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喬&喬媽咪

簡單換得天地闊—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的簡單法則

2007年04月27日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大姐~喬喬親愛的大阿姨
貼給大家欣賞~報紙上還有照片的




2007.04.27  中國時報
簡單換得天地闊—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的簡單法則
採訪/鄭秋美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能用一個空間解決就不要變成兩個空間,這,就是簡單。

微風梳髮的午後,姚仁祿先生的「大小創意齋」在綠意團繞之下,一派悠然,難以想像數步之遙就是極度繁忙的北市建國北路。門上大象一對,門把烏龜一尊,令初次來訪的賓客有些遲疑,這實在不像是一個辦公室。入得門內更是令人吃驚,室外明亮,室內寬敞,一眼就能「看穿」整個空間,有動線流暢的流理台和吧台,有現代感十足的投射式大鐘,還有氣質古樸卻有多重用途的老木箱。「當初租這個辦公環境,就是憑直覺!」在繁雜的生活當中,選擇越來越多,人們感到越來越無措,這時候「簡單」成為美好生活的法則。姚仁祿說「就是因為有太多的可能性,所以要憑直覺!」憑直覺並不是不做判斷,而是綜合過去的生活經驗和理解,在下決定的時刻,心裡所浮現的念頭就是直覺。

直覺是一種自信

「我做設計是這樣,寫文章也是一樣…」簡單法則第一條就是要「減少」、要「割捨」,可是要減少什麼、增加什麼,往往又會讓人陷入選擇的泥淖,姚仁祿直言「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選擇太多不知道該怎麼選,說穿了就是自信不足!」因為知道得太多,反而更沒有自信,老是覺得那個很好,這個也很棒,三心二意,什麼都想要,結果只是浪費時間、浪費空間、再加浪費資源。

簡單能賣 簡單有理

從設計者的角度,姚仁祿認為在未來「簡單」勢必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他舉出《簡單的法則》作者前田約翰應邀擔任飛利浦公司顧問的經驗,即使舉世知名的大型企業也開始投注大量的精神去研究「簡單」這兩個字該如何應用在組織管理、銷售策略和產品設計上!「我相信『簡單』正是工業化的大量給予之後,製造端(賣方)開始沈澱和過濾的一種法則」,姚仁祿一再強調,簡單就是簡化和單純。

以MP3播放器為例,造型簡潔的iPod上市之後,旋即成為MP3的名流,即使售價比同類商品高出許多,仍然成為時尚玩家的首選。站在使用端(買方)的角度,總是喜歡物超所值,但是所謂的旗艦型或者超值全配,不過是一種迷思!

「你以為買到賺到,其實當中有很多功能,我們從來就用不著!」姚仁祿笑著說,大部分的附加功能只是在販售的那一刻,讓消費者覺得「很划算」而已,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多要一點兒,抱持「反正是多給的,不要白不要!」的心態,比如時下幾乎人手一部的數位相機,除了拍照之外,通常還有很多功能,像是大頭貼、復古化……但是實際上會去使用的機率卻是微乎其微!現在起,大聲說「我只要一個」,姚仁祿的建議就是要你確認自己最需求的功能,簡明又直接!

對於如何在居家或工作環境經營「簡單」,姚仁祿分成三個部分來審視:第一個是空間、第二個是物品、第三個是使用!

多隔多壅塞 少隔多自在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能用一個空間解決就不要變成兩個空間」,在姚仁祿的「大小創意齋」裡,除了洗手間以外,其他全部打成一個大空間,「除去家具的擺設,其實我什麼也沒做!」身為頂尖的設計工作者,姚仁祿觀察到很多人都喜歡「隔間」,要有廚房、工房、書房、還要客房,在仁祿眼中這些都是多餘的,反而會越切割越狹窄,越狹窄當然就越不舒服,何況做隔間的花費很驚人,單單是空調就得花不少錢。

「在同一個地方就可以做很多事!」就拿辦公室裡的一張長型辦公桌來說,所有同仁都可以在那裡開會、聊八卦,也可以享用餐點或接待賓客,「只要感覺舒服,那就對了。」工作人員顯然也對這樣的活動空間感覺到很自在。仁祿也針對居家空間提出建議「誰說家裡一定要有客廳、飯廳、這個廳、那個廳……各種廳,那些都是19世紀的舊觀念了,現代很多家庭越來越小,或者根本是一個人住,並不需要那麼多隔間,為什麼不打成一大間就好?」

2007.04.27  中國時報
姚仁祿的減少練習題
鄭秋美

至於物品,不管是居家空間或是辦公環境,姚仁祿的習慣是每隔一陣子就會試著把一些東西送給別人;物品太多無疑是製造雜亂的元凶,定期或不定期的出清,空間就會顯得清爽。「不是建議大家不要買東西,因為購物有的時候是一種Relax!」仁祿深諳「熱愛血拚」是人的天性,為了維持簡單的空間,要你別再買東西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每到一個臨近飽和的階段,就試著把一些可以送出去的東西送給友人或者捐贈給有需求的單位,不僅能做好個人公關,做功德,更可以讓自己放下負擔,獲得更多空間。

中國人說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不也是一樣的道理!而「送出」這個行為的前提就是「割捨」,正好符合前田約翰「簡單的法則」當中第一條:減少。

關於「減少」,姚仁祿想起當年「被迫丟掉」的學習經驗,「我學設計的時候,老師要我拿掉一個東西,我只好乖乖拿掉,老師又逼著再拿掉一個、再一個……可是既然畫在設計圖上就是我的心血結晶,其實什麼不想拿…」最後老師竟然要他想辦法連柱子都不要,這時候姚仁祿才會真正去思考新的角度,激發出新的想法,這何嘗不是「減少等於獲得」?

別讓空間來定義生活

大多數的家庭都有一個大客廳,可是你想過這個大客廳被運用到的機率和時間長度有多少嗎?

姚仁祿舉了最近一個實例,他說:「前陣子我幫人重新規畫空間,我把她最重要的空間改成廚房和飯廳一大間,因為原來她得躲在廚房裡忙,家人卻在外面看電視,每當這個時候,家人之間的交流就斷掉了,她一家人可以相處的時光就是在等待吃飯的那個片段,如果可以把做飯、聊天、看電視,統統集合在一起,不是更有意思、更有意義?」

姚仁祿也引用Apple現任首席執行長兼創辦人之一Steve Jobs的談話,他說Apple在設計新產品的時候Always redefines everything…(重新定義)重新定義的關鍵就在於「你想怎麼做」而不是「本來就該怎麼做」!

簡單換得開闊

「我們老是把自己塞滿,把日子過得太急,時間抓得太精,實體空間壓得太擠,就像一個塞得滿滿的抽屜,裡面的拿不出來,外面的又放不進去……」姚老師以淺顯的例子說明,不論是個人的心胸、居家的環境、或者生活的空間,試試以簡單為法,以簡單為師,自然能感覺開闊。不過,仁祿也提醒:所謂簡單不是叫人偷懶或少做事,而是學習用一種「單純」的哲學,來面對複雜的世界,避免掉入漩渦,讓事情「有解決之道」。

部落格也有簡單法則

近年來「部落格」大行其道,姚仁祿也成為極受網友崇敬的Blogger,說起經營部落格的歷程,竟也是一段「簡單進行曲」,從長篇大論進化到言簡意賅…「我其實是花了一番功夫去『強迫』自己控制內文的長短:螢幕的卷軸以下拉一次為限,這一頁看完、再往下一頁就全部看完了,你不能要求大家要看很久,看很長,只要他留下深刻印象那就夠了!」在字體上,姚仁祿只用16.5的字級,挺大的字體,遠看近看都不會不舒服!

(姚仁祿的部落格http://web.mac.com/ericyao)

大姐的部落格http://blog.yam.com/user/chium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