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nini麻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 六不政策,教你成為買屋勝女! 》

2012年09月17日
公開
34

[轉載至智邦生活網] 《 六不政策,教你成為買屋勝女! 》 選好地段勝過買美麗裝潢 不少女性「購物」時容易衝動,被美麗的外表給迷惑,而誤入房產陷阱。專家建議,女性購屋時要理性考慮財務能力,也要注意房屋本身的條件,未來增值空間大,將來脫手機會才會高。掌握購屋秘訣,才能成為真正的「買屋勝女」。 不少女性第一次買屋,都會選擇總價較低的套房型產品入住,尤其是裝潢新穎、有著高比例的公共設施,最容易吸引女性的目光。近來不少主打女性的小坪數商品,訴求有著溫泉池、健身房、交誼廳等公設,或是強調捷運共構、到站即到家等交通便利性,看起來都相當吸引人。不過要購買這類的產品,還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不:不買周邊環境複雜的房屋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如果女性想要買硬體設備較好的房屋,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房屋本身的地理位置與條件,千萬不要因為房屋本身硬體設備好,就忽略了周圍的環境。女性購屋時往往只注意房屋內部,覺得硬體公共設施完善、屋內裝潢漂亮就購買,但其實不少小套房是位於夜生活較熱鬧的區段,或是太多戶數,夜晚較多人出入,這些缺點都容易讓房屋保值性差。不僅未來脫手難度高,甚至對女性自身安全造成威脅,買屋前要小心評估。 二不:不買交通便利性差的地點 不少女性因為自備款不足、但又想要買屋,而選擇交通不便的區段,不僅通勤時間長,而且房屋增值幅度低,甚至女性夜歸時也不安全。《黑心建商的告白》作者Sway分析,無論房市景氣好壞,位於交通要道上、交通便利度高的房屋,保值性絕對較高。 Sway表示,有些建案訴求在捷運附近,但其實離捷運站與住家真正的距離,走路可能長達15分鐘以上,像這類的建案地點就不太適合。女性在看屋、購屋時,務必要在白天、晚上兩個時段都親自從捷運站「走回去」試試看,觀察白天、晚上的街景變化,尤其是晚上路邊的燈光是否明亮、店家是否營業...等。最好不要購買離捷運站太遠的社區,夜歸不安全。 三不:不過度舉債,算算本息支出負擔 女性購屋最忌諱衝動,往往看到漂亮的接待中心、樣品屋,或是被仲介帶到裝潢得美輪美奐的小套房,就會產生不實際的幻想,而購買自己能力無法負擔的房屋。未來不僅付貸款痛苦,如果金錢槓桿操作不當,萬一收入出現問題,繳不出房貸,房屋甚至有可能被法拍。 黃舒衛建議,女性貸款購屋最好還是以所得的3分之1為上限,舉例來說,月收入4.5萬元的女性,每個月繳貸款本息金額最好不要超過1.5萬元。如果從月收入反推,假設貸款7成,4.5萬元收入的女性,購屋總價最好不要超過500萬元,不然就會超出自身所能負擔的範圍。 四不:不被裝潢欺騙,迷失於美麗假象 女性通常都喜歡漂亮的事物,尤其不少投資客將房屋裝潢擺設得美輪美奐,不僅容易吸引女性的目光,更容易讓女性產生幻想,衝動購屋。Sway分析,不少投資客會特別將小套房或是老公寓裝潢,再加上一些「無用」的擺設品,讓整體空間看起來很有「生活的氛圍」,這些都是賣屋的噱頭。 Sway表示,女性購屋往往只看到漂亮的一面,而較容易忽略水電、管線、通道等「細節」,建議女性看屋時,務必帶著較懂得水電管線的友人,幫自己檢查裝潢的背後,是否暗藏一些危機,像是有沒有壁癌、水電管線是否通順,也可以讓自己更理性地面對購屋大事。 五不:不挑住商混合大樓 不少女性為了省錢,又想要住在市中心,就會選擇住商混合型的大樓,房價比純住宅區便宜1~2成。黃舒衛表示,雖然住商混合型大樓房價較低,不過相對地出入份子較為複雜,不僅低樓層有店面、店家,高樓層還會有些事務所,出入人數太多時,往往也不清楚誰是鄰居、誰是到訪客人,容易造成混淆,生活複雜度大幅提升。 六不:不只圖方便,便利商店也能當保鑣 台灣便利商店的密集度是全球之冠,便利商店幾乎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女性單獨居住、購屋,如果選擇沒有管理員的大樓、公寓,建議可以挑選樓下就是便利商店的住宅。由於便利商店幾乎是24小時營業,不僅加強住宅的安全,也增加生活的便利性。 黃舒衛建議,女性購屋千萬不要只被外在的美麗裝潢蒙蔽,購屋盡量挑選有管理員、生活機能強、交通便利的住宅,無論是保值性、增值性都較高,生活也較有保障、較安全。【撰文�蔣順蘭  攝影�羅挺倬】

茶飲料眼花撩亂,誰真能減肥?

2012年09月16日
公開
57

[轉載至智邦生活網] 茶飲料眼花撩亂,誰真能減肥? 機能性茶飲逐漸成為瓶裝飲料的寵兒,訴求油切、減少體脂肪形成的廣告,令許多人心動。不過,天天一瓶茶,真能減脂肪嗎? 1.喝茶可以減肥? YES!科學實驗發現,純茶可能抑制消化酵素作用、促進脂肪氧化、幫助能量代謝,使脂肪燃燒、不易堆積,有助對抗肥胖。 這些功能主要來自茶中所含的多元酚化合物,特別是兒茶素,它在綠茶、烏龍茶、紅茶中都有,其中又以未發酵的綠茶含量最多。 要喝多少量才能達到效益?台大醫學院生化暨分子研究所榮譽教授林仁混從老鼠的實驗中發現,每日喝10杯茶以上,才可能具有較明顯的保健功能。 但廣告標榜的「減少體脂肪形成」,減的並非已經存在身體裡的體脂肪,而只是減少剛吃進去的熱量轉化成體脂肪。「喝這些茶不代表你就可以不忌口,」蕭敦仁強調,想減去體脂肪,控制熱量、均衡飲食、多運動才是王道。 2.喝完茶肚子會咕嚕和噗噗,就表示有效果? NO!目前市售的機能性茶飲多半會添加一些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等,像每朝健康所添加的菊苣纖維就是水溶性纖維的一種,不容易在胃部被分解破壞,因此可以完整地到達腸道,幫助腸道蠕動。 但蕭敦仁醫師解釋,將宿便排出與減肥無關,減肥最主要還是要減掉體脂肪;也就是說,必須減少熱量攝取、降低食物在腸道的吸收、並增加新陳代謝,才能達成減肥目的。 不過水溶性纖維可以吸附脂肪,減少脂肪的吸收。只是,當它添加進茶飲中,添加量或許被稀釋,又能發揮多大效用,並不清楚。 3.以前從沒聽說茶花能對抗肥胖,真的假的? 茶花是日本近幾年所研發的明星纖體健康成分。 研究發現,茶花皂苷能有效保護胃部、改善體內中性脂肪細胞的囤積、降低血脂、血糖,減少罹患糖尿病。 但茶花皂苷做成茶花抽出物是否也有同樣功效,這點似乎備受爭議。目前茶飲所添加的茶花抽出物是萃取成類似科學中藥的粉末,再添加到罐裝茶飲中,根據業者引用日本所做的實驗數據來看,不少醫師與營養師對此結果仍存疑,認為長期效果有待觀察。

一罐水果啤酒=6顆方糖!

2012年09月15日
公開
58

[轉載至智邦生活網] 一罐水果啤酒=6顆方糖! 繼台灣菸酒公司研發出酒精濃度僅2.8%的水果啤酒後, 台灣青啤股份有限公司也隨後緊跟,最近推出類似產品,搶攻市場。 不過,在這波熱潮背後,其實藏有許多陷阱。 水果啤酒=含糖飲料? 根據台啤提供的資料,水果啤酒確實添加果糖,只是因為酒類無需標示,包裝上看不到。 輔大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陳政雄表示,新鮮果汁揮發快,在製程中需回填香料等添加物,果糖則能穩定產品的甜度。 因缺乏營養標示,水果啤酒裡到底含有多少克糖,無從得知,但是可以從總熱量來推估。 國泰醫院營養師楊惠萍解釋,一罐330毫升、酒精濃度2.8%的水果啤酒,扣掉酒精熱量後,剩下約67.32卡。由於每克糖有4卡,等於每罐平均含有3.3顆方糖(一顆方糖=約5克的糖)。果微醺系列的水果啤酒,平均每一罐更高達6.2顆方糖。 美國農業部(USDA)建議,在一般人每日平均攝取的2000卡熱量裡,糖類不應超過32克(6.4顆方糖)。喝掉兩罐水果啤酒,就已接近上限。 愈來愈多國內外研究顯示,糖分對人體有長期危害,導致肥胖、脂肪肝與糖尿病等問題。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Circulation(循環)》的一份研究發現,含糖飲料恐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更嚴重的是,水果啤酒中添加的高果糖糖漿,對於肝臟、腎臟長期會有不利影響。影響血脂與身體的代謝功能,楊惠萍表示。 人工果糖過去常被認為是好糖。但不少新的研究已經顛覆這個說法。果糖不但讓身體快速合成三酸甘油酯,形成體脂肪,也證實和肝臟疾病、代謝症候群與第二期糖尿病有關,甚至會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熱量的祕密 除了糖分令人擔憂,水果啤酒的熱量也不低。雖然沒有標示,但根據台啤提供的資料,330毫升、酒精濃度3.8%的果微醺系列,熱量最高一罐202卡。酒精濃度2.8%的芒果與鳳梨啤酒,則各為136卡與132卡。 需適量攝取 雖然糖分和熱量很可觀,但若真的想喝,營養師建議女性每次一罐,男生最多兩罐,一週1∼2次就好。 一般建議男性每日的酒精攝取量,不要超過兩份酒精當量(一份酒精當量=90卡=360cc啤酒),女性則為一份酒精當量。 此外,三高族群(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應盡量避免酒精類飲料,因為無論原味或是水果啤酒,酒精都對身體不利。而由於果糖會快速轉換成脂肪,有脂肪肝的人,最好也不要碰水果啤酒。 而糖尿病患者更不建議飲用任何含糖的酒類,但若有應酬需要,可以半罐啤酒中加入冰塊,以防酒精過量,營養師楊惠萍建議。

做個正常的傻瓜是很快樂的~

2012年09月01日
公開
52

做個正常的傻瓜是很快樂的--- 盧希鵬 做個正常的傻瓜是很快樂的 有一位父親臨終前,把兩個兒子叫過來,說他有1,000萬元的遺產,如果兩兄弟為分遺產而吵架,這份遺產就要捐出去,兩兄弟一毛都拿不到。 後來,哥哥對弟弟說:「我是大哥,所以我要分800萬元,你分200萬元。」如果你是弟弟,你同意,就有200萬元;你不同意,就一毛也拿不到。請問,你會同意大哥的提議嗎? 【故事的理論基礎】 這是我在美國讀書時,在心理系修的一堂課的作業。如果我是理性的決策者,應該要同意,因為可以平白得到200萬元。但是,大多數人選擇不同意,因為哥哥欺人太甚. 不同意的原因不是不要我的200萬元,而是在於要讓大哥的800萬元也拿不到. ------我們不喜歡輸的感覺。 人類的決策很好玩,常常看的不只是自己的利益,還有別人的獲得。 這種現象很常見。像是每年發年終獎金,如果你拿了五個月,可能很高興。但是當你知道隔壁的同事拿了八個月,可能就沒有那麼快樂了。許多時候企業不發紅利則已,一旦發了紅利,反而引起許多人的憤憤不平。 追究這個原因,在於人們普遍不喜歡輸的感覺,需要一種「平衡」的感覺來穩定自己的心情。 如果有人在某方面輸了你,就會在其他方面想扯你後腿,好讓自己有贏回的感覺。 在工作上,如果有人老是找你的麻煩,你要原諒他,因為他一定很不快樂。 其實---- 想贏,靠的是提升自己,而不是靠拉倒別人。 組織中還有一種人很不快樂,就是常常用「刁難」來凸顯自己的權利,這種人多半是對自己的權力沒有安全感,靠為難人家贏得懼怕,這是一種權術。 但是,如果我們相信「平衡」理論,別人有權力後,也會以相同的方式來對待你,這就是以牙還牙的平衡效應。像是哥哥欺負了弟弟,弟弟就會甚至以兩敗俱傷的方式,欺負回去,也就是俗稱的狗咬狗。 有權術的人通常會贏得天下,但是卻輸掉自己的快樂人生。 還有一種以助人來使用自己的權利,你要別人怎麼待你,你就要怎麼待人。這種人最終會贏得人們的感激,這就是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真義。 就像網路上有箴言說:「成功,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幫過多少人」。 在做了多年的行政管理工作,多少都會遇到一些調皮搗蛋的人。我跟我自己說,這些人都是上帝差來的天使,來幫助我成長的,當他們需要我幫助時,才會讓我樂意幫助他們。 人們可以選擇以怨(抱)怨,也可以選擇以德報怨,前者的人生是灰暗的,而後者則是讓自己的生命充滿了陽光。 漸漸地,我開始瞭解宰相肚裡能撐船的真義,也感恩自己隨年紀漸長而逐漸減退的記憶力,因為寬恕是一種遺忘,活在當下,面對未來。 對了,那題作業我的答案是什麼?我選擇把錢捐出去,但是要忘掉哥哥曾經欺負我。 後來想想,既然選擇遺忘,為什麼不拿那200萬元呢? [人生兩大不快樂的根源就是: 比較和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