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o^)┘頭好壯壯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五步驟,改善孩子被孤立

2010年12月28日
公開
42

五步驟,改善孩子被孤立 作者:王文華  出處:親子天下19期 在群體裡被孤立的孩子,內心其實都渴望擁有朋友,卻往往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不知道從何做起?父母及師長應該協助孩子,找出問題並逐一突破,重新開展同儕關係。 他面容清秀,功課好,體育佳,會小提琴和攝影,是十足超完美小孩。 只是這樣的孩子,卻在升上五年級時,成了「獨孤王子」。 上課時沒人要跟他同組,下課沒人找他打球。放學後,只剩他自己孤獨的走,那背影,愈看愈寂寞。 怎麼會被孤立得如此嚴重? 找來同學了解,小朋友一人一句,口水都快淹沒操場: 「看起來很高傲。」 「愛嘲笑別人。」 「上課老是捉弄同學。」 「他說話白目……」 日積月累的小事,終於在同學們的心裡,烙下一個獨孤王子的形象。高年級的孩子,這種印象一出現,想扭轉乾坤,請來大羅金仙都不見得有效。 那年才剛接這一班,離畢業還天長地久。找家長談談嘛,家長搖頭說:「不會呀,在家都很乖。」(很多家長都這麼認為,孩子回家也不敢說)那,和他談談吧,他看著我,淚水在眼眶裡轉呀轉。 「想不想多幾個朋友?」 他點點頭。 「想不想改變一下?」 他想了很久,終於問:「怎麼改?」 對呀,怎麼改變刻板印象?年紀愈大的孩子,印象愈難更改。 真實人生不像卡通。如果你看過《四眼天雞》,一定對劇中那隻時時嚷著天要塌下來的雞小弟印象深刻。他是全鎮的怪咖,講起他,大家都把他當笑話。幸好有一天,天真的掉下來,雞小弟意外拯救地球,怪咖因此變成人氣王,鎮上的人突然都愛煞他。 真實世界不是這樣。想扭轉別人的印象,需要時間,你和孩子都要有耐性,一步一步苦心經營。稍一不慎,小小出錯,又會前功盡棄。 五步驟,不讓孩子變冷空氣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六五%國小孩童,曾因在學校遭排擠、被嘲笑而恐懼上學。不讓孩子在班上被孤立、排擠,父母得幫忙。化解隔閡不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防範得宜,多加注意,還是能幫孩子重修人際關係課。即使當不成人氣王,至少不必變成班上的冷空氣。 一、調查原因,釐清真相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小孩壞壞的形象也不會一天就形成,怎麼辦? 先調查一下,從常接觸孩子的人問起,像是學校、安親班的老師,開娃娃車的司機。可能的話,還能利用班上慶生會、戶外教學擔任志工,聽聽其他人怎麼評斷孩子。 他偷人家的東西?愛在課堂上譏笑別人?老是唱反調?行為粗魯,做事漫不經心? 如果孩子遭受的是不白之冤(例如:小偷、作弊),因而造成誤解,當機立斷,快請老師協助調查。找出謠言的源頭,澄清事實,早日讓孩子的名聲獲得平反。 如果是孩子本身的錯,憤憤不平只會引起更大反感;四處哭泣,更容易製造出懦夫或愛哭鬼的形象。 建議做法是勇敢接受別人的評價,讓孩子練習自我覺察的能力,把別人的指教當成努力調整的目標。 二、針對缺點,主動出擊 陪孩子列出改善清單,一次針對一項指標,一次改善一樣毛病,就像那個有名的故事:一個邋遢、頹廢的男人,因為有天接受了一束鮮花,他開始整理桌子、房間,最後整理儀容,成功改造自己。 當然,那是故事,目標很難一步到位,既然壞形象已深植人心,要想扭轉乾坤,一樣一樣來吧! 清單列出後,請孩子提出解決的辦法: 自然老師說你上課時喜歡到處走動,亂動別人的實驗器材。你該怎麼跟老師保證,不會再這麼做? 阿正他們說你老愛指揮別人,自己卻什麼事都不做。你能不能想一想,該做哪些改變讓同學願意和你一起玩? 同學不喜歡和你同一組,因為你老是遲交作業,害他們被扣分。你該用什麼方法,重拾同學的信任? 大家都說你不愛洗澡,身體發出臭味,所以沒人想坐在你附近。你該怎麼改變,才能讓同學喜歡你? 能夠自我覺察,才能自我克制;能夠對症下藥,漸次改善壞毛病,對孩子來講,何嘗不是自我鍛鍊的開始。 三、抬頭挺胸,建立自信 即使被拒絕、被孤立,也不要孩子變成可憐蟲! 請告訴孩子:抬頭挺胸,面露微笑,被拒絕了,也要很優雅、很堅強。 讓孩子練習幾個簡單的句子: 「這回不行,那下回吧!」 「好吧,就這樣囉!」 堅定的短句子,可以保護孩子,在他被毫不留情的拒絕時,能迅速脫離受傷害的戰場。 伴隨拒絕而來的,有時還會碰上同伴無情的嘲諷和捉弄。和孩子一起想想,有沒有自我解嘲、反方向思考的回應之道: 被人嘲笑頭太大。「我媽說,頭大的人才聰明呀。」 被人譏笑身高太矮。「法國皇帝拿破崙比我還矮呢!」 人生轉個彎,風景會更好。被人譏笑,也是自我成長的開始哦! 四、轉換情境,重新出發 等不及孩子的改變,怕他因為這回的事件,嚴重影響信心? 速成的方法,或許可以先讓孩子參與其他活動,例如:棋社、合唱團、擔任公益團體的志工、學點新的才藝。從一個彼此陌生、氣氛友善的小團體再次出發,讓他在這裡練習交友的技巧,鼓勵孩子新的正向行為: 「指揮老師誇你今天表現得很有禮貌,媽咪也很高興。」 「你懂得分享玩具,讓那些小朋友都很開心,你覺得呢?」 「這次下棋,爸爸發現你輸了之後,還很有風度的說謝謝指教,你那時怎麼想的?」 注意孩子在人際關係上的新進展,誇獎他,並請他把學來的方法帶回舊朋友圈,試試看有沒有變化。 新的活動與友伴圈,是新的契機。如果孩子又出現老毛病,可事先以暗號約定提醒他,讓他記得:自己又在生氣了、又在八卦了、又在瞪人了。實地多練習,漸漸就能與人群愈來愈融洽。 或許透過新的活動,能幫孩子發現他的特質。愛迪生小時候被當成白癡;愛因斯坦更是從小就被視為低能兒,四歲了說話都還結巴。結果呢?一個成了發明大王,一個是相對論的發現者。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質,化危機為轉機,幫孩子找到他的特質,從特質裡建立自信,把眼光放遠、格局放大。有寬大心胸的孩子,自然會展現迷人的自信。 五、友誼清單,單點突破 在幫助「獨孤王子」時,因為覺得事態有點嚴重,我陪他重新整理一次人際關係表。表中列出他覺得班上誰對他最不友善、不友善、挺友善和友善的名單。 想同時讓全班喜歡他當然不容易,但是,如果能找到幾位,甚至只是僅僅一位同學願意開始接納他,就能有效降低孤立感。 分析表一列好,我發現,其實真的對他很不友善的只有一、兩位班上的意見領袖,大多數的同學都在不友善和挺友善之間,友善區也還留著幾個名字。 因為名單縮小,他覺得班上並不是那麼可怕,沒有那麼多人討厭他,下課會主動找友善區的同學玩;分組時,我也儘量讓他們同一組,終於讓「獨孤王子」不孤獨了。 孩子被排擠,不要慌,和孩子列張清單,重新梳理一下他的友伴圈。從那些比較容易接納他的小朋友,重新展開友誼試試吧! 鼓勵正義感,化解排擠風 人人都需要朋友,愈是高年級愈需要同儕的認同。當群體在排擠某人,很多原本善良的孩子即使沒加入作弄他人的行列,這時為了明哲保身,大多也會選擇默不作聲。 父母應該常常主動關心孩子在校的事情(愈是高年級,愈需要關懷),營造一種氣氛,讓孩子願意談談校園裡發生的事,在排擠才剛剛萌芽時,就能警覺制止。 最重要的是,老師或家長聽到這類事件時,應該鼓勵其他孩子勇敢的說「不」。對,是說「不」,站在正義這方,不加入排擠的行列。 寧肯相信孩子都是善良的,善良的心能召喚出正義感。鼓勵孩子勇敢,做支持正義的力量,只要多幾個這樣的孩子,班級裡就不容易形成集體排擠某人的風潮,也會降低「獨孤王子」或「寂寞公主」的機率了。 孩子被排擠,父母能做的7件事 作者:林玉珮  出處:親子天下 有些孩子在遊戲時沒有人想跟他玩,分組討論沒有人想跟他同組,生日派對邀請名單沒有他;他們就好像一幅拼圖多出來的一片,車子多餘的第五個輪子。如果你是他們的父母,該怎麼辦? 有些孩子在遊戲時沒有人想跟他玩,分組討論沒有人想跟他同組,生日派對邀請名單沒有他;他們就好像一幅拼圖多出來的一片,車子多餘的第五個輪子。如果你是他們的父母,該怎麼辦? 相信並同理孩子 「沒有人要跟我玩」、「沒有人喜歡我」,當孩子難過地抱怨自己被人排擠、被孤立時,父母要相信並同理孩子,因為他們真的很痛苦。 根據一項心理研究實驗,研究者對自願受試者進行一項腦中影像測試,並設計一些任務,讓受試者在社會中遭到斷然拒絕。結果發現,當受試者被揶揄或排擠時,他們腦中影像顯現的幾乎就和身體遭受到創痛的影像一樣。 釐清問題、適度協助或介入 孩子被排擠孤立,父母不可等閒視之,但也不宜心急的擋在孩子前面,把問題全攬在自己身上。「父母的角色先要協助孩子釐清問題,」心理諮商師杜淑芬指出。究竟是因孩子的個人特質,或者社交技巧不佳?還是被欺負被霸凌?傾聽孩子怎麼說,了解問題後,父母才能適度提供協助或介入。 幫助孩子調整來融入團體 如果是因孩子個人性格、特徵,或社交技巧不足,而顯得與想要融入的團體格格不入,「父母協助孩子看看有沒有調整的空間,幫助孩子提升社會基本技能」,八頭里仁協會副理事長楊俐容建議。 仔細觀察其他小孩的穿著和舉止,他們對什麼有興趣?幫助孩子做一些調整,和他們比較一樣,對獲得同儕認同「同一掛」會有些幫助。 學會辨識別人的情感與意圖 有些孩子的確對社交線索的知覺不敏銳或的確有困難,對他人的神情表達或肢體的表現無法精準判讀,變成被同學排擠的「白目」。父母就要協助孩子如何辨識別人的情感與意圖,例如可以和孩子從別人的表情、肢體、聲音來玩「猜猜他如何」的情緒解釋遊戲或角色扮演遊戲。 提供交新朋友的機會 父母也可以提供孩子在不同團體交朋友以及獲得被接納的機會;有時候換了新團體,效果就好很多。從研究實驗也發現,從小被孤立的小猴子,長大後的確會有社會性問題,但如果讓牠和小一點的猴子相處,或者協助牠建立一個比較溫和的小團體,就能提升社交能力。 營造理解同情的團體氛圍 「有時候孩子在學校被排擠是遇到惡霸,父母要介入並和老師聯手來處理這個事件和班級氛圍,而不是只處理那個霸凌的孩子,也不能要孩子獨自去學習面對,」楊俐容強調,大人需要帶領全班討論,要讓孩子們有一個概念,「你可以不喜歡某人,但不能有某種情緒行為出現,就要別人不要跟某人在一起或欺負某人」。 學會優雅轉身,繼續前進 「所有小孩都曾遭拒絕,受過批評、被開玩笑,但那些討人喜歡的小孩懂得如何輕鬆以對,化解這些諷刺和抨擊」,「快樂交朋友」作者蜜雪兒•玻芭指出培養人際挫折復原力的重要,而復原力是可以教導的,因此父母務必挪出時間教導孩子復原力的重要和技巧,讓孩子可以在被拒絕時,仍保持姿態、保持冷靜,優雅轉身離開,繼續往下一次機會或下一個新團體前進。

五步驟,改善孩子被孤立

2010年12月28日
公開
43

五步驟,改善孩子被孤立 作者:王文華  出處:親子天下19期 在群體裡被孤立的孩子,內心其實都渴望擁有朋友,卻往往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不知道從何做起?父母及師長應該協助孩子,找出問題並逐一突破,重新開展同儕關係。 他面容清秀,功課好,體育佳,會小提琴和攝影,是十足超完美小孩。 只是這樣的孩子,卻在升上五年級時,成了「獨孤王子」。 上課時沒人要跟他同組,下課沒人找他打球。放學後,只剩他自己孤獨的走,那背影,愈看愈寂寞。 怎麼會被孤立得如此嚴重? 找來同學了解,小朋友一人一句,口水都快淹沒操場: 「看起來很高傲。」 「愛嘲笑別人。」 「上課老是捉弄同學。」 「他說話白目……」 日積月累的小事,終於在同學們的心裡,烙下一個獨孤王子的形象。高年級的孩子,這種印象一出現,想扭轉乾坤,請來大羅金仙都不見得有效。 那年才剛接這一班,離畢業還天長地久。找家長談談嘛,家長搖頭說:「不會呀,在家都很乖。」(很多家長都這麼認為,孩子回家也不敢說)那,和他談談吧,他看著我,淚水在眼眶裡轉呀轉。 「想不想多幾個朋友?」 他點點頭。 「想不想改變一下?」 他想了很久,終於問:「怎麼改?」 對呀,怎麼改變刻板印象?年紀愈大的孩子,印象愈難更改。 真實人生不像卡通。如果你看過《四眼天雞》,一定對劇中那隻時時嚷著天要塌下來的雞小弟印象深刻。他是全鎮的怪咖,講起他,大家都把他當笑話。幸好有一天,天真的掉下來,雞小弟意外拯救地球,怪咖因此變成人氣王,鎮上的人突然都愛煞他。 真實世界不是這樣。想扭轉別人的印象,需要時間,你和孩子都要有耐性,一步一步苦心經營。稍一不慎,小小出錯,又會前功盡棄。 五步驟,不讓孩子變冷空氣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六五%國小孩童,曾因在學校遭排擠、被嘲笑而恐懼上學。不讓孩子在班上被孤立、排擠,父母得幫忙。化解隔閡不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防範得宜,多加注意,還是能幫孩子重修人際關係課。即使當不成人氣王,至少不必變成班上的冷空氣。 一、調查原因,釐清真相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小孩壞壞的形象也不會一天就形成,怎麼辦? 先調查一下,從常接觸孩子的人問起,像是學校、安親班的老師,開娃娃車的司機。可能的話,還能利用班上慶生會、戶外教學擔任志工,聽聽其他人怎麼評斷孩子。 他偷人家的東西?愛在課堂上譏笑別人?老是唱反調?行為粗魯,做事漫不經心? 如果孩子遭受的是不白之冤(例如:小偷、作弊),因而造成誤解,當機立斷,快請老師協助調查。找出謠言的源頭,澄清事實,早日讓孩子的名聲獲得平反。 如果是孩子本身的錯,憤憤不平只會引起更大反感;四處哭泣,更容易製造出懦夫或愛哭鬼的形象。 建議做法是勇敢接受別人的評價,讓孩子練習自我覺察的能力,把別人的指教當成努力調整的目標。 二、針對缺點,主動出擊 陪孩子列出改善清單,一次針對一項指標,一次改善一樣毛病,就像那個有名的故事:一個邋遢、頹廢的男人,因為有天接受了一束鮮花,他開始整理桌子、房間,最後整理儀容,成功改造自己。 當然,那是故事,目標很難一步到位,既然壞形象已深植人心,要想扭轉乾坤,一樣一樣來吧! 清單列出後,請孩子提出解決的辦法: 自然老師說你上課時喜歡到處走動,亂動別人的實驗器材。你該怎麼跟老師保證,不會再這麼做? 阿正他們說你老愛指揮別人,自己卻什麼事都不做。你能不能想一想,該做哪些改變讓同學願意和你一起玩? 同學不喜歡和你同一組,因為你老是遲交作業,害他們被扣分。你該用什麼方法,重拾同學的信任? 大家都說你不愛洗澡,身體發出臭味,所以沒人想坐在你附近。你該怎麼改變,才能讓同學喜歡你? 能夠自我覺察,才能自我克制;能夠對症下藥,漸次改善壞毛病,對孩子來講,何嘗不是自我鍛鍊的開始。 三、抬頭挺胸,建立自信 即使被拒絕、被孤立,也不要孩子變成可憐蟲! 請告訴孩子:抬頭挺胸,面露微笑,被拒絕了,也要很優雅、很堅強。 讓孩子練習幾個簡單的句子: 「這回不行,那下回吧!」 「好吧,就這樣囉!」 堅定的短句子,可以保護孩子,在他被毫不留情的拒絕時,能迅速脫離受傷害的戰場。 伴隨拒絕而來的,有時還會碰上同伴無情的嘲諷和捉弄。和孩子一起想想,有沒有自我解嘲、反方向思考的回應之道: 被人嘲笑頭太大。「我媽說,頭大的人才聰明呀。」 被人譏笑身高太矮。「法國皇帝拿破崙比我還矮呢!」 人生轉個彎,風景會更好。被人譏笑,也是自我成長的開始哦! 四、轉換情境,重新出發 等不及孩子的改變,怕他因為這回的事件,嚴重影響信心? 速成的方法,或許可以先讓孩子參與其他活動,例如:棋社、合唱團、擔任公益團體的志工、學點新的才藝。從一個彼此陌生、氣氛友善的小團體再次出發,讓他在這裡練習交友的技巧,鼓勵孩子新的正向行為: 「指揮老師誇你今天表現得很有禮貌,媽咪也很高興。」 「你懂得分享玩具,讓那些小朋友都很開心,你覺得呢?」 「這次下棋,爸爸發現你輸了之後,還很有風度的說謝謝指教,你那時怎麼想的?」 注意孩子在人際關係上的新進展,誇獎他,並請他把學來的方法帶回舊朋友圈,試試看有沒有變化。 新的活動與友伴圈,是新的契機。如果孩子又出現老毛病,可事先以暗號約定提醒他,讓他記得:自己又在生氣了、又在八卦了、又在瞪人了。實地多練習,漸漸就能與人群愈來愈融洽。 或許透過新的活動,能幫孩子發現他的特質。愛迪生小時候被當成白癡;愛因斯坦更是從小就被視為低能兒,四歲了說話都還結巴。結果呢?一個成了發明大王,一個是相對論的發現者。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質,化危機為轉機,幫孩子找到他的特質,從特質裡建立自信,把眼光放遠、格局放大。有寬大心胸的孩子,自然會展現迷人的自信。 五、友誼清單,單點突破 在幫助「獨孤王子」時,因為覺得事態有點嚴重,我陪他重新整理一次人際關係表。表中列出他覺得班上誰對他最不友善、不友善、挺友善和友善的名單。 想同時讓全班喜歡他當然不容易,但是,如果能找到幾位,甚至只是僅僅一位同學願意開始接納他,就能有效降低孤立感。 分析表一列好,我發現,其實真的對他很不友善的只有一、兩位班上的意見領袖,大多數的同學都在不友善和挺友善之間,友善區也還留著幾個名字。 因為名單縮小,他覺得班上並不是那麼可怕,沒有那麼多人討厭他,下課會主動找友善區的同學玩;分組時,我也儘量讓他們同一組,終於讓「獨孤王子」不孤獨了。 孩子被排擠,不要慌,和孩子列張清單,重新梳理一下他的友伴圈。從那些比較容易接納他的小朋友,重新展開友誼試試吧! 鼓勵正義感,化解排擠風 人人都需要朋友,愈是高年級愈需要同儕的認同。當群體在排擠某人,很多原本善良的孩子即使沒加入作弄他人的行列,這時為了明哲保身,大多也會選擇默不作聲。 父母應該常常主動關心孩子在校的事情(愈是高年級,愈需要關懷),營造一種氣氛,讓孩子願意談談校園裡發生的事,在排擠才剛剛萌芽時,就能警覺制止。 最重要的是,老師或家長聽到這類事件時,應該鼓勵其他孩子勇敢的說「不」。對,是說「不」,站在正義這方,不加入排擠的行列。 寧肯相信孩子都是善良的,善良的心能召喚出正義感。鼓勵孩子勇敢,做支持正義的力量,只要多幾個這樣的孩子,班級裡就不容易形成集體排擠某人的風潮,也會降低「獨孤王子」或「寂寞公主」的機率了。 孩子被排擠,父母能做的7件事 作者:林玉珮  出處:親子天下 有些孩子在遊戲時沒有人想跟他玩,分組討論沒有人想跟他同組,生日派對邀請名單沒有他;他們就好像一幅拼圖多出來的一片,車子多餘的第五個輪子。如果你是他們的父母,該怎麼辦? 有些孩子在遊戲時沒有人想跟他玩,分組討論沒有人想跟他同組,生日派對邀請名單沒有他;他們就好像一幅拼圖多出來的一片,車子多餘的第五個輪子。如果你是他們的父母,該怎麼辦? 相信並同理孩子 「沒有人要跟我玩」、「沒有人喜歡我」,當孩子難過地抱怨自己被人排擠、被孤立時,父母要相信並同理孩子,因為他們真的很痛苦。 根據一項心理研究實驗,研究者對自願受試者進行一項腦中影像測試,並設計一些任務,讓受試者在社會中遭到斷然拒絕。結果發現,當受試者被揶揄或排擠時,他們腦中影像顯現的幾乎就和身體遭受到創痛的影像一樣。 釐清問題、適度協助或介入 孩子被排擠孤立,父母不可等閒視之,但也不宜心急的擋在孩子前面,把問題全攬在自己身上。「父母的角色先要協助孩子釐清問題,」心理諮商師杜淑芬指出。究竟是因孩子的個人特質,或者社交技巧不佳?還是被欺負被霸凌?傾聽孩子怎麼說,了解問題後,父母才能適度提供協助或介入。 幫助孩子調整來融入團體 如果是因孩子個人性格、特徵,或社交技巧不足,而顯得與想要融入的團體格格不入,「父母協助孩子看看有沒有調整的空間,幫助孩子提升社會基本技能」,八頭里仁協會副理事長楊俐容建議。 仔細觀察其他小孩的穿著和舉止,他們對什麼有興趣?幫助孩子做一些調整,和他們比較一樣,對獲得同儕認同「同一掛」會有些幫助。 學會辨識別人的情感與意圖 有些孩子的確對社交線索的知覺不敏銳或的確有困難,對他人的神情表達或肢體的表現無法精準判讀,變成被同學排擠的「白目」。父母就要協助孩子如何辨識別人的情感與意圖,例如可以和孩子從別人的表情、肢體、聲音來玩「猜猜他如何」的情緒解釋遊戲或角色扮演遊戲。 提供交新朋友的機會 父母也可以提供孩子在不同團體交朋友以及獲得被接納的機會;有時候換了新團體,效果就好很多。從研究實驗也發現,從小被孤立的小猴子,長大後的確會有社會性問題,但如果讓牠和小一點的猴子相處,或者協助牠建立一個比較溫和的小團體,就能提升社交能力。 營造理解同情的團體氛圍 「有時候孩子在學校被排擠是遇到惡霸,父母要介入並和老師聯手來處理這個事件和班級氛圍,而不是只處理那個霸凌的孩子,也不能要孩子獨自去學習面對,」楊俐容強調,大人需要帶領全班討論,要讓孩子們有一個概念,「你可以不喜歡某人,但不能有某種情緒行為出現,就要別人不要跟某人在一起或欺負某人」。 學會優雅轉身,繼續前進 「所有小孩都曾遭拒絕,受過批評、被開玩笑,但那些討人喜歡的小孩懂得如何輕鬆以對,化解這些諷刺和抨擊」,「快樂交朋友」作者蜜雪兒•玻芭指出培養人際挫折復原力的重要,而復原力是可以教導的,因此父母務必挪出時間教導孩子復原力的重要和技巧,讓孩子可以在被拒絕時,仍保持姿態、保持冷靜,優雅轉身離開,繼續往下一次機會或下一個新團體前進。

台灣baby多是夜貓族 睡眠不足9小時

2008年12月23日
公開
52

台灣baby多是夜貓族 睡眠不足9小時 更新日期:2008/12/17 14:29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一項跨國調查發現,台灣寶寶睡眠時間遠低於亞洲及歐美各國,孩子的競爭力已明顯輸在起跑點上。調查顯示,台灣寶寶平均就寢時間是在晚上10點以後,總睡眠時間約8小時40分鐘,但亞洲其他國家寶寶平均在晚上9點半入睡,睡眠時間9小時11分鐘。歐美寶寶睡眠時間更長,多達9小時45分鐘。 醫師分析,平常忙於工作的家長基於補償心理,想跟孩子多親近親近,可能是導致國內寶寶成為小小夜貓族的主因。 亞太區兒科睡眠研究聯盟近年來在全世界16個不同國家針對三萬名0到3歲嬰兒進行一項嬰兒睡眠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寶寶睡得晚,且時間不夠,長期下來,恐將影響生長發育。 結果也發現,有高達七成二的台灣父母認為自己的寶寶有睡眠問題,遠高於亞洲父母的五成四,及歐美父母的兩成六。 兒童睡眠專家周怡宏醫師認為,台灣寶寶多半是夜貓族,睡眠時間不夠,且太晚睡覺。主要原因應與景氣下滑,雙薪家庭越來越多有關。 經濟不景氣,不少家長到了晚上九點、十點才下班,基於補償心理,希望多陪陪孩子聊天、玩耍。雖然贏得了親子關係,卻讓寶寶跟著自己晚睡,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以及損及免疫力。 周怡宏分析,台灣寶寶晚睡,主要與「家庭習慣」和「教育制度」有很大關關係,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睡眠衛生習慣,時間到了,就該睡覺。 另一個導致寶寶晚睡的原因則是學習才藝,周怡宏說,有些小寶寶還不滿三歲,卻被父母安排上各種才藝課程,例如,音樂、跳舞、美術等等,根本就是揠苗助長,反而影響了寶寶生長及學習能力。 周怡宏建議,家長們應該讓寶寶養成早睡的習慣,晚間9至10時之間就應該上床睡覺。一歲以下幼兒每天應睡滿10小時,六個月大的寶寶應睡12至14小時。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7&id=3938

「發燒」判斷?

2008年11月25日
公開
70

「發燒」 許多兒童疾病,「發燒」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在小兒科醫師門診中,至少有80%以上兒童,是以發燒作為主訴事實上,「發燒」是兒童生理的一種「徵兆」反應,不是所有疾病都會造成小兒發燒;同樣地,當孩子體溫超出正常標準時,也不一定是因病所致。台安醫院婦幼衛教組護理師陳玉梅指出,由於新生兒位於大腦下視丘中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加上嬰兒的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製造身體熱能的作用很強,所以小孩體溫,普遍會比成年人還來的高 誤調「恆溫裝置」 小兒體溫直飆 台北榮總小兒科醫師李昱聲指出,控制人類體溫的調節中樞,位於腦部的下視丘,在正常狀態下,體溫多被控制在一穩定、合理範圍內。影響人體產熱與散熱的因素很多,舉凡環境溫度、情緒、壓力、飲食、穿著、運動、疾病等,都會影響人體正常體溫調節。 李昱聲表示,人體為了使體內細胞維持正常運作,會自動透過位在腦部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把體溫設定在正常、合理且固定的範圍內。之所以會引起發燒現象,是因為當病毒或細菌入侵人體時,會釋放出一些介質與毒素改變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使大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產生溫度誤判。而寶寶正常體溫應該是37度才對,但當人體類似『恆溫裝置』的體溫調節中樞失調,會使大腦誤以為39度或更高的體溫才是正常的。 李昱聲近一步解釋,因疾病所引起的發燒機轉,是先由細菌或病毒入侵人體,產生某些誘發體溫變化的介質,而後經由血液循環,到達大腦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使其重新設定基礎溫度基準。當人體的正常體溫設定值,受細菌、病毒等病理性因素影響,改變原先標準;大腦還會將訊息傳導至肌肉與皮膚,使其人體藉由發抖、血管收縮、打寒顫等生理反應,表達發燒症狀。 李昱聲強調,小孩子不是只要生病,就一定會發燒,「即使不發燒,也有可能得到嚴重的疾病」。另外,發燒的溫度越高,也不代表就病的越嚴重,發燒只是許多疾病過程中的衍生現象,是一種自我保護效應,並不代表疾病的嚴重度。 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醫師表示,嬰幼兒的體溫變化幅度大,引起發燒原因有很多,可區分成疾病因素與非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 (1)細菌、病毒感染: 因疾病所引發的小兒發燒現象,多半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醫師指出,像是感冒、扁桃腺炎、氣管炎、肺炎、中耳炎、腸胃炎、腦膜炎等疾病,多會伴隨發燒症狀。 (2)癌症、腫瘤、自體免疫性疾病: 癌症、腫瘤或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會釋放出一些細胞激素,使體溫調節中樞改變原先設定,因此也會有不明的發燒症狀出現。 (3)泌尿道感染: 除了上述小兒常見疾病會引起發燒,護理師陳玉梅指出,若新手爸媽為小寶寶的肛門清理不當,或是沒勤換尿布,也容易造成小兒泌尿道感染,引發高燒。她說:「像是男寶寶的包皮較緊,女寶寶的尿道較短,尿道離肛門口又近,爸媽若未仔細清潔,就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 李昱聲也表示,對新生兒來說,當出現症狀不明的高燒時,驗尿檢查是必要手續。典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除了發燒,還會有尿頻、尿急、小便痛與小便失禁等現象。相對於較大孩子能表達除了發燒以外的不適感受;小小孩因為表達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病情誤判,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敗血症。陳玉梅還指出,幼兒的發燒篩檢,除了會透過驗尿程序來檢測是否有泌尿道感染,一般大型醫療院所,對於三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處理流程,醫生會依病況進行血液、糞便,甚至抽取少量脊髓液做檢驗,以排除其他感染的可能性。 非疾病因素: 陳玉梅指出,由於新生兒腦部下視丘功能發展還不完整;加上寶寶身體體積小,相對體表面積大;且汗腺不發達,散熱機制較差,「一般幼兒的體溫,多會比大人稍高個0.3∼0.5℃。」而有哪些「非病理性因素」會引發小兒高燒,根據醫師說法,可歸納出下列原因: ★環境因素:  舉凡室內通風不良,或是爸比媽咪幫小寶寶穿太多衣服,蓋太厚棉被等,都易讓小寶貝因為身體體溫無法外散,造成「假性發燒」現象。另外,寶寶剛吃完熱食或牛奶,也會因血液循環快而有體溫過高現象;而寶寶剛洗完澡後,因水會吸熱,此時體溫會稍微偏低。 ★劇烈運動:  當小孩子在情緒激動、哭鬧,或從事劇烈運動的當下及其後:也會出現暫時性體溫升高現象。正常的孩子,多半在活動中止後的半小時至一小時內,體溫即可回復正常。 ★腦部受傷或長瘤:  腦部功能受損,有可能傷及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如此容易造成體溫升降調控失衡,易使體溫產生劇烈起伏。 ★特殊藥物的副作用:  如小兒接受預防針注射,也有可能會因為某些疫苗特性,引起發燒等副作用反應。 發燒?發熱?認識夏季熱 所謂「夏季熱」,又稱為「夏期熱」,是東方民族特有的生理反應現象。主因是夏季氣候炎熱,環境溫度升高,加上嬰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不成熟,導致體溫升高。 「發燒」是夏季熱最常見的症狀,其高燒型態多呈現規律性。體溫每天從清晨起逐步上升、中午持續、午後漸退、傍晚最低,入夜後又開始升高,每日體溫呈規則變化,一直持續到夏季結束為止。期間除了發熱及些許食慾不振、哭鬧等反應外,少有其他不適症狀。此症狀常發生在3歲以下幼兒,尤其是小於1歲的寶寶。 對於夏季熱的治療,基本上不需借助藥物,退燒藥僅是以備不時之需。若孩子高燒病因確定是夏季熱,最簡易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吹冷氣」。把室內溫度調至合宜,即可有效解除小兒夏季發熱症狀。 要診斷為夏季熱之前,一定要請醫師檢查,排除其他各種可能引起寶寶發燒的病理性原因,如泌尿道感染、中耳炎、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等。若單從體溫的表現形式就診斷寶寶是夏季熱,並不恰當。 表情、活動力、相伴症狀?? 發燒評估三指標 面對還不懂得表達身體不舒服的小Baby,是不是讓初為人父母的您手忙腳 亂呢?醫師建議,新手爸媽除了透過體溫量測,了解孩子是否生病;還可以透過 觀察小寶貝的表情、活動力及身上其他病徵,在就醫前,先掌握孩子的病情發 展,輔助醫師下達正確病情判斷。 一、表情與病容:父母可從嬰兒臉上的表情變化,判斷寶寶是否因為疾病造成身 體不適。當爸比媽咪看到小寶貝臉上喜悅、好奇、貪玩的表情減少,取而代 之的是小臉泛紅、痛苦、無精打采的面容,就要當心孩子可能生病了。 二、活動力:若小孩出現玩耍量遞減、專注力不足、活動力降低、食慾不振等現 象,整體精力表現明顯不若以往;或對所處環境出現不耐、不感興趣,或嗜 睡等症狀時,父母除了可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還要將寶貝的行為表現合併 列入觀察,注意是否可能因疾病因素,導致孩子活動力不佳。 三、身體病徵:李昱聲表示,若孩子在發燒的當下,同時合併出現如流鼻涕、咳嗽、腹瀉、嘔吐等症狀,可能和感冒或腸胃炎有關。而陳玉梅更提醒,媽媽若注意到孩子尿布有不正常的尿騷味,或是尿液顏色異於平常,則要警覺孩子發高燒,可能與泌尿道感染有關;另外,父母還可觀察小朋友的皮膚是否有起疹子,或是頸部淋巴結是否出現腫脹等。若在發燒當下,同時合併上述症狀,父母須視症狀嚴重程度,適時就醫尋求協助。 小兒發燒以外的症狀觀察 感染類型 病徵 呼吸道症狀 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耳朵疼痛、化膿等。 腸胃症狀? 腹痛、腹瀉(水便、血便等)、嘔吐。 泌尿道症狀 深濁色尿液、異常尿騷味、頻尿、解尿困難、小便疼痛、腰部疼痛。 皮膚症狀? 有無出現紅疹或異常水泡、淋巴結腫大等。 (資料來源:陳玉梅護理師) 不同測溫工具? 高燒標準有別 人體的體溫平衡,主要受到腦部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控制。量體溫的用意,即是透過不同工具,去測出體溫調節中樞「中心體溫」(central temperature)的高低。一般來說,兒童體溫在36.2℃∼38℃之間,均屬正常狀態。要判別孩子是否有發燒現象,不同測量工具,各有不同溫度判斷標準。 體溫量法 高燒標準 測量時間 測量方式與步驟 測量限制 耳溫 38℃以上 1∼3秒 1、將耳道拉直成一直線,再把耳溫槍槍口對準鼓膜,進行測量。 2、測量一歲以下嬰幼兒,請將寶寶耳朵往後下方拉。 3、測量一歲以上嬰幼兒,請將寶寶耳朵往後上方拉。 新生兒容易因耳道過小而測量不易。 若有耳疾,或外耳道內分泌物多,也會影響測量準確度。 肛溫 38℃以上 1∼3分 1、讓嬰兒趴臥在床上或大人腿上。 2、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並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 3、在溫度計肛表上約2公分處,塗抹一圈凡士林。 4、待寶寶肛門的括約肌放鬆,以輕輕旋轉的方式,將體溫計緩慢插入肛門約2公分。 1、小心孩童因不當扭動造成溫度計侵入傷害。 2、有腹瀉或肛裂等症狀的寶寶,不可量肛溫,避免刺激肛門。 3、置於肛門的溫度計,使用前須先消毒乾淨。 腋溫 37.2℃以上 3∼10分 1、將溫度計歸於起始設定值。 2、將體溫計放置腋窩下,並使上臂緊貼於胸部皮膚測量。 1、過小的寶寶,容易因為隨意移動,影響體表腋溫測量的準確度。 2、較大或過胖的嬰兒,容易因皮下脂肪過厚,造成測量準確度不高。 口溫 37.5℃以上 2∼5分 1、將溫度計歸於起始設定值。 2、將溫度計含於舌下。 1、過小寶寶不建議使用,容易有咬斷溫度計的風險。 2、測量口溫前半小時,不可食用熱食,以免干擾準確度。 3、含於口中的溫度計,使用前須先消毒乾淨。 額溫 37.2℃以上 1∼3秒 利用紅外線器械測量,或徒手感應溫度。 1、額頭的體表溫度起伏,受外界環境影響大,準確度不高。 背溫 37.2℃以上 3∼10分 1、讓寶寶呈現平躺姿勢。 2、將溫度計置於寶寶後背的兩側肩胛骨之間,讓寶寶緊貼著溫度計。 1、體表溫度準確度不高。 2、需注意讓平躺的寶寶不亂動,以免影響測量準確度。 (資料來源:李昱聲醫師) ★體溫測量小叮嚀:正確紀錄  固定測量 護理師陳玉梅建議,一般小朋友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稍高一些,如要確實記錄寶寶體溫,可選擇孩子每日起床後、洗澡前或傍晚等固定時段測量體溫,一天測量約三次,必要時可加量。 她並提醒,若寶寶有發燒現象,爸比媽咪在就醫前,務必正確紀錄寶寶的發燒日期、時間、溫度變化、發燒頻率、天數與相關病徵等,以提供醫師病情判斷參考。 ★您知道嗎?水銀溫度計 政府明定禁用 97年7月起,水銀溫度計再有錢也買不到!根據環保署毒管處公告,為減少汞(俗稱水銀)在生活環境中流佈所造成的危害,環保署已從今年七月起,明文規定一般家庭與非醫療機構,禁止使用或販賣汞製溫度計;並預定在民國一百年七月,擴大限制醫療院所全面禁用汞製溫度計。為求環保與安全,未來水銀體溫計將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電子體溫測量器材。 小兒高燒莫驚慌? 觀察狀況再就醫 孩子半夜突然發高燒,常讓父母焦急萬分、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是好。李昱聲表示,除了少數像腦膜炎等較為嚴重疾病,須立刻爭取時間治療,多數如感冒、腸胃炎所引起的高燒現象,立即就醫的急迫性不如前者高。爸比媽咪可以先為家中小寶貝進行一些簡易的居家護理,同時觀察、評估孩子的精神狀況,等天亮後再送往醫院診治;但若寶寶的精神活力差、或是爸比媽咪不放心,在做完初步處理後,還是建議帶至醫院,請醫師評估寶寶狀況。 而退燒的簡易處理方式,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等兩方面: 非藥物處理 •將室溫保持在24℃~26℃之間,並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減少寶寶不必要的衣服穿著,避免覆蓋過厚的棉被。 •量完體溫1個小時後,仔細觀察孩子活動力變化,並留意是否有高燒以外的其他病徵出現。 •多喝溫開水,有腹瀉症狀的孩子,可適時補充一些電解質水,防止脫水。 •好好休息,避免過度活動。 •以溫水擦拭寶寶脖子、腋下、腹股溝、膝窩等動脈較多的地方,藉由溫水擦拭,促進體表散熱。 藥物處理 當耳(肛)溫超過38.5℃,或腋溫超過37.5℃,父母可先使用口服退燒藥幫孩子退燒;每次服藥中間需間隔四至六小時。 若高燒時的耳(肛)溫超過39℃,可使用退燒塞劑;塞劑使用需間隔六至八小時。 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退燒藥物,需要醫師詳細計算藥物使用劑量。 有嚴重腹瀉的寶寶,避免使用塞劑退燒。 居家退燒小撇步? 有對有錯 寶寶發高燒,的確會讓父母感到心慌,擦酒精、睡冰枕、泡溫水澡等,多是老一輩的人教導的退燒小撇步。但是這些方法真的可行嗎?又怎麼做才正確,以下為您進行整理: 退燒方法 退燒原理 步驟與方法 可行與否 溫水泡澡: 幫助下視丘調熱中樞下降與散熱。 水溫設定在接近人體體溫的36∼37℃。 一次泡澡時間約20∼30分鐘。 建議使用 溫水擦拭: 藉由水氣蒸發,使微血管擴張,達到散熱目的,與溫水泡澡的退燒原理雷同。 將寶寶上身衣物解開。 用沾過溫水(約37℃)的濕毛巾輕輕擦拭寶寶全身。 可在寶寶的額頭、後頸部、腋下、大腿內側、膝窩等動脈跳動較明顯的部位加強擦拭。 建議使用 冰枕降溫: 協助體表散熱。 將冰枕或水枕以厚毛巾包裹,讓寶寶頭部平躺於上方;或置於腋下或腹股溝等大動脈經過處,協助降低體溫。 使用冰枕5∼10分鐘後,需注意寶寶四肢是否溫熱,若出現冰冷現象,則要暫停使用冰枕。 小於4個月的嬰兒,因不會轉動身體而易出現局部體表過冷現象,不建議使用。 4、使用冰枕降溫,會使原先處在高溫狀態的大腦下視丘快速降溫,易造成寶寶體溫調節中樞陷入失衡,小兒科醫學會不建議使用。 具退燒效果,但有使用限制。 退熱貼: 協助體表散熱。 退燒原理與躺冰枕、冰敷一樣,同是利用物理降溫效果,使局部體表溫度降低。 內容富含水凝膠與清涼劑,貼於患處能產生水凝膠協助吸熱,清涼劑幫忙散熱的效果。 退熱貼裡頭不含任何醫藥成分,僅能協助體表降溫,不具任何治療效果。 具退燒效果,但有使用限制。 ★小叮嚀:酒精擦拭退燒? 不可行 坊間流行利用酒精擦拭體表退燒,在專業醫師眼中,是十分危險的退燒行為。李昱聲指出,皮膚在接觸酒精當下,雖有立即性冰涼感,看似有達到體表降溫效果,但他指出:「短時間內體表急速降溫,反而會帶來更劇烈的血管收縮,影響散熱。」而陳玉梅也表示,利用酒精退燒,就像熱燙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容易造成寶寶有抽搐現象;而且酒精氣味嗆鼻,長時間吸入會讓寶寶如同喝醉般陷入昏睡,不適合拿來退燒。 結語: 小兒的發燒現象,就像是一個人體警報器,高燒僅是疾病的諸多症狀反應之一,而不是疾病的全部。新手爸媽在處理寶寶高燒時,千萬不要一味找方法降溫,而忽略小兒發燒背後的真正病因與相關症狀表現。面對小兒高燒,除了提高警覺,其實無須過度擔心;掌握正確發燒處理原則,盡量保持寶寶舒適,保持「冷靜」,才能戰勝小兒「高燒」! 以上諮詢�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 李昱聲 台安醫院婦幼衛教組護理師 陳玉梅 李昱聲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小兒學科講師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臨床研究員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總醫師、住院醫師 陳玉梅 現職:台安醫院婦幼衛教組護理師 學歷:私立輔仁大學護理系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師 國泰醫院護理師

過動症 ADHD 檢測清單-家長用

2008年07月03日
公開
55

過動症 ADHD 檢測清單-家長用   如果孩子符合以下各項中的五到六項,且時間長達半年以上了,那麼孩子可能是有專注力不足症。 •孩子常會粗心大意的犯錯。 •孩子很難專心的寫作業或其他工作。 •孩子常做著手上的工作就想要去做別的事情。 •即使是直接跟孩子講話,但孩子看來就是沒注意聽。 •孩子很沒有組織能力,即使是有我幫著,但孩子看來就是學不會組織能力。 •孩子常會掉東西,例如作業或是個人所屬物品。 •孩子會設法避免一些會被要求需要集中精神和努力的活動。 •孩子常常忘掉要做的事情,即使是一直提醒他。 •一點點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讓孩子分心或是離開位子。   如果孩子符合以下各項中的五到六項,且時間長達半年以上了,那麼孩子可能是有過動症. •有時孩子的行動好像裝了馬達一樣。 •孩子很容易生氣,即使是一點點小事情。 •不管孩子做多大的努力,但他就是沒辦法好好坐在那裏。 •孩子很愛說話,即使是他沒什麼好說的。 •孩子在課堂上很會打擾秩序,好像很難不去打擾旁邊的同學。 •在家裏或是在學校,孩子總會在問題還沒講完之前就搶著回答,不管答案是對是錯。 •孩子沒有耐心跟其它人輪流,總是會搶在隊伍前面或是搶其他孩子的玩具。 •孩子很愛插嘴,總是會打斷別人的談話。   以上僅供各位家長做參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來丸仔真的有一點點的過動傾向 •有時孩子的行動好像裝了馬達一樣。 (活力很好..很好奇愛亂摸亂玩..一直跳都不知道撞到傷到會怎樣.. 陶醉在遊樂中就都忘了大人的交代) •孩子沒有耐心跟其它人輪流,總是會搶在隊伍前面或是搶其他孩子的玩具。 (沒有等待的耐心是有..是還不致於會搶在隊伍前面,但有時他的東西他會去 搶回來..) •孩子很愛插嘴,總是會打斷別人的談話。 (音量不算小..在公共場所有時會重覆一直叫大人) •孩子在課堂上很會打擾秩序,好像很難不去打擾旁邊的同學。 (老師說是會有時莫名站起來或走動,不然就是說要尿尿..) •孩子很容易生氣,即使是一點點小事情。 (沒耐心弄完.有時玩這樣心裡又想玩另一樣..有時弄不好會生氣.. 但不是每次)

經常咬手指頭

2008年07月01日
公開
49

經常咬手指頭   不少家長的孩子都可能試過有「小動作」或「不良行為」,但究竟這些不良行為對孩子成長會否有很大的影響?這是一個很關鍵性的問題。孩子如果有一或兩樣這些行為,如舐手指、咬指甲、抓頭髮,但沒有其他情緒或行為問題,通常他多不是心理有問題的孩子。但如果孩子同時有多種這些行為,加上還有情緒、讀書、人際關係等問題,孩子則多是心理有問題。 ※孩子為何有這些「小動作」?有幾個理由: 1、孩子的「習慣」,即沒有其他症狀,問題重要性不大。 2、吸引父母注意的行為,咬手指抓頭髮會令父母著緊,得到父母很多注意,於是孩子不自   覺便會多做這些行為。 3、孩子缺少正常的刺激。孩子需要正常感觀、情感和思考上的「刺激」,才可以身心理健   康成長。缺少刺激的孩子很容易不自覺自我刺激,以作為一種滿足的補償。 4、這些孩子本身有情緒有困擾。 5、孩子有弱智或自閉症等多種不同的成長障礙,這些孩子常見有這些行為,因為他們欠缺   了普通孩子可以享受的刺激和多姿多采的生活,使他們的心境容易煩燥,於是用一些最   原始的自我刺激的方法,抓傷自己,撞自己的頭等來作為一種刺激。   ∼∼本文由小六老師提供;請勿隨意轉載∼∼

小孩偏食怎麼辦?

2008年04月08日
公開
52

(轉貼)小孩偏食怎麼辦? 我兒子3歲半,是個極度偏食的孩子,除了每天2次牛奶,只吃飯、麵條、豆乾及餅乾糖果、飲料、養樂多及維他命,對任何蔬果都敬謝不敏。請問這樣的飲食習慣,是否會造成身體的傷害? 孩子的偏食似乎是做父母永遠頭痛的問題,許多的父母在孩子偏食時,常會大聲斥喝或威脅利誘強迫餵食,往往會造成孩子對食物更加恐懼與排斥。幼兒在兩、三歲是會開始表現出對食物的喜好與厭惡。在解決偏食的問題前,應先了解幼兒偏食的原因: 1.父母的溺愛或怕麻煩,孩子想吃什麼就給什麼,儘量滿足孩子,造成孩子偏食。 2.以食物做為獎賞小孩的方式,使孩童做為要脅的方法。 3.孩子不肯吃飯或偏食時,用打罵的高壓方式強迫,使孩子認為吃飯是痛苦的事。 4.模仿大人,若父母或保姆挑食,孩子也會挑食。 5.對特殊氣味的食物不敢吃,如芹菜、胡蘿蔔、洋蔥等。 6.孩子排斥需咀嚼而較難吞嚥者。 7.烹調者手藝不佳或菜色單調。 8.食物準備不適當。 9.孩子愛吃零食,影響正餐食慾。 10.邊看電視邊吃飯,分散注意力。 11.餐桌氣氛不良,用餐時沒有愉悅的心情,也會誘發偏食。 例如,拒食蔬果,應先找出孩子拒食的原因,到底是難以咀嚼吞嚥?氣味不佳?或是顏色、大小不佳?由少量開始慢慢供應,並可將這些食物做成他喜愛的卡通圖形,慢慢誘導他吃。千萬不要因為他不吃就大發雷霆。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孩子是因為要引起家長的注意而拒食。只要父母給予適當的時間照顧、關心小孩的飲食,就能夠慢慢化解了。 台安醫院減重班營養師 林棋芬

寶寶有自己的時間表

2008年02月26日
公開
57

轉載- 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主任周怡宏醫師 and http://blog.pixnet.net/babytree/post/13331083 看見隔壁家同年齡孩子已經開始走路了,而自己家這個,卻怎樣也邁不開一步,真是急死人了。作者以多年門診經驗,提供父母孩子為何晚走路的原因,解決了這些因素,也許孩子馬上就可以穩健的踏出第一步呢! 寶寶放開手自己走的第一步,無疑的是最重要的發展里程碑之一,也是大部分的父母們最興奮期待而永難忘記的場景。但是,在等待這一刻來臨前,期待中滿懷焦慮之情,亦是頗為煎熬的,尤其當周遭朋友們的孩子在較早年齡時便會走路時,更令有些父母不易釋懷。以下我們提出幾個重要原則與觀念,也教導父母如何協助寶寶走路。 寶寶有自己的時間表 每一位孩子的發展表現都不相同,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獨特表現,獨自走路當然也不例外。當這一天到來時,與寶寶的智能、體位大小以及父母的親職能力都沒有關係。孩子們不會「故意」晚學會走路,而父母親也不能改變成加速寶寶學走路的速度。因此,我們首先提醒的是,不必過於心急,但是要保持密切注意,看寶寶是否有合宜的獨自行走反應表現。 大部分寶寶在12∼14月大時學會走路 根據過去的嬰兒發展研究文獻,以及粗動作發展專書“Motor Assessment of the Developing infant”,絕大多數學者專家都同意,約50%寶寶在11.5個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個月大獨自行走,而100%都可以在18個月大自行走路。 當然在這長達半年之久的期間當中,孩子們的表現差異甚大,有的在前一天還是「爬蟲類」,隔一天就變成「北京猿人」;有的則雖然早就想放手一搏,但常走一下就跌倒;有的便十分享受已會走的自由與樂趣,老是要大人帶他出去走動。 父母們要牢牢記得,這一範圍並非金科玉律,因為每一位寶寶仍有其獨特發展時程表,只是仍然有一個被普遍認可的範圍罷了!只要沒有不當的外因阻礙寶寶獨自行走,便不必過份擔心;但若已過18個月大,而無法獨自走路,也應儘速和專家醫師們諮商,確認有無疾病存在,或者有阻礙因素需予以調整。 冬天寶寶較晚才學會走路? 臨床上,我們的確看到以上現象,遠在1975年時,美國兒科醫學會雜誌中,就有文章指出這一觀察,顯見東西方的家庭都可能面臨同一問題。至於原因何在?經分析檢討,吾人知道走路是一種粗動作發展的表現,與神經系統成熟度及雙腳與脊椎的協調功能息息相關,因此冬天成長的寶寶,會表現得較晚行走,並非他們神經系統有問題或發育過慢,而是外界因素,尤其是“天寒地凍”下的衣物束縛所造成。 在高緯度國家,尤其暖氣設備不佳的地區,的確父母們不得不然,以免孩子們遭受風寒之苦;但是,在台灣若四季如春的情況下,仍硬是放不下心中塊壘,以大人對寒冷的感受,限制孩子的發展,便是得不償失了。 學步車會使寶寶走路及發展變慢? 此一答案接近正面肯定,大部分的有關研究,傾向訴求學步車會剝奪會走路前幼兒的各項學習發展,此一限制並不只在粗動作發展而已。一項來自兒童發展與行為雜誌的文獻指出,針對109位嬰兒,區分為有使用學步車及不用等兩組,以比較其動作及心智發展情形(在6∼15個月之間)。結果發現,使用學步車組的嬰兒,有較慢的坐、爬及走路表現,並且在貝氏量表的動作發展(PDI)及心智發展(MDI)兩項指標中,都得分低於未使用學步車組嬰兒。並且這些延遲的效應,與學步車種類、使用時間與頻率,都有關連性存在。 我們也要藉此鄭重呼籲父母們,應給予發展中幼兒足夠的空間,以充份表現他們對環境探索的興趣,使其粗動作、細動作及手眼協調有更好的練習機會,而不該為一己大人的方便,而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學步車的安全性而言,在全世界各國,都有傷害及死亡案例的報告,因此此一安全性考量,更不可輕忽,仍應使嬰兒在帶養者目視之下,在一個足夠寬廣空間中自由爬行、扶著走,再進一步等待獨立行走的到來。 影響寶寶正常獨自行走的不利因素 個人在門診中的多年經驗,可以將此一問題條列於下,供父母們參酌。如果能夠小心謹慎地注意,勿使努力學習中的寶寶到壓抑甚至剝奪,則孩子們的成長自然順利可期。 A.寶寶的衣物穿得過多或過厚,以致影響活動性。 B.寶寶很少有機會在地上活動,因為太常被抱撫。 C.寶寶體重過重,超過同齡嬰兒,以致缺乏「動機」。 D.寶寶生長不良,慢於同齡嬰兒,以致肌肉骨骼不足。 E.寶寶對攀扶曾有不好的經驗,以致畏懼不肯學。 F.寶寶十分著迷各種手部動作,以致減少走的機會。 G.環境中無法讓寶寶扶著走,以致缺乏興趣。 H.寶寶常被放置在學步車之內,以致沒有走的機會。 轉載- 2007年10月號的《媽媽寶寶雜誌》第183頁 媽咪問題? 關於寶寶學走路 需要穿鞋嗎? 對於人類來說,走路可視為一種本能,是很自然的一種發展。不過,在寶寶學走路時,反覆練習與適當的刺激,仍然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這些大量累積的知覺經驗,可以促進寶寶運動功能的發展,有助於走路的學習。因此,建議爸媽可讓寶寶赤腳學走路,並在不同的地面上練習,如草地、沙地,增加寶寶腳部的觸覺刺激,幫助他們踏出穩健的第一步。 Woby窩比幼教網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上)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_detail.asp?ID=2624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中)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_detail.asp?ID=2625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下)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_detail.asp?ID=2626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

2008年02月25日
公開
47

(轉載 by 窩比) ---------------------------------------------------------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上) ※學走10大問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   寶寶什麽時候會走路、走得好不好是很多爸媽關心的話題,本文將解答爸媽的疑惑,讓你更加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 ◎PART1學走的進展及方法:   一般來說,大部分週歲的寶寶已經會獨站,被爸媽牽著手時也能走上幾步,15個月時,寶寶就有獨自走路的能力,但由於環境和撫養方式等因素的影響,相同年齡寶寶的動作發育並不完全一樣,有的發育快一點,有的則慢一點,只要前後差距不是太遠就算正常。一些爸媽看著同齡的寶寶都已經紛紛開步行走,而自己寶寶卻還是緊緊依偎在身邊不肯挪步,或是不肯下地,難免覺得有點著急。 ●行走是長大的象徵:   當寶寶開步行走之時,也是他長大的象徵,他可以移動雙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的寶寶可以更方便地接觸物體,寶寶活動範圍也更開闊了。當寶寶10∼11個月左右,通常自己能扶著東西行走,但從扶著行走到獨立行走,還是需要爸媽稍微訓練。如果你家寶寶已經到了學走年齡,可是還沒有學走跡象,就可以跟著以下方法,來訓練寶寶愛上走路的樂趣。     有一些小工具,可以幫寶寶順利地行走。這些合適的輔助品,寶寶借助它們行走起來可是事半功倍呢。 ○利用小工具學走路: *1扶家具和扶牆行走:   可千萬不要小看寶寶扶牆、扶家具慢慢移動身體哦,它是寶寶行走的開始呢。雖然獨自站立還不穩定,但通過腳步的挪移,手腳和身體的配合,寶寶的平衡感正不斷得到提升呢。 *2學步小推車寶寶走得快:   推推小車,讓寶寶和小推車一起向前走,這也是鍛鍊寶寶行走的一個好方法。讓寶寶站在小推車的後面,兩隻小手抓穩當,一開始爸媽可以先將學步車的車速調慢或以手來控制小推車前進的速度,等寶寶熟練以後,爸媽就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推小車哦。爸媽還可以教寶寶碰到障礙的時候將小推車朝後,再進行轉彎以避開障礙。 *3可考慮是否使用學步車:   有些玩具可以爲寶寶的行走助力,如學步車(螃蟹車),它們有著非常可愛的造型,融合坐車與學步一體,寶寶坐著時可以鍛鍊腿部肌肉,這是學步車的重要特點,等到寶寶會走之後,學步車所附的拉杆與音樂等又吸引寶寶走得更快、更好。不過,要記得不要在十個月前就使用這類的學步車,也不要讓寶寶乘坐時間過長,否則擔心會影響寶寶的腿型發育。  有些小兒科醫生認爲,學步車對訓練寶寶走路沒有幫助,而且也不安全。因此,家長在使用上要多注意。此外,拖拉玩具也可以吸引寶寶,鍛鍊他行走或倒退。 ---------------------------------------------------------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中) ◎爸媽自己訓練寶寶學走路:   在寶寶的行走過程中,爸媽的幫助有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心理暗示、語言鼓勵還是實際的輔助,都能讓寶寶早點開步走哦。 ●1扶著腋下一起來:   爸媽可扶住寶寶的腋窩,讓寶寶的雙腳踏在爸媽的腳背上,讓寶寶隨爸媽一起走路,這樣也減少爸媽牽拉寶寶雙臂的力量。經過一個階段,則可以讓寶寶的雙腳踏在地上,逐步過渡改地面走路。 ●2面對面鼓勵寶寶開步走:   爸爸和媽媽離開一定距離,這個距離視寶寶實際可走的路程而定。讓寶寶先扶著身旁的物品,爸媽則張開手臂以歡迎的形式迎接寶寶,可以先從只隔幾步遠,漸漸地,爸媽可以拉開距離嘍。看著寶寶跌跌撞撞地向你走來,爸媽可不要動不動就去抱住寶寶。 ●3用語言、表情、拍手、擁抱:   給寶寶信心,讓寶寶不再膽小、勇敢向前邁步,時時給寶寶鼓勵是很重要的。當寶寶不敢向前走的時候,你一定要用諸如「寶寶,你快來啊」、「媽媽在這裡等著你」等言語加上微笑的表情和張開雙臂努力迎接寶寶的姿勢,讓寶寶樂於走向你。   寶寶走到目的地時,要拍拍手表明他做得很好;也可以抱住他再拍拍他,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要性;還要用言語「寶寶,你做得真好」、「寶寶,你真棒」、「真是個好寶寶」等來激勵他。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行爲也會很滿意,他還會學著拍手稱讚、鼓勵自己呢。 ○營養健康也很重要:   營養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佔據重要地位,充足、合理的營養為寶寶的身體注入活力,寶寶的肌肉發育良好,大動作的發展才會順暢哦。所以,每天必須有一定份量的奶製品,而品種豐富的副食品則又給寶寶帶來更多營養素,細心、精心爲寶寶準備好每一餐,也是爸媽一定要做的。除充足的營養外,身體健康不常生病的寶寶自然發育較快、較好,學起走路來也可能比常生病的寶寶快。寶寶一生病,身體虛弱需要休息少活動,當然就會使一些動作發展延後。所以好好照顧寶寶,別讓他老是生病了。 *注意行走安全:   學走的寶寶比爬行的寶寶更容易受傷害,膝蓋、手肘容易因爲身體失去平衡,觸地摩擦而掛彩,頭部也會因爲撞擊而「長」出包包,這些部位需要爸媽特別關照。   所以,當寶寶開始學走路、愛上走路之後,不要讓寶寶遠離你的視線;要避開濕滑的地面,注意路上的障礙物;小心家具邊邊角角的潛在危險;不讓寶寶進入廚房;別讓抽水馬桶成爲寶寶愛玩的寶貝;尖銳物品、器具儘量放置到寶寶摸不著的地方,藥品或細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蓋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以免寶寶將兩者同時拉下而被物品砸傷;燙手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碰到;在寶寶行走時不要餵他食物,以免嗆到喉嚨。   《給寶寶一個安全行走的環境,爸媽要做的功課非常多!》   只要經過爸媽和寶寶的共同努力,寶寶肯定能夠邁開大步,用自己的雙腳去體會這個精彩的世界。 -------------------------------------------------------------------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下) ※學走10大問 *PART2寶寶學走Q&A   走路跌跌撞撞怎麽辦,早走晚走有什麽關係?就讓我們來告訴你,關於寶寶學走路的各種疑問。 Q1:早走路好嗎? A:不能單純地說早走路好或不好,如果寶寶的身材比較輕盈靈巧,那麽早些走路不會對寶寶有多大影響。而如果寶寶還沒有達到走路的月齡,但爸媽希望寶寶早走路的心情又比較迫切,很早就訓練寶寶學步,那對寶寶的腿、腳發育是不利的。 Q2:不經爬行直接就學走路? A:現在的觀點是,如果寶寶缺少爬行的鍛鍊,寶寶雖不會因此而不聰明,但對他的大動作發育將可能有延遲作用。因為寶寶的爬行會促進他的大腦發育,特別是對剖腹產的寶寶,更能促進他的前庭發育。 Q3:頭大、肥胖寶寶走路晚? A:年齡小的寶寶的腦袋和上身相對都比較大和沈重,頭圍較大和體重較胖的寶寶更是如此,所以這樣的寶寶走路晚也是很正常的。遵循寶寶自身的發育進程,控制寶寶的體重,就不必太過擔心。爸媽對頭圍較大的寶寶更不能過於心急,要多聽取小兒科醫生的意見。 Q4:為學步寶寶選擇鞋子要注意什麽? A:爲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也能爲寶寶順利行走加分。鞋子除了要合季節之外,還要合腳、止滑。鞋內長度才是寶寶的實際腳長,鞋子要比寶寶的腳長0.5公分~0.8公分才比較合適。鞋的底要硬一些,寶寶走路著力會更好,鞋面是棉料或皮質的,寶寶的腳才不會不透氣。      買鞋要試鞋才知道合不合腳,鞋子的包覆性要好,不要刻意買太大的鞋子,對寶寶學走會有不好的影響。 Q5:服裝上也需要特別注意嗎? A:如果把寶寶裹得像「粽子」一樣,或衣服不合身,寶寶開步就不會輕鬆自如。      所以選擇寬鬆舒適的衣服能讓寶寶在不受束縛的狀況下學好走路。衣服的領口、邊及下擺應該不勒著寶寶的皮膚,連身衣服要容易穿脫,因爲寶寶一活動起來非常容易出汗,所以衣服需要經常更換。上下分開的衣服,褲子的腰頭要鬆緊合適,否則寶寶的小肚肚很容易起一圈紅印。 Q6:寶寶有O型腿怎麽辦? A:這是一種生理現象,通常1~3歲會逐漸消失。但如果爸媽過早訓練寶寶走路,寶寶的下肢還沒有強壯到可以支撐自己身體的程度,極易形成「外八字」,可能以後真的就會發生腿彎彎的情形哦。 Q7:寶寶有扁平足? A:很多寶寶小的時候都有扁平足的感覺,但在二歲前建議先觀察,尚不用特別治療,多半長大後足弓就會出現。如果兩歲、三歲都還有扁平足,可找小兒骨科、小兒科醫師檢查。 Q8:寶寶爲什麽一走就走不停? A:這和寶寶會站時一站就站很長時間有點類似,寶寶可能不知道怎樣讓自己停下來。爸媽要當心寶寶別被障礙物給絆倒了,也許過不了幾天,寶寶發現停下來的技巧,就會嘗試走走停停的方法。 Q9:寶寶走路跌跌撞撞,身體姿勢很奇怪? A: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當然是不穩的啦。他要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所以看起來是有些側著行走,雙手會舉起,有時肩膀也會聳起。但只要寶寶的步伐並不是歪歪斜斜地失去方向,沒辦法到達目的地,爸媽就不用太過於擔心。而如果寶寶長時間一直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行走方向,爸媽則要考慮帶寶寶就診。 Q10:走路要不要限定一個時間,以免太累? A:不需要。寶寶如果覺得累的話,他自己會表現出來,如蹲下來不願意再站立,或者索性就坐在地上;如果爸媽牽寶寶的手讓寶寶行走,寶寶也會轉回來抱住爸媽的腿,而不再向前走。 --------------------------------------------------------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奧福音樂是啥?

2008年02月12日
公開
38

(轉載) 你有考慮過奧福音樂嗎? 奧福音樂是一種適合0歲到100歲的教學, 培養孩子的節奏感、音感以及肢體協調、與同儕互動、合作、等待等社會能力。 是一個兼具音樂教育以及人格教育的教學喔! 我自己接觸過這樣的教學法,真的非常欽佩他們的教學理念及方法。 兩歲的孩子你說他可能再與其他人互動時會怕生, 你可以讓他去參加奧福音樂的課程,讓他用音樂、肢體去跟其他孩子玩。 除了學音樂、也學習與人互動。 這樣對於他以後上幼稚園的適應也有幫助呢! 我知道在台灣推行奧福教育的機構有"美育奧福兒童音樂舞蹈國際教育機構",在各個縣市幾乎都有他們的教室。 你可以進去他們的網站瀏覽看看, 看他們的理念、教室環境、師資等等。 我朋友們大家看過他們的教材都讚不絕口! 針對您孩子的情形,我覺得從藝術的方面下手, 是很好的選擇呢! 內湖區有分校喔! 資料如下: 台北市114內湖區成功路四段61巷9弄1號 電話:02-27922617 **** -------------------------------------------------------------------------------- 採用以Orff奧福教學法為主,配合孩子生理成長,用打擊樂器在遊戲中學習。團體式教學,沒有壓力,包含:童謠說白、肢體律動、音樂圖形、節奏音感、合奏、即興創作等;並融合三大教學:高大宜Kodaly、鈴木Suzuki等加強歌唱訓練、音感等,是孩子進入音樂殿堂的最佳啟蒙教育。本教學法與世界七十餘國同步。 *1   奧福是世界性的教學法 奧福教學法是由卡爾•奧福(Carl Orff德國人)所精心設計的,具有世界性的組織, 提供全球各國的教育工作者進修與充電的 資源,您的孩子將與世界各國同步學習最有創意的音樂教學!   *2   奧福是藝術的全人教育 奧福教學配合孩子的生理成長,用打擊樂器在遊戲中學習,採團體教學的方式, 沒有壓力,從生活中取材,包含:童謠說白、肢體 律動、音樂圖形、節奏音感、合奏能力、即興創作 、 戲劇表達、音樂欣賞......等,都在遊戲中進行,是一項可開發潛能的藝術教育。   *3   學音樂的孩子會提高智力 經過各項實驗證明,音樂教育能大大增加早期腦部發育,對孩子的智能教育有益,能提高閱讀與邏輯感、 發展敏捷有力的思考、建立團体合作技巧,所以:「學音樂的孩子會更聰明!!!」

發生小兒尿床的原因

2008年02月07日
公開
40

(轉貼) ******************************** 發生小兒尿床的原因 ( 上 ) 《又要洗床單了!》   帶過小孩的父母親都知道小孩子會尿床,可是到了幾歲就不再尿床更是父母都想知道的答案,如果孩子快要入學了,夜裡還會尿床該怎麼辦?尿床是不是一種疾病?要不要就醫?   初生嬰兒的排尿是屬於反射動作,當膀胱滿了就自然排出,一天要尿尿十、二十次,這時候是不受大腦所控制的,隨著年齡的漸長,大約到三歲,大腦控制排尿的神經逐漸成熟,膀胱容積也加大,此時,小便次數會漸漸降到一天十次左右,並可以自主控制尿尿的時間與地點。 《何謂小兒尿床?》   所謂小兒尿床是指小孩過了可以自己小便的年紀,在睡覺時仍然會毫無知覺地把小便尿在床上。醫學上以五歲為分界點,也就是小兒在五歲之前的尿床,有部分孩子會自然痊癒,是屬於可接受的範圍,通常不需要治療,若超過五歲每個月有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尿床者,才需要接受醫師幫助或治療。   初生嬰兒10%會尿床,五歲時85%的小孩已能自我控制排尿,大多數3至4歲的小孩在白天清醒時都不會遺尿,而6歲的小孩每月一次尿床的機會約15%至30%,而12歲孩童則約4%至16%會尿床。   從初生到十二歲,甚至成人時一直持續有尿床的現象,稱為「原發性尿床」,幾乎所有原發性尿床都是由於尿道括約肌控制成熟過程的延遲,這種不成熟又可因父母與孩童對這個問題的擔心所造成的心理壓力而延長。     若是原來已能自我控制小便,至少已有半年以上的時間沒有尿床現象,卻突然再發生尿床,此稱為「繼發性尿床」,這類尿床多半是情緒及心理因素所造成,因此,繼發性尿床者都應予耐心照護及心情調適。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 發生小兒尿床的原因 ( 下 )   小兒尿床的原因是多元性的,無法用單一理由來說明尿床現象。目前醫學上有七種理論來解釋: 一、遺傳因素:   若父母雙方小時候都有尿床的毛病,則其子女尿床的機率高達77%,若其雙親之一有尿床病史,則其子女尿床的機率是43%,而父母都無病史則其子女尿床的機率是15%,尿床的基因位於第13對染色體上。 二、睡得太熟:   據觀察凡是尿床的小朋友,其熟睡程度都很深。雖然尿床發生時的睡眠有深也有淺,但並非睡眠較深時才會產生夜尿現象。睡得很沈是夜尿的另一個特徵。 三、夜間抗利尿荷爾蒙分泌減少:   抗利尿荷爾蒙是由腦下垂體後葉所分泌出來,作用在腎臟的腎小管,會使尿液中的水分再吸收,使尿液濃縮以減少尿液的產生,正常情況下這種荷爾蒙白天的分泌量較少,晚上睡覺時較多,所以白天尿液量較多而顏色淡,晚上則少而濃。據研究尿床的小朋友這種荷爾蒙的血中濃度,白天與晚上一樣,甚至晚上更低,當尿量超過膀胱所能負荷的容量時就容易產生尿床的現象。 四、神經系統發育遲緩:   有些小朋友的神經構造與控制中樞都正常,只是其發育速度較慢,隨著年齡的增長尿床現象會逐漸好轉。 五、膀胱容量較小:   有些小朋友膀胱的容量較小且合併有不穩定收縮的情形,也就是說小朋友在膀胱滿時會產生不自主的收縮而尿床,長大後會自然痊癒。 六、心理因素:   當患兒心理受到壓力或有情緒障礙時會產生尿床。如父母離婚、遭受責罵挨打、考試等都有可能引起尿床。 七、器官上的疾病:   小便困難、頻尿、血尿、壓力性失禁等器官上的疾病亦可能引起尿床,此種問題一般都需要就醫檢查。    *治療方式: (一)一般治療: 1.晚餐後減少給予流質的東西,特別是睡前少喝水,   尤其避免含咖啡因的飲料(茶、咖啡、可樂)。 2.若沒有尿床應給予適當的獎勵   (給予口頭鼓勵或其他獎賞)。 3.避免對尿床給予處罰,因為處罰反而會增加心理的壓力。 (二)藥物治療:   使用抗副交感神經劑、抗憂鬱藥、抗利尿荷爾蒙,針對不同原因給予治療,但有些人停藥後會復發。 (三)行為治療: 1.膀胱訓練:   在白天儘量延長兩次小便的間隔時間,以增加膀胱的容積。   (此訓練的需要時間頗長,效果因人而異。) 2.尿床警報器:   很有效的治療方式,在5至15歲孩童的治癒率約70%,而其復發率約10%∼15%,完全成功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警報器是利用偵測到少許尿液漏出時即引發警報響聲,而把小孩吵醒去小便,經過這樣的控制與練習,而減少尿床的發生)。 ※結 語   尿床雖不是嚴重的疾病,卻是母親很大的負擔,對於尿床的孩子應更有愛心與耐心,採循序漸進的方法,不要為求速效而下猛藥,對於尿床施以懲罰是最要不得的做法,若不得已可使用紙尿布減少其尿濕棉被的罪惡感,並找醫師檢查及找出解決之道。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誌授權提供 請勿隨意轉載∼ ********************************

寶寶咬東西並非“壞毛病”

2008年01月09日
公開
40

寶寶咬東西並非“壞毛病”   有的寶寶喜歡咬手指,有的甚至扳起自己的腳丫來啃,還有的寶寶不管是毛巾還是被角都喜歡往嘴里塞。家長對孩子的這些“壞毛病”經常是管也管不住。   專家指出,不妨“放縱”孩子的這些“壞毛病”,因為這些“壞毛病”有利於寶寶牙齒發育。   小寶寶喜歡往自己的嘴里塞東西來咬,是因為孩子的口腔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觸覺器官。處于嬰幼兒時期的孩子正處于口欲期,需要大量的觸覺刺激和口欲的滿足,所以他們喜歡咬手指、啃被角甚至有的還要啃腳丫。   這些其實都是孩子的自慰行為,很多人在小時候也都有過這樣的行為,尤其在剛剛斷奶的兒童中比較常見。   因此對於2歲之內的孩子來說,這些行為都是正常的神經反射和生理活動,孩子大些了會逐漸消失,因此家長不必過度擔心。   如果上述習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繼續出現,便是不良習慣了。   而考慮到孩子亂咬手指和被角等衛生問題,專家表示,可以為孩子選擇安慰奶嘴、安慰棒棒糖等,來替代手指、被角等孩子喜歡亂咬的物品。   專家提醒,安慰奶嘴雖然可以滿足孩子在一定年齡里的觸覺刺激,但千萬不能讓孩子對這些產品上癮,即使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因為孩子不停地吸吮安撫奶嘴或安慰棒等,會促使唾液不斷地分泌造成很多消化黴丟失。   此外,還可能使孩子吃進過多氣體,造成孩子吐奶、腹脹。而長期的不良習慣會影響孩子口頜系統的生長髮育,因為孩子吸吮安撫奶嘴或吮指時異物放在上下前牙處,會影響牙齒的正常萌出,孩子閉口時上下前牙間就會出現圓形的間隙。而由於吮吸作用長久持續,口內氣壓降低,加上頰部肌肉的壓力作用,還可能使牙弓變窄、上前牙前突,造成開唇露齒的情況。

讓寶寶獨睡好不好?

2006年07月04日
公開
52

(在新知頻道抓的) 讓寶寶獨睡好不好? 文.執行�邱明瑜 指導醫師�林口長庚兒童醫院一般兒科主治醫師朱世明 前言:在台灣,多數的父母是習慣與幼兒同睡一個房間,甚至同床睡,以利於方便就近看顧幼兒。其實,讓幼兒學習獨睡,可以避免大人與小孩互相干擾,建立更優質的睡眠品質。 (同房睡的優點,方便家長照顧嬰幼兒,更可讓爸爸多與嬰幼兒接觸互動。) 良好睡眠型態的發展,主要源自腦部功能的逐漸成熟。但睡眠習慣的養成,是根據父母本身的認知和期待,以睡眠型態做為基礎,逐步引導寶寶建立起來的。滿月前的新生兒因睡眠型態尚不成熟,會有所謂的「日夜顛倒」,往往令新手父母不知所措。如果能提早讓寶寶的晝夜節奏早些形成,對於父母而言將是一大福音。 日夜型態的建立除了嬰兒本身逐漸成熟外,環境因素及父母的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光線對日夜生理時鐘的影響極大,所以夜晚光線要暗,白天則要亮且與人互動多。 同房易照顧 分房訓練獨立 因為文化傳統的關係,台灣人多是小寶寶與父母同房,甚至同床睡;但在西方,則多採父母與小寶寶分房睡的方式。同房睡的優點,除了方便家長照顧嬰幼兒,更可讓爸爸多一些機會與嬰幼兒接觸;缺點是容易彼此互相干擾,進而影響睡眠品質。單獨睡的好處,在於培養小孩獨立不依賴的性格,父母的活動較不會吵醒孩子,環境較乾淨,空氣較清新。但在照顧上則較為不便,如果加上孩子有發燒等生病的狀況,隔太遠總是令人不放心。 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兒基於需要父母頻繁照顧的原因,較為折衷的方法,可與父母同房但應睡在嬰兒床上,而不要與父母同睡一張床,否則不僅母子雙方無法得到充分的睡眠,大人也很可能會不小心吵醒嬰兒。同時也有證據顯示,父母與嬰幼兒分床睡可以減少產生嬰兒猝死症的機會。 孩子睡眠環境要安靜嗎? 其實,未滿三、四個月的寶寶,睡眠不大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寶寶的睡眠型態主要是由腦部控制,安靜的臥室和嘈雜的百貨公司,對他來說沒有什麼不同。稍大一點之後,寶寶開始對環境裡的聲音、影像產生興趣,睡眠就可能會受到環境干擾了。 無疑的,在安靜的環境中,一定會睡得比較好。但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都充斥著各種聲音,不可能全然安靜。夜裡雖然靜得多,仔細傾聽,仍然有不少聲音,馬路上的車聲、冰箱的馬達聲、時鐘的滴答聲、風聲、同房人的鼾聲......,這些經常存在的聲音,通常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因為我們已經習慣這些聲音了。孩子也一樣,只要環境不嘈雜,也沒有突發的噪音(如飛機聲、火車聲、機器聲等),孩子會習慣於他的睡眠環境,不受那些經常聲音的影響。 有些父母在嬰兒入睡以後,禁止大孩子活動,甚至踮著腳尖走路,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孩子一旦習慣了這種刻意安排的安靜環境,反而不能忍受環境中無法避免的一些聲音,而常常驚醒過來。 (寶寶開始學習分房睡時,一定會不習慣,但父母要慢慢幫孩子養成獨睡的習慣,培養獨立不依賴的性格。) 6個月大的嬰兒 易患有分離焦慮 如果在孩子六個月以前沒有及時分房,以後可能就得多花點心力去調整他的睡眠習慣。因為六個月至三歲之間,孩子會有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常常將睡覺視為一種與母親之間的分離,即使和母親同房或同床睡的孩子,也常有抗拒睡覺的現象。 寶寶開始學習分房睡時,一定會不習慣,但父母要慢慢幫孩子養成獨睡的習慣,使他能培養獨立不依賴的性格。晚上在睡覺前,先讓孩子安靜下來,躺在自己的床上,父母則在旁陪伴,可給他講床邊故事,或是聽一些輕柔的音樂,亦或給孩子特殊的寵愛物,如:小棉被、娃娃等,成為孩子的慰藉物,讓孩子能漸漸不依賴父母而安然入睡。半夜醒來也可藉由他的寵愛物得到安全感,不需父母的安撫即能再度入睡。 如何處理分離焦慮症 有不少孩子原本是和父母分床睡的,但是在五、六個月大以後,由於開始有「分離焦慮」,所以行動和表達能力也逐漸增加,就常會在夜晚醒來時,隔著床欄杆咿咿呀呀的叫喚父母親,更大一點甚至會攀爬著欄杆,站起來呼叫。只要有那麼一次,因為不忍心或只是為了「息事寧人」,將他抱上大床一起睡,他就再也不肯獨睡了。 解決方法 1小欄杆上可以用小毯子圍著,阻斷彼此之間的視線接觸。 2.更理想的是用隔簾或屏風擋起來。 3.如果孩子呼叫,可以去看看他,哄哄他,讓他知道你就在附近。 4.孩子哭時,千萬不要抱上床一起睡,否則之前為了分床睡所做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循序漸近訓練獨睡 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可以訓練獨睡,但父母要視其年齡給予安全的睡眠環境,父母雙方在一天中也要有固定和子女相處的時間,才不會覺得捨不得。其實,讓孩子學著自己睡,不但免除大人、小孩都睡不好的窘況,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亦是重要的。 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夜晚充足的睡眠,才能使人白天有好的心情及好精神。通常一個月內的新生兒較容易有日夜顛倒的問題,透過父母細心的照顧與調整,一、兩個月內多能養成日夜正常的作息。為人父母就是需要如此的費心費力,但在看到孩子安睡時的可愛面容,再多的辛苦都會化為欣慰的笑容。 利用小床或房間一角訓練獨睡 什麼時候該放手讓幼兒學習獨睡呢?因為一個人在睡眠週期變化中的一些響動,會刺激同床的其他人,改變他的睡眠狀態,使醒來的次數增加。所以與父母同床的孩子,夜醒的機率比分床的高出很多。 而且,孩子一旦有機會與父母同睡,以後要分床或分房時,通常會相當的抗拒。獨睡也有助於孩子發展出獨立的自我,比較能夠忍受分離的焦慮。基於這些因素,讓孩子獨睡會比較好。如果不放心分房,至少要讓孩子有自己的小床,甚至在房間一角打個地舖也可以。 同睡與獨睡的優劣比較表 同睡優點:方便照顧嬰幼兒多一些機會與幼兒接觸。 同睡缺點:容易互相干擾而影響睡眠品質。 獨睡優點:培養小孩獨立不依賴的性格。 父母與小孩不容易彼此干擾。 環境較乾淨、空氣較清新。 獨睡缺點:照顧上較為不便。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雜誌 94年6月號 第220期)

寶寶爬行好處多多

2006年03月22日
公開
40

教養指南針   寶寶爬行好處多多 文╱行政院衛生署署立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 裴仁生(轉載) 寶寶多大時會開始爬行? 寶寶的粗動作循序發展,依序是頭→頸→軀幹→坐→爬→站→走→原地跳→上下樓梯→向前跳,簡單來說就是由頭、軀幹往四肢方向發展。雖然每個孩子的狀況有所不同,大致說來,爬行的準備動作從出生時就略具雛型,至8、9個月大時大致成熟。 嬰兒學爬的情形 階段       爬行動作 新生兒     俯臥位時就會有反射性的匍匐姿勢 2個月大時    能在俯臥時交替踢腿,好像匍匐前進 3∼6個月大時  可用手肘撐起上半身數分鐘 8、9個月大時  能用手支撐胸腹,使身體離開地面,能開始爬行了 爬行對寶寶的好處 所謂「七坐,八爬,九叫爸」,一般8∼9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不扶東西就坐得很穩,也會開始「爬行」來探索這多采多姿的世界。到底爬行對寶寶有什麼好處呢?對寶寶小肌肉的訓練及感覺統合的協調來說,爬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寶寶在爬行的路途難免有障礙物,寶寶會開始思考,「要怎樣繞過障礙物爬過去?」「要怎樣去抓玩具?」因此爬行也有助於腦部發育、手眼協調、手腦並用。 太早讓寶寶學習爬行有害嗎? 「翻身→坐→爬→站→走」是嬰兒粗動作發展的五大里程碑,循序發展是最令人放心的。有些寶寶還不會坐穩就能站得直,爸媽不要覺得是件值得炫燿的事,有時醫師反而會擔心是否中樞神經出了問題,導致肌肉張力過高,因此好像很快就會站立了。此外,若鄰居或親戚的小朋友很快就能爬,自己的寶寶比較慢,也不要灰心難過,因為有時是環境狹隘,不利學習;或者爸媽怕寶寶爬行時手腳弄髒容易生病,不鼓勵爬行,也會阻礙寶寶爬行的訓練。 寶寶不願意爬就想走,可以嗎? 忙碌的工商時代,不爬的寶寶越來越多。很多父母顧慮環境安全與怕寶寶弄髒,而很少讓寶寶爬,常常抱著或背著寶寶。「適者生存」,於是很多寶寶便「因應環境」,略過了爬的階段,直接進入站和走的階段。即便如此,為人父母也不用過度自責,因為目前醫學文獻並沒有「『多爬的寶寶』」比「『不爬的寶寶』智能較高或體能較佳」的相關報告。因此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爬,但也不需要刻意強逼一個不肯爬且已經學站的孩子「非爬不可」,此時順其自然就好。 寶寶用行動來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爬行」。當我們記錄寶寶爬行的可愛模樣時,除了注意安全,還要耐心誘導,畢竟親子之間的互動對寶寶心智的成長才是彌足珍貴的。 (詳文請見2006年三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