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生生世世的寬恕

2010年10月19日
原文刊載於2005年舊的奇蹟課程中文網站,作者:若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感謝。
生生世世的寬恕
麗莎最近與我分享了她的一篇讀書報告,文中充滿了她對靈性境界的嚮往。她渴望著宗教所許諾的寧靜而喜悅,她憧憬著天人合一的境界,與人一體的和諧關係,她希望在這人生旅途上永遠不再徬徨懷疑,安安穩穩地走向生命的歸宿。
這一篇赤子的告白勾起我不少舊日情懷,三十年前,我就是為了這一境界而上窮碧落下黃泉,訪賢問道猶不足,一心想要走得徹底,毅然出家修道去了。誰能許諾我這一境界,不拘何種宗教,我都拜師求教。在同齡朋友忙著男歡女愛、結婚生子之際,我成日穿梭在師父道兄的圈子裡。
每一種修行方法都許諾了無限的遠景,也都要求投入一生的代價,只是在方法與目標之間,總給我一種聲東擊西、南轅北轍的感覺。例如:為了獲得永恆的寂靜,我們勞身苦心,行善修法;為了修練慈悲的菩薩道,我們逃離紅塵,如避蛇蠍;為了證入空性,我們從早到晚排滿了功課,不容一絲閒情。我發覺,愈精進,世界愈形狹窄,與人愈疏,心內愈緊,所謂的平安與喜悅,在道場中竟成了稀有的奢侈品。

我一直不瞭解問題出在何處,只在深夜盤腿靜坐時,為自己的慧根不足而暗自神傷。然而,環顧身邊的同修同道,竟也難得看見一副平安慈悲的顏容,大都修得齜牙咧嘴、形削骨立的。我感到這些靈修方法似乎缺了某個重要因素,但又說不出那是什麼。直到遇見《奇蹟課程》,我才找到了那個因素。缺了它,所有的修行方法都很可能落入小我的陷阱。
佛教稱它為「空性智慧」(般若),尚未悟道的人,是很難將它運用於生活中的。存在了億萬年的山河大地以及億萬眾生,不是一個「空」的觀念就可把它空掉的。我們既不能假裝它不存在,又不能把它當真,在這進退維谷之地,我聽到《奇蹟課程》說:「寬恕吧!你就會認出他(它)的真相的。」頓時明白了,這真是一把力斬亂麻的慧見。缺了它,一切知識都可能變成「所知障」;缺了它,所有的境界都可能變為「法執」;缺了它,一切善行美德都被小我拿去充當門面去了。
不論我在世間傷害了多少人,或是受到多大的傷害,「我仍是當初上主創造的我」,我的圓滿本性永遠「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愈精進追求境界,愈強化了自己的匱乏感;愈渴望完美,愈顯出內在的心虛;對自己要求得愈嚴格,內在的反彈也愈強,於是我們陷入了「修也不是,不修也不是」的困境,而《奇蹟課程》就在「有為」與「無為」之間提供了一個下手處。
寬恕,在《奇蹟課程》裡,絕不是先判定別人的錯而後予以原諒的,它是寬恕「我們心裡認定別人做了,其實他並沒有做出的事情」。前半句,讓我們先接受現狀,承認自己已把內在的心境投射於外,而要別人對它負責的伎倆;而後半句則指出慧眼之下的真相。明白他人的表現只是雙方因果業力的互動,只要我們能夠體會自己「百害不侵」的存在本質,不與他在情緒層面共舞,他的言行豈能傷害得了真實的自己。
我們永遠也控制不了他人的反應的,但我們仍能選擇自己的反應方式。寬恕便是面對虛幻的現實表象,卻能不把它當真的心態下,逐漸化解了事件背後的因果業力了。
不論你做什麼,都與身體脫離不了關係。當你認清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做時,就已由心中撤銷了身體的價值。這捷徑以及開敞的大門,能為你省下累世的修行,幫你由時間中解脫出來。在這途徑上,罪惡當下就會失去它所有的魅力。因時間在此被否定了,過去與未來亦不復存在。什麼都不需要做的人,自然不需要時間。什麼都不做,就是安息,你內開始出現了一片淨地,身體不再妄作以爭取你的注意。聖靈所降臨而且安住的就是這樣的地方。縱然你有所忘失,身體又蠢蠢欲動地佔據了你的意識時,祂依舊留在那裡。