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妮妮媽(sunn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跟~沒有門~見面 ^ ^

2006年02月14日
公開
19

終於見到可愛迷人的小帥哥,melvin(沒有門)弟弟,這是媽咪第一個在桃園認識的bbh媽咪,相約中信飯店飲茶,讓兩個差12天的小姐弟見見面! melivn弟弟,媽咪覺得跟他蠻有緣的,當他不小心在選舉場被民視新聞拍到一撇,竟然讓媽咪轉台時看到,他第一個廣告剛播出時,媽咪也看到,真巧,本人真的是可愛,眼睛圓圓大大,睫毛濃密又翹,而且一點也不怕生!已經很會走來走去了,看到妮妮會撲上前抱抱,想親親的感覺,熱情又活潑,妮妮不習慣,一直躲,都不像在家那樣好動,看兩個小朋友玩...妮妮害羞多了! 點了一些港式小點給兩個小朋友吃,(還是香港茶點好吃),跟pingi媽咪年齡相近,聊起媽媽經發現育兒的某些觀念都很接近,我們都住娘家,很秀baby,也愛餵baby吃東西!melvin比較坐不住,喜歡去看、摸新鮮的東西,喜歡跟其他桌客人串門子!妮妮後來也坐不住,結帳要去遠東百貨走走! 一出飯店,開始下毛毛雨,我們火速將推車推往較近的統領百貨,再續攤,逛逛童裝(買了一頂妮妮的帽子),想去喝coffee,但是要讓這兩個小傢伙睡著才行,只見兩個媽咪,推車兩台推車(真巧,都是綠色的)就繞著三樓,一直轉圈圈,妮妮,妮妮早就過了睡午覺時間,還撐著不睡,melvin也是,你們一起講好比賽嗎,後來melvin先睡,妮妮大概5分鐘後也不支了...兩個媽咪,再去ucc喝下午茶,能有片刻清閒聊媽媽經... 小朋友醒來,雨也停了,時間真快,從上午11.30混到下午4點多,好吧!該回去啦,兩人好像還依依不捨,碰碰小手說再見,相約下次見... 回家後,妮妮又恢復活潑本性,又爬又叫,裡外怎差這麼多...晚上很快睡著,大概累了...反正我們都住桃園,下次,妮妮會走時,會更好玩吧!吃菜的小猴子你..你..你..想幹麻熱情的弟弟要回去了,握握手

買新書~妳的1歲孩子。

2006年02月09日
公開
5

從網路上看到這本書...人家說,第一個孩子是照書養,那媽咪也想知道這個脫離嬰兒期的小小人兒,有啥想法或行為,就買來瞧瞧了...嗯,還蠻有意思的,讓媽咪有點心理準備,哎呀!爸爸這時候沒一起看看妮妮的行為變化,實在有點... 節錄如下∼ 再沒有比一個典型的1歲3個月到1歲9個月的小孩,更討人喜歡、更固執、更不通情理、更具挑戰力、更難相處了,這是一個可愛又難以取悅的年齡! 她拒絕搖頭比點頭同意多、她先學『不』才學『是』這年紀的小孩不儘有自己主張,對環境刺激也很敏感,但反應是即興的、不規律的,但卻堅持到底、不善罷甘休、却也沒有定性!這個時期的小孩,凡事都要有個結果或結束,比如、把門關上、把東西遞給你、把書闔上,也特別喜歡唱反調。 這時候的小孩情緒不穩,她的語言能力表達不好,行動不自如,缺乏基本行為能力阻礙她的計劃,因為一心要作甚麼,却又作不到、說不出,讓她有挫折感,她有許多不按理出牌的行為,我們就以旁觀者的角色,欣賞這個正處於完全自我中心階段的小孩的種種,如果期待是一個聽話順從、親和近人的孩子,失望是意料中事! 等到1歲9個月後,她能適應新的生活技能,才會邁向親和的兩歲... 書上說的1歲3個月的難搞階段,妮妮也快到了,皮皮的等著搞怪的她要給媽咪出什麼招了,太難搞定,再把書拿起來,安慰自己一下了 ...

四有父母、挺進哈佛』~新知頻道的文章

2006年02月08日
公開

我不期待妮妮能不能進哈佛,我只希望能陪她快樂、自信的成長! 現代父母要作的功課真多啊! 喬幼國際幼兒學校督學暨親職教育作者 江智安 本文出處/健康物語月刊2005年11月號 寫給我即將八十歲的父親及六十歲的母親 前陣子由於知名雜誌的專題,讓國內獲知又有多名優秀菁英進入全球學術殿堂『哈佛大學』學習了,引發一股哈佛討論風,我們內心除了替這些孩子感到高興外,卻不禁想要針對這次專題所提出的一個角度來聊一聊-『四有父母、挺進哈佛』。 何謂『四有父母』?即有知識、有心、有錢及有閒。 我們知道在面對未來競爭的時代,若不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最少也要會個3種語言及四項專長,但這豈是一般家庭父母所能具備的專業素養。然而當面對孩子對外的龐大競爭性,自己內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也為了掩飾內在的虛弱及平衡自身所處環境的不滿,再加上一點點虛榮心,父母只能『勇敢』的將孩子推往『獨立學習與成長』大義下的前線,自己卻躲入『認真打拼賺錢、給孩子受最好教育』口號中的避風港。 『四有父母』的有知識、有心、有錢及有閒所代表的生活意義為何?如文中所描述,「有知識」:父母為碩、博士以上之高學歷者(父母其中一人為博士、最好具備留學經驗較有國際觀);「有錢」:父母其中一位的收入所得必須能完全支持家庭經濟(通常需任職500大上市或國際企業)且不虞匱乏,以成就另一位能全心投入家庭及孩子教育(通常都是父主外、母主內);「有心」:父母其中一人必須在年輕時代就深謀遠慮,為了未來的孩子,攻讀教育、心理、社會相關領域;「有閒」:在名利雙收之餘,能堅持不積極規劃個人自我實現及參與社會社交生活圈。 以上條件,若非『四有祖父母』庇蔭,凡夫俗子豈能兼具?我們憂心自孔子以降所大力倡導之平民教育,在未來世紀將不敵菁英教育,無形之經濟階級將比政治階級對人性尊嚴更為壓抑。 回憶求學時代,為了克服對社會科的障礙(我永遠搞不懂為何要對中西年代所發生的事在那比來比去…),父親利用公餘繪製大型圖表海報,貼著家中滿牆壁,說的口沫橫飛,各色彩色筆滿天飛舞,結果那次月考我得到98分,爸爸卻是100分(因為我拿題目給他寫),他的『知識』是與我一起學來的,不過他比我認真!高三那一年為了陪伴我不使我分心,有一日看到媽媽買了一綑鐵鍊及一個大鎖回家,費了星期天一個上午的力氣將她的寶貝電視「綁」了起來,這一綁就綁了整整一年…果然很『有心』!有一段時間我的化學不太好,父親在與我長談認為需要借助補習的力量後,透過側面的了解及請託,將我送進了我的化學老師在假日開設的家教班中「深造」,一學期之後我成了化學小老師…當時我認為老爸是蠻『有錢』的老凱子!不然為什麼不要求老師在學校教會他兒子,還要多花一次錢?!如果您也有標準的『四有父母』,那麼恭喜你距離成功已近了一大步;但是如果你也有我的『四有父母』,那你更應該慶幸,因為你已具備了自我追尋「四有」的門票,而不用把一生的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 最後,我們先跳脫『四有』及『哈佛』等標籤化意涵,這些培育出優秀精英的專業父母的建議,仍然值得我們深思與捫心自問,以下這些方式或技巧真的需要『四有父母』才能達成嗎? 一、十歲前母親專職陪伴: 1. 把帶孩子當成一番事業在做。 2. 提早鼓勵閱讀:陪上圖書館,給予小獎勵。 3. 強化紀律定性:做功課放鬧鐘,每天游泳習樂。 二、十歲定型以後放飛: 1. 增進學業成就:考試提醒,小時緊盯長大放手。 2. 培育耐挫能力:避免過度讚美,告知學習枯燥 Copyright© BabyHome | 關於BabyHome | 合作提案 | 客服信箱

勾起媽咪回憶

2006年02月07日
公開

昨晚,版上有個bbh媽咪留言詢問媽咪有關髖關節的事,勾起媽咪許多記憶,許多妮妮的點點滴滴,無論當時多麼辛苦、擔心'疲累,過了,就忘了!剩下都是開心的部分,媽咪很能體會那個媽咪的擔憂,這事情與心情,只有遇上了才更深刻,只希望那小女生能沒事或是快快接受治療,畢竟越早發現越好.治療時間也會越短!方法越单純! 我們都是第一次作媽,好多事都沒經驗,妮妮小時,媽咪尿布都換不好常鬆掉,也不敢帮她洗澡、穿衣服,因為媽咪都不敢用力,她好軟,會不會拉傷她,直到3個月以後才敢帮她穿小衣服!還好有外婆在... 媽咪當時最怕的是妮妮大吐奶,每次放射性噴出都讓媽咪慌了手腳叫外婆,拍打嗝、餵母奶、日夜癲倒的睡!好不容易到了四個月,睡覺稍微正常,身子沒那麼軟,有表情有反應,好玩學翻身時,却又因為髖關節治療重新適應穿上吊帶的生活... 那是ㄧ個淚與汗的日子,背著妮妮是讓她恢復及舒服的方式,我們輪流背她,她哭我也哭...不能洗澡,在夏天,只能擦澡,冷氣沒關過,陪她度過不能自由活動的三個月,事後想,慶幸發現的早,不用上石膏、不用開刀,已經萬幸... 即使妮妮比較慢會ㄧ些事,媽咪都會告訴自己,沒關係,她曾經被綁了三個月...現在,活潑'健康,是我們最大的安慰與開心! 妮妮剛滿ㄧ歲,ㄧ切都在摸索中,媽咪也沒作過媽,跟著妮妮一起成長...她的一切將會牽動爸爸媽媽未來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