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巧比媽~蛋^.^

父母成長IC班之〝學步兒的心理發展

2007年10月25日
曾聽過三歲以前是小孩人格發展的
重要時期。小小孩在心理層面來講
最需要的不外乎就是父母的愛及了解。

媽咪和巧比形影不離,
自然能夠解讀許多巧比以手勢、聲音、
語言甚至情緒....所要表達的意思。

但有時候還是不曉得他小腦袋瓜子
在想什麼? 單純的小小孩心理,
其實也是個小宇宙啊~

嬰兒與幼兒

『嬰兒』
週歲前寶寶的統稱,全盤接受大人給予的
一切。偶爾的反抗通常來自生理問題
((例如:因為脹氣不肯喝奶)),
較少有情緒化的發洩。

『幼兒』
週歲後的寶寶,語言、行動能力大躍進,
好奇心達高峰! 自我意識形成、
也是基本人格奠定的開始。

徘徊在嬰兒與幼兒的一歲多巧比,
面臨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更年期〞,
性格上也有著很大的轉變。

一歲前的巧比,除了慢熱、怕生、黏tt,
個性算是很溫和穩定。

滿週歲後還是一樣慢熱、怕生、黏tt,^^"
而且自我意識抬頭,開始有〝個性〞了!
喜怒哀樂的表現更具體,
有時也會很戲劇化的幾秒內瞬間變臉~!!

一歲半後的巧比開始〝唱反調〞,
常常出現各種試探父母反應的行為。

巧比的變化是他心理成長的證明。
雖然有時也會頭痛巧比的某些行為,
但個性的好壞現在下定論似乎也有點過早。
因為聽說二歲兒才是真正
〝唱反調+ 情緒化〞的大內高手呀)))) @@"

媽媽的角色---生活重心的轉變

寶寶出生頭一年,
媽媽的重心大大部份都自然擺在寶寶身上。
尤其身為全職媽媽又親餵母奶的我,
更是眼裡只有巧比了呀~!

嬰兒期如此的兩人世界很合理,
因為寶寶要的也就是這些。
進入幼兒期的寶寶,開始發展獨立的思想,
媽媽也該重新調整一下生活重心,
將部份回歸到夫妻、事業、甚至自我的認定。

很有道理,但......目前的我似乎還是
眼•裡•只•有•巧•比•比))))
抽離不了,也不想抽離.....
只能對失寵的爸比說句〝I'm sorry~〞
多給我點時間,一切順其自然可以嗎~?

父母與寶寶的互動

身為主要照顧者,自我的情緒格外重要。
媽媽與寶寶的情緒是互相牽動的,
如果老是以煩躁的心情帶小孩,
寶寶也會感受到而跟著浮躁不安~
反之,媽媽寶寶常保心情愉快,
對寶寶的人格、心理發展絕對是有助益的!

一歲前的寶寶依賴媽媽比需要爸爸的時候多
。甚至可以說這階段的寶寶其實並不太需要
爸爸.......呵呵~ ((老師說的^^"))

不過爸爸也別灰心喪志,愈是艱辛困苦的
時刻愈該努力不懈以當個好爸爸為目標!
頭一年的彩衣娛子,很快的從隔年起
就會看到令人感動噴淚的成果~~~~

簡單說就是從小和寶寶培養感情,
等他一歲多會玩、愛玩了,
自然就會開始黏爸爸囉~ ^^

*******************************

育兒書籍百百款,
Ivy老師就今天的主題推薦大家幾本書:

◎與年輕媽媽聊天 / 嶺月
◎講理就好 / 洪蘭
◎家栽之人

為了證明自己還年輕,
第一本是一定要看的囉~ 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