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劭恩媽咪

感覺統合

2009年04月21日
感覺統合的定義:
感覺統合的定義是指一種神經過程,用以組織來自身體及環境的感覺訊息,好讓個體可以有效運用其肢體與環境互動。若感覺統合出現障礙時,會產生知覺、語言、認知障礙、情緒及行為控制不良等問題,也就是無法正常與外界事物反應。
異常反應:1.將訊息完全抑制,肢體無反應或反應遲鈍,例如自閉症
  2.將訊息過分反應,造成焦慮、不專心,例如過動兒
感覺統合異常的原因
1.遺傳:先天性障礙,此類在治療上改變有限。
2.環境的毒素:例如鉛中毒造成腦部的傷害。
3.腦部缺氧:幼兒在腦部生長期中,受到缺氧傷害。
4.感覺的剝奪:A、外來刺激太少 B、活動空間太少 C、模仿對象太少。
人數的感覺有本體感覺和前庭感覺,又稱本體平衡和前庭平衡
本體感覺—由本體肌肉來反應訊息,維持本身平衡
前庭感覺—由內耳管制平衡
感覺統合異常的症狀
1.對觸覺、視覺、聲音等刺激有過度敏感的現象。
2.對感覺刺激敏感度過低(遲鈍的反應)。
3.活動量不尋常的高或低。
4.協調性障礙—常撞到東西、常摔跤、困難複雜的動作組合會形成不知如何著手,順序雜亂,無法一貫完成等現象。
5.行為組織能力差一處理事理缺乏計劃。
6.語言、動作發展遲緩,或學業成綪低落。
7.自我管理差,生活自理產生問題。
感覺統合異常的行為表現
1. 很容易從椅子上跌下來。
2. 經常碰掉書桌上的東西。
3.一般而言,行為有些混亂、無組織。
4.與同年齡小孩比較,動作較笨拙且不協調。
5.容易被外界聲光或鄰座同學的舉動所分心。
6.上課時左顧右盼,維持注意力的時間短暫。
7.對壓力的忍受度低,或容易感到挫折。
8.做白日夢或無法注意周圍事物,但聽力正常
9.容易興奮。
10.情緒轉變快速。
11.有攻擊性行為,如碰撞或推倒他人。
12.厭惡別人的觸摸。
13.排拒從事較污穢的活動,如玩泥巴、用手指畫畫等。
14.過動,如無目的性地動個不停。
15.活動過少且動作緩慢。
16.語言能力有問題,如構音障礙。
17.精細動作協調性不佳。
18.智力正常,但對閱讀或數學的學習有困難。
感覺統合治療原則
感覺統合運動訓練,並非在補強其運動能力的不足,而主要是藉著提高運動的體能和技能的過程,來培養感覺統合失調學生更積極、專注的態度,以發展健康的人格。
1.越早治療越好把握3至5歲治療黃金期。
2.療效的產生約半年至一年。
3.必須反覆治療。
4.改善粗動作、精細動作之協調能力。
5.對感覺刺激之反應正常化。
6.促進語言發展。
7.促進組織能力。
8.改善過動。
9.增進視線接觸。
10.增進注意力持續度。
11.學業進步。



I. 定 義
感覺統合及動作能力是指個人運用身軀、四肢、雙手、眼睛和耳朵一起工作,以建立對來自環境及本體的要求和刺激,作出高效率順應性反應的能力。此範疇包括兩個既獨立,而又互相依存的部份 - 感覺統合能力和動作能力。
感覺統合能力是指腦部處理對來自外界環境和自己身體的感覺訊息而作出順應性反應的能力。感覺訊息包括由內耳接收的前庭平衡覺訊息、由肌肉關節接收的肢體活動覺訊息、由皮膚接收的觸覺訊息、由眼睛接收的視覺訊息和由耳朵接收的聽覺訊息 (有關聽覺統合的學習內容,被編排於遊戲及休閒的範疇內,在音樂課節中施教,令整體課程執行更見效率。因此,在本範疇中並沒有聽覺統合的學習內容)。統合是指腦部接收、過濾、組織、整合感覺訊息的過程。
其實,每一個感覺系統都有其獨特的功能,而個別系統或系統與系統之間的相互配合,亦影響著個體的注意力、情緒、動作和知覺的發展。各種感覺系統的功能與個人發展的關係,見下表。
感覺系統 功能與個人發展之關係
1. 前庭平衡覺 基本功能
- 維持頭部及身軀的挺直和穩定狀態,調節重心
- 作出平衡反應
- 在身體移動時,調節眼球的位置,追視目標
對促進身心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