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薇薇媽

肩頸

2018年04月01日
所謂肩頸酸痛是指由後腦根部、頸部至肩胛骨部位間的疼痛,且85%的肩頸酸痛是因肌肉或韌帶受傷而引起。大部分頸部酸痛之原因是長期處在不正確的姿勢下造成頸部肌肉疲勞、韌帶拉傷所致。譬如:網路族整天守著電腦螢幕且坐姿不良造成酸痛,或是重複性的動作造成肌肉緊繃而形成頸肩酸痛。因此電腦族如果能改善姿勢並嚴守以下之原則:一、鍵盤高度約與坐姿時手肘高度同高,
二、螢幕上緣不要超過坐姿眼高,
三、持續重複性的動作必須定時休息等,應能獲得很好的改善,若仍無法改善,則必須尋求醫師的協助,
例如以短期消炎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之處方輔助,若復健方面則包括熱敷、超音波等方式,以期達到治療的效果。但若患者本身未能持之以恆,維持正確姿勢及持續運動則酸痛的復發比率是非常高的。除此之外,仍有些並非上述病因所產生,就以上面兩個例子來說,小明是一位小三的學生,其實造成酸痛的困擾是來自於近視未矯正所連帶的影響,經轉診至眼科配帶眼鏡後,酸痛便不藥而癒;而退休的老王,則是因為罹患高血壓造成酸痛而不自知,經由一段時間服用降血壓藥,酸痛也自然緩解。

由以上得知,若經過治療後症狀仍未能改善,則必須多加注意,例如40歲以後頸部退化性關節炎或椎間盤突出造成上肢麻木或疼痛無力,千萬不要隨便去整脊以免造成癱瘓,此時,必須藉助更精密的檢查,例如核磁共振掃描來找出病因,而如果伴隨體重減輕、半夜痛醒或局部骨頭劇烈疼痛則必須考慮是否有感染或腫瘤等其他原因。

總結來說,八九成的惱人肩頸酸痛若積極治療、復健,再加上姿勢的改變應會有明顯的改善。但仍須注意一些其他有可能造成肩頸痠痛的外加因素,如近視、感染、腫瘤及高血壓等等,這時就要藉由有經驗的醫師詳加檢查並正確的找出病因,早期治療,以避免形成嚴重的後遺症,導致扭肩轉頸不變的憾事。


肩頸酸痛主要是跟血液循環不良有很大的關係,
肌肉中當被作能源的肌酸及肌酸-磷酸使用後形成肌酸酐,然後再釋出到血液中,
經由肝、腎代謝後排除。當肌肉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肌肉無法完成轉換及代謝,
未完全的代謝物質會刺激肌肉與周圍的末稍神經。末稍神經受到刺激的訊息,
會經由脊椎傳遞至大腦,大腦會判斷為「酸痛」。
一旦肌肉對這些酸痛產生反應,就會越來越緊繃,變得更加疲勞。
因此,中醫有一個說法叫"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意思是說如果血脈通了則不會疼痛,如果感到疼痛則說明血脈不通。
也就是說,當肩頸部出現輕微酸痛症狀時,當務之急就是改善血液循環,
可以藉由活動肩膀附近的肌肉,進行指壓或局部熱敷來改善肌肉代謝排除障礙。
而許多源於脖子、胸部、腹部的轉移痛會引起肩部疼痛,
像是狹心症、膽囊炎等內科疾病產生時,其他部位也會產生疼痛與不適感。
因此如果有下例表一之任何一種情形,都需至醫院進一步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