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imi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健保費可全額扣除,不受2萬4仟元上限規定

2006年08月14日
公開
39

健保可抵稅囉! 且不與人身保險費抵扣限額24000計算在一起喔! 沒事上上健保局網站也不賴! 至少先知道了這個訊息! so~大家記得告訴大家: 荷包又可變肥一點點了! 詳情看附件! 繳納健保費 互助又節稅 民眾95 年度的健保費支出,在96 年度報稅時,將可全額扣除, 不受2 萬4,000 元保險費列舉扣除額上限的限制。 新修正的所得稅法第17 條部分條文,已經在95 年6 月14 日由 總統公布生效,增訂列舉扣除健保費不受金額限制。也就是說,民 眾在96 年5 月辦理95 年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若選擇採用列舉 扣除額,其保險費列舉扣除額可以分成兩筆: ◎ 一筆是健保費支出:本人、配偶及申報受扶養直系親屬,每人全 年所繳的健保費,全部都可列報扣除額,沒有金額限制。也就是 說,平時健保費繳的愈多,報稅時就扣的愈多,所得稅當然就繳 的愈少。 ◎ 另一筆是其他保險費支出:包括人壽保險、傷害保險、年金保險, 及勞保、就業保險、農保、軍公教保險等保險費支出,每人全年 可申報扣除額最高2 萬4,000 元。 因為這項新規定,採用列舉扣除額報稅的家庭將實際受惠,目前 採列舉扣除額的家庭約有160 萬戶,約佔申報戶的三成二,但是新 規定於明年實施以後,採列舉扣除額的家庭勢必會再增加。雖然新 規定的實施,將造成政府部分的稅收損失,但這也代表全民健保制 度已經和全國每位民眾緊密結合,繳納健保費不僅可以發揮風險分 攤,社會互助的價值,更可幫您節稅,減輕繳稅時的經濟負擔,可 說是一舉兩得。 請大家別忘了維護自身權益,支持全民健保,定期繳納健保費, 同時運用健保費可全額扣除的新規定,及早規劃96 年報稅理財的方 式。 中央健康保險局全球資訊網 http://www.nhi.gov.tw 健保諮詢服務及醫療申訴專線:0800-212369 全民參與 健保永續

舒跑加溫開水

2006年08月10日
公開
39

舒跑加溫開水 > 舒跑加溫開水優於普拿疼千百倍 因為有一次在機上有一位客人因為子宮出血,要從日本趕回台灣,因為她的醫師有開證明准許她坐飛機,所以我們也不能拒絕她,可她在途中卻說她人不舒服,還好商務艙剛好有位醫生,他除了替她量血壓之外,還要我們拿舒跑加溫開水給病人喝,我才知道有這一招........ 我老公在公司幫醫院做電腦規劃工作,之前就有幾個跟他熟絡的醫師,是西醫喔而且是主治醫師級的喔。他們告訴我老公說,他們自己生病時都不吃西藥,都是看中醫吃中藥喔,因為西藥太毒了,什麼普拿疼之類的根本都不敢吃。也跟我老公說如果頭疼 ,不要吃頭痛藥,去買運動飲料(不冰的)來兌溫熱開水喝,大概比1或1比2的比例,喝個一兩大杯,比吃藥還有效又不傷身。因為頭痛多半是因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的,但是如果單喝運動飲料又太濃,而冰水跟冷水也對身體不好,所以加溫水稀釋。而且我們試過之後,也覺得真的比吃普拿疼還有效。即使感冒引起的頭痛,也很有效。 希望大家告訴大家你知道嗎~~吃一個普拿疼會殘留在身體五年!! 先前有一個空姐,因為每次月經來就會疼痛不已,但又礙於工作必須經常性的站立,只好每個月都吃普拿疼解經痛,沒想到才將近三十歲的年紀,就開始洗腎了!! 當你看完這篇報導,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又再亂服成藥,最好還是去醫院看病或做婦科的檢查,要記住喔∼∼∼並且告訴你的朋友哦 > > > >

疱疹性齒齦炎

2006年08月01日
公開
55

一、何謂疱疹性齒齦炎 是由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SV-1)所引起的口腔感染,85-90%的感染者不會產生症狀,只有約5-10%的幼兒第一次感染此種病毒時會有高燒、口腔黏膜多處水泡破皮、牙齦腫脹甚至出血、口臭或頸部下顎淋巴腺腫大等症狀。好發年紀在1至5歲,發燒可持續5 至7天,水泡需10-14天左右才能完全痊癒。第一次感染結束後,病毒便藏身於附近神經節中,當遭受某些壓力使得患童抵抗力下降時,如感冒、發燒、豔陽曝曬、特定食物或睡眠不足等,此病毒即可能再次活化,而在嘴唇周圍產生水泡,但症狀比初次感染減輕許多,終其一生此病毒都不再活化。 二、傳染途徑 由直接接觸到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的皮膚傷口、口腔水泡或唾液而感染,一般要等水泡完全消失且皮膚傷口結痂之後才無傳染性;無症狀之感染者其唾液也具有傳染力。 三、藥物治療 (一)退燒藥可用來控制體溫,並減輕疼痛,但無法縮短病程。 (二)抗病毒藥物:在發病72小時內服用口服抗疱疹病毒之特效藥,可縮短發燒天數與疾病嚴重度,但健保不給付,目前建議家長自費使用。 四、護理指導 (一)飲食方面,盡量讓患童維持與平時一般的進食量,特別是發燒時會增加體內水份消耗,此時水份補充就顯得更重要,牛奶、冰淇淋、布丁、豆花、果凍、果汁、奶昔、口服電解液等冰涼流質或軟質的食物都可嘗試,須避免太辣、太鹹、太燙的食物。 (二)當患孩發燒寒顫時,給予保暖及溫開水攝入;四肢溫暖或流汗時則給予冰枕或擦澡,並注意補充水分,臥床休息。 (三)何時需要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1.當有高燒不退時。  2.有脫水狀況時,如8小時內無小便,嘴唇乾裂,乾哭沒有眼淚,嬰兒前囟門凹陷等。 3.虛弱、嗜睡、活動力明顯降低時。 4.病灶影響到眼睛時,可能會影響視力,嚴重造成角膜潰爛,恐有失明之虞。 5.新生兒、小孩本身為免疫不全患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化療藥物等)之患童。 五、結語 一般來說,疱疹性牙齦口腔炎不常有嚴重的併發症,但在疾病早期與腸病毒感染所 引起的咽峽炎或手足口病不易被區分。若患童出現上述情形切忌自行亂服成藥,應儘速就醫,由醫師來作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六、諮詢服務電話 有任何問題可聯絡: 台北小兒科  (02)2713-5211  轉3371、3351、3352 林口小兒科  (03)328-1200  轉8604、8600、8601 基隆小兒科  (02)2431-3131  轉2429、2633、2700 高雄小兒科  (07)731-7123  轉8120、8104、8103 嘉義小兒科  (05)362-1000  轉2131、2132、2133                         護理部/兒童內科部製      本著作非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得轉載、翻印或轉售。      著作權人: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     長庚紀念醫院   N458  10.1×21.5cm  94.01.

發燒的應變守則

2006年07月26日
公開
42

作者:小壞壞媽 參觀網站 時間:2003-11-19 14:40 發燒的應變守則 (丁綺文醫師)   爸媽放輕鬆   面對發燒的正確態度,是把發燒當作一種警訊,就如烽火臺點燃,只是告訴我們敵人來犯一樣,必須找到引起發燒的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釜底抽薪,不再發燒。 寶貝育兒房   兩歲的芳芳夜裡突然哭了。先是發冷打顫,之後開始發燒,沒多久肛溫就升到39℃,芳芳的爸媽非常擔心,趕緊塞一顆退燒栓劑,可是半小時過去了,體溫仍然繼續升高到40℃,爸媽情急之下又塞一劑,結果一小時後,芳芳大量出汗,燒退得又猛又快,手腳發冷,肛溫量起來只有36℃,爸媽只好用毯子裹住她保暖,才漸漸回復正常體溫。就這樣折騰一晚上,忽熱忽冷簡直像洗三溫暖。第二天一早,爸媽帶著芳芳去找熟識的小兒科醫師,提出一串問題:為什麼孩子容易夜間發燒?發燒前為何發冷打顫?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退燒藥什麼時候才能用?如果退燒過度,會有危險嗎? 丁醫師門診室   孩子發燒,是所有父母都會面臨的狀況,芳芳的爸媽所提出的疑問,的確是父母最關心、最想知道的問題。兒科門診的病人,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發燒來看病的。有關發燒的迷思和誤解很多,使得大家無所適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發燒的來龍去脈,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 一、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冷氣機的設定溫度,正常的時候,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所以台語俚語說「囡仔屁股三斗火」很傳神,嬰幼兒肛溫大約在攝氏37.5℃,上下變動1度左右。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攝氏36.8℃,上下變動0.5度。   人體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熱素」,就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某些細菌毒素,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二、為何發燒大都在半夜?   許多父母可能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三、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錯!其實發高燒本身,是不會讓「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療知識尚未普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事實上,只有腦炎、腦膜炎等腦質本身受疾病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份憂心。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性比較高,應特別警覺。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臨床上唯有對麻醉過敏,引起惡性發燒,才可能達到如此高溫。 四、退燒有必要嗎?   就因為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認為,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發燒的型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   但是有更多的醫師和學者贊成適度的退燒。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份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八歲以下的孩子,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高燒,引起繼發的傷害是不必要的。 五、必學應變守則 ──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 家中常備退燒藥   家有0∼6歲幼兒的父母,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退燒藥的使用也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建議家長固定使用一種,熟悉它的用法,最安全。 ◎ 了解退燒藥的特性   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因此原則上不建議兒科的小病人使用阿斯匹靈。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半夜發燒或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一般應相隔四小時),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不必一時心急,因小失大。 ◎ 退燒三步驟 ˙第一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攝氏38.5℃,就可以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每次只用一種,劑量以體重計算,通常退燒藥水一次劑量為體重的一半,例如10公斤,給5㏄藥水。退燒栓劑10公斤以下使用半粒,體重超過10公斤才用一粒(詳見藥袋上的說明)。 ˙第二步 使用同時,配合冰枕,觀察半小時,再量一次體溫。 ˙第三步 如果未降,加上溫水(約30∼33℃)擦洗身體。 六、面對發燒,應有哪些正確觀念? ˙觀念1:發燒不是病,只是一種現象,代表體溫控制中樞失調了。當人體感染病原時,大量喝水是預防發燒的最好方法。 ˙觀念2:嬰幼兒平時喝奶完,就應習慣喝一些開水,因為漱口有清潔作用,避免蛀牙和口腔念珠菌滋生,而且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在生病的時候才不容易脫水和發燒。 ˙觀念3:每個幼兒的家庭都應常備體溫計和退燒藥。肛溫表和耳溫計測得的是中心溫度,比較準確,耳溫槍使用快速且方便,但品牌良莠不齊,或者測量方法不正確都可能有誤差,適合用來篩檢,高燒的情況仍應用肛溫表確認(時下常用的耳溫槍,要記得檢查電池是否充足,測溫頭的耳套應注意隨時更換)。 ˙觀念4:發燒持續的天數,比溫度的高低更重要。輕度的病毒感染,幼兒也可能燒到40℃,只要不持續超過三天,並不奇怪。但是越大的孩子發高燒,或任何年齡小孩發燒持續超過三天以上,即需要檢驗白血球,查明是否併發其他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觀念5:診斷發燒的原因,需要專業判斷,發燒退了,仍應去找醫師查明原因,特別是新生兒和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敗血症往往只呈現體溫不穩或過低,千萬不可以為燒退就沒事了。 給父母的貼心話   若不慎重疊使用過多退燒藥,有可能使體溫下降過速,造成四肢冰冷或發抖,此時改用毛毯保溫或熱水袋保暖,體溫就會自然回升,不必再用其他藥物。這種失控的退燒,基本上不會對孩子造成危險。

以後不怕看不懂健檢報告

2006年07月24日
公開
19

骨質疏鬆症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275 脂肪肝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21 尿液檢查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11 胃炎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06 血液檢查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23 BC型肝炎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27 血脂肪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265 血壓檢查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272 貧血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46 三酸甘油酯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278 腎功能檢查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291 心電圖檢查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295 消化性潰瘍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04 肺癌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18 胃鏡檢查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32 血糖檢查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38 膽固醇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50 肝功能 http://www.babyhome.com.tw/note.php?mid=104960&op=dt&lno=82077336&no=23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