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荳荳123

網路文章分享~破除養生迷思 &善待你的膀胱

2007年04月27日
網路文章分享~破除養生迷思 &善待你的膀胱
.
破除養生迷思

日喝八杯水 可能會水腫

現代人重視養生保健,但道聽塗說或斷章取義的流言很多,甚至有許多人深信不移。我們請.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以及中醫師吳明珠就門診中最常被詢問的錯誤養生法,一一解答,並請這 2位醫師提供他們自己的養生法。

迷思1 每天要喝8 杯水


正解:很多人都知道每天要補充約2,000cc的水分,以一個馬克杯 250cc來換算約是8杯水。但何一成醫師說明,2,000cc的水分指的是所有含水的總攝取量,包括吃飯、喝湯等食材中的水分。所以若一天3餐正常攝食且有喝湯,那麼白開水只須喝約1,000c c,相當於4杯;長期水分喝太多例如每天超過3,000cc,可能會造成水腫。

Tips:喝茶、飲料、咖啡,都可能反而促進體內原有的水分代謝,所以不能算是良好補充水分的方法,補充水分還是應以白開水為主。

迷思2 多運動保年輕


正解:運動過度體內反而會產生過多自由基,更會加速老化。一天最適量的運動是中等強度.30到60 分鐘,若每天超過60分鐘,從國外研究可看出,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數反而趨向不健康,像是血脂肪不降反升、 且血糖降得太低,無法維持平穩,身體會對精緻食物的渴求度提高,這時若再攝取大量精緻飲食,反而更不健康。即使是運動選手也要分階段訓練,最長運動.1小時就要停下來休息。所以一般人若將運動當成健身,就不須要運動過度。

Tips:若認為每天抽不出 30分鐘空閒來運動,那麼用累積的方式也可以,國外研究也證實,1 次運動10分鐘,每天 3次,也可達到每天運動 1次30 分鐘約70%的效果。可利用上. 班去搭車時多走路、在辦公室做伸展操等方式。

迷思3 吃鹼性食物較健康


正解:血液是弱鹼性;胃酸是酸性;陰道和皮膚都是弱酸性,身體各處的酸鹼值都不同,吃了鹼性食物經消化吸收作用後並不會因此改變酸鹼值,且食物經胃酸消化作用,只會留下有用營養素供細胞吸收,本身的酸鹼值已改變,所以沒有食物酸鹼值對體質影響的問題。另外,有人說想生男孩的話,爸爸要吃肉變酸性體質;媽媽要吃菜變鹼性體質,不過何一成醫師和吳明珠醫師都認為不可行,倒不如先就醫診斷是否有其他疾病影響生育能力。

Tips:營養素沒有分酸鹼度,只有份量 和種類的需求,多樣性、足量就可維持健康,其中某一種營養過多、過少,都不好。

迷思4 洗冷水澡促進循環



正解:天天洗冷水澡,反而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洗冷水澡時皮膚表面溫度驟降,微血管收縮,反而會造成血液只停留在身體內部,無法做有效的循環。而且皮膚微血管長期收縮,對於腦部和心臟的壓力比較大,對老年人或有高血脂、心臟病等問題的人來說比較危險。

Tips:若要沖澡,可使用約37 ℃的溫水,不要太熱、也不要太冷,最好不要超過 40℃ 。若想泡澡,也是與體溫差不多的溫水即可。老年人泡澡儘量不要讓水位超過心臟高度,也不可泡太久,約10分鐘左右就應起來了。

迷思5 早睡早起比較健康



正解:這招對中老年人才有用!隨著年齡增長,與睡眠有關的褪黑激素分泌時間越早,所以中老年人會傾向早睡、早起,較符合自然生理時鐘。至於年輕人,只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時鐘作息即可,但最好不要超過晚上.11點,因為晚上11 點到凌晨1點鐘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時間,若這時候不睡覺,正在發育的年輕人就會長不高;成年人就容易老。

Tips:輪班工作者要利用室內光線來調節睡眠週 期,例如清晨才回家準備睡覺者,最好將室內控制很暗,下午起床時就不要待在昏暗室內,可出去曬太陽,或是做運動。

迷思6 養生茶沒事可多喝


正解:養生茶也得依體質調整劑量來喝!吳明珠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像黃耆枸杞紅棗茶.可以一直喝,或隨時來一杯,其實若是燥熱體質,很容易因此而上火,更易有口乾、便秘等現象。

Tips:想要調整體質,建議先讓中醫師診斷身體狀況,開藥方後再到中藥行抓藥,才能達到保健的效果。

迷思 7 便秘要多吃水果才行


正解:便秘應該要選對水果、多吃蔬菜、多喝水、多運動!很多人以為便秘多吃水果即可,但如蘋果、芭樂等無助排便,反而加重排便困難。

Tips:想吃促進腸蠕動的 水果幫助排便,建議可吃水梨、木瓜和奇異果,這些水果富含酵素、纖維質和水 分,對排便比較有幫助。

迷思 8 喝黑糖水排毒治過敏



正解:吳明珠醫師認為,「排毒」的觀念太含糊,並未界定是哪種毒素;若要說黑糖的作用, 那麼體質較虛寒、易手腳冰冷的人,喝一點黑糖水有調理作用。何一成醫師則認為黑糖是提供糖分、礦 物質,醫學上沒有排毒和治療過敏的說法。

Tips:黑糖較溫補,所以冬天較易覺得冷、體質較虛者可先讓醫師診斷再煮黑糖水喝 。較燥熱者則不建議,以免情況更糟。

迷思9 多吃魚眼睛對眼睛好


正解:魚眼睛富含膠質,是眼睛部分結構組成所須的營養素,但眼睛的功能要健全,
不光靠膠質而已,還有維生素. A、B 群、C 、 E等況且魚眼附近多脂肪,
易有海洋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建議不要吃太多。

不開車多走路



每天上下班都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而且在走路、快走的過程中,不接電話、
不想.其他雜事,完全「專心一意」的運動,他認為全神貫注運動才能真正讓身心放鬆,可讓自律神經紓緩、強健骨骼肌肉。

注意身體警訊


注意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警訊,例如有點累時就會泡澡放鬆;有點感冒時就會喝檸檬水;平常會依當天狀況喝些保健茶飲,一星期中一定會有半天什麼事都不做,全然的放鬆。



---------------------------------


-善待你的膀胱 ----為了身體健康著想, 不要再喝了
一般來說,正常的膀胱當尿液達到150cc時,就會有初步的尿意,這個訊息,大概只在大腦停留1秒,一閃就過了;
而當尿液增加到 200cc時,尿意就會顯得比較強烈,
大部分的人如果沒有特別留意,選擇不去上廁所,膀胱還是容許繼續憋著。

不過,當膀胱尿液容量增加到 400cc 時,就到了非解不可的地步。
但膀胱這個容器可是有伸縮彈性的,雖然是非解不可,但如果你強忍著尿意,
膀胱可允許的容量甚至可以達到800cc、甚至 1,000cc。
通常,如果要給「憋尿」下一個定義,必須要將相當富彈性的尿液數量化,
一般來說,有200cc以上的容量,就算是在憋尿了。

善待自己的膀胱

應付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上班環境,許多上班族都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憋尿的習慣,
上班族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膀胱,千萬不要養成憋尿的習慣,否則年紀日漸增長之後,
膀胱將會把你所有的虐待「連本帶利」還給你。
現代人因為來自社?|的壓力大增,每個人面對不同的工作型態,
也有不同的工作環境,大家也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生存法則,但是在與時間競爭下,
能省一段時間就是一段時間,當然廁所也是儘量少上為宜,
甚至還有人以自己能長時間憋尿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有「力」。
其實憋尿對自己的泌尿系統多少會造成傷害, 狀況輕微的話,會造成尿道、膀胱發炎,
小便會有灼熱感,甚至會出現刺痛的狀況;再進一步會讓自己產生強烈的殘尿感,
敏感的尿意會讓自己不斷的想上廁所,

甚至連膀胱都已排空還會想上廁所,如果狀況嚴重,將會導致腎臟發炎,甚至長期住院。
因此,上班族千萬不要刻意憋尿;但也不要矯枉過正、過猶不及都不好,
一有尿意就要上廁所也沒必要;如何找出一個「憋與不憋」的平衡點。

此外,雖然泌尿科醫師建議每天要喝 2 千到3 千cc 的水,但是為了避免憋尿,
也要依照自己的工作性質調整自己喝水的節奏,才能讓自己喝得健康。

記住,膀胱也算是消耗品,如果年輕時沒有好好地對待它,濫用膀胱的收縮與感覺,
一旦年紀增長,膀胱就會將你?~年輕時對它的虐待,「連本帶利」的還給你,
讓你飽受「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之憾。 看完了嗎 ?去尿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