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阿姨跟小姨丈

我的立陶宛朋友

2013年03月05日
在愛爾蘭認識了一個來自立陶宛的外交官,不過她只會來這裡呆半年,我們已經見了兩次面,還滿談得來的,她之前在歐洲議會工作,也認識一位我們同事,很有意思。

也因為認識Neringa,讓我想要多認識一下立陶宛歷史(我連首都是哪個都不知道),我們都稱呼人家為波羅的海三小國,殊不知人家以前可跟現在的波蘭是一個大帝國,在歷史上跟俄羅斯爭霸耶!!

也許今年下半年等她回國後可以去小旅遊順道拜訪他,今天和她約吃飯時,她還問我五月初要不要跟他一起去葡萄牙,我一度好動心,可是那一周我有訪團 :(

截自維基百科的立陶宛簡介:立陶宛人屬遠古印歐語系的一支,於公元前即已來到波羅的海沿岸定居。12世紀起受日耳曼人侵略。1240年立陶宛大公國成立。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公主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約蓋拉(Jogaila),兩國的結合使國力倍增,儼然成為歐洲大國。1569年依據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併,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由於對外長期戰爭,加上國內動亂不止,國力迅速衰退,最終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為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的三次瓜分後滅亡。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自此成為沙俄版圖的一部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被德意志帝國佔領。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後由列寧主導成立蘇維埃政權。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佈獨立。1939年德蘇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立陶宛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1940年6月14日,即德軍進入巴黎的當天,蘇聯指責立陶宛政府破壞《蘇立互助條約》,進行反蘇活動,要求馬上逮捕挑釁禍首,保證蘇軍在立陶宛境內自由通行,在戰略要地駐軍。立陶宛應允,15日,蘇軍佔領立陶宛[3]。1941年德蘇戰事爆發,德軍跨出東普魯士,迅速佔領立陶宛。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立陶宛被蘇聯吞併。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獨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

2006年5月30日,阿達姆庫斯總統對來自勞動黨的兩名涉嫌腐敗的部長表示不信任,勞動黨因此於5月31日宣布退出執政聯盟。6月1日,總理布拉藻斯卡斯向總統遞交辭呈並獲批准。擔任財政部長的巴爾齊蒂斯被阿達姆庫斯任命為代總理。[1]



這是愛爾蘭電視台介紹立陶宛的影片,留存一下,去旅遊前可以復習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gNsQRtDsP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