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rtemis(*☻-☻*)

一個紅茶杯的社交量

2013年05月25日
一個紅茶杯的社交量 (文: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孩子渴望跟人互動,因為他的親和需要沒有被滿足。可是,跟人互動沒多久,就不想繼續了;或者,明明幫孩子營造了一個很棒的情境,偏偏他看了看,還是不去跟人互動。

平常嚷著慶生會沒人找他,可是,有一天別人真的主動邀約,他卻扭扭捏捏說不去;或者,去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沒多久又找理由回家。從孩子的言語中,似乎想要交朋友,但孩子的表情與行為,又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不僅家長困惑,連孩子自己也不清楚。

這是因為有些孩子的社交容忍量,可能像一個紅茶杯子那樣小。杯子空了,想被倒滿,每個人都一樣。可是,他與人互動一下下,杯子就滿了,量太多了,自然就會想要自己靜一靜,清空、消化一下。

對熟人的容忍量,也許稍微多一點;陌生人的容忍量,也許稍微少一點。精神好、精神不好,都會影響可容忍的量。

有些女生,可以整夜聊天,都不覺得疲累。可是,以我為例,我是很喜歡思考的人,如果對話不是很有意義,一小時就是我的極限了,我寧可去想一些更重要的事。

只有當事人自己,在累積了足夠的社交經驗之後,又能時常自省,才會知道,自己的社交容忍量有多少。

不用懷疑,當一個人不夠認識自己,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就會出現一段焦慮的鴻溝。那麼,清楚掌握自己當下的感覺,或者,家長能敏感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就顯得非常重要。

就算是好朋友,聊到少數主題,大家意見不同,還是會有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覺。越深的關係,彼此感覺的變化越是微妙,懂得經營的,就能夠和氣收尾,看不清楚的,可能就會敗興而歸。

您呢?您的社交容忍量有多少?每個人都不一樣喔!


BOX�洪老師談人際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的社交容量為高或低?

人天生有親和需求,透過確認彼此的存在而有安全感,驅趕寂寞。只有比例相當少的人,天生就不想跟人接近。不過,只有當事人在主觀上最清楚自己的社交容忍量。

要把主觀經驗用客觀標準定義,那麼,我們勉強這樣看,一個人,能跟多少人,在什麼情境下,互動多久時間,而沒有衝突、不悅,可說是一個人可容忍的社交量。

譬如,我可以同時對許多人演講,講我熟悉的題目,也可以接受問答,持續一整天也沒問題,情緒可以保持穩定。可是,如果跟另一個完全陌生的中年男人,一起搭火車,如果又沒有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物,那麼,半小時以內我就會開始感覺尷尬,只好閉目養神!

很能夠接受社交挫折的孩子,只要教會適當的社交技巧,他就能在社交情境優遊自在。就像會游泳的人,學划船比較快一樣,因為不怕翻覆。可是,社交容忍量低的孩子,常常也搞不清楚自己的狀況,需要家長幫忙判斷,然後,先調整一次互動所接觸的時間,再來,視孩子的需要調整頻率。

此外,讓互動的情境越結構化(譬如,參加慶生派對,相對於單純是大人聚會,把孩子放一邊玩,孩子更知道要做什麼),互動的方式越正面(譬如,競爭性相對較少、合作性相對較多),對社交容忍量低的孩子越有利。

簡言之,少量、多次、結構化,可以幫助社交容忍度低的孩子,找到與人互動的和諧節奏。

∼本篇之圖文皆取自《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