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andyMaMi

動物園臺灣蛙類特展—讓你一次「蛙」個夠~97/4/30)

2008年04月30日
動物園臺灣蛙類特展—讓你一次「蛙」個夠!(96/6/30~97/4/30)




發布單位: 臺北市政府 發布日期: 2007-06-28


臺灣是一個賞蛙的好地方,目前共記錄32種蛙類,以單位面積和種數的比例而言,遠高於鄰近國家。臺北市立動物園自6月30日起∼明年4月,在兩棲爬蟲動物館特展室將推出「臺灣蛙類特展」,預計展出20-25種臺灣常見或具有特色的青蛙,包括外來種的美洲牛蛙、動物園這幾年一直持續進行保育計畫的臺北赤蛙和諸羅樹蛙。

臺灣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提供蛙類非常適合的棲息環境。臺灣目前共記錄5科32種蛙類,包括外來種的美洲牛蛙和花狹口蛙,以及最近才剛在屏東縣海邊發現的海蛙。春夏季是蛙類的主要繁殖季節,尤其是下雨過後,青蛙們就會聚集到有水的地方鳴叫和產卵。有時白天也可以聽到牠們鳴叫,所以只要找有水的地方,再聽聲辨位,就不難找到牠們。青蛙和蟾蜍是夜行性的動物,白天為了保持皮膚的濕潤,減少水分散失,多半躲藏在潮濕的地方,直到夜幕低垂,才開始外出覓食和找尋配偶。

目前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兩棲類被列為具有滅絕危機的物種,造成蛙類畸形或死亡的的原因包括棲息地改變、化學藥劑污染、外來種衝擊、氣候變遷、臭氧層破洞使紫外線照射量增加和真菌性疾病等。青蛙和蝌蚪的皮膚都和環境直接接觸,立即反應環境的變化,是最好的指標生物,沒有青蛙的地球,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動物園歡迎大家來欣賞「臺灣蛙類特展」,透過認識蛙類來關心地球環境改變所產生的種種問題,也更懂得珍惜和維護臺灣獨特的蛙類資源和棲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