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rtemis(*☻-☻*)

電影介紹--「偷書賊」

2014年02月20日
《偷書賊》 這本書去年聽女兒提過,女兒說這本書很有名耶~~還問我馬麻有沒有看過?我說沒有!!不過礙於她的年齡,這本目前不適合她看,我則是懶得先看原著,正想撥個時間看《電影版THE BOOK THIEF》 的。


一.相關書訊:
朱薩克從小就喜歡寫故事,

他說自己的腦海裡永遠有好幾個故事在打轉。

大學畢業後他當了老師,但後來專心投入寫作。

《偷書賊》的故事源自他幼年時父母講述的情節,二次大戰時他的父母年紀還小,

曾經親眼目睹盟軍轟炸漢堡之後的慘狀,也看過納粹押解猶太人前往死亡集中營的悲劇。

朱薩克說,父母講述的情景他一直記在心裡,也曉得自己總有一天會把這些故事寫成書。

作者在書中,以第一人稱來敘述。

化作死神的他,旁觀了無數的戰火及顛沛流離的家庭。

死神,一個代表著冷酷的象徵,卻因為在戰爭中看見了莉賽爾的故事,而改變了一如往常的冷酷。

書中的故事也因這樣而起伏不斷。

二.內容摘錄:
1.究竟時從什麼時候開始,書與文字不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反而成了她生命的全部......
2.我手上的年輕靈魂還在燃燒。

我隨著其他人走了幾百公尺的距離,就像這群女孩一樣,我依舊留意著天空。

我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低頭看見手上年輕孩子那張無依無靠的臉。
3. 對照著戰場上萬人之間的爭奪殘殺,莉賽爾藉由閱讀與文字所散發的力量,

讓死神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一面收取戰場上的靈魂,

一面思索人性的深奧:為什麼人類一面展現殘酷的殺戮,一面又有發自內心的關愛呢?

三.網友觀點:

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在敘述一位小女孩─莉賽爾,
在顛沛流離的戰火中和文字相識相依,和她身邊的人的故事。

作者以死神為第一人稱,幾乎是完整敘述了莉賽爾在戰火中的成長過程,一開始我覺得很新鮮,有時讀著又覺得這樣的筆觸未免過於疏離,但作者詳細的描述是動人的;而且,「戰爭」本身無論怎麼描寫,都無法教人撇開頭不看。

書裡從死神的角度說二次大戰德國的故事,在夜裡看會越來越清醒,反而不會助眠,死神解釋了那段期間他收拾了兩千萬個靈魂的故事,他抱怨自己工作量太大,他告訴讀者他沒有手拿鐮刀,只有在冷的時候才會穿上連帽袍子。

我們大家都誤會他了。偷書賊偷了掘墓人的手冊之後,又陸續偷了其他幾本,在偷書的同時,她的閱讀技巧就如同德國人對付猶太人的花招一樣越來越流暢,甚至在防空洞中以自己讀書的聲音安撫了其他的人。那一段非常動人。

書,它的力量竟然會那麼的巨大,可以幫助莉賽爾度過難關,讓他在痛失親人後還有個依靠,真是不可思議阿。

在我們現在,生是屬於快速化的時代,很少有人可以靜下來的好好看完一本書,
更別說這本書有多厚了。看完這一大本書後,我還捨不得去放下它,心中有一種感覺縈繞不去,那種感覺是感傷,文字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竟然可以影響到我的情感和思緒,不免感到讀書在當時是多麼的困難,尤其是那種背景的時空背景下。

書,在現今的社會隨手可得,

但究竟有多少人沉靜在書中思考?我想應該說只有那些比較落後的國家才有這種現象吧,當社會的進步使得大家追求金錢名利時,有誰還記得書可以豐富我們名利外所的不到的心靈滋養?

如果今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空背景是發生在台灣這富足的社會,那大家是否會更珍惜讀書的機會?說起來也很奇怪,台灣的學生每天讀書超過11的小時,但真正讀書的目的是在哪?

很少有人去思考過,當書變的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時,那該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你可以吃不飽,睡不暖,但不能沒有東西支持著你的心靈,心靈的空洞使的一切心靈能量泉源都消退下去,讓生活變的低沉來,整天無所事是的人莫過於活著最痛苦的一件事了。

其實,看完這本書後,相較起來,我們讀書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但我們卻沒有很去珍惜它們,有天,當書與文字不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反而成了我們生命中的全部時,你就會明白我說的話了。

每個人,都該好好省思,究竟讀書的目的在哪?

而當現在生活好比第二次是就大戰時,我們究竟會怎樣?

是像莉賽爾一樣堅強的活下去,還是整天行屍走肉的等著下個未知的空襲呢?

讀書,真的是我們最後一張王牌,少了他,生活不在如從前,世界也將會有所改變。

--------------------------------------------------------------------
(另一個觀點)

「偷書賊」是位有個性、可 愛又趣味的小女生,整部故事的劇情,也環繞在主角偷書賊「莉賽爾 」身上。偷書賊自身的故事或許只是二戰 中的縮影,但透過第三人立場的死神,無奈又多愁善感的表達,更添 加了故事中的戰爭無情、人性醜陋、矛盾世界的衝擊,整部故事的架 構鋪陳,更加強而有力。

主角莉賽爾於故事開始,便接連失去了摯愛的親人,一本於弟弟葬禮 中所拾獲(偷撿?)的書,更是影響了莉賽爾的一生,也開啟了偷書 賊的故事。莉賽爾弟弟的死,造成莉賽爾心中無法逝去的陰影,只能 靠著拾獲的書本,保留對摯親最後僅有的回憶,即便第一本「偷」的 書《掘墓工人完全手冊》,莉賽爾全然不識字,更不懂書中所言何物 ,但莉賽爾因此開始學習識字,文字也自始成了莉賽爾心靈上的救贖 ,比食物更重要的精神食糧。

如同作者於書中所描述,很多事情都是彼此關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莉賽爾對文字的渴望,影響了周遭的友情、親情、愛情,也讓她透 過文字改變了許多人:要好的朋友魯迪,陪著莉賽爾一起共患難、偷 書,培養了堅貞不移的友情;遭逢德軍迫害的猶太人麥克連,莉賽爾 的閱讀喚起麥克連的靈魂,而麥克連也以文字回報莉賽爾,讓莉賽爾 體認自己閱讀的力量與感動;遭逢戰爭空襲,躲藏於地下室中的鎮民 ,莉賽爾的閱讀安撫了大家驚慌不安的忐忑心情;故事最後,敵軍自 天空灑下無情的雨滴,鎮上居民均無一倖免時,文字卻救了莉賽爾一 命,成了空炸肆虐後如地獄的天堂街上,唯一的生還者。文字、偷書 賊、死神,三者緊緊環扣著整部故事的架構;好友魯迪最、爸爸漢斯 、猶太人麥克連,莉賽爾生命中重要的三個男人。

《偷書賊》故事的背景在二次大戰,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迫害猶太 人事件甚囂的時期,作者透過各種比喻的描述手法,以「顏色」、「 天空」、「雲朵」、「文字」等生活周遭的事物,襯托當時戰爭的殘 酷、人性的流露。作者敘述故事的手法,前後連貫呼應,有時會先點 出故事片段的後果,讓讀者提前知道部分情節的結局,以難過的心情 慢慢翻至難以接受的頁面,複雜的心情和書頁共同停滯於凝結的時間 上。我很喜歡作者用「顏色」貫穿整部故事劇情,故事一開始和書本 的扉頁一樣淨白,待主角進入故事、書本顏色、天空色彩更迭、爸爸 漢斯眼睛的銀色光澤、手風琴上的黑白琴鍵、戰爭的起落、成萬人死 去的樣貌、遍地血流成河的鮮紅、莉賽爾老年死時的午後藍…在書中 看到了成千萬的奇想色彩,每個色彩都有象徵的意義。

另外一位書中主角「死神」,其實才是關鍵、重要的角色,作者並沒 有把這位死神描繪成面目猙獰、十足冷血的無情收魂者,反而是位多 愁善感、有著浪漫因子,每天履行無奈公事的藝術家死神。故事一開 始,死神在自我介紹時,便道出了故事的分軸、生死的無奈與矛盾: 『我逼近你的那一刻,天下萬物呈現出什麼樣的色彩?天空出現哪種 訊息?我自己最喜歡巧克力色的天空,很深、很深的巧克力色,人家 說這種顏色不適合我。不過,我還想盡量欣賞我見到的每一種色彩, 光譜中所有的顏色,十億個左右的口味,各不相同,還有一片天空可 以慢慢舔,慢慢吃。顏色抒解了我的壓力,放鬆我的心情』。故事中 的戰爭殘酷、生離死別,透過死神豐富的感情,以第三者的角度描繪 ,讓我更加不捨劇中的每一事物。

死神最後於莉賽爾空襲獲救後,在混亂當中撿得莉賽爾所寫的《偷書 賊》黑色本子,在莉賽爾年老死後與死神相遇時,死神將存藏多年的 《偷書賊》還給莉賽爾,莉賽爾的《偷書賊》原來早已有了閱讀者, 甚至驚訝有人懂她的故事。建議讀者翻閱至結局後,不妨再翻回一開 始的序幕重新閱讀,會更加清楚死神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 浪漫性格對劇情的影響。

《偷書賊》是本相當推薦一看的小說,故事情節不會過於緊湊,適合 慢慢品嚐細讀,感受作者字裡行間的文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