發展,並不是記憶知識。 □寶寶最需要的刺激方式   他們把嬰兒的大腦比擬成電腦,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嬰兒大腦各細胞間發生聯繫,就仿佛電腦通電後,各路電線互相聯繫,產生很多的功能。怎樣的外界環境會幫助嬰兒大腦細胞聯繫呢?那就是空氣、食物、溫暖的照顧、安全的棲身之地、愛和被保護,另外很重要的就是:遊戲。   爸媽和寶寶說話,眼神進行接觸,唱歌、講故事、讀書給他聽,與他一起遊戲,都能刺激他大腦的發展。專家認為,唱歌、遊戲、閱讀、美術、勞作及外出活動能幫助寶寶的智力充分發展,能發掘他們的創造力,而記憶類的知識則可以留到三歲後學習。 ■家庭作業培養的是創造力   舉個例子,加拿大的寶寶帶回來的家庭作業不是要背多少書,抄多少生字,做多少算數題,而是用畫筆畫出自己的家人和生活,獨自用木棍、色紙等製作一個東西,如房子或小船;或者在學校裡告訴同學自己假期裡讀了什麼書,有什麼內容?喜歡嗎?為什麼喜歡?總之,這裡寶寶交給老師的作業是「千奇百怪」、趣味橫生的。我覺得,這樣的教育才能真正培養創造力和思維。   另外,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即team work。給寶寶們的作業也常常是讓幾個寶寶一起完成及製作,一起完成一幅畫或者其他什麼東西,只有參與者互相配合協調才能成功完成任務,講個人英雄主義是沒用的。看這邊的卡通片,team work精神也始終貫穿其中,小動物們都是互相幫忙的。不同於個人英雄的主題卡通。當然啦,我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單一主角的卡通片,只是我覺得,如果故事能多展現一些team work精神對寶寶幫助會很大。因為寶寶長大進入社會、參與工作,都需要團隊精神。在北美,這邊的工作環境很講究團體合作,所以他們也很注重寶寶的情緒智商(EQ)和社交技巧(social skill)的培育。 □社交技巧更重要   舉個例子,一個人讀書成績很好,每科都九十幾分,常常名列前茅,但不出聲、不愛說話,一說話就和人爭執,沒有朋友,除了讀書沒什麼特別嗜好。畢業後工作,不懂與同事相處,無法與上司溝通,無人說他的好話,此人在事業上怎麼會成功? 再舉個例子,一個人讀書成績一般,但他對自己有信心、與人相處愉快、樂於助人,除了讀書還興趣廣泛,經常參與其他對身心有益的活動,如打球、爬山、下棋、攝影等等。他也是畢業後開始工作,不同的興趣給他不同的話題、能與不同人相處,他與同事相處融洽、又樂意幫助有困難的同事,能與上司說說笑笑、提供不同建議給上司。上司喜歡他,同事稱讚他,你說如果要提升一個人做主管,上司能不考慮他嗎?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小夥伴的力量 幫助孩子開發人際智能

2008年02月09日
公開
44

(轉貼) 小夥伴的力量 幫助孩子開發人際智能(上)   3∼4歲左右的孩子會開始自行尋找小夥伴。他會發現每一個小夥伴都有不同的特點。有些夥伴會和他持續來往,而有些則不會,父母可以透過一些方法,讓孩子慢慢地學會組成他自己的社會關係網。   當孩子長到3~4歲的時候,小夥伴們對孩子的影響開始日益顯著,孩子也逐漸學到如何與同齡的小夥伴相處:一起玩遊戲、一起分享玩具和零食……。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與同齡人的交往意願也在不斷增強。對父母親而言,這是開發孩子人際智能,以及培養社交能力的絕妙時機。孩子喜歡和小夥伴一起玩,這是孩子的天性,因為融入同伴群體,才能進一步發展人際能力,與小夥伴建立友誼,同時也建立孩子的歸屬感和集體意識。   孩子的人際交往智能一般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而成的。父母親應該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教育契機,對孩子進行教導,讓孩子明白,能關注其他人的感受,並主動幫助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友誼。如果孩子和一些小夥伴合不來,父母親不要強求他去和別人交往,要知道並不是每個孩子的脾氣、個性或習慣都適合做朋友。而父母親的作用則是經常鼓勵孩子去結交朋友,經常邀請孩子的夥伴一起外出遠足或者來家裏玩。孩子對於能向夥伴們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都會有很強的自豪感,這也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尊心。 ★學會互相分享   父母親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鼓勵孩子學會與小夥伴分享東西,改正孩子獨占、爭搶等不良習慣。如果孩子能夠學會感受其他人的想法,那麽就會逐漸放棄「自我中心」的思想,與夥伴一起玩時,就會學著協商解決問題。例如,很多3〜4歲的孩子在爭一個搶手的玩具時,都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此時,父母親需要在一邊看著,如果發現孩子們開始吵鬧甚至發生廝打行爲,要馬上制止。您要教導孩子用語言來溝通,而不是依靠武力或是發脾氣來解決爭端。   父母親也要注意,當您自己處於情緒暴躁的時候,在孩子面前要盡量保持平靜,不能失控。否則,孩子在情緒暴躁時就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親發脾氣時的舉動。 ★善用「扮家家酒」遊戲   由於這個年齡層的孩子,腦海裏充滿了奇思妙想,而且經常會和小夥伴一起玩各種「扮家家酒」遊戲。此類遊戲很能幫助孩子用行動和語言來進行溝通,使他全神貫注於遊戲設定的情景當中。而且「扮家家酒」遊戲還能讓孩子有機會扮演他喜歡的各種角色。這樣一來,孩子可以嘗試瞭解一些複雜的情感,例如同情、殘酷、悲傷和愉快。父母親需要給孩子和他的夥伴提供遊戲需要的小道具,例如自製的戲袍、各種舊衣服、塑膠的杯子和碗…等,然後就讓孩子在假想的世界裏盡情遊戲吧!  (待續)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 小夥伴的力量 幫助孩子開發人際智能(下) ☆小夥伴的影響   有時候,為了得到夥伴的認同,孩子就會有動力去做一些父母親做夢也想不到的意外舉動。例如,3〜4歲的孩子忽然變得喜歡吃綠花椰菜、願意睡午覺,以及不再抱著某件玩具不放。原因很簡單,因爲他的夥伴也都這樣做;而當父母親提出同樣的要求時,就不那麽奏效了。由此,父母親可以瞭解到小夥伴對孩子的影響力,特別是對孩子的行為舉止、飲食習慣、睡眠模式等各個方面都有積極影響作用。   同時,孩子由於受到小夥伴的影響,在思維方式上也可能有很大的改變。這意味著父母親早期對孩子教導的行爲規範可能會被破壞。同時孩子也開始發覺除了家裏所教導的規範以外,還存在其他的價值觀和做法。因此,孩子可能會要求做一些以前不被父母允許的事情,以測試他的新發現,例如看更長時間的電視、吃速食或者要求買更多昂貴的玩具。當孩子在某一時期不斷的反抗父母的要求或者經常表現出叛逆心理時,父母親不必為此憂心忡忡,只要不讓孩子看出他的叛逆行為奏效,孩子就慢慢會對此類惡作劇不感興趣了。然後,父母親就得找機會改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學習人際交往5要訣   對許多孩子來說,交朋友是很自然的事情,那麼這種與同齡人交往的能力是怎樣來的呢?有些孩子天生就具有好交際的個性,這一天賦使得他善於結交小夥伴。而大多數孩子是從模仿生活周圍的成年人(如父母、親戚、老師和保姆等)的一舉一動開始學習交朋友的技巧。以下5項要訣,父母親可以有計畫的引導孩子學習,以增強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寬容   教導孩子不要挑剔別人的行爲舉止、穿著打扮和日常習慣。要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學會接受別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不要一味地嘲笑和批評別人。 ★友愛   引導孩子體驗與朋友一起遊戲的快樂,學會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學會待人友愛,讓孩子能關注別人的感受,樂於幫助別人。 ★感謝   當孩子幫著做家務,或者做了其他好事,父母親要給孩子積極的回饋,讓他瞭解到受人感激的自豪感。同時,孩子在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也學會感謝別人。 ★禮貌   父母親最好能言傳身教地教導孩子,在和別人交往時,要表現得有禮貌。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禮貌用語,同時也要在行爲舉止、舉手投足間表現得彬彬有禮。 ★信任   父母親要讓孩子明白「信任」的含義,讓孩子學會如何建立一種相互幫助和信任的夥伴關係,和朋友一起解決問題、共同完成任務。要教育孩子有自信,也要信任朋友。  (完)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提升孩子的表現潛能

2008年02月08日
公開
45

(轉貼) 提升孩子的表現潛能   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只有充分提升孩子的表現欲,才能更好地融入夥伴當中,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中更具競爭力。以下我們就來談談要如何培養孩子早期的表現潛能。   在春節期間時常有親友來家中做客,靜靜的爸媽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   春節期間家裏來了許多客人,靜靜的小臉漲得紅紅的,一個勁兒地往媽媽身後躲;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如果讓她唱歌、跳舞和講故事,她總是低下頭,緊張得半天開不了口;偶爾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她永遠都聽別的小朋友的安排,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靜靜的爸媽工作都很忙,平時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較少,面對孩子在春節期間表現出來的種種被動、退縮的行為,他們非常著急,迫切希望改變這種狀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孩子在陌生的場景或遇見陌生的人,都會表現出一些緊張和不安,這時爸媽不必操之過急。 對此情況,我們對年輕的爸媽有以下幾點建議: ★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投資   美國心理學家坎貝爾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爸媽和長輩要作出相應的“精神投資”。爸媽要注意及時表揚孩子的優點,使他們為自己驕傲,從而更好地建立自信心;要深情地注視孩子,和孩子進行溫馨的身體接觸,一心一意地關心孩子。 ★採用技巧提升表現力   內向的孩子一到幼稚園或置身於集體中,就一句話都不想說,爸媽可以在親朋好友面前,經常性地舉辦“講故事”、“唱歌”和“才藝表演”等活動,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要求表情自然、大方,爸媽應及時給以鼓勵。 ★在遊戲中培養主動性   鼓勵孩子參與小團體的遊戲,以此來結識小朋友,在玩耍中彼此之間産生友誼或糾紛,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有益的。在各種糾紛的解決過程中,會使孩子學會如何有效地解決與人相處的實際問題,增強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請老師幫助指導   在幼稚園的集體生活中,最能鍛煉孩子的能力。家長要做個有心人,主動與老師聯繫,告訴老師自己孩子的特點、興趣愛好等,請老師多關注孩子,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老師也會鼓勵小朋友之間相互交流,讓他們從中感受到樂趣,提升孩子的表現欲望。 ★在生活中訓練孩子   建議孩子經常把小朋友帶到家裏來玩,媽媽可以設計一些生動、有趣的小遊戲,增強孩子的參與意識;全家外出時,可以讓孩子問路、購物;在家裏,可以讓孩子接電話等,鍛鍊孩子與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如果孩子早期表現潛力不突出,爸媽也不必灰心,大器晚成確實存在。早期出現的天賦不一定會永遠伴隨著孩子成長,潛力需要精心培養和不斷激勵,成功的孩子來自於持之以恆的鼓勵和信念。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促進嬰幼兒身體動作發展的遊戲

2008年01月25日
公開
46

促進嬰幼兒身體動作發展的遊戲 採訪�陳姵樺 攝影�于魯光 遊戲提供�長庚護專幼保科專任講師 張翠娥 長庚護專幼保科專任講師張翠娥張翠娥表示,嬰兒出生的頭一年,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動作能力的建立,包括抬頭、翻身、扶坐、獨坐、爬、站、走。第二年從走到跑、簡單的跳躍動作,第三年可以雙腳跳、騎三輪腳踏車、投擲球……等。基本動作能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每一個動作發展的里程,就帶領孩子向寬廣的世界更邁進一步。 遊戲1 包春捲 適用年齡︰0個月∼3歲。 環境準備︰床單、被單或毛巾被擇一。 遊戲目的︰提供身體觸覺刺激,經歷翻滾經驗。 遊戲方式︰ 讓寶寶躺在床單或毛巾被上,只露出頭在外面。 像包春捲一樣滾捲起來。 拉住被子的一邊,讓寶寶滾出被單外。 觀察重點︰觀察嬰幼兒是否喜歡此活動,觀察嬰幼兒是否能順勢自行翻滾。 注意事項︰最好選在通舖式的床上或在地板上鋪上軟墊。可利用睡前或睡醒時做。孩子若是早上不肯起床,就可以和他玩這個遊戲。 遊戲2 不倒翁 適用年齡︰3個月∼3歲。 環境準備︰木板地或軟墊地板。 遊戲目的︰提供前庭平衡覺刺激,提供身體觸覺刺激,提升頸肌耐力,促進親子感情。 遊戲方式︰ 把嬰兒抱坐在腹部,雙手抱住嬰兒。 大人做仰臥起坐,孩子隨著大人如不倒翁般前後擺動。 (做此遊戲時,家長可隨口唸唱不倒翁的兒歌︰「說你呆,你很呆,鬍子一把像個小小孩。說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來」) 觀察重點︰先讓嬰幼兒俯臥地板上,觀察其是否會自己抬舉頭來。能夠獨立抬頭的孩子,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做此遊戲。 注意事項︰還不會獨立仰頭的嬰兒要特別注意保護其頭部安全。嬰兒趴臥大人胸膛時,大人腳彎曲,等坐起後,讓嬰兒頭靠著成人的腳,慢慢滑躺下去。做此遊戲次數隨意,視個人體力而定。 遊戲3 彎彎路 適用年齡︰10個月∼3歲 環境準備︰拖鞋數雙或雙色腳印。 遊戲目的︰增進走、跑、跳的動作機能。促進敏捷反應力。 遊戲方式︰ 牽手走彎路──當寶寶會站,能牽著媽媽的手走路時,可在家裡客廳無物的地面上擺拖鞋,由媽媽帶著跨步走。 獨自走彎路──等寶寶能獨立走穩後,可讓寶寶學走彎彎路。等寶寶會雙腳跳後,可改用雙腳跳,更大後,還可用單腳跳。 圓圈圈──也可將拖鞋擺成圓圈,繞著走、跳、蛇行都可以。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走、跑、跳時會不會動作不穩或絆倒。 注意事項︰注意不要讓寶寶拿拖鞋放入口中當咀嚼的玩具。 幫助身體認知的遊戲 初生嬰兒對自己身體形象的知覺是模糊的,要透過摸索、接觸才會慢慢知覺到,例如︰嬰兒透過接觸會知道原來這是我的手,它可以抓東西、取食物;這是我的眼睛,它可以看到其他物體。這些身體形象認知的形成,是藉由大人不斷的伸出手告訴嬰兒︰眼睛看媽媽這邊、用你的小手抓抓看……,這種不斷用語言、身體探觸與實物探索的聯結,來建構嬰幼兒對自我身體形象的認知。 遊戲1 親子蹺蹺板 適用年齡︰2歲∼3歲。 遊戲目的︰增進肢體運用計劃能力。促進動作模仿力。 遊戲方式︰ 媽媽與小孩面對面、手牽手,當一方站著時,另一方就要蹲下去,像個蹺蹺板一樣,可以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兩人對坐,媽媽的腳將小孩的腳套在內層,雙手拉好,一個往後躺,另一個就往前傾,這樣一來一往就像蹺蹺板一樣。 兩人面對面,做蹺蹺板動作,也可當小飛機,一邊高一邊低。(可配合兒歌音樂做上述的動作)。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是否能配合動作,做出高低姿勢。面對面模仿時,是否有左右相反的動作。 注意事項︰注意兩人之間的距離,不要拉傷幼兒。 遊戲2 萬能強力膠 適用年齡︰1歲6個月以上。 遊戲目的︰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知覺身體各部位的功能。 遊戲方式︰ 媽媽把手伸出來,放在寶寶頭上說︰「哇!黏住你的頭了!」可故意裝著拔不起來說︰「唉呀!怎麼拔不起來!」然後再黏其他的部位。 與寶寶對坐,媽媽示範各種轉頭動作,最後故意不小心,頭與寶寶的頭黏住了。(可換身體不同的部位重複上述的步驟) 讓寶寶主動出擊,去黏媽媽的腳或肚子等部位,並讓寶寶說出身體各部位名稱。(可以同時黏住二至三個部位)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是否會模仿說出身體部位名稱。觀察寶寶能不能主動出擊。 注意事項︰先由大人示範說出身體部位名稱,再鼓勵寶寶說出。 遊戲3 磨豆漿 適用年齡︰3個月∼3歲。 遊戲目的︰促進身體協調運用能力。提供身體觸覺刺激。 遊戲方式︰ 嬰兒仰躺,或由大人抱坐在膝上。大人用手抓住嬰兒的雙腳,讓雙腳的腳掌相對。 使嬰兒雙腳掌如磨豆漿狀,口唸︰「磨豆漿呀!磨豆漿呀!豆漿一碗多少錢?」當唸到錢時,就把嬰兒的雙腳往外翻。 媽媽握住嬰兒的腳左右搖擺,一邊唸︰一塊錢、兩塊錢、三塊錢……。 最後媽媽抱著嬰兒躺下。 觀察重點︰一歲以上的幼兒可無意間問問他說︰「磨豆漿!」觀察寶寶是否會自行抬舉起雙腳,準備做動作。 注意事項︰抓握寶寶手腳時,請注意手腕力道、姿勢,不要傷及幼兒。 增進感覺發展的遊戲 視覺辨識、聽覺辨識、視覺追視、觸知覺、視聽動協調以及記憶能力等是建構嬰幼兒感官和感覺的基礎,這些能力發展的好,寶寶的感官、感覺才會有好的發展。 遊戲1 今夜星辰 適用年齡︰10個月∼2歲6個月。 環境準備︰手電筒或是鏡子。 遊戲目的︰加強視覺追視能力。經驗光線的變化。觀察光與影的關係。促進視動協調能力。 遊戲方式︰ 媽媽先把家中的燈都關掉,並打開手電筒,讓幼兒不會害怕,和幼兒說要去找星星在哪裡。 請幼兒找一找手電筒的光影(即星星)在哪裡,媽媽可以隨時晃動手電筒,移動光影的位置。也可以打開一盞燈,用鏡子反射光影,讓幼兒找光影在哪裡?並隨時移動,看幼兒視線的變化。可讓幼兒用手去抓光影。 觀察重點︰觀察幼兒的視線是否會隨著光影移動而移動,或是固定在同一個方向。 注意事項︰光影移動的速度不可以太快,以免幼兒跟不上而喪失興趣。 遊戲2 胖子、瘦子、捏鼻子 適用年齡︰2歲∼3歲。 遊戲目的︰促進幼兒聽覺與視覺的協調性。刺激幼兒反應力的發展。 遊戲方式︰ 請幼兒跟著動作唸︰「胖子、瘦子、捏鼻子」。胖子的動作是學大胖子走路的樣子,瘦子的動作是學瘦子走路的樣子。 等幼兒熟悉上述的動作後,再變化做相反的動作,如︰媽媽說胖子,並做胖子的動作,但小朋友必須說瘦子,並做出瘦子的動作。 可以想像更多相對的動作,如︰高個子對矮個子,大巨人對小矮人。 觀察重點︰觀察幼兒的反應力,以及幼兒是否了解相反詞的意義。 注意事項︰先從具體可做動作的相反詞開始做。 刺激運動平衡的遊戲 張翠娥講師指出,身體的平衡需要適量的前庭刺激,過與不及均對身體平衡的發展有不良的影響。現在的家庭空間較小,提供孩子的跑跳空間不足,所以現代孩子普遍有前庭刺激量不足的情況。前庭刺激量不足,會影響身體的平衡感和空間的位置判斷,若至發展精細動作的年齡仍未改善,則會使精細的視動協調動作發展不良,而導致讀寫的困難,所以適度的前庭刺激活動,可說是平衡動作的重要糧食。但要注意的是,前庭活動多為加速、減速、旋轉的動作,不宜在剛吃完奶、吃完飯或吃過東西後進行,否則易有嘔吐現象,飯後一小時至三小時是最適當的時間。 遊戲1 坐飛機旅行 適用年齡︰1個月∼3歲。 遊戲目的︰提供前庭發展刺激。讓嬰幼兒感受搖晃與速度。提供身體觸覺刺激。促進親子感情。 遊戲方式︰ 媽媽或爸爸仰躺在地,腳彎曲,抱嬰幼兒趴臥在小腿上。先上下左右輕晃幾下,讓小孩感受一下坐飛機的快樂。 口唸「飛機飛呀飛」,腳配合上下或左右較大幅度的晃動。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問他要飛到哪裡,地點由寶寶講,此時媽媽把腳緊靠胸膛,讓寶寶與自己更貼近。可重複此動作,次數不限,視大人體力與幼兒興致而定。 觀察重點︰大部份的嬰幼兒都非常喜歡這個動作,會玩得很開心。 注意事項︰當嬰兒頭已可以獨立撐起時,可讓嬰兒的頭懸空(不靠在腳上),以增強其頸肌的耐力。 遊戲2 升降機 適用年齡︰0歲1個月∼3歲 遊戲目的︰提供前庭發展的刺激。促進四肢的抓握力。 遊戲方式︰ 坐電梯──爸爸媽媽將雙手放在寶寶的腋下,將寶寶撐起,慢慢輕輕上下晃動,問寶寶要上幾樓?地球儀──同上動作,大人自己轉圈圈,讓寶寶享受旋轉的樂趣。 升降梯——媽媽伸出手臂讓寶寶抓吊掛在媽媽的手臂上,媽媽手臂輕輕上下移動。擺渡過江——方法同上,媽媽手臂朝左右方向搖動。 觀察重點︰觀察寶寶的表情是快樂、驚慌、還是痛苦。注意寶寶的抓握力是否會自行鬆落。 注意事項︰切記不能太快速上下劇烈搖晃。 http://www.baby-life.com.tw/baby-mother.com.tw/baby-life/good/good-2.htm

養個「好情緒」孩子的三種方式

2007年11月14日
公開
47

(轉載) 養個「好情緒」孩子的三種方式 增進自我覺察、調適情緒的技巧,不但有益於孩子交友和行為合宜,更能培養同理心和挫折耐受力,不會變成假面超人。 回想小兒子出生後,五歲老大的反應:「我才知道小孩子也會嫉妒,」從事金融業的潘曉梅笑說。有天她聽到嬰兒哇哇大哭,衝到房間一看,小baby腿上被捏了一大塊瘀青,老大一臉無辜杵在旁邊。  潘曉梅氣得差點動手打人,老大也嚇得哭了,聽著兩個兒子的哭聲,潘曉梅才驚覺自己疏忽孩子的感受。老大只是氣弟弟可以有禮物,大家搶著抱,並不是真的想傷害弟弟。  學齡階段孩子的自我覺察能力逐漸增加,也能透過別人的反應,判斷自己行為是否合宜。由於生活圈擴大, 許多陌生情境產生的困窘、嫉妒、羨慕、寂寞、罪惡感等情緒,常會使孩子不知所措。  入學之後,孩子在團體裡會被期待更高的自我控制和合作能力,學習分享、解決衝突;體會別人的感受和期待。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認為,這正是培養孩子分辨和調節情緒技巧的最佳時機。  高特曼的追蹤研究發現,如果父母能適當疏導孩子情緒,將有助於孩子行為合宜,懂得自我鎮靜,集中注意力,更有助於人際關係和課業表現。 別怕鬧情緒  在我們的文化裡,情緒似乎常被貼上負面標籤,打入冷宮。台北榮總精神部臨床心理師呂俐安指出,父母較在意的仍是智力(IQ)表現? A不太重視調節情緒的能力,多等到孩子出現自我中心、難搞、挫折耐受力不足等困擾時,才來求助。  有的孩子功課不好,最大的問題是出在人際關係弱,父母卻以為是孩子上課不專心。  令人擔憂的是,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小時候情緒被忽略也照樣長大,殊不知大環境已經改變,孩子必須面對更多的刺激和挑戰,圍堵、放任情緒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問題。  培養情緒智力(EQ),不是要「消滅」孩子的負面情緒,而是要幫助他覺察、區辨自己及其他人的感受,學習運用這些訊息做出適當反應。  因此孩子鬧情緒時,父母要做的不是跟著發脾氣或只是制止孩子,而須處理鬧情緒的原因,避免同樣的模式一再上演。  例如手足嫉妒,孩子偷打弟弟、弄壞東西,如果父母光生氣處罰,孩子反而更認為自己不被愛、不受重視。  較好的處理方式是先帶開孩子,讓他平靜下來。讓他了解自己為什麼吃醋:「你是不是因為媽媽抱弟弟沒抱你,所以不高興?以後如果你有這種感覺可以跟媽媽講,媽媽會很謝謝你提醒我。」當孩子知道情緒可以更適當、有效地表達,就不會故意犯規想引起注意。  但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是任孩子予取予求。  心理師呂俐安指出,有些父母太保護孩子,? 鼎馱狨章L度,如孩子跌倒了哭一下就急著安撫:「好痛好痛哦,都是地板不對害你滑倒。」孩子誤認自己的生活不該有不愉快,導致挫折耐受力低落,事情不順心就鬧情緒,難以適應家庭以外的人際互動。  即使孩子的情緒如山洪爆發,父母也不能兵敗如山倒,忘記先前的約束。明確告訴孩子,他必須遵守已訂下的行為規範,學習尊重自己和別人,你不會因為他鬧情緒答應他的要求。 以情養性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感性的情緒和理性的認知能力同樣重要,如果孩子常被情緒卡住,勢必影響其人格發展。若能使情緒透過合理有效的方式紓解,避免能量耗損在衝突、壓抑情感上,孩子將更容易專注發展其他潛能。  以下方式可協助家長更有效輔導孩子的情緒,成為他一生受用的資源。 ◆坦誠表現你的感受  在孩子前表現你的情緒,並和他討論是很重要的,例如「媽媽明天開會要上台報告,我覺得很緊張,我想要去外面走走。」  有情緒是人之常情,不要害怕在孩子前面表現出來,不管是正面或負面,孩子都能透過這些體驗累積更多同理心,有助於他面對更多元的人際關係。  人非聖賢,孩子如果做出讓你氣炸的事,要你心如止水不可能也不健康。但如果你真的怒,無法思考,最好暫時離開現場,告訴孩子等你比較平靜時再回來處理。 ◆注意孩子的細微情緒  不要等到孩子大吵大鬧才處理,留意低強度的情緒並給予回應,例如沮喪或憂慮。幫助孩子分辨和經歷這些情緒,讓他知道你深切關心他的生活。 ◆理解和接納  讓孩子知道你確實收到了他的情緒訊息。也許你想藉著忽略、否定安撫他,孩子卻會懷疑自己的反應是錯的,甚至不願意再告訴你。 ◆解釋負面情緒並非異常  讓孩子知道他不會因生氣、嫉妒、貪心的感受被譴責,但你要處理他不適當的行為。可以說:「我知道,小華不跟你玩讓你覺得寂寞,傷心。」接著再解釋:「但是你說他的壞話並不能解決難過,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建立情緒字彙  準備不同種類的情緒字彙包括挫折、罪惡感、忽略等,幫助孩子把一些無以名狀、害怕的感覺,轉換成明確的概念,讓他知道這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孩子若學會以語言清晰表達感受,將有助於溝通和自我對話。 ◆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協助孩子釐清情緒的來源,鼓勵他找出可行的處理方式。如除了「感覺很差」之外,他還知道自己是因為姊姊不陪他玩所以寂寞,可以跟他討論解決之道:打電話請朋? 籵鴟a裡玩?還是拜訪附近鄰居?有了經驗,下次他覺得寂寞時,也許就可以自己處理而不需要你的幫忙。 情緒遊戲  透過親子活動辨認、紓解情緒,可能比說道理更受歡迎。 ◆親子共讀  不管孩子多大,共讀書籍都是認識情緒的好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討論情緒的語彙,了解人們如何處理憤怒、恐懼及憂傷,更能夠讓父母談論一些他們難以啟齒的主題,如死亡、戰爭等。  目前台灣已出版不少適合共讀的繪本,父母可依據孩子的需求和年齡選擇。 ◆假裝遊戲  小朋友常喜歡以幻想解決困擾,宣洩日常的壓力。假裝遊戲有助於孩子探究被壓抑的情感,並讓父母有機會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憂慮,適時加以疏導。可以在孩子玩扮家家時觀察,或扮演另一個和孩子互動的角色。沒有哪一種劇本是正確的,容許孩子表現真正的情感。 ◆找情緒  親子一起外出購物或到公共場合時,請你的孩子找出不同的情緒表情。誰看起來很愉快?誰一臉無聊?有很害羞或很緊張的人嗎?

穩定自己的情緒,不打小孩,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2007年10月23日
公開
37

◎撰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本文刊登於4月26日的國語日報) 明快,直率,是許多人對于美人的印象,于美人堅持不打小孩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打完小孩會讓自己的心情不好,所以我不打小孩!」篤定的語氣,反映出體罰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打小孩?這麼可愛怎麼打的下手?」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于美人說:「我是成長在50年代的人,我當然也被打過,很多的經驗是,我不覺得我做錯了什麼,只是我沒有照著大人的意思而已,像國中有一次數學沒有考好,我就被老師打了一巴掌,但是,我也沒有因為被打了這一巴掌,數學就開始變好。」于美人認為,大人打小孩,常常是因為小孩沒有遵循大人的意思,表面上看起來,問題出在小孩不願意配合,但我們更應該深究的是,這些「大人的意思」到底合不合理? 工作量這麼龐大,回到家還要陪兩個小孩,難道于美人不會有受不了的時候?「當然會有,」于美人緩緩的說:「像是兩個孩子一直吵、互不相讓的時候。遇到這種情形,我就是耐著性子和他們談,或者,暫時離開現場。」于美人認為,透過說理,孩子感受到問題被認真的看待,也就不會用激烈的爭吵來博取大人的重視,反而可以很快的化解衝突。「當你很清楚選擇不打,你才有可能去想、去試其他的方法,我偶爾也會對孩子大聲,但這就是我的底限,我絕對不會打小孩。記得有一次,我對兒子大聲說話,兒子就跟我說『媽咪,我不喜歡你這樣大聲跟我講話』──這就是他學會解決問題的表現,我們不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有想法、會表達的人嗎?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有心事都願意跟我們說嗎?不打小孩,才有機會讓孩子恣意發展他們的生命。」 于美人能夠這樣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得力於她看待孩子成長的角度很特別。她說:「當小孩需要花很多的力氣去跟爸爸媽媽謀合、去試探大人的底限在哪裡、去處理我們在情緒上的互動,小孩自然就沒有時間去思考學會其他的事情,那麼,小孩當然要胡鬧!胡鬧,其實是孩子在釋放求助的訊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會引發那些失序的行為,最後,變成大人自己的困境。」 「穩定情緒。」快人快語的于美人,精準扼要的建議所有爸爸媽媽:「穩定自己的情緒,不打小孩,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2007年08月18日
公開
43

◎撰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本文刊登於4月26日的國語日報) 明快,直率,是釵h人對于美人的印象,于美人堅持不打小孩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打完小孩會讓自己的心情不好,所以我不打小孩!」篤定的語氣,反映出體罰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打小孩?這麼可愛怎麼打的下手?」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于美人說:「我是成長在50年代的人,我當然也被打過,很多的經驗是,我不覺得我做錯了什麼,只是我沒有照著大人的意思而已,像國中有一次數學沒有考好,我就被老師打了一巴掌,但是,我也沒有因為被打了這一巴掌,數學就開始變好。」于美人認為,大人打小孩,常常是因為小孩沒有遵循大人的意思,表面上看起來,問題出在小孩不願意配合,但我們更應該深究的是,這些「大人的意思」到底合不合理? 工作量這麼龐大,回到家還要陪兩個小孩,難道于美人不會有受不了的時候?「當然會有,」于美人緩緩的說:「像是兩個孩子一直吵、互不相讓的時候。遇到這種情形,我就是耐著性子和他們談,或者,暫時離開現場。」于美人認為,透過說理,孩子感受到問題被認真的看待,也就不會用激烈的爭吵來博取大人的重視,反而可以很快的化解衝突。「當你很清楚選擇不打,你才有可能去想、去試其他的方法,我偶爾也會對孩子大聲,但這就是我的底限,我絕對不會打小孩。記得有一次,我對兒子大聲說話,兒子就跟我說『媽咪,我不喜歡你這樣大聲跟我講話』──這就是他學會解決問題的表現,我們不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有想法、會表達的人嗎?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有心事都願意跟我們說嗎?不打小孩,才有機會讓孩子恣意發展他們的生命。」 于美人能夠這樣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得力於她看待孩子成長的角度很特別。她說:「當小孩需要花很多的力氣去跟爸爸媽媽謀合、去試探大人的底限在哪裡、去處理我們在情緒上的互動,小孩自然就沒有時間去思考學會其他的事情,那麼,小孩當然要胡鬧!胡鬧,其實是孩子在釋放求助的訊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會引發那些失序的行為,最後,變成大人自己的困境。」 「穩定情緒。」快人快語的于美人,精準扼要的建議所有爸爸媽媽:「穩定自己的情緒,不打小孩,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

簡單四步法終結孩子的頂嘴行為

2006年10月30日
公開
46

簡單四步法 終結孩子的頂嘴行為 摘錄自《如何有效處理孩子頂嘴》 奧黛莉.瑞克、凱珞琳.克勞德◎合著 世茂出版社出版 無論是哪一個年齡層的孩子,口語上不禮貌的表現對於家長、保姆和老師來說,都是相當困擾且令人沮喪的行為問題,不但會阻礙親子間正常的溝通管道,對孩子將來的人際關係與心智發展,更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聰明的父母不妨和我們分享一套簡單明確的四步法,除了能有效終結孩子頂嘴的行為,更有助於恢復學齡前到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平衡發展。 處理頂嘴的四步法 孩子頂嘴時,可以採取以下幾個簡單的步驟來處理。 步驟1:首先,作家長的必須要知道什麼樣的行為算是頂嘴。判別的方法很簡單:如果孩子的行為讓家長覺得傷心、難堪、惱怒甚至無助,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頂嘴。 步驟2:接下來是選擇正確的應付代價。家長平時就應該先想好頂嘴行為的應付代價,而非臨時決定。例如當孩子做出無理頂撞父母的行為時,最理所當然應付的代價,就是禁止他去做他喜歡或事先計畫好的事情—不准去看電影或不許去朋友家。 步驟3:再來就是將應付代價付諸實現。例如媽媽必須告訴孩子他不能去朋友家玩,然後平心靜氣地對孩子說,他出言頂撞的舉動讓媽媽得花許多時間、精力和愛心來處理,這種行為非常要不得,所以他今天不准去朋友家玩。如果孩子對媽媽的這番話表示強烈的抗議(通常都會如此),那麼媽媽就應該採取下一個步驟。 步驟4:處理孩子頂嘴的第四個步驟是對孩子的憤怒抗議置之不理。媽媽一開始應不去理會孩子的抗議,繼續做自己的事,如果孩子依然不肯罷休,那麼媽媽應該冷靜地把正在大聲抗議的孩子帶進房間,讓他一個人獨自留在房裡,不給他任何機會和媽媽討價還價,迫使媽媽改變心意。 對某些家長而言,以上這四個步驟看起來或許很容易執行,但對於那些過度溺愛孩子的家長來說卻是一大挑戰,必須要有很大的決心、經常的練習和堅決的自制力才能完成。其中的一個大難題在於,現代的父母都想成為孩子的好朋友,而非扮演老師或上司之類的權威角色,但是他們很難了解,有時候孩子根本就不想當父母的好朋友,反而會像典型的叛逆少年一樣,刻意去嘗試各種不當的行為。 總之,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應該立刻採取上述的四個步驟來處理,這樣孩子就會了解父母不但說得到、做得到,而且還會堅持到底。 如何應付媒體上的頂嘴 要打擊受媒體所驅使的頂嘴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觀賞那些充斥著頂嘴畫面的電視節目和電影,然後在節目結束後讓孩子知道,電視或電影裡面的那種說話方式在家裡是不被允許的。你可以這麼說:「我想這部影集裡的那個家庭或許覺得無所謂,但在我們家裡是絕對不可以的。」而且還必須非常清楚地指出你不贊同的是哪一段頂嘴的畫面。 舉個例子來說,在一部非常受歡迎的輔導級兒童電影當中,主角對一位社工人員展開一連串充滿敵意的頂嘴,最後還用髒話罵他。 這時你可以跟孩子說:「我不喜歡那個小男孩說話的口氣,還有他罵人的那些髒話。」 而你的孩子可能會反駁說:「可是他罵的那個社工又不是什麼好人,我覺得他被罵根本就是活該。」 接下來你有好幾種回答方式,可以回應孩子的質疑,以下是專家們提出的幾種建議: 1.「小孩子用尊重的口氣一樣可以陳述事實,不需要用頂嘴的方式。」 然後請你的孩子幫電影裡面的這個小男孩想出幾種可能的方法,看要如何能用尊重的方式讓大人了解他的想法。當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動動腦。 2.「那個小男孩是電影裡的人物,就像是故事書裡虛構的人物一樣,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小孩,在我們家裡絕對不可以有像它那樣的行為出現」 你現在所展現的,是將現實生活與媒體世界劃分開來的艱鉅任務。 3.「我們家裡絕對不允許有侮辱和猥褻的說話方式,就是這樣。」 聽到這樣的話,孩子絕不敢妄想自己說了侮辱和猥褻的話還能安然無事。 跟孩子一同看電視或電影也是與孩子相處及互動的方式之一,而相處和互動在親子關係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這樣的相處模式,可以避免孩子因為犯錯而遭受處罰。 (摘自bbh)

親子互動YOU&Baby-終止孩子的壞脾氣!

2006年10月04日
公開
45

親子互動YOU&Baby   終止孩子的壞脾氣! 採訪�王紹媛 諮詢�台北市公設民營忠孝托兒所所長 洪玉滿 許多家長常煩惱,為什麼我的孩子一不如意時,就大聲吼叫、哭鬧不休,或是摔東西……,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面對孩子不當行為時,父母應先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尋求一個解決方法。   「媽媽帶我去公園玩好嗎?」「文文,不行!外面要下雨了,不可以出去玩。」「我要出去玩啦!」「不可以,文文要聽話,不可以吵鬧,早上已經帶你出去玩過了啊!」「不管,不管,我要出去玩……。」這時的文文已經漲紅著臉,開始賴在地上大哭大鬧,無論媽媽怎麼說他都不聽,一定要出去,最後拗不過文文的吵鬧,媽媽只好妥協帶他到樓下走一圈。每天幾乎都得面對孩子突然的脾氣不佳,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用點心 想出解決對策    心理學家分析,嬰兒在出生後三個月就有憤怒的情緒,九個月大後就很明顯;二歲左右,幼兒情緒發展更進一步,他的要求變多了,不滿足的情況也常發生,但是由於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所以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而三歲以上的孩子語言和想法都更有進展,也開始進入了「反抗期」階段,他們喜歡自己動手做,也常用「不」來表示自己的獨立性,若家長不明白,無意間澆熄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就容易引起孩子憤怒情緒。 小遊戲 了解孩子的情緒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利用一些小遊戲,不僅讓孩子認識自己情緒,也讓父母了解孩子的情緒問題。 (ㄧ)情緒筒 道具:便條紙、兩個筒子、數顆球 方法: 1.當孩子開心的時候,請他把開心的事情寫下或畫出來,貼在球上,投入開心的桶子裡;相反的,當他不開心的時候,將不開心的事情寫下貼在球上,投入不開心的桶子。 2.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為什麼開心?為什麼不開心?     3.「玲玲,今天為什麼不開心呢?可以跟媽媽說嗎?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意義:從孩子的畫或文字中了解他的情緒。 (二)情緒月曆表 道具:月曆表一個、貼紙數個 方法: 1.一格格的月曆表,請孩子貼貼紙。 2.當孩子想生氣時,就去拿一個貼紙貼上去。 3.家長觀察,看看日曆上孩子有幾個貼紙,了解孩子每天的情緒。 4.如果一個星期孩子都沒有貼不高興貼紙時,可給予鼓勵和讚美。 意義:了解孩子每天的情緒,並提供當他生氣時一個發洩的方法。 (三)情緒圖卡或故事 道具:故事書或圖卡 方法: 1.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故事書。 2.「小強和小明兩個在搶東西,結果小強搶輸了,還踢小明一腳,……」「文文你覺得小強這樣對不對,如果是文文被小強踢了,會怎麼處理呢?」 意義:藉由情緒故事書或圖卡,家長的口述引導,讓孩子表達遇到情緒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四)情緒大風吹 道具:小孩、父母(或老師)、數張椅子(或墊子) A.在家裡,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玩。 B.在學校,可以小朋友一起玩,然後由老師帶領。 方法: 1.大家都坐在椅子上,由其中一人發號施令 2.大風吹,吹什麼?吹今天想要發脾氣的人……;吹今天有發脾氣的人……;吹生氣時會坐在地上耍賴的人……;吹生氣時會哭的人……。 3.沒有坐到椅子的小孩(或小朋友),可以跟媽媽(或其他小朋友、老師)分享快樂與不快樂的一件事情。 意義:透過遊戲可以讓孩子講出內心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不僅可以抒發情緒,也可以讓家長或老師知道孩子的想法。 (五)情緒觀測站 道具:8開圖畫紙三張、色筆 方法: 1.三張圖畫紙分別標示出早上、中午、晚上。 2.每張圖畫紙上,橫向畫七個區域,分別寫出星期一∼星期日;縱向分別畫出喜怒哀樂四個區域或開心、不開心、生氣三個區域(最好以圖畫來表示)。 3.今天星期一我很開心,點一個記號;中午開心點一個記號;晚上不開心點一個記號……。 4.一個星期到了,將做記號的點連起來。 5.然後觀察寶寶什麼時間較開心?什麼時候會較生氣、不開心? 意義:1.藉由情緒表,家長可以觀察到孩子開心與不開心的時間常是在什麼時段,了解孩子情緒狀況。 2.從圖表的曲線圖中,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溝通情緒及解決方法。 溫暖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很重要    洪玉滿老師表示,讓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和開朗的心情,不僅有利於他的身心健康,長大之後對事情保持樂觀也容易與人相處;而經常發脾氣的人,性情暴躁或乖戾,不僅影響自己身心健康,也不會受到大家歡迎。   (詳文請見2006年十月號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過動兒如停不了的小馬達

2006年07月22日
公開
46

過動兒如停不了的小馬達 中華醫藥網950701 《2006/06/30 13:59》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過動兒的盛行率約 7%,如果父母及早發現,並掌握過動兒 4至 6歲治療的黃金期,那麼在就學時,可以減少學校及老師很多的困擾,並可以跟的上學習進度。  敏盛大園分院院長兼經國總院復健科主任的陳銘德,以「停不下來的小馬達」來形容過動兒;他說,過動兒發生的原因,是腦部病變,由遺傳基因帶出來的,這類孩子的的特點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陳銘德說,一般孩子,對於生活起居、遊戲、學習、及感興起的事情,多數能安靜的集中注意力來做或來玩;但是,過動兒對於這些事物約八、九成,都不能專注的做完,看電視時,聽到別的聲響,就會轉移注意力,做另一件事情。  陳銘德表示,過動兒不會看場合、不會看大人臉色行事,所以過動出現在各種場合,因此在家鬧,在學校也鬧;如果,自己的小孩,祗在家中會鬧,在學校就乖乖的;陳銘德說,如果孩子是這樣,就可以判定這位孩子不是過動兒,問題出在父母、小孩溝通管道上;如果,孩子在學校、家裡,都鬧個不停,兩種環境都出現過動的情形,那麼就要懷疑自已的孩子是過動兒。  陳銘德說,正常兒童與過動兒,只是一線之隔,但許多父子在孩子出現明顯的過動跡象後,在自我防禦機轉下,仍不肯承認這個事實;以至這些小朋友,上國小後,往往造成班上或老師教學的困擾。  陳銘德說,以過動兒盛行率來看,國小一個班級內,出現 1至 2位過動兒,應屬正常;只是國小教師,與私立幼稚園老師比較,少掉一些包容,這也會造成過動兒學習進度落後,心裡自卑。對於班上有過動兒的老師,陳銘德醫師說,這是孩子腦部出了問題,不是故意,也不是對老師不禮貌,所以老師不必動怒。  陳銘德醫師建議,家有過動兒的父母,有必要掌握過動兒 4至 6歲的黃金治療期,到醫院接後藥物與職能訓練。陳銘德說,過動兒服用俗稱「聰明豆」的藥物,再經職能訓練師,進行腦部及情緒的訓練後,可以有很不錯的成效。  陳銘德說,當過動兒在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接受訓練後,可以拉回到正常人區域中,他們的行為可以受到常規的約束。  過動兒如果不接受治療、復健,仍有極少數在長大成人後,會恢復正常,不過,在幼兒時受診治,可以讓家長、學校免於困擾;陳銘德醫師說,對於過動兒應該是:以關懷代替責罰,再加上正確的輔導,才能有效的幫助他們。

愛撒嬌的小跟屁蟲!

2006年07月07日
公開
42

(在新知頻道抓的) 愛撒嬌的小跟屁蟲! A Gentle Heart to Your Lovely Child 了解1歲至2歲幼兒成長心理 摘錄自《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 平井信義◎著 世茂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你家也有個令人又愛又頭痛的頑皮小孩嗎? 1歲至2歲的孩子,正值小小心靈探索世界的重要階段,想知道他們小小的腦袋瓜裡在想些什麼?以下內文將幫助父母們更深入體會小孩任性哭鬧背後的可愛撒嬌心態喔! 回應孩子撒嬌的需求 一歲~兩歲之間的孩子,非常期盼和爸爸媽媽一起相處的時光,因此在家中營造一種快樂的生活氣氛將有助於安定孩子的情緒,所以爸媽不妨儘量增加與孩子一起快樂遊玩的機會。玩耍之間,孩子經常會出現一些撒嬌的行為,也請爸媽給予孩子溫暖的回應,如果怕會因此寵壞孩子而拒絕孩子的話,將會導致孩子情緒上的不安。 至於「寵壞」的情況,通常是指照著孩子的任何意思給予吃的、喝的或者玩具之類的物質需求,像這樣的要求應該明白地給予回絕;但是身體上的撒嬌需求,就不妨充分地回應滿足孩子。反過來說,如果孩子很少依偎爸媽,向爸媽撒嬌的話,那麼這種沒有身體撒嬌需求的孩子,和爸媽之間會缺乏親子的感情聯繫,因此父母一定要儘量抽空和孩子一起玩、陪孩子一起入睡。 另一方面,生活習慣的訓練在這個年齡層也是急不得的事,如果過於急著訓練孩子,通常不會獲得孩子的服從遵守,所以父母責罵孩子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使得親子之間的感情出現裂痕。而在嚴格的管教下,或許某些孩子會確實地遵守父母的指示,但這充其量只是害怕被父母責罵所裝出來的樣子罷了,這樣的孩子,心靈會逐漸變得冷漠。 此外,管教的教育方式往往會把孩子框入某個固定的類型,而這樣的類型一旦被父母稱讚為「好孩子」之後,孩子從此將付出許多心力只為了達到父母心中「好孩子」的樣子。但是,非常遵守規矩禮貌的孩子,心底其實深處暗藏著抗拒的情緒,因為生活中行駛原本內在活力的意願早已受到扼殺。進入青春期,當他開始思索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之後,所有的情緒就此爆發開來,甚至會出現家庭暴力的行為。 像個跟屁蟲般的孩子心 像個跟屁蟲一樣,媽媽走到哪裡就跟到哪裡的行為,也是這個年齡的特徵。尤其是孩子曾經有看丟媽媽的經驗時,想必會更緊緊地跟著媽媽的行動吧!例如當媽媽和孩子一起在房間裡面,孩子正在聚精會神玩玩具,而媽媽也在一旁織毛線或做其他的事情,所以沒有注意到媽媽突然去上廁所或到外面丟垃圾,等到孩子發覺剛剛明明在身邊的媽媽已經不見蹤影時,他的不安將會升到最高點。有了這種經驗之後,孩子的心中會常常擔心媽媽是不是又會突然不見,於是就會「媽媽!媽媽!」地到處喊個不停。 如果媽媽以「吵死了」來責備孩子的話,等於漠視孩子的情緒,因此媽媽不妨輕聲安撫孩子,也要記得經常給予孩子親密的擁抱,在不斷的安撫和擁抱中,相信孩子這種跟屁蟲的行為將會逐漸緩和。其實,這種緊跟媽媽的行為,正是一種與媽媽之間有著緊密情感聯繫的證明,如果妳的孩子看不到媽媽的蹤影也沒有什麼反應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那是孩子學會獨立的緣故;相反的,妳應該思考與孩子之間的心靈聯繫是否出了問題,而且也必須重新檢討之前的養育方式。因此,請儘量多陪伴孩子一起入睡和玩耍,如此一來,便可以期待一個怕生又可愛的跟屁蟲了。 一歲到一歲半孩子的特徵 ◆靜不下來總是到處亂跑

媽媽不要我了?5招輕鬆化解老大情結

2006年07月06日
公開
39

(在新知頻道抓的) 媽媽不要我了?5招輕鬆化解老大情結 第二個孩子出生,往往造成爸爸媽媽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生兒,而忽略了老大也需要被關愛的事實,使他產生嫉妒的心理。面對這種狀況,爸爸媽媽應如何做適當的處理? 文�施名玥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 面對老大對新生兒出現的「老大情結」,有些爸爸媽媽會選擇置之不理!但惡性循環的結果,可能會加重老大的情緒,出現傷害新生兒,或退化的行為(與新生兒同齡的舉止表現),更嚴重的,也可能使他罹患憂鬱症!其實,孩子要的不多,只有大人的關愛。 大寶貝吃醋為哪樁? 1∼2歲的寶寶,認知發展還在自我的階段,因此,當他看到媽媽在照顧別人時,就覺得媽媽被佔有,就會不照顧我了!他可能會吸吮大拇指,玩弄頭髮到大哭大喊,希望媽媽注意他;在他的小小世界裡甚至連結到絕望的想法:「我要被拋棄,不再被愛了!」,所以爸爸媽媽要不斷地向他保證:「雖然弟弟(妹妹)出生了,但是我們還是很愛你!」 雖然嫉妒是正常的情緒,但是大人還是要善用方法,將此負面情緒導向正面,否則可能不良的影響會愈來愈深。 嫉妒的4種負面影響: 1.缺乏同理和分享能力,影響人際關係。 2.自尊心和虛榮心日漸高漲。 3.易有強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心胸,處於競爭與比較的心態學習成長。 4.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周遭事物的關心。 避免寶寶嫉妒 現代的優質教育,並非只講究智能的提升,還有更重要的,情緒高EQ的養成,爸爸媽媽注意孩子的情緒,以同理心做溝通,才能使孩子快樂地成長。 招式1.懷孕時期 運用認知的方式,告訴寶寶:「弟弟(妹妹)要來臨囉!」媽媽可以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內容關於一個哥哥或姐姐,如何迎接新生兒的到來。這是投射性的測試,幫助寶寶迎接弟弟(妹妹)的來臨。 【你可以怎麼做】 1. 媽媽可以問寶寶開放式的問題:「你覺得故事中的哥哥(姐姐),對於弟弟(妹妹)要出生的感覺是什麼呢?」讓寶寶自由地談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2. 如果寶寶出現負面的情緒:「喔!那這樣哥哥(姐姐)以後會很辛苦,因為媽媽就會變成弟弟(妹妹)的了!」此時可以對寶寶表達同理及了解的感覺,適時地溝通、處理及開導。 招式2.新生兒彌月 很多親朋好友會來探視和祝賀,並且帶一些禮物給媽媽和新生兒,這時很重要的是,不要忘記也送哥哥(姐姐)一份禮物喔!否則他會感覺到明顯地落差、被忽略,而產生重重的失落感! 招式3.新生兒出生之後 爸爸媽媽忙於照顧新生兒,很容易將哥哥(姐姐)忽略了喔! 【你可以怎麼做】 爸爸媽媽可以請哥哥(姐姐)也來照顧弟弟(妹妹),派給他簡單、可達成的小任務,如:幫忙拿或丟尿片等,讓他也進入照顧弟弟(妹妹)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是個被肯定的小幫手,可緩解他被競爭的感覺。 招式4.撥出特別時光 如果妳發現寶寶的「老大情結」較為嚴重,也許需要特別花時間單獨陪他,因為爸爸媽媽可能將許多時間投注在新生兒的照顧上,較忽略照顧大的,使他感到難過、不被關愛。 【你可以怎麼做】 1. 可以每天花十分鐘的時間,當作是親子間的特別時光,告訴他:「媽媽之前花很多時間照顧弟弟(妹妹),但是這十分鐘是完全屬於你的,你要做什麼事,媽媽都會陪你做。」 2. 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妳可以發現,孩子的情緒會比較穩定,他會覺得雖然媽媽平時很忙,但自己還是擁有特別的時間,享受爸爸媽媽的愛。 招式5.禁用比較法與責備 「你已經是哥哥(姐姐)了,怎麼還會嫉妒弟弟(妹妹)?你好丟臉喔!」爸爸媽媽對寶寶說出這句話時,表面看來效果不錯,但其實背後的衝擊是很大的,不但會讓寶寶感到難過和反感(因不被人喜歡),嫉妒心依然存在,使他心中不滿、不平的情緒更盛。 【你可以怎麼做】 1. 當爸爸媽媽發現寶寶有嫉妒的情緒時,不要急於責備,應先同理他的感受,安慰他:「我們知道你很難過!」畢竟嫉妒是人類正常的情緒;再與他一起討論該怎麼去面對和處理。 2. 另外,爸爸媽媽平時就要盡量做到公平性,一般大人都會認為哥哥(姐姐)一定要禮讓弟弟(妹妹),這會讓哥哥(姐姐)感到委屈,沒有被同理。爸爸媽媽還是要適時地注意哥哥(姐姐)的感受,多注意他的情緒變化,不要以大人的方式和想法,去要求一個小孩。 http://www.babyhome.com.tw/main/ch/ch.php?chid=4&id=284&op=d (資料來源: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226期) 育兒須知單元)

親子溝通的十大原則

2006年03月22日
公開
39

親子溝通的十大原則                彰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高淑貞 1.你無法給與孩子自己所沒有的東西: 若手上沒有糖,如何給孩子一顆糖? 如果本身不快樂,如何帶給孩子快樂?如果對自己也不能忍耐接納,那便無法對孩子忍耐接納。所以做好父母的重要前提是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是個有能量給與的父母。 2.當孩子溺水時,不是教他游泳的好時機: 溺水的孩子需要的是及時的一把,因為他沒有餘力去學習。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也不會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只有傾聽、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快速幫孩子穩定情緒,進而能跟孩子講道理。給予同理心與了解,能幫助孩子接納自己、消散情緒,並因此對父母產生信賴感。 3.要做一個恆溫器,而不是做溫度計: 提供給孩子穩定的態度,而不是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因為孩子的情緒並不屬於你,不要認為是自己的責任。用心傾聽,並表達理解,反映孩子的當下狀態,幫助孩子覺察自己的感受與行為。不要跟隨孩子的狀況,自己也情緒起伏、言行失控。 4.珍貴的關係是由細小處點滴累積而來的: 要珍惜與孩子的每一個互動,不是等待大事發生時才出面處理。總期待等待更重要的事件才去參與孩子的世界,反而失掉許多小而珍貴的機會。珍惜每天細微的相處,就能建立深刻的依附關係。如果不能用心於孩子的小事件,就不能去期望參與孩子生命中的大事件。 5.鼓勵孩子的努力與展現的特質,而不是讚美行為的結果: 孩子通常接受了太多膚淺的讚美,如好棒、好厲害、好可愛等等,或許會有一時的得意,但卻是依賴外界的評價,而不是培養正向的自尊。   具體的指出孩子的能力與特質,這樣孩子才會從中發現自己能力與特色,進而認識及看重自己內在的特質。 6.重要的不是當時做了什麼,而是事後你做了什麼: 父母不是完人,總有判斷不當、處理不周的情況。但是父母不要為內疚所困,擔心會對孩子造成長期影響。重要的是去學習,如何處理自己所犯的錯誤。如何在事後理性回應、說明,在坦誠中讓孩子學習勇於認錯與負責的行為,也同時示範了如何修補、維護關係的態度。 7.當無法接納事實時,給予想像的空間: 孩子常會有許多負面的情緒與攻擊力要發洩,因此表現出一些不當的行為。孩子可以藉由想像得到一些在現實生活中不能獲得的東西,表達出真實生活中不會被接受的情緒和希望。因此,如果不是有具體的破壞性行為,透過遊戲、畫畫、說故事等,可滿足孩子具破壞力的「想像」。不過度限制孩子的想像,就能幫孩子的壓力找到出口。 8.如果定下規則與限制,就要貫徹執行: 孩子的生活需要有明確的界線與指示,而不是完全無條件的接納。有明確界線才可以建構安全的關係,所以不要隨意恐嚇,但是當你設下合理的限制後,便要跟進執行,否則會失去可信度與減損關係。而孩子也才能從堅定的限制中,學習自我控制,懂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9.回答問題背後的真正問題: 孩子常常是透過疑問句做某些關係的探索,與父母迂迴的溝通。許多問題其實本身意義不大,重點是問題背後孩子真正想說明的是什麼?了解問題背後那個問問題的孩子,他當下內心的可能疑慮是什麼?可能會有更重要的發現。 10.精簡說話: 過於冗長的陳述常流於說教,也讓孩子失去注意的焦點。所以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別讓孩子聽了一大篇,結果什麼也記不下來。讓重要訊息能夠進入孩子腦中的方法就是要精簡明確。           ∼ 本文摘錄自天下雜誌出版《家庭教育,贏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