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Artemis(*☻-☻*)

近期教改討論集(二)

2014年12月26日
「社區高中,究竟能不能、要如何才能設計出有吸引力的特色課程?」

(四) 關於「完全 真免試」、「升學制度 被 “公平" 兩個字綁架」:
許多人是事情鬧大了才去了解教改的相關政策;但其實「十二年國教」在 2012年 因為大選效應星急火撩地推動之前,就已經研議了很久、也丟過許多次風向球都沒得出好結果。

簡單一句話「不考試,那要怎麼決定誰唸哪間」;當初研議的時候就有丟出過「學區直升」,結果引發遷戶籍的浪潮,然後許多人抱怨這樣加重貧富差距,於是政府放棄這個做法。

然後又有提出過「抽籤」的;但是同樣被巨大的反對聲音逼得教育部自己都承諾「絕對不會抽籤」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會考」 — 原本會考,應該是每學期的檢定考,用來找出「待加強」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之所以會用會考成績來比序,就是因為要解決:

「如果有超過名額的學生填報同一間學校當第一志願,要讓誰進去?」 的這個問題

不抽籤,就要「超額比序」那不比在校成績、不比競賽得名,不就得考?
那又何來「真正免試」?

那如果用抽籤,又何來「適性分流」 — 搞錯了,我們國家的國中生,原來是靠「抽籤分流」的,

那所謂「因材施教」,其實是「依籤運施教」嘍?

那又何必假腥腥地填志願呢? 只接讓電腦把學校科別的缺額,跟學生學號作隨機排列就好。

那說起來,既然要讓籤運決定,為什麼不早點抽,從一出生就抽,這樣你可以利用幼兒到高中的十幾年的時間,為你由電腦決定的「資處科」or「美容美髮科」的人生從早做準備,這樣不是更好、更沒有壓力 (那名額一定是你的)、更特色化教育?

台灣人能接受這樣的制度嗎?

所以我說所以說,這些妄言「100% 真免試」的,不是想太少,就是明知道不可能,還要把全國學生拉進他的幻想世界裡。

同樣的道理,很多人說反教改的人只在乎考試「公平」;其實教育部自己也需要這個制度「公平」。 要不然有人進高中、有人進高職、

有人進了自己不愛的科別或學校、有人進了雜費高的私校、有人進了以流氓械鬥聞名的學校…… 這個分流的機制,不靠「公平」兩個字要怎麼壓得住?

(五) 關於 「補救教學」

有新聞報導,說「高中職數學補救教學,半數仍不及格」;在新聞中官員們回應,說那是因為「有些人學得太難」。

我必需說官員不太了解現實。 他們還以為高中職數學落差是因為「數學不好的學生,去讀數學太難的科別」。

但事實上,是許多學生國中數學都呈半放棄狀態;考試的時候憑著記憶要拿到一半的分數還有點可能,再升學的時候要用這個當基礎把高中職的數學學懂那是不可能的。

學不懂,就又只好憑記憶猜題寫題,多半容易是「也不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寫」。

這跟科別無關。
比如說,高職數學也要教極抽象的「對數」、這是極抽象的運算,如果學生沒有建立在對指數律十分熟悉的前提,只是去背「對數計算公式」,那學得會又痛苦又差。

所以要教對數,要先補強指數律、再強化對數符號和指數的關係。 這不會因為高職的題目比高中簡單一點,就不需要這種基本功。

數學的基礎知識重要,數學的「思考習慣」也很重要;學生在半放棄狀態久誕,因為不懂,容易養成「抓到重點字,就猜是這樣算」的習慣、不會讓自己想個清楚 — 因為想了也想不清楚。

那這不會是一兩堂課能夠改變的。補救教育一定是越早做越好;至少國一就要開始,要讓學生對學數學、理化有正確的習慣。
要不然,到了高中職,再想要改變學生的思考習慣,就一定要手把手地教,一步一步問他、讓他想、帶他想,當他自己想通了鼓勵他 — 但這樣一對一的教學,就又不可能是教育部能提供的補救方法了。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十二年國教研議的初期,「補救教學」本來就是要在國中每個學期考一次「檢定考」後實施的。

但結果可能是因為「反對考試」或「國中缺乏師資、反對留校加課」;再加上免試升學採記了會考,所以變成是用國中畢業才考的大考來作檢定 — 但這樣根本就為時已晚了……

(六) 小結

新的教育部長上台了,許多人「期待」也罷、「看衰」也罷,仍然是各吹各的調。

有人要希望教長「懸崖勒馬」,有人期待新教長硬起來「落實全面免試、就近入學」

要我說,我覺得升學制度根本就不是重點;國高中課程的改革,包括因應免式開發 「螺旋式」課程、讓國文課更有助於生活、賞析和創作,讓生物課更貼近「生物」,讓學生更沒壓力卻又學得更好。

包括從國小開始,即時的「補救教學」和國、高中畢業後想回頭念的「補充教育」。

包括技職教育的專業化、高附加價值化。 和 國中、普通高中 的輔導 與 社團功能活化、去才藝化 — 為了真正做到自我探索和分流,就要先探索這個社會。
包括正確金錢觀的建立、同理性、情緒整理與表達、社會化的能力。

也許 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做 ,教育部不需要總是裝得「成竹在胸」的樣子;

可以不需要「獨尊」哪一種教育主張、教法;而是讓有良好成果、經驗的教師在政府補助下成立「學派」分享教法;

然後規定教師要參與一個以上的學派提升自身競爭力、

要在校內組織 教師的讀書會、學生的讀書會,甚至是學生的創業活動

然而這些都不是我一個人,在這邊講講幾句就能成事的;這需要全台灣人的投入。
但「全台灣人」在幹嘛呢? 在分成兩派,一派要全面免試看起來才爽,一派要恢復基測才不心慌恐懼。

而教育部自己,也急著在這兩派中間選邊站 — 其實何必能;承認自己還不確定,大家一起努力改善教育成效嘛,可以做的事、應該要先做的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