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萱 mamaヾ(@⌒ー&

你家寶貝欠〔営養〕嗎?

2006年10月29日
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寶貝,天下的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各方面都能比別人強,比成績、比乖巧、比語文能力…,但是您是否比較過小孩的營養狀態呢?根據最新衛生署國小學童營養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們兒童的營養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包括:
1.熱量攝取過剩與不平衡:吃太多點心零食了。
2.蛋白質攝取過高:吃太多肉了。
3.脂肪攝取過多:吃太多脂肪、膽固醇了。
4.奶類喝不夠:兒童普遍缺鈣喔!也有很多小女生「鐵質」不夠喔!
5.蔬菜水果攝取量嚴重不足:小孩蔬菜水果吃太少了,纖維素及維生素嚴重缺乏。

由此次的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兒童飲食營養狀況都不及格,也難怪兒童的肥胖率近20年來增加了3-4倍;台北市的學齡前兒童有45%膽固醇過高;有將近3成的兒童有便秘的問題;每3個小孩就有一個過敏….。這些研究再次證明了「不均衡的營養造就不健康的兒童」的論點。

用「營養」打造健康未來
改善孩子的健康與營養攝取是刻不容緩的。一定要雙管齊下的從生活中建立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更要補充成長所需的營養素,預防因營養缺乏而產生的後遺症,
建議家長們可以透過以下三個要訣重新打造小孩的健康:
1.補充綜合維他命:雖然專家一直呼籲孩童多吃菜,但要讓他們每天吃到半斤的蔬菜(約3碟)並不容易,因此,容易造成維生素、微量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的缺乏,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葉酸、硒、鐵等。這些營養素是強化免疫力,並維持呼吸道健康的重要幫手。因此,如果小朋友有正確的飲食習慣,也沒有偏食的問題,當然由食物攝取均衡營養是最佳的狀態,但如果他的飲食習慣不佳或已經有一些營養缺乏的症狀(如體重過輕、吸收不良、口角炎、貧血等),家長可以由營養補充品來額外加強,改善小朋友的營養狀態。研究指出,額外補充綜合維生素與礦物質,可幫助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並可減少氣喘、腸道疾病的發生,減少罹病率(1-4),及預防感冒。

2.增加礦物質的攝取:不喝牛奶是兒童缺鈣的主因之一。讓小孩養成喝牛奶的習慣,或是補充吸收度較佳的鈣片,可滿足他骨骼發育的需要。另外,研究指出兒童缺鐵質會影響學習能力與反應力,因為鐵質是構成血紅素的元素,負責提供腦部與身體的氧氣運送,因此與鈣質同樣是身體相當重要的營養素(5)。

3.注意飲食的酸鹼平衡:偏好肉食、甜食等酸性食物容易造成兒童體內酸鹼不平衡,造成眼部睫狀肌肉調節能力下降,而影響視力。因此,需注意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取,如點心零食、飲料、肉類或油炸食物等,更需要加強膳食纖維的補充,如蔬菜水果可預防便秘、與肥胖,更富含抗氧化酵素可幫助改善過敏體質,也可補充乳酸菌對促進腸道蠕動,強化腸道免疫力有加成性的作用,如優酪乳、優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