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亞利安寶媽

外國人怎們教育孩子~~

2006年11月17日
外國人怎們教育孩子~~
●如何管教孩子?美國專家的指點
  無論是大發脾氣還是胡亂扔東西,或是早上不肯穿衣、不願洗臉……孩子們總是在不斷地測試你的忍耐極限,深深地吸口氣,不要放棄。

  雖然我們已經能克隆出綿羊了,但要哄你的孩子乖乖地穿上衣服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僅就管教孩子問題設立一項諾貝爾獎也不為過。美國紐約州的安德瑞·海絲柯爾談起女兒3歲時的一件事,至今記憶猶新:那天早上,我正準備送基娜去幼兒園,可她死活不穿衣服。我好言相勸、哀求、恐嚇,什麼法子都用了,她不僅置之不理,反而跑回床上蒙上被子睡覺……我簡直讓她氣壞了,拉開被子在她屁股上打了幾下,她就歇斯底里地大哭起來。最後,基娜終於穿上了衣服,不過她的忘性挺大,第二天仍然鬧著不肯穿衣服。安德瑞媽媽卻為此內疚了好幾天,對自己的失去控制感到非常不安!

  安德瑞媽媽的行為的確不符合現代育兒觀念,但又有哪一位父母面對無理取鬧的孩子能保持十分理智的態度?尤其是1到3歲的幼兒,都是些自我中心、不明事理、專門考驗你耐心的小東西,幸虧他們很可愛,不然的話,真要令大人們厭煩了。因此,要決定什麼是適宜的行為並教會(而不是強迫)孩子這些適當的行為,一直是困擾著父母們的一個重大問題,即使出版了無數的育兒指南、父母必讀一類的書籍,對此仍是莫衷一是。能不能教導一個9個月的嬰兒不要扯爸爸的眼鏡?能不能指望一個14個月的幼兒懂得與別人分享玩具呢?能不能教會一個2歲的孩子控制自己不亂發脾氣呢?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助理維多利亞·拉維尼說:「問題的癥結在於怎樣讓孩子不是強迫地,而是自覺自願地做你認為適當的事情。」

  對於1歲以下的孩子採用「管教」的方式讓他們分辨是非實在是不可想像的事。當孩子拽電話,把手指塞進電源插座,用指頭去戳別的小朋友的眼睛時,他並無惡意,僅僅是在探索新奇的事物,而這正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主要任務,做家長的總不能因噎廢食,把孩子限制起來吧?唯一的應對策略是:把東西挪開、挪開、再挪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良行為的發生常常是因為渴求自主,或希望引起他人注意,或僅僅是由於挫折感。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無法分辨是非(大約要到3歲左右才開始分辨是非)。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馬丁·霍夫曼認為:18至20個月的嬰兒已經可以對其進行勸說,他們已經開始懂得適應他人的要求了。

  以下是一些幼兒的典型行為:
  鬧脾氣:專家們認為鬧脾氣是孩子學習表達憤怒和挫折感的正常方式,如果不是鬧脾氣的次數越來越多、並隨著年齡毫無改觀的話,父母無須過分干涉。兩歲半的本·卡洛尼就是一個堅持自己的喜好,對試圖改變他習慣的人吵鬧不休的典型。他母親說:「他堅持以某種方式刷牙,以某種方式爬上椅子,別人倒果汁必須有他幫助……最近,當本謝謝爸爸後,爸爸沒有像往常那樣說:「不用謝」,而是說:「不用,謝謝你,本。」本為此就大發脾氣。專家建議卡洛尼夫婦,當本發脾氣時不要理睬他,與他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試著和他談心,讓他解釋生氣的原因。這種方面有時奏效,有時一點用也沒有。但為了哄孩子把他抱起來或順從他的要求只會使他更加變本加厲。

  不願分享:孩子在2至3歲時才開始懂得與人分享東西,但不要指望他們發自內心的樂意,也不必為孩子的你爭我奪而擔心。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精神學和兒科學教授斯坦利·格林斯潘說:「孩子與其他兒童的相互交往更為重要。分享是通過這些交往獲得的一項成果。」居住在加州的帕蒂·拉爾夫嘗試鼓勵兩歲半的女兒傑西與人分享東西,結果卻是成功失敗兼而有之。帕蒂說:「她固執地不願與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打人:大人們對孩子動手打人常常是不能接受的。但斯坦利·格林斯潘認為:「不必對此大驚小怪。」有時孩子打人是為了應付他們不喜歡的事情,有時候是從同齡小朋友那兒學來的。住在倫敦的13個月大的美國女孩勞拉·斯科特就是一個例子。一次,勞拉打了另一個女孩之後,她的父親抓住她的手溫和地對她說:「不能打人,不能打人。」從此,勞拉就再也沒有打過人了。

  穿衣服:傑西·拉夫喜歡將衣服前後反穿,或穿互不搭配的衣服,或將鞋子左右反穿,還有一次她想穿著睡衣上學,這些都可能演變成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傑西的母親說:「她只是在學習如何表現自己的意志,只要不過分,我一般是不干涉的。」

  吃飯:在維多利亞時代,孩子進餐時都乖乖地坐著將分給自己的食物吃完;而今天呢?如果能讓一個不足3歲的孩子在餐桌前乖乖地坐上15分鐘以上就是一個奇跡了。父母不斷地與孩子作鬥爭,企圖使他們吃各種不同的食物,這實在是浪費精力。馬裡蘭大學人類發展學教授查爾斯·弗萊特認為:「只要睡覺和代謝正常,孩子偏食不是大問題。」格林斯潘則認為:「正確的方法是父母不要給孩子制定過多的規則,應該使規則適合每個孩子的需求。」

  就兒童的行為而言,以上列舉的都是容易對付的。斯坦利·特雷基博士在《難以管教的孩子》一書中指出:那些過度活躍的孩子對父母的耐性是一種挑戰。這類兒童好動、十分任性和固執,注意力難以集中,嚴重的可以確診為兒童多動症。臨床上很少發現3歲以下的孩子患多動症,但問題卻隱藏於這一階段的發育過程中,如果孩子8個月後仍未顯示出有意識的抓取動作、微笑、發聲,2歲時仍未顯示出對較複雜的人際關係的相處能力,這些就會是3歲時導致情緒和智力障礙的前奏,屆時會出現無法分辨幻想與現實,或缺乏適當的認知和語言技巧,這些問題更令人擔心!


●韓國禮貌教育,你好謝謝不絕口

  在韓國,老師非常受尊敬。學生們和老師說話一定要用尊敬語, 見了面也要點頭微鞠躬。

  我曾在一所外高裡當過老師,那些認識我的不認識我的學生見到我都是鞠躬點頭的,十分尊敬。韓國大學生在教授面前是絕對不敢抽煙,喝酒的, 剛到中國的韓國人,看到中國校園裡教授和學生互相遞煙,眼珠子都驚訝的要掉出來了。

  別說上學的學生,就連我女兒這個小小的幼兒園生,每天都在接受尊師教育。 現在她每天去和回,都要和老師問好,這個在韓國叫肚臍問候, 就是雙手要放在肚臍上,做出最尊敬的90度鞠躬, 同時說「你好」、「 再見」。

  此外還有一句,就是我找不到合適的中國詞語來說明了,直譯就是:尊你為師, 每天是和「你好」、「再見」這些日常問候語同時說的, 這個可以證明在韓國師長的絕對權威性。

  我們古人說的,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在韓國這句話可一點不誇張。


●外國人眼中:中國父母育兒之不當

  如何教育孩子始終是讓父母最為頭疼的事情,怎樣的方式方法才是正確的?在國外很多父母看來,以下是他們認為不合適的做法。

  讓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的,永遠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孩子成炫耀比較對像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麼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說難聽點,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

  漠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道歉,請他忍耐一下。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按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並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係,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當子女長大後回想起童年時,儘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些失敗父母的作為。

  認為越用功越好

  很多父母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目標訂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其實學校的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認為早起很好,睡覺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國教育界正在集體犯罪,剝奪孩子們的睡眠時間,毀滅中華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睡不足會影響發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父母的愛成最大理由

  男女之間,愛並不是為所欲為的借口。或許因為電視劇演得太多了。很多人以為愛就可以當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啊!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這簡直荒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美國:被寵壞的一代育子格外嚴格

  美國佛羅里達的一位心理學家佩雷·巴芬頓今年出了本新書,叫做《父母容易做到的心理技巧》。在這本書裡,巴芬頓向父母講述了怎樣才能避免寵壞孩子。專家們指出,這反映出美國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了回歸傳統的趨勢。

  美國的家庭教育從上世紀30年代到今天,經歷了從嚴格到嬌慣,再回復到嚴格的變化。上世紀的30年代,美國經濟正處於蕭條期,人們的生活比較困難,父母們受傳統影響較重,因此在家庭教育上比較嚴格。二戰後,美國經濟高速發展,家庭收入提高,加上反傳統和自由化思潮的影響,父母不想讓孩子再過自己幼年時的「苦難」生活,於是,戰後出現的「嬰兒潮」一代,就得到了父母相當多的關愛。

  父母們會互相攀比、講究孩子的衣著、玩具,把孩子當朋友,平等對待。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任意放縱,成了被寵壞的一代。於是,美國社會開始反思,並致力於回歸傳統。而反映在家庭教育上,就是不少父母又實行起了嚴格的教育方式。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著名歌星麥當娜。她年輕時表現出打破一切規矩的形象,而現在她為人母,卻對兩個孩子管教得十分嚴格。嚴禁他們看自己以前放蕩不羈時的電影。而在美國,這並不是個別現象。
●新加坡提倡孩子破壞玩具有益智商
  在過去20-30年中,世界兒童的智商呈提高趨勢,新加坡兒童的智商提高的速度更快。為此,新加坡專家介紹了他們的經驗之一——讓兒童在玩玩具時盡量隨意玩耍,甚至允許他們拆裝玩具或是將玩具搞壞都有利於提高兒童的智商。

  新加坡國家教育研究院心理研究部蘇博士表示:我們應該鼓勵兒童破壞玩具,把其中的部件拼裝成為新的東西,而不是強調讓他們按照玩具設計的玩法來玩。另外,蘇博士認為孩子應當玩各種各樣的玩具,因此,父母不應當告誡兒童哪些玩具是專門男孩玩的、哪些是女孩玩的。

  根據最近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智商有一半是由遺傳所決定的,而另一半是由後天生活環境所決定。父母可以幫助兒童擁有不同的成長經歷而開發兒童的智力。
●比較:同樣是乖,乖法卻各不相同
  最近有華裔學者評論道:華人的孩子一般都特別乖,特別聽話;而美國孩子相對比較大膽。表面看來似乎也有道理。美籍華人學生和中國學生相比,前者顯得更陽光,更大膽,更自信;而後者往往比較沉默。和美國學生相比,差別就更加顯著了。一般人猜測中國人「乖」是從小教育的結果:在家裡,父母都很強調孩子的順從,久而久之,「乖」就成為中國人品性的一種了。

  中國學生未必「乖」

  但如果以「順服」定義「乖」的話,中國人又很難說真的很「乖」。美國有很多的規矩條文,在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並不十分自覺遵守。比如,學校公用的複印機,說明只可以複印和工作有關的文檔,而有些中國學生卻用來複印個人文檔。其他一些不成文的規矩,比如工作時間不查閱個人電子郵件、不打私人電話等,中國人遵守得也不及當地人嚴格。校園以外的社會,華人社區也多少以精明和不嚴格守法而知名——比如中餐館偷稅漏稅、唐人街僱傭非法移民等都是公開的秘密。

  「乖」的不同標準

  如此說來,中國式教育出來的人,是乖還是不乖呢?

  也許關鍵在於乖的定義和標準不同。華人更加側重人際關係,而在傳統上法制觀念淡些,所以華人教育出的「乖」,主要是在人際交往中不得罪人,尤其是不與人發生正面衝突;而美式教育出的「乖」,則側重於服從法律、尊重主流社會價值觀。傳統的中國孩子往往從眾心理強,擔心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美國孩子也許在具體問題上敢於表達不同意見,但在核心價值觀上仍然認同主流。

  中國的「乖」迴避矛盾

  由於各自環境不同,很難說這兩種「乖孩子」孰優孰劣,但自幼被教育迴避人際關係衝突的孩子,成年後由於不知道如何以禮貌得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從而不利於與人協作。而我在美國長大的表妹,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教材裡就有這樣的一課:我到學校來,同學看到我的筆好看,問可以送給他嗎?我不好意思拒絕就送給同學了,自己回家很不高興。老師教導說,如果你不高興送人,就直接告訴對方,這樣好看的筆你也喜歡,所以很抱歉不能送。

  中美都把校園稱為「象牙塔」,但比較而言,中式教育更側重於理想狀態,即「現實應該是怎樣的」;而美式教育比較現實主義,更多告訴學生「現實是怎樣的」。從這個層面上說,中國式的「乖」,有時也許就有迴避矛盾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