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玲玲

改善幼兒的健忘

2008年08月12日
家有小迷糊!
採訪�王紹媛
諮詢�私立三軍托兒所所長 黃琬玲

每一個人的記憶力和做事方法都不盡相同的,有的人從小就記憶力很好、做事有條有理,但大部分的人是常會忘記某件事,或突然想不起要做的事,所以如何設法改善記憶力和做事方式,才能改進孩子常丟掉或忘記東西的毛病。

造成健忘的原因

孩子常忘東忘西該如何是好?私立三軍托兒所所長黃琬玲老師表示,幼兒由於神經系統的統合能力尚未發展健全,因此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吸引而分心。同時,幼兒不太能牢記身邊事物的重要性和秩序,因此,弄丟手帕、帶出去的玩具不知去向,或是房間弄得一片凌亂等,都是常見的現象。

其實有時大人也會遺忘東西,如果幼兒是偶爾的健忘,父母不必太過於在意,但若是經常遺忘東西,那麼,父母就應探求原因了。

通常造成遺忘的原因包括:
心理的因素:當幼兒心理上有恐懼、怨恨、煩惱或壓抑……等不正常的因素存在時,所學的一切便容易淡忘,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散漫及情緒不專一。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學習的情境:當幼兒學習興趣低落或環境惡劣時(如過度聲光刺激或吵雜),也是造成容易健忘的因素之一。

壓力過大:剛從事某一種學習後,馬上再做另一種學習活動,往往會因為後者而妨礙前者的回憶,若再加上父母的態度為重視幼兒學習成果,因壓力過大也會影響記憶力。

智慧的差異:比較聰明的孩子,對於每一件事情都能很快的去領悟、體驗,且容易明暸,自然學習快且持久;相反的,記憶力較差的,常常是學了後面忘了前面。

生理因素:因身體有缺陷、疾病,或是語言表達速度較慢者,而致精神容易疲勞,對於學習記憶自是難以持久。

超出能力範圍:如果父母教孩子學習的事物,超出其年齡所能接受的範圍和程度時,也是造成孩子容易速記、速忘的原因之一。

了解原因、循序教導

孩子並不是大人,他必須經由反覆練習來學習。因此黃琬玲老師指出,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最好能保持冷靜的態度,以無限的愛心和恆心去誘導孩子,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傷害親子之間的感情。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身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要怎樣教導孩子逐漸學著不迷糊呢?

(一)自我檢討
(二)注意身心健康
(三)一對一地示範教導
(四)給他參與學習的機會
(五)堅持原則、勿嚴厲指責
(六)善用提醒及鼓勵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太迷糊會影響學習,如果被認定為迷糊,相對地便易這樣看待自己,而導致事事不專心,覺得自己做不好,後果是很嚴重的。因此,黃琬玲老師指出,當父母發現孩子缺點時,就要儘早幫助他改善,不要讓「迷糊」成為孩子學習障礙。萬一,孩子因為自認為糊塗、反應慢、學習上有退化現象時,在團體中便可能會受到排擠,父母和老師應採一對一的方式,來協助他慢慢建立自信心。

對幼兒而言,「看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東西」等生活能力,都是必須從小培養的。幼兒的可塑性很高,只要父母、老師及早留意,給他們學習的機會,迷糊、健忘的情況是可以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