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荳荳123

關於尊重 --寶貝玟的奶媽那轉載的

2008年06月11日
安儀的部落格上的好文章,看了很有感覺
轉貼部份
>>>>>>>>>>>>>>>>>>>>>>>>>>>>>>>>>>>>>>>>>>>>>>>>>>>>>
我爸爸以前曾經說過一個看法,我覺得挺有道理:他不贊成婆婆跟兒子媳婦住在一起,他說,如果老了一定要跟晚輩同住,他覺得,媽媽應該跟女兒住在一起才對。兩個系出同門的女人,吃、住都有相同的習慣,就算爭吵也是母女,化解的快。而且,母女住在一起,就沒有所謂「夾在中間的男人」,女婿再怎麼樣,也只能算是一個「局外的男人」,相處上比較容易。所以,我爸爸認為,媽媽應該跟女兒住在一起才對。

我自己則是認為,不管是誰跟誰住,都要學習去尊重對方。尊重對方生活的空間、言語的自由、不被打擾的權利,以及過往的習慣。如果雙方沒有共識,那就不應該勉強住在一起。

不受歡迎的老人家,通常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控制慾太強,以及不懂得尊重兒女。比方說,隨意進出兒子媳婦的房間、插手他們的生活、批評媳婦的父母、或是干涉孫子的教養方式。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控制,不尊重對方。

而不快樂的媳婦,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去想想「得了便宜」的部分,總是想著失去的部分。而且大多試圖想去改變一個活了一輩子的人,卻又無力改變自己的現狀。比方說,很多小一輩在經濟上得依靠公婆家,或是要依靠公婆帶小孩,但是卻不記得婆婆付出的部分,只去想著她討人厭的部分。這也就是一種變相的貪心,不尊重對方的付出。

人相處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

遇到摩擦的時候,該怎麼辦?妳選擇隱忍?解決問題?溝通?還是暗地裡埋怨?

對我來說,不停的埋怨,是一種對自己的懲罰,因此,我盡量提醒自己不這樣做。對於不開心的事,可以解決的,我會努力解決;如果是無解的事,那麼,我就盡量少去碰觸、盡量不去想它、好讓它快一點過去。

我婆婆有一句口頭禪。她很喜歡當著我的面,在所有來我家拜訪的朋友面前說:「我都告訴我兒子,媳婦將來不孝順,我一定會先打你。如果你不管教你老婆,那我就去自殺。」

同樣這句話,我聽了十二年。以前聽了,我總是好脾氣的笑笑,不發一言,或是安慰她:「妳不要想太多,這種事不會發生的。」

但聽多了,也覺得煩。我現在通常會裝作沒聽見,不予理會。

我不禁開始想,這句話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其一、這是一個威脅的言語。
其二、這是一個對自己的人生有極大不安全感的人所的言語。
其三、這是一個對自己的人生極度沒有規劃的人的話。

於是,我在笑笑體諒之餘,不禁想著:如果,將來我的兒子媳婦不孝順我、不理睬我時,我會怎麼樣?

首先我敢肯定,我絕對不會去自殺。

因為,我有自己的目標,我有很多想做的事。我經常在想,當我的孩子長大之後,我最想做的,就是發展自己的事業。退休之後,我也想投身公益事業,當義工、或是領養需要幫助的孩子。我想要有自己的一方院子,種花、養鳥;我想要重拾畫筆;我會持續不斷的寫作。我每週會跟我的三五好友喝茶聊天、一起旅行;我想學些廚藝。我還想學跳舞。

如果我的孩子需要我,我樂意幫忙。假使他不再需要我,我想我會有些遺憾,但是我會繼續過自己的日子,保持忙碌。

人一定要往前看。而且,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及意義,而不是依靠別人而活。一個老了之後,還要倚靠別人而活的人,是會令人害怕、厭煩、避之而唯恐不及的。

前兩天,我接到一位母親生前老友的電話。這位阿姨在輾轉得知我母親過世後,想找我父親聊聊,於是找到了我。我回家轉述給父親聽。沒想到,父親想了一下說:「妳幫我接待一下這位阿姨罷,媽媽的事,妳跟她聊,我就不回電話了。」剛開始,我感到有點愕然,爸爸怎麼這樣無情呢?

後來想一想,我明白我父親的意思。遇故人,談的不免都是成年舊事,爸爸不是一個喜歡活在過去的人,他不覺得敘舊有什麼太大意義。而且,母親的過世經歷,在在令人感傷,依爸爸的個性,他寧願聊聊院子裡的花草、政治、時事,也不願意沈溺在過往回憶當中。

常常,我從父親的言談中,體悟到一些道理。我小時候,父親對我的態度,是非常強勢的;然而,隨著我的結婚、生子,父親的態度越來越慈和。現在的他,聽到我暢談的計畫、我的家庭狀況,甚至我對丈夫、婆婆偶爾的抱怨,往往默不出聲、只是傾聽。

我想,這就是尊重。

做為一個長輩,總有一天,我們要開始學著退居第二線,退出兒女的生命,練習把主角地位還給他們,尊重他們是單獨的個體,有單獨的生命、獨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