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rtemis(*☻-☻*)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高中英文補習分析(轉)

2015年07月11日
公開
82

寫幾個選擇高中補習班的建議跟大家分享看看 (1) 高中難度: 不管數學還是英文等主科,高中難度相較國中是差異很大的,尤其如果想在前三志願繼續維持優勢,應該馬上會發現你自己英文好,但總是會有神人比你更猛;如果不在前三志願,雖然感受會小一點,但等到高三考了全台北區的模擬考,跟各學校菁英比完,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是以管窺天的程度,想再來翻身,就會非常辛苦了。所以為何Andrea會說國中學校旁的區域補習班師資可能不足以應付高中課程(尤其到高三大考時),應該是不難理解的。 (2)陪同試聽: 實際還是需要仰賴學生自己多去試聽看看,可以的話,徵詢小孩同意陪他們去,甚至進班一起聽看看,聽得懂是最好,聽不懂也多觀察看看,畢竟大人看事情或判斷人的角度,總是比較有經驗的;萬一小孩子不願意,那就自己偷偷去吧 ^^'' (3) 老師優劣: 這是選擇補習班最重要的一點,但也最難判斷的部分,就我個人認為最理想的高中老師,應該要有幾點-- 1. 正向人格、價值觀、教育觀: 可以的話,請家長與小孩務必多跟上台老師 (不是行政人員也不是導師) 親自對談聊聊天,聽聽看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想法等等的,別把每個補習班都當作只是販賣知識的地方,或以為人生價值觀等等的,在學校學就會學好;某種程度上,我個人是認為這些事情如果老師能給關鍵的高中時期,這些學子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正向導引,那受用的絕對不會只是考上個好大學而已,而是一輩子受用的處事智慧。 2.. 教學要純熟突出: 這部分絕對不是看學歷或年資決定,而是請學生與家長試聽 時,多用心感受,真正的老師一定會讓你體會到他們的專業, 可以的話,請家長與小孩務必多跟上台老師(不是行政人員也不是導師) 親自對談聊聊天,多問幾個深入問題,例如老師認為這幾年的大考考題趨勢是如何?高一到高三的課程規劃與面對程度好或不好的學生,英文該如何幫助等等的 3. 幽默風趣: 謹遵原則,切勿低級下流給學生壞榜樣 (4)班級大小: 如果上述原則都符合,接下來就該考慮班級人數的大小,的確理論上而言,班級人數越多代表老師的名氣或補習班名氣越大,但相對來說,學生所能受到上台老師照顧的時間比例分配也就越小,這是很難兩全的現實,更是許多中後段學生的悲哀。 那是否小班或甚至家教,就是好呢?絕對不是,小班好,應該是建議在我剛說的前提下,也就是確認過老師真的有符合我上述提到的這些特質,而且也真的有能力在整個高中三年把學生帶到大考的難度,而不是高一上的還不錯,但高二就專業度不足,高三無法勝任的窘境。 所以不管選大班小班或家教,務必要多加確認老師的真實程度與教育理念等等的,沒有這些前提,再大再小再個人,其實都是多餘 (5)其他因素:a. 距離 b. 時間 c. 價格 我想就我剛分析的高中層面來說,這些因素 a. 距離 b. 時間 c. 價格,真的建議當作最後參考就好,畢竟高中的優質良師,真的是不易尋覓,又要學生人少的真的只能碰運氣,大概要趁老師還沒紅吧?! 當然有些人有很個別的因素考量,例如經濟負擔,其實就這點還是可以解決的,有部分補習班其實也非常有社會責任,都會提供低收入戶的優惠,或者分期等等方式

預習的好處

2015年06月04日
公開
66

課前預習 ● 預習的理念 預習,即課前的自學。指在教師講課之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初步理解內容,是上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準備過程。有些學生由於沒有預習習慣,對老師一堂課要講的內容一無所知,坐等教師講課。老師講什麼就聽什麼,老師叫幹什麼就幹什麼,顯得呆板被動,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預習的好處 1. 能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障礙。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 2. 有利於聽課時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明確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加強理解和消化;哪裡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 3. 預習有利於弄清重點、難點所在,便於帶著問題聽課與質疑。注意力集中到難點上。這樣,疑惑易解,聽起來輕鬆、有味,思起來順利主動,學習效果高。 4. 預習可以提高記筆記水準。由於課前預習過,講的內容和板書,心中非常清楚。上課時可以不記或少記書上有的,著重點記書上沒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復提醒的關鍵問題。從而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理解問題上。 ================================================================ 《附記》 工人之子 考進麻省理工 家境差「不敢補習」 被封「物理至尊大神」 2008年04月04日的新聞 【鄭敏玲╱台中報導】台中一中高三生王俊凱在物理方面表現出色,高一時就陸續贏得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銀牌、第三十七屆國際物理奧林匹亞金牌,上周更獲美國名校麻省理工學院錄取通知,是台中一中近年來首度考上麻省理工的在校生。他昨天開心地說:「能跟全球頂尖好手一起學習、切磋學業,令人興奮!」 家住台中縣的王俊凱,父親已從印染工廠退休,母親在托兒所擔任廚工,家境不算好,他和目前就讀成大的哥哥感情佳,兩人成績都名列前茅。王俊凱說:「知道家境不好,所以不敢補習!」他高中三年不補習,憑著自己努力,在高一時就展現物理天分,三年來常保持班上第一名、全校第一名,奧林匹亞競賽的優異表現,更讓他已獲保送台大電機系的資格。 食安問題追追追 擔心美國學費太貴 被同學封為「物理至尊大神」的王俊凱說,他很喜歡物理,也積極參加各類競賽與活動,但因家境因素,從沒計劃到國外讀大學,直到高一時領了金牌獎金二十萬元,才開始築夢,並準備申請國外大學的考試,去年底嘗試報考麻省理工學院,順利獲錄取。 王俊凱表示,申請過程較難部分是英文及申請表格填寫,入學標準測驗則還算簡單,因麻省理工學院提供的國際生名額僅一百多名,讓他有點擔心,「當知道順利錄取時,我興奮地差點大叫出來!」他說,今年九月就要開學,未來仍以物理系為目標,但他擔心美國學費太高,希望能申請到獎學金,減輕父母負擔。 王俊凱小檔案 ◎年齡:18歲 ◎就讀學校:台中一中數理資優班三年級 ◎事蹟: .2006年獲第37屆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金牌 .2006年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銀牌 .2008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入學許可 ◎興趣:物理、閱讀科普書籍、合唱團 ◎讀書方法: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早睡早起,專注練習 資料來源:王俊凱

文轉---為什麼要學歷史?

2015年06月03日
公開
69

為什麼要學歷史?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說,因為它能給我們靈感、勇氣與慰藉 全部文章April 30, 2015編輯部0 Comments 如果很不幸,你在學校花了太多時間讀歷史,你可能會記得一件事:歷史有多麼無聊 你可能有些痛苦的回憶,像是百年戰爭、西班牙王位戰爭、中世紀輪耕或者,不得不提到,南丁格爾所做的善良事蹟。 結果,今天你一點都不會想再接觸這些主題,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但這非常可惜。 歷史會讓人感覺無聊,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為何要讀他。但有個理由讓歷史讓顯得重要:歷史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現今的難題。最好的歷史能提供給我們所需要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並不見得可以在當下的世界清楚看到 現今社會,我們熱衷於當下的事物,但鮮少人知道,我們對於「當下」已經投以過多的關注。新聞作為最具聲望的一股力量,總是熱衷於不斷重複播放,最近五分鐘發生的事。然而,許多能滋養、支撐與啟發我們的事物,卻古老的多。 我們現今最需要的是「好主意」,這在歷史中俯拾皆是。想像一下,你對於現在的資本主義感到不滿,去研究關於平等派(Leveller)的歷史,會有很大的幫助。他們是1645~1650間進行從事寫作與活動的激進團體,來自英國或者,當你在想假日的意義何在,研究一下歷史上的朝聖之旅,那些人們去遠方聖地的動機,可能會大大地豐富你的思想。 歷史教導我們:事物並不恆常,他們總在改變。過去的人和我們今天不一樣,他們未必講究物質生活、如此著迷於工作,不會蓋不出好的建築、或過度執著於要他人「連結」,或總是擔心自己還不夠纖瘦。 有一句八股的諺語:那些不了解歷史的人,注定會重蹈覆轍,但這句話將歷史詮釋成充滿錯誤。我們可以換個方式說,「那些不了解歷史的人,無法改善現有環境」。 歷史也能教導我們勇氣。當我們不得不與現實奮戰,往往會認為事情已經糟到不能再糟。但只要你將眼界打開,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從平庸程度而言,當代世界與歷史上許多時期相比並不顯得特別。當你回顧歷史,那些老傢伙也好不到哪裡去。我們面臨的挑戰固然偉大,但與國家被侵佔的羅馬人,或里斯本大地震的難民相比之下,我們並不獨特。 歷史最終成為一項工具,讓我們珍惜那些我們所擁有,卻時常忘記的。它能教導我們在不同社群間做評斷,而不是只憑理想。歐盟固然有他們的問題,但哈布斯堡王朝也有這些問題,而且問題更大更多。我們的政府並不完美,但曾經有更糟的政府出現。我們交通問題嚴重,但列寧格勒被圍城時也是。歷史能給予我們慰藉。 了解為何去讀歷史,能改變這門課的教導方式,在未來,我們對待歷史應該要像醫生之於藥櫃一樣,在研讀歷史前,要先了解我們出了甚麼錯,我們在此時此刻缺少了甚麼。診斷過後,我們或許會發現自己缺乏勇氣、本性虛榮,或對於要不要結婚猶豫不決。我們應該由此找到自己所需的歷史。 針對這部分,歷史學者應該要弄清楚,他們要解決哪些問題。他們要精確地告知:過往能幫助我們解決今日的議題。研究歷史不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當下,好的歷史應該意味著:能給今日帶來解答或慰藉的歷史。 這就有趣多了。

太有才啦∼中英文詩欣賞

2015年04月29日
公開
48

中文系同學傳來的,太有才啦!: 中文之美難以言諭∼ 送給您一首中英翻譯的詩.. 英文原詩如下: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通常翻譯成中文: 你說你愛雨,但當細雨飄灑時,你卻撐開了傘。 你說你愛太陽,但當它烈日當空時,你卻看見了陽光下的暗影。 你說你愛風,但當它輕拂時,你卻緊緊地關上了窗子。 你說你也愛我,而我卻為此煩憂。 文藝版翻譯: 你說煙雨微芒,蘭亭遠望;後來輕攬婆娑,深遮霓裳。 你說春光爛漫,綠袖紅香;後來卻掩西樓,靜立卿旁。 你說軟風輕拂,醉臥思量;後來緊掩門窗,漫帳成殤。 你說情絲柔腸,如何相忘;我卻眼波微轉,兀自成霜。 詩經版翻譯: 子言慕雨,啟傘避之。 子言好陽,尋蔭拒之。 子言喜風,闔戶離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離騷版翻譯: 君樂雨兮啟傘枝, 君樂晝兮林蔽日, 君樂風兮欄帳起, 君樂吾兮吾心噬。 七言絕句版翻譯: 戀雨卻怕繡衣濕, 喜日偏向樹下倚。 欲風總把綺窗關, 叫奴如何心付伊。 七律版翻譯: 江南三月雨微茫,羅傘疊煙濕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卻傍佳木趁蔭涼。 霜風清和更初霽,輕蹙蛾眉鎖朱窗。 憐卿一片相思意,猶恐流年拆鴛鴦。 延長版----女漢子版: 你有本事愛雨天,你有本事別打傘啊! 你有本事愛陽光,你有本事別乘涼啊! 你有本事愛吹風,你有本事別關窗啊! 你有本事說愛我,你有本事撿肥皂啊! 台語版: 儷供儷愛落雨天,吾哉調哪落雨麥挾雨傘啊。 儷供儷愛曬日頭,毋過哪出日儷著閃日影。 儷供儷愛風吹,風哪吹儷著關蹚啊門。 儷供儷愛哇,恁祖罵毋敢肖想! 哇!太棒了!

一位老師對學生的期待

2015年04月28日
公開
49

一位國中老師對學生的期待 1. 我想告訴這次考試挫敗的孩子們,也許你之前總是能得到很好的成績,但你一定會想要知道自己的「好成績」是因為真的完全會了?還是因為反覆練習了這樣的題目,所以難不倒我? 如果是前者,那這次成績就是在告訴你,有些地方你還沒注意到,有些理解的方向你還沒走過,還有,如果是來不及寫完,也可能是自己閱讀題目和思考的能力需要加強,這樣的結果絕對會讓你大大的開心,因為你還有很多可以開發前進的空間,讓自己更強、有更厲害的配備,甚至升等,應該會是一種快 樂!你要做的就是細細審視自己的錯誤並想通為什麼會錯?!(而不是去怪題目怎麼不出一些我會的。) 如果是後者,我想告訴你 的是,學習的路還很長很長,花很多時間反覆練習,就想要得到好成績的想法真的已經過時了,而且,你還同時喪失了閱讀其他書籍、到郊外看山看水聽蟲鳴鳥叫,或跟好朋友一起遊戲聊天的重要時光,「分數」絕對不比這些事情重要。 為了追求分數而總是在枯燥反覆練習同樣的題型,讓自己可以看到題目就反射出答案,這樣的能力不但不重要,而且對你是有害的,它會讓你的腦袋對深層的思考排斥,覺得浪費時間。 你會對較長較為不同的題型感到害怕,因為你的腦袋已經被你訓練成只能看熟悉的東西、對陌生的題目喪失好奇和思考能力,也不會去細細分析理解題目的要求和答題的方向,而緊張和恐懼讓你不知所措,這次很多人沒辦法寫完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並不是真的不會。 別難過,我認真覺得一次挫敗,可以學到的絕對比滿分多很多很多,你應該要好好檢討思考自己的讀書習慣和所依賴的讀書工具,如果無法從一次令人難過的分數中得到教訓和啟發,那這次的挫敗和難過就太可惜了! 2.我知道有些孩子仍然得到了很好的成績,恭喜你,不一樣的題型並沒有讓你卻步,你的思考清明流暢,對題目所考驗的方向能夠清楚的整理並回答,真的值得喝采!希望你能繼續保有這樣清明思考的能力,去看世界看更多的人事物,相信你總是能讀到不同的訊息也看到更深的寓意! 3. 我想告訴這次的五年級家長們,如果孩子一次成績的挫敗能讓你好好的審視自己對孩子「成績」的看法和態度,那我覺得不管這次的成績如何,都值回票價了! 在孩子的就學路上,我希望你一定要先看到「孩子」,再看到其他…我常聽到孩子們在唸著「慘了,考這麼爛會被打死了!」有的小孩甚至害怕的哭了,我很心疼, 是因為「孩子」在你的面前竟然輸給了「分數」,他完全被恐懼折磨到無法好好反省檢討自己的錯誤,或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改變…. 如果你仍相信威脅或暴力可以造就孩子的能力,那我一定要告訴你,孩子當然有可能因為恐懼而讀書或反覆練習讓自己成績變好,於是你就只能得到你要的「分數」,你所失去的可能你都難以想像,孩子對你的信任、你們的親子關係….,還有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胃口也一起陪葬,有一天少了你的「督促」,孩子已經對學習這件事遠遠的逃離了!你真的覺得用這樣的代價換來令你滿意的成績是值得的嗎?! 但我並不是要你不要理會孩子的成績,而是希望你能在看到分數時能為孩子想到更多,你要想的是,孩子的心情如何?孩子的能力真的不好嗎?還是只是這個測驗測不出來?如果孩子的能力真的跟不上,我要怎麼幫助他?他不知道讀書的方法嗎?還是最近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干擾了孩子的學習?……… 這些都需要你和孩子平靜的面對與討論,不是大聲的斥責或拿出棍子就可以解決。說穿 了,把一生拉長來看,一次期中考的成績真的沒什麼,如果要說有些什麼,那一定是你細心耐心的陪伴和傾聽所慢慢洗鍊出來的能力,還有過程中所沈澱下來的記憶,那才會長長久久的影響孩子! 4.我想對其他的老師說,其實很多人一定會引以為戒,看吧,要出搞怪的題目就要付出代價, 不但在出題時要花更多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考試後的風險也真是難以評估,如果學生順利考好了,可能不會有事,但像這樣,學生考壞了,不但要面對家長的質疑, 也要花很多力氣去解釋和面對可能的小錯誤(因為有些題意的說法可能會被放大來檢視),怎麼說都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就用考古題的形式好好出一出不就好 了,而且傳統的題型也會有好題目啊! 我當然認同這樣的觀點,而且我也面對這麼多次這麼多張這樣類型的考題也沒什麼意見,但我真的覺得不能因為這樣的路好走就不去支持其他老師想嘗試不同的決定。

轉貼---一流大學 應有一流招生方式

2015年04月27日
公開
48

其實很多人在關注十二年國教的同時 最為令深諳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詬病的 實屬學測入學的推甄、高教問題 這才是目前的沉痾 ----------------------------------------------------------------- 一流大學 應有一流招生方式 2015-04-27 06:00 ◎ 陳國祚 在申請大學名額愈來愈多的情況下,很多學校原來申請入學的美意扭曲,不但不評估自己的招生作業能力,無限擴大申請名額,以「不正當」的手法「搶」學生、逼學生「表態」,搞得天怒人怨,大學端不但不檢討,清大主秘李敏還嗆聲學生可以不要「被選擇」。實在不是一個一流大學該有的風範。 一流大學,首先一定要用一流、正派的手法爭取學生,而不是讓學生半推半就、不情不願,被逼著表態沒選擇的情形下進來。清大和交大用的是不是一流正派的手法呢?這是不難判斷的。首先,選擇與台大同系所同一天面試,而且面試不算分,但是如果不到就「絕不錄取」。接著,幾個熱門科系竟然採取篩選倍率十(例如清大電機工程學系甲組、交大電子工程學系甲組、及交大電機工程學系甲組),也就是要招十人就面試一百人,每位面試學生錄取的機率是十分之一,學生為了十分之一的錄取機會,卻必須面對「放棄」其他學校面試的機會。如果大學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面試」,那大家還可以接受,但是,學生看到的卻是,整天逛校園、參觀系所實驗室、教授家長座談竟是在「置入性行銷」學生的優點、團體面試考官敷衍了事,對繳交了上千元報名費的家長來說,真的怒從中來。 面對家長的質疑,清大主秘李敏的回應避重就輕、雞同鴨講,沒有解釋為什麼篩選倍率台大政大二.六,成大二.八,清大交大全校平均篩選倍率三.五,清大一些科系還高達十。更沒解釋,為什麼面試不佔分,卻還要用一整天的時間來「相互了解」? 要當一流的大學,請用正派的方法招收學生,應該是給學生上的第一課。 (作者為應試學生家長,電子公司負責人)

評論:雙面的教育殺死白老鼠

2015年04月26日
公開
55

【讀者投書】林妤玟:雙面的教育殺死了白老鼠 2015/04/28 去年吵得沸沸揚揚的十二年國教,今年拿掉了特色招生與作文比序,繼續執行(單就中投區來論)。五月,國三的學生即將面臨教育會考。 過了一年,制度做了修正,對這些自稱「臨床白老鼠」的孩子,會真正有所不同嗎? 筆者並不認為,儘管官員的話說得再好聽。 我們的教育始終是雙面人,這樣的環境,不論制度再怎麼改,只要人心不變,一切都會依舊。 我們年復一年,永遠是教改白老鼠。 什麼是「雙面人」教育? 最近大概是全台的高中學校進行校內國語文競賽完畢的時節,筆者恰好走經教務處,一篇篇瀏覽起了得獎的作文。 高一的題目是「真實」。 畢竟是場作文比賽,前幾名的文章都是技巧性多過故事性,充滿了美麗的用詞卻不那麼容易閱讀。舉個例子,「在沉默中諦詅智慧祝禱」可能是老師會為之傾心的句子,可是,拿進現實,連課本都再少出現這種文辭。 那大約是三十年前散文與小品文的典範,今天儘管不再出現於教材,觀念還是深植在教師心中。就像提倡著自由民主,到頭來仍是對自由民主的抗議行為打個大大的叉,擁抱保守的執政者。 說到這邊,筆者無意批評,因為能書寫詞藻華麗的文章也是個傑出的能力。 但我們要談的是:在一場題為「真實」的比賽中,教師最後選擇的是下足了裝飾功夫的文章,作為第一名。 ──教育的雙面性,從一個小小的細節便能得見。 簡單點來講,學校倡導學生必須多元發展,卻緊抓著學生的成績不放,「高中就是要認真讀書」這話筆者不知道聽過多少遍。 越是大眾眼中的高學府,越是如此。 認真讀書,不代表,只能讀書。 每個階段都有那時該去做的事,人生並不是每件事都要等到大學。十八歲不是什麼多偉大的分界線,不可能一過了午夜十二點,或一搬進大學宿舍,人就會瞬間成熟又負責任。 我們的教育裡,總讓國中生期待高中、高中盼望大學,最終到了大四畢業那年開始惶恐。 坦然地面對這面吧。 每一個學生都是籠中的鳥,困在名為「社會期許」的牢籠。 教育從哪時開始變成了牢籠? 這是個無解的問題,但讓我們大膽推測他是從國小升國中開始的好了。 國小升學,許多家長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選擇就讀私立學校。一連串補習、寫評量、寫考卷的課後活動自此時熱鬧展開,對他們而言,一路持續到高中畢業。 上了國中,課業壓力撲來,師長說著「你們已經長大了」,可權力還是不在學生手上。嚴格的服儀規定、校園常規,壓得學生抱怨連連,然而一點溝通空間也沒有。 這些東西等上高中再說。老師以慈祥的微笑告訴我們。 高中會更好、高中會是選你大學想讀的、高中能有更大的空間供你發揮⋯⋯ 在這些觀念日日週週月月地灌輸下,轉眼之間畢業季來臨,學生什麼都準備了就是不知道「我該去哪個學校」,抱持著先考了再講的精神拿回成績單。接下來又是一場家長與孩子的戰爭,最後的結果通常不會是學生得到自己希望的。 當然重點是,許多人根本忙著讀書考試,連自己喜歡哪些、追求哪些都毫無頭緒。 九月開學,太多學生去了並不想去的學校,跟隨大眾的價值就讀四省中、普通高中。高職?在多數人眼底,那依然是成績不夠好的人待的學校,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選擇一中女中叫明智、選擇家商甚至藝校就被定義為可惜。 不是說好高中會更好? 問題:人在並非主動進入的環境中,能好到哪去? 不過是渾渾噩噩過日子。 日子也是得過,但渾渾噩噩讀書段考之中,學生開始發現過去的老師多在說謊。高中或許某些項目更自由,卻有部分的規矩,抓得更緊。 拿筆者的學校做例子。 台中女中是開放學生訂外食的,這常聽得一些學校很羨慕,可女中到現在仍不能穿著夏季體育服進校門,原因是短褲太短不夠雅觀。 學校放寬了他認為沒問題的事情,讓學生有種民主開放的錯覺,實則在細節上加倍要求。 這是真正的自由嗎? 這,便是筆者所要談的,「雙面人」教育。 糖果與鞭子,一體兩面。 生活常規如此,升學考試更如此。 十二年國教的失敗,最大原因,不是制度真的糟到哪去,而是我們的教育基層總在做表面功夫。 倡導多元學習,鼓勵孩子往自己喜歡的路走,聽起來多麼美好啊,可事實是許多不知所措的學生就此被決定了未來,因為「反正你也不知道,聽父母師長的準沒錯」! 真的是這樣嗎⋯⋯? 心靈若沒有自由,說得再怎麼好聽,都只是表面。如同筆者喜歡的紀伯倫詩句:「暴君如何能統治自由與尊嚴的人?除非自由裡已有專制,尊嚴裡已有恥辱?」 當我們痛恨奴性,追求自由,試著讓太陽花遍開全台的同時,太多人的心中仍有奴性的種子。 你自己決定順從世界叫自我意識,被逼著順從世界,才叫奴性。 現今的教育分化了這兩種人,形成M型斷層;最終,瞭解自己該做什麼的人依舊沒變,而毫無概念的人日益迷惘,或以激烈手段證明自我、或就此放棄曾有的夢。 一旦連教育都教學生變得雙面,先選了大眾認同的再說,跟隨世俗的價值不停漂流,談何「用創意開創國家未來」,談何「用誠摯面對世界」? 說一套做一套,這才是台灣的教育,最基礎的問題。 很快地,畢業季又將至。 還有多少屆教改的白老鼠要被僵化的教育推著走上自己不願意的道路? 教育應是燈塔,指引方向,並非替人們抉擇。 如果教師只是傳授知識,那何不搬臺超級電腦到教室裡,給予學生最新最準確的資訊? 期待掌握權力的人能想想,叫一群自小在籠中成長的鳥,於出社會後便能華麗飛翔,是多麼愚蠢的事情。 若打算作為觀賞之用,就乾脆折去羽翼,別口口聲聲沒束縛卻緊緊拽著。 虛偽的教育,養不出真誠的未來。 害死千千萬萬屆白老鼠的,不是教改實驗室的器材,而是實驗人員,與關切這議題的其他人士。 (作者為台中女中103級在學生)

分享--做筆記的三個步驟

2015年04月18日
公開
54

從小到大,我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抄筆記。有人的筆記鉅細靡遺,有人的筆記只有自己看得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當你抄得越多,其實你根本沒聽到老師在講什麼。到底,抄筆記是不是真的能幫助我們學習得更好呢?來看這支影片,專家告訴你:會做筆記的人,真的學得比較多。 一般的學生每秒可以記下三分之一個字 一般的老師,每秒講兩到三個字。老師講話比學生做筆記快多了,怎麼可能全部記下來呢? 而研究顯示,做筆記的人,在上課一週之後,記得的東西是沒做筆記的人的七倍 但當你嘗試把每個字都記下來的時候,你就成了一個人肉錄音機,根本記不起來,然後把更多東西留到之後才複習 快來學習三階段筆記法,讓你上完課之後,就已經理解上課的內容 第一步:不要寫下每一個事實,只要寫下結論就夠了 寫下老師講課內容當中的「問題」,像是:羅蜜歐跟茱麗葉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然後寫下你自己的「答案」:一個愛情故事 第二步:用有顏色的筆做筆記。這會幫助你將筆記視覺化。 紅色寫問題;藍色寫定義;綠色寫結論 第三步:複習筆記。想要記住筆記的內容嗎?試著把這些內容教給你的同學 學好如何做個好筆記,將會使你一生受用無窮,即使有一天你不再當學生了,剛剛學到的三步驟,仍然能讓你在工作中無往不利,成為獨特又有創意的人。 筆記做越多卻記不住?那是因為你沒有掌握做筆記的三大祕訣

一位科學班同學的經驗分享

2015年03月10日
公開
71

XX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基北區) 3月6日 科學班報名結束了,雖然我想講的話應該在報名前講,但也沒關係,我還是講一下。 我是附中科學班的學生,星期一參加說明會,和一些家長談話時,發現一些事情。 我舉一個例子吧,有一位家長覺得我們國家填鴨式的教學不對,科學班的教學才是好的,他兒子是某個數理資優班的,想考我們學校科學班,數學自然都不錯,但這位家長擔心兒子的國文,還有粗心。他說,他兒子的國文不好,考試都考80幾,我心想,80幾算不錯了吧,一般公卷很難考到9開頭,他還說,他兒子寫錯都是因為看不懂題目或計算錯誤,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吧,有誰能不粗心呢? 我只是想說,這位家長,一直說我們填鴨式的教育不好,卻對分數斤斤計較,是否有些矛盾?像我們班有個人,成績不好,生物成績也不好,但他絕對是我們班生物最好的人,他能告訴你生物的名字,它的構造等等,反觀成績好的人就沒有他懂得多,基本上我們班單科強的人都是這種狀況。 另外也有家長跟學生對於初試很焦慮,問說該不該超修高中課程,不過依據我的個人經驗,超修沒什麼用處,初試考的幾乎都是國中範圍,複試可能有扯到更高階的吧,不過這種臨時抱佛腳也無濟於事了,我當初國三整年每天都花一個小時看課外書,大部分是科普書,我只能說我的知識是累積下來的,而像我在考前還老神在在的讀課外書,大部分的考生應該做不到,雖然說我在考前也有讀高中課程,但那完全沒用。 關於補習這一件事,我們班有補習的似乎比建中少很多,根據同學經驗,補習0用處,唯一的用處可能只是讓自己心安。還有,別相信補習班的榜單,我們班在上面的可能只補幾週或是高中才補等等。 然後就是,不喜歡科學,不喜歡科學班的人就不要進來(如果你考上的話),不要佔名額也不要浪費資源,我們老師之前在團體面試時說過,如果你想考醫學系,那就去數資班,不要來科學班。科學班不像大家所想的是一個變相升學班,根據數字,科學班考的不是很好,其實目前的學測及指考對我們來說都是比較不利的。 那麼為什麼要來科學班呢?在科學班你可以學得更深更廣更快,教學速度是別人的3/2倍,並且會有很多演講、跟大學端的交流、比別人多很多的實驗,還有就是在科學班你能很自然的跟別人討論科學,不會有人認為你是怪咖。 對於有人批評科學班的升學方式,我想批評一下:科學班有高一二有專題研究,要上到第八節(普通班為第七節),還要增長自己在基礎科學方面的知識(像我個人從高一上開始狂讀普物,我們在某些方面少說有大一的程度了),高三要到大學上課、做個別研究,本身就比其他人忙很多,加上社會課是別人的4/9倍,國文英文是別人的4/5倍,科學班考學測是非常不利的,有資格考升學對我們來說是解脫,你說別人辛辛苦苦唸書考試,是呀,我們也要啊,你以為資格考很簡單閉著眼睛都能過嗎?現在的狀況是我們不僅要準備學測指考,高二還要準備資格考,憑什麼我們身為科學班還不能好好讀科學?憑什麼我們不能有適合自己的升學方式? 以上只是我對科學班的想法,給大家一些建議及參考。

轉-20種魔力寫好作文

2015年02月05日
公開
57

20種魔力寫好作文----之6《移情力》【國語日報104.1.29】 那一刻,他在想什麼? 蔡淇華 小考進化為月考,物換,星移,我們卻無瑕抬頭,看看光害裡還掙扎幾顆殘星?月考再腫脹成聯考時,流年已暗轉,我們還必須假裝天地相安。 當我們的青春盛世,徘徊在四個閉鎖選項時,請再回答一題是非題──「考卷是否可以疊高我們的生命?」答案是…「否」,如果我們用考卷摀住耳朵,聽不見身旁生命倒下時的轟然巨響。 就像昨夜我們熟睡時,六個未過而立之年的漢子,走進惡火,就再也沒有走出來。其中的陳鳳翔,才26歲,第二個小孩才剛出生24天,因為給他生命的男子,為人間經歷了攝氏六百度,小孩這一生,再沒機會叫爸爸。 陳鳳翔會在媒體出現一陣子,然後,我們會忘了他。但懷他九個月時,摸著肚子,為他講悄悄話的母親忘不了;戴上戒指時,流著淚說「我願意」的他的妻忘不了;家長會時,望著同學拉著父親大手的陳小弟,也忘不了。寫了一輩子「命題作文」的我們,是否可以拿起作文紙,走到老師跟前,呐呐的說:「今天,我是否可為自己的感動命題?」 於是,你的口成了陳鳳翔母親的口,有講不完的悄悄話;你的無名指,也如他的妻一般,有深深的戒痕;你的鼻,也必會與他的兒相似,看到同學偉岸的父親時,必須用力抽氣,才能吸回帶鹽的想念。 是的,你開始筆間帶情,無法自收。開始了然,好文章是大山大海,是「作」不出來的──文章要不辭世間土壤,才能累為大山;文章要不擇感動細流,才能積成大海。而這移山造海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移情」。我們若能發揮同理心與想像力,進入世人孟浪難息方寸間,就能在白紙上,移植千萬風情,錯落成世間山水文章。 2014年深秋,一個雷虎特技飛官,一個眷戀妻子的丈夫,一個寵愛兒子的父親,為了地上別人的妻兒,違背人性的本能,求死不求生。憾動之餘,尋思「那一刻,他在想什麼?」於是,我打開電腦,用鍵盤招魂: 航線已走向誓言的最深處 肩上的梅花打算開在來年的冬天 就算明日要分屬兩條天際線 我已準備交出嗅覺、視覺、和聽覺 但我還有手間握桿的觸覺 我還緊握十八歲那年肺吶吼出的歌聲 凌雲御風去,報國把志伸 所以,還不能著陸 我繼續飛翔 那日,在電視上看到飛官的追思會上,總統的背後,是飛官的生前英姿和我的詩行,我突然懂得,寫作是怎麼一回事。當夜,另一雷虎飛官來電致謝:「我們整理莊上校所有的照片,編成一本紀念冊,送給他十歲的兒子,封面就放著你的詩,謝謝你替莊上校留下這麼美的文字。」 我當日一時語塞,現在卻很想告訴他:「我沒寫這首詩,是我走入那一刻的莊上校,將他滿溢的碧血豪情,流淌在我的指尖,然後橘色飛行衣化成天星,人間遂有了詩行。」

轉∼今年學測分析

2015年02月02日
公開
52

學測自然科 考伊波拉、蜘蛛人 學測下午考自然科,試題結合生活,包括伊波拉病毒、3G手機通訊頻率及電磁波、天氣預報的誤差、核電廠的核分裂、宇宙演化及「大霹靂」都有入題,有趣的是,還有考電影《蜘蛛人》吐絲的支撐張力。 學測自然科分為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台北市高中教師團隊分析,物理是3年來最難,化學、生物難易適中,地球科學比去年簡單,整體而言,這份試題缺乏時事題,也沒有跨科的題組題,建議未來可以增加。 物理方面,入闈協助審題的高中老師表示,取材生活化,測驗重要物理概念,例如用3G手機通訊頻率,考電磁波的波長,另外,用電磁感應來引導考生理解大眾運輸工具和高速列車的煞車原理,鑑別考生閱讀理解和科學推理的能力。 台北市和平高中老師郭鴻典認為,由於採計學測的大學甄選入學名額大幅提升,學測題目需要具有鑑別度,因此,物理是99課綱實施以來較難的一次,第30、45題對自然組學生有難度,社會組要答對更不容易。 在化學科方面,外界原本預期會考二甲基黃、銅葉綠素等食品安全相關的題目,或是高雄丙烯氣爆,但都沒有出題。 北一女化學老師吳淑芳說,化學試題難易適中,也考了6題和化學實驗相關的題目,有助於高中的實驗教學,不過,缺乏時事題比較可惜。 生物的部分,試題結合生活和環境議題,例如免疫學和伊波拉病毒的連結、高山症和呼吸作用的關連性,環保議題考了溫室氣體。 建中老師劉玉山提到,生物試題的難易適中,實驗題比率比往年高,有助於實驗教學的正常化,另外,伊波拉病毒也入題,可提醒學生關心時事,但由於圖表題比率比往年低,建議未來可以增加。 至於地球科學,成功高中師謝莉芬說,試題中間偏易,比去年簡單,重視圖表分析和基本觀念的理解,並且考了天氣預報。

轉貼好文-建中一叟林明進

2015年01月13日
公開
57

溫暖的手勢 建中一叟2015.01.12 怕七點半趕不及到班上,時間有點急。我的歐多拜鑽入曲巷,再西出麗水街。 紅燈硬是將我攔下來,送我一片綠意。國小校園圍牆邊,義工家長已經收崗。 校長彎了九十度的腰,在茄冬樹仔腳。傾聽小一生的重度迷惘,校長握著她的手。 那是甘心處下的自在,是指引迷津的手勢。 我左手邊一部媽媽開的轎車,沒照規定靠邊停,車門驟啟,走出兩位也同是低年級的小一生,一男一女。校長一個大步向前,走到馬路上。將後門帶上,迎著學生跨上人行道,有說有笑。老夫和那女人照面,不約而同,比出大拇哥的手勢。 我的呵呵笑容是按一度讚,她的靦腆羞容是謝謝校長。 校長兒子剛從建中畢業,老夫沒看清才子揮別紅樓的手勢。聽說他是先幹一任校長,再回鍋複習當導師。這在全台灣恐怕是少之又少的例子,很特別。剛剛彎下腰那九十度,比蹲下來傾聽還迷人。教育家在民間,在巷弄間,在不起眼的地方。 ◎◎◎◎◎◎◎◎◎◎◎◎ 聽說校長遴選以來,全臺3000個中小學校長已走了1200位。聽說新北市前年中小學校長,提退的高達47位。聽說臺南市升格以來,三年退了三成的中小學校長。聽說臺中市前年也有二十幾位校長打算捲舖蓋走人。不如歸去,十年來全臺最大的校長退休潮,正在風起雲湧中……,沒有人事權,沒有主計權,上下關係緊張,校園很難經營。 ◎◎◎◎◎◎◎◎◎◎◎◎ 我豎起大拇哥,除了激情地獻給茄冬樹下的教育家外。二十幾年前,也曾在泉州街的劉耳鼻喉科診所熱血過。當年我家大狗子去看病。那位頭上帶著探照燈的醫生叔叔,伸出漂亮有情的手勢,緊握著他的小手說── 「小帥哥,請上座。」 「……………………」 「你哪裡不舒服?」 「……………………」 看完病,拿好藥,送到門口。取下探照燈,套在他頭頂上,最後遞上幾張貼紙。 「祝你早日康復。掰掰……」 「那位探照燈的手好溫暖喔!」大狗子說。 「真的喔。」 「幼稚園老師說:有暖暖的手的人都是好人。」 轉過身看,探照燈醫生依然還挺立在門口。 我給他一個感謝的手勢,以及感動的微笑。 ◎◎◎◎◎◎◎◎◎◎◎◎◎ 我經歷過的校長都留給我深刻的印象,我來給他們掌聲。 臺中明道老校長一手給你聘書,一手給你敬師鞭,是責任的手勢。 新北市單校長開車到府,一手聘書,一手喜年來,是敬重的手勢。 建中黃校長主持週會,十分鐘講評,精采的揮灑,是自信的手勢。 建中李校長化沙漠操場為綠洲,跟你拍肩膀說話,是誠懇的手勢。 建中劉校長調和鼎鼐,左右逢源,有腦筋有愛心,是智慧的手勢。 建中李校長溫馨親切,平易近人,以真情貼近你,是謙沖的手勢。 建中吳校長嫻熟校務,滴水不漏,默默有為有守,是憨厚的手勢。 建中蔡校長穩重老練,不疾不徐,講計劃求人和,是圓通的手勢。 ◎◎◎◎◎◎◎◎◎◎◎◎◎ 校長不好做;老師不好幹;學生不好混;父母真難為。 像做生意一樣──再簡單的事,都有人做不好。再艱難的事,都有人一級棒。 像做生意一樣──景氣好,左手進,右手出,閉著眼睛智愚都行。景氣差,有人嫌,沒人買,獨門生意大小通吃。 ◎◎◎◎◎◎◎◎◎◎◎◎ 很多申退的校長,有無限的辛酸,大家感同身受。麗水街的教化風景,綠意未消,十分自然,感人。如果是這樣,是不是有簡單的力量繼續向前走呢?培養一位領袖群倫的校長很不容易,讓茄冬說話。 撤崗後最後的身影──就是最初的信賴。 不是說要走在最陡峭的崖壁,為教育出生入死? 不是說教育是百年樹人,只問奉獻,樂在其中? 不是說成就是部屬的,挫敗校長願意一肩挑嗎? 不是說教育愛是永恆的,甘作一隻勤奮的水牛? 不是說教育的願景是有情有義,不是有名有利? 茄冬樹下貼心彎腰的溫煦──就是一支粉筆。 從尋常創造偉大。 從角落創造神奇。 從溫馨創造光輝。 從堅定創造不朽。 轎車後一個真心的提攜──就是一道暖流。 這個多難的社會,需要平和。 這個多疑的社會,需要誠信。 這個多責的社會,需要奉獻。 這個多濁的社會,需要清白。 天下沒有白撿的春風化雨──清音足以傳遠。 退縮,沒資格說你已經打完了美好的仗。 感慨,沒資格說你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怨懟,沒資格說你得不到大環境的認同。 逃避,沒資格說你捉襟見肘的空虛乏力。 弱水三千,取幾瓢飲,隨你方便。 明月清風,取之不竭,任我陶然。 ◎◎◎◎◎◎◎◎◎◎◎◎ 老骨董《尚書》記了一段堯給舜,舜給禹的十六字心法。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那個時代是太平盛世?堯舜也跺腳呀!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那個領袖不憂心悄悄?想辦法找藥方。 沒有理由叫別人一味體諒寬恕──想吶喊的是懦弱。 因為校長是迎著風走在最前面的將軍。 沒有理由叫別人不要求全責備──說委屈的是墮落。 因為校長是基層中小學最後一塊典型。 沒有理由叫別人不要批判斥責──說不服的是懈怠。 因為校長是頂天立地最挺的一棵大樹。 ◎◎◎◎◎◎◎◎◎◎◎◎ 老師的舞臺在講桌。 校長的舞臺在校園。 每個人都有他的位置。 位置是用來燃燒的,不是拿來照自己的輝煌。 位置是用來精采的,不是拿來玩自己的權威。 位置是用來昇華的,不是拿來求自己的光芒。 教育是流汗的事業。 如果教育是舒服的,那會前人種樹,後人遭殃。 如果教育是榮光的,那會好名做假,虛以委蛇。 如果教育是貪婪的,那會錙銖必較,爾虞我詐。 如果教育是誇耀的,那會粉飾太平,隨波逐流。 麥子是從麥田種出來的,想種什麼莊稼自己決定。 ◎◎◎◎◎◎◎◎◎◎◎◎ 建中有位校長,含藏內斂,謙沖為懷,沉潛養志。 他不抱怨,他不懂抱怨,他不會抱怨,他不肯抱怨。 他自得其樂地揮灑他的信念──一般的微笑,隨時的交流,三兩三豪邁,十足的情義。最後遍地開花,掌聲如雷。一張簡陋的生日卡片,寫盡對你的通透了解,表述對你的真情款款。他有的是自然的手勢。 天下沒有幾件讓人開心的事;苦中作樂,是最廉價的開心果。做別人會做的,哪還需要我們?吃別人不能吃的苦,責無旁貸! ◎◎◎◎◎◎◎◎◎◎◎◎ 看別人的好,處處都有涓涓清流。看社會的好,滄浪之水自然清澈。秋意已飆涼,西風正鐸韻。茄冬樹下,有人點染教化。一個彎腰傾聽,一個溫馨牽引,就是教育家的手勢。 麗水街的人行道上,樹影猶暖。那剛剛還號淘大哭的小一寶寶。擦完淚後── 最後的眼神穿透金陽,直入校園。 「伸出暖暖的手的人都是好人。」一定是我家大狗子憧憬美好人生的第一個答案。深深烙印,久久不去,他一次就學會。 ◎◎◎◎◎◎◎◎◎◎◎◎ 一叟小語: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是冷漠,是各司其責。 「在其位,謀其政」,是責無旁貸,要殚精竭慮。 「不在其位,謀其政」,是僭越,是牝雞司晨。 「在其位,不謀其政」,是懈怠,是尸位素餐。 當社會的苛責多了,是不是我們失去了溫馨的能力? 當人間的誠意少了,會不會我們增加了自欺的習染? 當價值的標籤褪了,要不要我們來重燃教育的熱情? 當真情的笑容僵了,肯不肯我們來打開人性的光輝? 神遊於紅樓二樓校長室旁,斑剝難遮,冬情正盛。少了秋蟬,多了葉落,輕扣門扉,足音彷彿可辨。在教育政策大變動的時代,百年老校在承先啟後的關鍵時刻,動見觀瞻,肩負艱鉅的形象與使命,十分難為也十分可為。清俊的領袖,好好堅持熱情的火,讓我們等到佝僂著背,再一同攜手東歸。我老邁一點,走在前頭;你清瘦一些,許您隱後。真的走不動了,老夫背您一程,回家的路很容易。 老夫學易不問卜,但是我敢打賭── 清標高風的手勢,緩緩伸出。 將會是您老樓斜照下的偉影。

轉貼--消滅明星學校還是菁英教育?

2015年01月05日
公開
65

複習一下! 【讓問題回到『特色招生』這件事】 自從大家苦攻志願序、標示跟量尺以後,好像都忘了特招這件事,連續假剩下兩天,或許該好好討論一下特招!! 首先,北北基只剩政大附中有特招,應該會辦下去吧! 部長局長都是政大出身,不辦也打臉了,但是,辦了又被罵翻,因為一校特招使得大家都等,誰叫你是政大附中呢! 哈哈! 不過,可以不要等嗎?可以的,只要特招先辦就好了,可是,法定又不行,因為先辦的特招不是學術特招,那既然是學術特招,為什麼學術得不得了的建北附不辦呢? 不行不行,因為先免後特會先把學生吸引到免試那邊去,我招不到有特色的學生,不行不行,因為北北基要的會考加重計分之特招,中央不首肯,一定要有小論文之類的才行! 說了這些,是為了要先表達一些背景,而精神上,本來如果有兩個管道:特色招生及有會考採計的免試入學,算是一種多元精神。可是現況下,精神會漸漸喪失,因為有特殊性的北北基,今年也都不特招了。 然而,實質上,教育部有三個特招的罩門要處理:_ 第一、先免後特:時間點的安排,為人所詬病,各招生學校在相互算計下,乾脆不辦為原則! 第二、特招考試內容及試務:考試科目及型式的限制,還有地方或學校的試務及舉辦成本未處理! 第三、特招的名額比例:如果說,特招的名額比例要逐年限縮,發展特招的學校是豬八戒嗎?? 這中間隱藏了一個基本問題:明星學校與菁英教育 基於上述三點,當然很容易引人聯想,這是要消滅明星學校與菁英教育,否則為何要讓特招的名額比例要逐年限縮,甚至到零。但以103的型態為例,其實菁英或明星這一部分是不受影響的,但是限縮考科與形式,加上特招消失了,精神就不見了,如果維持103的樣態,教育部大可以說沒有消滅明星高中,但是如果特招的名額比例要逐年限縮,甚至到零,那就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了。

轉貼--「一位律師對後進的期許」

2014年12月27日
公開
56

(這個弟弟,是我媽曾經當保姆的時候,照顧過的一個孩子。後來我們的感情像是親兄弟一樣,他終於考上律師了。他是個善良又用功的孩子,我以他為榮,這是我對他的期許,或許,也是我對於剛考上的律師後輩的期許。) ____________________ 親愛的弟弟,律師放榜已經兩天了,恭喜你以兩百多名的成績考上律師,我以你為榮,因為我考上的時候,才四百多名,以零點五的差距上榜,沒想到你竟然以這麼高的成績超越我,果然是用功的孩子。 但是,狂歡的耶誕節過了,我現在要嚴肅的告訴你,我希望你成為什麼樣的律師。 我希望你正直。在所有的時候。你可以思考一切的訴訟策略,但是必須要在事實之下建立策略。我不希望你創造虛假的東西打擊對手,當然更不應該用輕蔑對方的態度攻擊敵人。訴訟,是一場戰爭,但是不能用說謊的方式獲勝。 我希望你熱情。對於來尋求幫助的人,你要絞盡腦汁,幫他們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都應該把客戶當做朋友,而你在幫朋友解決他們人生中最大的難題。因此,你不只要關心案件本質,你還要關心案件的來龍去脈,發掘問題中潛藏的人性,才能真正找出解決的方法。 我希望你誠實。如果客戶的案件會輸,你要誠實的告訴他們,不要為了收取報酬而誑稱一定勝訴。如果沒辦法取勝,要謹記大傻說的,投降輸一半。不要為了面子,明知不會取勝,而嘗試欺騙法官,把自己人推向敗訴的地獄。 我希望你謙虛。律師只是個工作,你不過是因為眾人的栽培,加上一點點自己的努力,而有機會知道了法律的邏輯。但是法院的正義不來自於邏輯而已,而是來自於經驗。在這一行裡,非常多前輩比你優秀,你要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意見,並且尊重各行各業的人,不可自以為是,認為比其他行業高人一等。 我希望你柔軟。是的,你的心要柔軟,看到別人受苦,你必須嘗試感同身受。我們這個行業,大部分時候都是接觸人性的黑暗面,他們都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來找我們。所以,我們必須要柔軟的陪伴他們,把一場侵蝕人心的訴訟走完。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要盡其所能的安慰對方。請你記得,他們感動的眼淚,是你最大的安慰。在我從事這一行的經驗裡,金錢永遠是最後一個考量,因為這些是本來就會擁有的。作個好律師,一定可以賺錢,別擔心這個問題。 我希望你堅定。我希望你可以堅定的打擊你的對手,當對方說謊的時候,認真的揭發他;當對方挑釁的時候,勇敢的回應他;當對方欺負我們當事人的時候,想盡辦法回敬他。堅定的保護你的當事人,把結果交給上帝。 我希望你理性。然而,我希望你理性,不能理盲。律師必須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但是不能衝動的以為自己就是當事人。你要冷靜的為當事人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跟著當事人的情緒起舞。你要協助他們控制風險,而不是暴虎馮河,以為自己很神勇。當律師與當事人的角色混淆,那麼律師也就會失去專業性。 我希望你同理。我希望你可以同理你的當事人,隨時隨地都要想,如果我是他們,我會希望這個訴訟怎麼進行、我會希望得到什麼結果。我希望你隨時退下律師的外衣,想像自己是不懂法律的人,面對訴訟時有諸多恐慌,你會希望什麼樣的律師幫助你。要體諒那些付不出律師費的人,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盡量幫助他們。 我希望你認真。認真的研究案情,是新進律師唯一的道路。你要認真的查閱判決、詢問你的同事,他們都會比你有經驗多了。多接觸不同的案件,擴展自己的視野,並且認真的對待你每一個當事人。在這個行業裡,沒有笨律師,只有不用功的律師,請你一定要認真。 我希望你多元。最後,我希望你可以多方吸收知識與經驗。在這一行裡,專斷是最可怕的事情。藉由多元的閱讀書籍、接觸不同的人,你會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不要只懂六法全書,那只是富有邏輯的技術,你已經通過技術的考驗了,剩下來的,就像是跨出霍格華茲學校一樣,透過不斷的學習,擊敗你心中的佛地魔。 請你要記得,律師是幫助所有人「適得其份」的行業,而法律是我們的工具。歡迎你走出霍格華茲學校,進入了這個美麗新世界。2007年,我引用過這句話給自己:江角真紀子在「街頭律師」這部影片裡說,「你問我律師能做什麼,我不知道。但是,明明看見卻裝作沒看見而活著,我是辦不到的。」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一起熱血的加油吧!

近期教改討論集(二)

2014年12月26日
公開
52

「社區高中,究竟能不能、要如何才能設計出有吸引力的特色課程?」 (四) 關於「完全 真免試」、「升學制度 被 “公平" 兩個字綁架」: 許多人是事情鬧大了才去了解教改的相關政策;但其實「十二年國教」在 2012年 因為大選效應星急火撩地推動之前,就已經研議了很久、也丟過許多次風向球都沒得出好結果。 簡單一句話「不考試,那要怎麼決定誰唸哪間」;當初研議的時候就有丟出過「學區直升」,結果引發遷戶籍的浪潮,然後許多人抱怨這樣加重貧富差距,於是政府放棄這個做法。 然後又有提出過「抽籤」的;但是同樣被巨大的反對聲音逼得教育部自己都承諾「絕對不會抽籤」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會考」 — 原本會考,應該是每學期的檢定考,用來找出「待加強」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之所以會用會考成績來比序,就是因為要解決: 「如果有超過名額的學生填報同一間學校當第一志願,要讓誰進去?」 的這個問題 不抽籤,就要「超額比序」那不比在校成績、不比競賽得名,不就得考? 那又何來「真正免試」? 那如果用抽籤,又何來「適性分流」 — 搞錯了,我們國家的國中生,原來是靠「抽籤分流」的, 那所謂「因材施教」,其實是「依籤運施教」嘍? 那又何必假腥腥地填志願呢? 只接讓電腦把學校科別的缺額,跟學生學號作隨機排列就好。 那說起來,既然要讓籤運決定,為什麼不早點抽,從一出生就抽,這樣你可以利用幼兒到高中的十幾年的時間,為你由電腦決定的「資處科」or「美容美髮科」的人生從早做準備,這樣不是更好、更沒有壓力 (那名額一定是你的)、更特色化教育? 台灣人能接受這樣的制度嗎? 所以我說所以說,這些妄言「100% 真免試」的,不是想太少,就是明知道不可能,還要把全國學生拉進他的幻想世界裡。 同樣的道理,很多人說反教改的人只在乎考試「公平」;其實教育部自己也需要這個制度「公平」。 要不然有人進高中、有人進高職、 有人進了自己不愛的科別或學校、有人進了雜費高的私校、有人進了以流氓械鬥聞名的學校…… 這個分流的機制,不靠「公平」兩個字要怎麼壓得住? (五) 關於 「補救教學」 有新聞報導,說「高中職數學補救教學,半數仍不及格」;在新聞中官員們回應,說那是因為「有些人學得太難」。 我必需說官員不太了解現實。 他們還以為高中職數學落差是因為「數學不好的學生,去讀數學太難的科別」。 但事實上,是許多學生國中數學都呈半放棄狀態;考試的時候憑著記憶要拿到一半的分數還有點可能,再升學的時候要用這個當基礎把高中職的數學學懂那是不可能的。 學不懂,就又只好憑記憶猜題寫題,多半容易是「也不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寫」。 這跟科別無關。 比如說,高職數學也要教極抽象的「對數」、這是極抽象的運算,如果學生沒有建立在對指數律十分熟悉的前提,只是去背「對數計算公式」,那學得會又痛苦又差。 所以要教對數,要先補強指數律、再強化對數符號和指數的關係。 這不會因為高職的題目比高中簡單一點,就不需要這種基本功。 數學的基礎知識重要,數學的「思考習慣」也很重要;學生在半放棄狀態久誕,因為不懂,容易養成「抓到重點字,就猜是這樣算」的習慣、不會讓自己想個清楚 — 因為想了也想不清楚。 那這不會是一兩堂課能夠改變的。補救教育一定是越早做越好;至少國一就要開始,要讓學生對學數學、理化有正確的習慣。 要不然,到了高中職,再想要改變學生的思考習慣,就一定要手把手地教,一步一步問他、讓他想、帶他想,當他自己想通了鼓勵他 — 但這樣一對一的教學,就又不可能是教育部能提供的補救方法了。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十二年國教研議的初期,「補救教學」本來就是要在國中每個學期考一次「檢定考」後實施的。 但結果可能是因為「反對考試」或「國中缺乏師資、反對留校加課」;再加上免試升學採記了會考,所以變成是用國中畢業才考的大考來作檢定 — 但這樣根本就為時已晚了…… (六) 小結 新的教育部長上台了,許多人「期待」也罷、「看衰」也罷,仍然是各吹各的調。 有人要希望教長「懸崖勒馬」,有人期待新教長硬起來「落實全面免試、就近入學」 要我說,我覺得升學制度根本就不是重點;國高中課程的改革,包括因應免式開發 「螺旋式」課程、讓國文課更有助於生活、賞析和創作,讓生物課更貼近「生物」,讓學生更沒壓力卻又學得更好。 包括從國小開始,即時的「補救教學」和國、高中畢業後想回頭念的「補充教育」。 包括技職教育的專業化、高附加價值化。 和 國中、普通高中 的輔導 與 社團功能活化、去才藝化 — 為了真正做到自我探索和分流,就要先探索這個社會。 包括正確金錢觀的建立、同理性、情緒整理與表達、社會化的能力。 也許 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做 ,教育部不需要總是裝得「成竹在胸」的樣子; 可以不需要「獨尊」哪一種教育主張、教法;而是讓有良好成果、經驗的教師在政府補助下成立「學派」分享教法; 然後規定教師要參與一個以上的學派提升自身競爭力、 要在校內組織 教師的讀書會、學生的讀書會,甚至是學生的創業活動 然而這些都不是我一個人,在這邊講講幾句就能成事的;這需要全台灣人的投入。 但「全台灣人」在幹嘛呢? 在分成兩派,一派要全面免試看起來才爽,一派要恢復基測才不心慌恐懼。 而教育部自己,也急著在這兩派中間選邊站 — 其實何必能;承認自己還不確定,大家一起努力改善教育成效嘛,可以做的事、應該要先做的事太多了……

近期教改討論集(轉貼)

2014年12月25日
公開
54

(一) 關於 柯文哲提出「高中職均優」+「分散優秀學生」 免試、就近入學、均優質。這放在四年前,還能叫政見,但現在看起來,一件已經做了而且沒什麼成效的事,還要拿來當願景…… 現在補救教育做的就是不好、現在的高中職都宣稱「已經完成均優質化 (跑完專案了)」結果連特招都拿不出有點特色的課程來跟明星高中比拼。 這些,「高中職均優質化」的專案跑完了還是沒起色,難道明年就會變好嗎? 搞到特招反而是明星高中在享用、然後還把特招污名化、還要減少特招名額 — 十二年國教的重點方針裡,「均優質高中職」的另一個,不就是「特色化高中職」嗎? 也不分流、也不特色化,妄言適性; 就算推動了小學區,那在遷籍效應下,明星高中難道就會少嗎? 現在國中就沒有明星國中、明星學區嗎? 再說了,影片一開頭說什麼:「研究發現優秀學生分散到各學校更好」,根本不知道他是從哪看到的研究; 很簡單的邏輯是,如果有一個建中的二十名跑到社區高中當第一名,就會讓社區高中原本的某人丟失他第一名的位置,也會讓那名原建中生失去當第二十名的體驗。 所以不要幻想明星高中,或是社區中學就一定比較好,總之就是把「第一名」、「第二十名」的體驗,給這個人、或給那個人罷了。 和資質不同的人在一起,會有不同的體驗,但是和資質同樣好的人在一起、「發現自己原來不是超強」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體驗。 從另一頭來說,我認識過兩個高職畢業生,都跟我說過「我們(高職)班那個第一名,超會念書的」;也認識過真的在高職拿前幾名的,他們都很有自信 — 這樣不是很好嗎? 為什麼一定要把明星高中搬來跟他們比較呢? 我倒是真的看過一個研究顯示,說「男校」的男生有更多元的表現;因為在男女合校的班級裡,男生容易被定型、男生在女生面前會搶著「表現得像個男人」, 大家都去練籃球、橄欖球、重訓;女生都去看時尚、化妝,反而容易失去個人的特色。 明星高中也是,這裡面的學生可能從國小到國中,都扮演著「班長」、「小老師」的角色,而失去了發展他本性上,不見得想當領袖、不想乖的色彩。 在建中考吊車尾,這不正好嗎? anyway,說回十二年國教上, 一個已經上路的政策,而且做得不好;就算要支持它的大方向,也該真的把什麼地方要改進的拿出來分析。 而不是重複丟出那些老願景、那些早就已經破滅的願景…… 如果柯 p 能讓這些高中變得優質,那現在的政策到底為什麼沒做好,就要去想、要講。 產學合作也已經有了,為什麼大家還是想讀高中勝過高職? 大學也有和高中合開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反而更適合北一女建中這些優秀學生上啊。 社區高中資源也拿了,辦學成效有上來嗎? 教師準備好要扶植優秀學生、又能兼顧中段生、又能兼顧技職生嗎(有些社區高中是綜合高中) 現在的補救教學,太慢,而且關鍵的檢定是國三都學完了才考的「會考 — 待加強」; 柯p 真的要說,就應該提出改革內容,也就是要「提撥經費,提前補救教學、公辦學年、學期檢定考」 — 那當然,他就要面對那些討厭考式的家長團體的挑戰。 如果只是說「補救教學很重要」誰不知道很重要? 現在就有補救教育啦,有成功嗎? 這些已經做了的政策,成效卻不理想,而混材教育的問題才正要浮現…… 如果要重彈老調,那現有的問題就必需面對,不然就跟連勝文沒說他要如何讓「市民心聲」落實成政策,就拍隻廣告說「最重要的是,要傾聽市民心聲」一樣 — 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二) 關於柯文哲提出「公辦 課後留校 課程 」: 這個政見我是支持的。 但是裡面所提的有點矛盾,這個有待再設計。 也就是柯文哲一方面又說「不應該加重課業壓力」,一方面又說要利用這時段補救教學。 我認為不需要刻意說「不上課內課程」,只要 設計多樣化的課程,甚至可以納入退休職人教授技藝,也以讓師長組織讀書會、再在課後帶學生讀報、思考、 開放自選課程 (除了需補救教學的學生外 ) 補救教學都真的只是複習已經上過的知識 — 可以規定這些課堂裡,教學所用的「新題目」比例不可以超過 1/4;也就是已經大致學會的學生,都沒有必要去上這些課。 很多像 科學實驗、英語會話、程式語言,也都可以開課。 我覺得不需要劃地自限。 只是在課程設計上,不需要那麼「補習」 — 可以「一綱多本」,然後在「課綱」裡要求要多一點多元、多一點生活化、多一點實作、多一點運動和社區融入, 專業講師的時數少一點,這樣也可以便宜一點啊。 其實,換個角度來說,也可以說是在課後搞「學校社團」;只是這個社團不限學科、也不限才藝、也不走流行娛樂或團康。 而是透過課綱、透過一定的經費和師資招攬,讓這些社團課程更有競爭力,即便不是補習國英數,也能和校外的補習班、安親班競爭。 另外,柯文哲有另一個政策「志工銀行」,提議用老人照顧老人,用老人照顧失能;我認為這是很正確的方向。 設置點數換取社福偶務也算可行。 其實還可以考慮,讓高學歷的老人幫弱勢學童作課輔 (像街頭藝人那樣,可以辦一個簡單的檢定考) 讓有技在身的老人跟學校規劃課程 ( 比如說週三、五放學後在定點教授。週一去各國中巡迴開講 ),課程要有哪些、要準備什麼教具,可以跟學校一起規劃;然後在學校聽了、有興趣的就在週三、週五自己過去學這樣,社區幫忙找地點,也算是社區營造的一種模式。 開課傳技的部份可以用半開放「推舉」的,課輔則是開放報名 + 簡單審核。 可以要求養護機構、社區村里長 積極配合「團報」;同時拿出一點點獎勵讓國中小也極積一點投入規劃。 老人需要被肯定、需要充實他的生活,下一代和上一代需要更多的聯結。 更何況,這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某些老人身上還有許多知識可以分享。 (很多課程可能要重新設計;比如說老人家的技藝可能是為了謀生「吃苦學來的」,但教給學生的卻不適合採用這種角度,又比如說要盡量安全,避免刀傷火傷。) (三) 關於「明星高中 搶占 特招名額 = 假特招」: 從來就沒有人不準社區高中搞他的「真特招」,痛批特招淪為明星高招資優招生的人,應該要看清事實,事實是社區高中根本也就拿不出夠吸引學生的特招課程。 如果今天社區高中有人開「駭客班」,請駭客來當講師、指導三年出師當專業資安人事。或是開「太陽能專班」、「動畫特效專班」 …… 難道真的會怕建中的「數學特色班」嗎? 當初教育部就一度放話,要禁止明星高中直接拿特招名額,後來又曾經傳出「國英數理資優不能當特招」; 雖然說後來讓步,但這段卡住明星高中的期間,為什麼社區高中、技職沒有湧現大量的特色班來搶占25%的比例? 為什麼各縣市的特招名額,最後還是讓明星高中拿去? 因為社區高中沒特色啊…. 社區高中自己就受限於現有老師的教學類型,能開出什麼特別的課程? 就算拿錢請外師,那要真的有效的「特色化」、夠完整的訓練,可能需要的不是一兩堂課,而是整個課表的重訂。 社區高中有這個魄力重訂課程、不會混淆高中與高職的界線? 罵明星高中「假特招」,事實上他們「真」得起來嗎? 社區高中就算開了夠特色的課程,如果是高附加價值、具有知識專業的;他們不擔心學生根本跟不上進度嗎? 很多人在說「找大學教授來開先修課」,結果這些課都開在哪邊? 還不都是明星高中 — 這很合理啊,如果你的學生高中讀起來都辛苦、又讀不透,再塞個微積分、初會、民法 課給你,那只是在瓜分你的學習時間而已啊。 那麼再去怪明星高中占特招名額,適當嗎? 這就好像,原本比賽跑,結果第一名總是小明;然後改比籃球,以為小華會有好名次,結果小華根本不參賽 — 因為他跑得慢所以籃球也打得不好。 那就算高聲大喊:「下次比籃球,不該讓小明參加」也只是讓整場比賽更沒意義而已,硬就是要讓小華贏,為什麼不直接把獎給他? 如果學生不應該去更有競爭力的特色班裡,而是要去一個「能讓社區高中獨搶學生」的特色班裡 — 那乾脆就考基測,然後限定成績好的直接分發進社區高中算了嘛。 然後有網友提到「特招只考國英數」、「特招辦法被建北主導」一事。我要提醒一下,這裡面有時間軸的先後順序要理清: 如果當初在教育部卡著建北、不讓他們直接拿特招名額, 一下子說「所有高中都要有75%免試」,一下子又說「國英數資優不能當特招班」 的那時候, 如果當時社區高中就能拿得出足以吸引學生、閃瞎家長、給教育部撐腰的特招班級設計的話。 還輪得到建北搶占名額嗎? 不是建北他們把名額占了,會走向「特招只考國英數」的設計嗎? 不是因為名額在他們手上、或想讓建北的老師參與考題設計,會讓他們來主持嗎? 所以說到底,還是要回歸問題的本質:

轉貼好文

2014年12月12日
公開
47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静下来,一字一句的讀給自己聽。感受着自己給自己愛,連接着内心深處温暖的力量。推荐給大家 建議:靜心時來讀,你一定會找到内在真愛的源泉。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認識到, 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 活着,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真實』。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懂得, 把自己的願望强加於人, 是多麼的無禮, 就算我知道,時機並不成熟, 那人也還没有做好準備, 就算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尊重』。 當我開始愛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 都是對我成長的邀請。 如今,我稱之為 『成熟』。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才明白,我其實一直都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發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靜。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自信』。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 不再去勾劃什麼宏偉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 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韻律。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單純』。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開始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論是飲食和人物,還是事情和環境, 我遠離一切讓我遠離本真的東西。 從前我把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這是 『自愛』。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總想着要永遠正確,不犯錯誤。 我今天明白了,這叫做 『謙遜』。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繼續沉溺于過去, 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 現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 今天,我活在此時此地, 如此日復一日。這就叫 『完美』。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明白,我的思慮讓我變得貧乏和病態, 但當我喚起了心靈的力量, 理智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伙伴, 這種组合我稱之為, 『心的智慧』。 我們無須再害怕自己 和他人的分歧,矛盾和問題, 因為即使星星有時也會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 今天我明白, 這就是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